艾小美停下話頭,又擺弄幾下電腦,投影幕布上顯示出一段經過技術處理的影像,即一個畫麵中出現兩個不同的場景。隨即,艾小美按下暫停鍵,將兩個不同場景中的某個點相繼放大,然後說:“按照韓老師指示,我反覆看過很多遍錄像,尤其關注錄像中圍觀者的畫麵,最終在案件四和案件六的錄像中發現了同一個圍觀者。我特意選了這兩段畫麵,可以看清楚這個男人的臉。”
“雖然裝束不同,但感覺身形跟前麵錄像中出現的犯罪人很像,相繼在兩個案發現場圍觀,不可能是巧合吧?”杜英雄緊跟著說。
“把照片再放大些……好……可以了,接著播錄像……”韓印未接話,指著投影幕布沖艾小美吩咐著,又指向投影幕布說道,“剛才放大的照片中,大家注意沒?這個男人的右邊臉隱約有一道黑線,再看現在兩個同時播放的畫麵中,他的手都在戳他的右耳……”
“他在利用改裝對講機監聽消防頻道傳出的信息?”顧菲菲說。
“那更沒跑了,肯定是縱火者,不然誰會這麽關注這兩場火災啊?”艾小美說。
“對,雖然這個人隻在兩個案發現場現身,但也足夠讓人懷疑了,把照片打出來向分局和派出所發協查通報吧?”支隊隊長陳海峰以徵詢的口氣,望向韓印和顧菲菲說道。
“可以。”顧菲菲微微點下頭,抬手指指杜英雄說,“對了,你那邊不是說也有情況嗎?”
“上午走訪最末一個案發現場誠銘旅館,據店老闆的叔叔說,案發前一天有住客未帶身份證登記入住,而火災後該住客消失了。我讓小美根據他描述的外形特徵,在該旅館先前提供的監控錄像中搜尋,現已找到不明身份者。比對照片發現是一名網上通緝犯,可喜的是他於一周前在外市落網了。我們與該市警方取得聯繫,其到案後的口供已得到證實,不具備相關作案時間,所以情報無用了。”杜英雄頓了頓,思索一下,接著說,“不過這條信息給了我一點啟發,咱們先前遇到過許多變態連環殺手,幾乎每個人都會隨著欲望的升級不斷完善作案手法,而本次係列縱火案,也顯示出了同樣的行為特徵:犯罪人似乎一開始對於縱火想要達到的目標比較模糊,縱火手法也非常簡單,但隨著第二起作案出現了被害者——尤其被害者身上冒著火,從旅館樓上跳下的那一幕,我相信一定深深觸動了罪犯的內心,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於是,他開始尋求更具威力的作案手法,利用自製汽油燃燒彈製造出更大的傷害,從而獲取更高階的滿足感。我們都知道,這種欲望升級到最後,犯罪人便可能有意尋求向警方挑戰;再一個,韓老師也說過,這會是一個特別著重於作案過程的連環犯罪,那麽有沒有可能,在某次縱火中,犯罪人事先扮作住客隱身於案發的旅館裏呢?由此,罪犯既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案件過程中,又對警方形成愚弄和挑釁!”
“思路不錯,值得對牽涉案子的住客資料仔細篩查一遍,任務交給你了,小美。”韓印緊跟著又叮囑道,“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有疏漏!”
開完會又是將近午夜。
回到賓館房間,韓印為自己沏了杯茶,然後坐到寫字桌前,打開筆記本電腦,一邊在大腦中如過電影般梳理著案件相關信息,一邊試著側寫出兇手的相關背景。
偉人說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然,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成為一名變態連環縱火犯。而縱火已間接害死六名無辜群眾,所以韓印現在更願意稱之為連環殺手。
孩童時期的尿床、虐待動物、縱火,被稱為麥克唐納症狀,即所謂的連環殺手三要素。尿床多與神經係統發育不良、情緒控製力差,以及心智發展滯後有關;虐待動物代表著反社會人格傾向。那麽縱火為什麽會成為一個孩童的原罪呢?其實解決傷害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可以隨地撿起一塊石頭,可以揮舞棍棒和鐵鍬,可以從廚房拿出一把菜刀,可是為什麽孩子會把火作為攻擊的武器呢?因為他口舌笨拙、不善言辭,建立社交關係或者辨別是非能力不足;更因為他性格極度內向而又懦弱,缺乏膽量與目標對象直接對峙。韓印相信,他們要找的犯罪人就是這樣的人,並且在孩童時期便有過縱火的行徑。
當然,並不是每個有性格缺陷的孩子日後都會成為連環殺手,事實上,由人成魔隻是極個別現象,那為什麽本案兇手會成為這樣的個例呢?韓印認為:那是因為他沒有真正可以傾訴衷腸的朋友,更缺乏異性伴侶。他有可能是獨自在這座城市打拚的外地人,當然也不排除係本地人作案,總之他獨自居住,被周邊所有人忽視,內心深處懷有強烈的孤獨感以及無處釋放的性壓抑。而所謂的孤獨感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心理感受,它其實是一種封閉心理的反映;性壓抑則是對自身生理欲望的一種無奈之下的製約。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兩者都是極易讓人產生病態心理和人格障礙的因素,尤其當他遭受到生存挫折和情感創傷之後,便很有可能通過極端的行徑尋求心理上的平衡感。
那麽,為什麽第一次縱火要選在2015年5月13日?為什麽第一個目標會是興發旅店?這後一個疑問,韓印先前已經表述過,但目前確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興發旅店與犯罪人是有交集的,所以還有待繼續挖掘。但前一條時間線不能忽視,請記住2015年5月13日,那一定是個對犯罪人有著特別意義的日子。
“雖然裝束不同,但感覺身形跟前麵錄像中出現的犯罪人很像,相繼在兩個案發現場圍觀,不可能是巧合吧?”杜英雄緊跟著說。
“把照片再放大些……好……可以了,接著播錄像……”韓印未接話,指著投影幕布沖艾小美吩咐著,又指向投影幕布說道,“剛才放大的照片中,大家注意沒?這個男人的右邊臉隱約有一道黑線,再看現在兩個同時播放的畫麵中,他的手都在戳他的右耳……”
“他在利用改裝對講機監聽消防頻道傳出的信息?”顧菲菲說。
“那更沒跑了,肯定是縱火者,不然誰會這麽關注這兩場火災啊?”艾小美說。
“對,雖然這個人隻在兩個案發現場現身,但也足夠讓人懷疑了,把照片打出來向分局和派出所發協查通報吧?”支隊隊長陳海峰以徵詢的口氣,望向韓印和顧菲菲說道。
“可以。”顧菲菲微微點下頭,抬手指指杜英雄說,“對了,你那邊不是說也有情況嗎?”
“上午走訪最末一個案發現場誠銘旅館,據店老闆的叔叔說,案發前一天有住客未帶身份證登記入住,而火災後該住客消失了。我讓小美根據他描述的外形特徵,在該旅館先前提供的監控錄像中搜尋,現已找到不明身份者。比對照片發現是一名網上通緝犯,可喜的是他於一周前在外市落網了。我們與該市警方取得聯繫,其到案後的口供已得到證實,不具備相關作案時間,所以情報無用了。”杜英雄頓了頓,思索一下,接著說,“不過這條信息給了我一點啟發,咱們先前遇到過許多變態連環殺手,幾乎每個人都會隨著欲望的升級不斷完善作案手法,而本次係列縱火案,也顯示出了同樣的行為特徵:犯罪人似乎一開始對於縱火想要達到的目標比較模糊,縱火手法也非常簡單,但隨著第二起作案出現了被害者——尤其被害者身上冒著火,從旅館樓上跳下的那一幕,我相信一定深深觸動了罪犯的內心,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刺激。於是,他開始尋求更具威力的作案手法,利用自製汽油燃燒彈製造出更大的傷害,從而獲取更高階的滿足感。我們都知道,這種欲望升級到最後,犯罪人便可能有意尋求向警方挑戰;再一個,韓老師也說過,這會是一個特別著重於作案過程的連環犯罪,那麽有沒有可能,在某次縱火中,犯罪人事先扮作住客隱身於案發的旅館裏呢?由此,罪犯既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案件過程中,又對警方形成愚弄和挑釁!”
“思路不錯,值得對牽涉案子的住客資料仔細篩查一遍,任務交給你了,小美。”韓印緊跟著又叮囑道,“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有疏漏!”
開完會又是將近午夜。
回到賓館房間,韓印為自己沏了杯茶,然後坐到寫字桌前,打開筆記本電腦,一邊在大腦中如過電影般梳理著案件相關信息,一邊試著側寫出兇手的相關背景。
偉人說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然,也沒有人會無緣無故成為一名變態連環縱火犯。而縱火已間接害死六名無辜群眾,所以韓印現在更願意稱之為連環殺手。
孩童時期的尿床、虐待動物、縱火,被稱為麥克唐納症狀,即所謂的連環殺手三要素。尿床多與神經係統發育不良、情緒控製力差,以及心智發展滯後有關;虐待動物代表著反社會人格傾向。那麽縱火為什麽會成為一個孩童的原罪呢?其實解決傷害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可以隨地撿起一塊石頭,可以揮舞棍棒和鐵鍬,可以從廚房拿出一把菜刀,可是為什麽孩子會把火作為攻擊的武器呢?因為他口舌笨拙、不善言辭,建立社交關係或者辨別是非能力不足;更因為他性格極度內向而又懦弱,缺乏膽量與目標對象直接對峙。韓印相信,他們要找的犯罪人就是這樣的人,並且在孩童時期便有過縱火的行徑。
當然,並不是每個有性格缺陷的孩子日後都會成為連環殺手,事實上,由人成魔隻是極個別現象,那為什麽本案兇手會成為這樣的個例呢?韓印認為:那是因為他沒有真正可以傾訴衷腸的朋友,更缺乏異性伴侶。他有可能是獨自在這座城市打拚的外地人,當然也不排除係本地人作案,總之他獨自居住,被周邊所有人忽視,內心深處懷有強烈的孤獨感以及無處釋放的性壓抑。而所謂的孤獨感並不是一種單純的心理感受,它其實是一種封閉心理的反映;性壓抑則是對自身生理欲望的一種無奈之下的製約。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兩者都是極易讓人產生病態心理和人格障礙的因素,尤其當他遭受到生存挫折和情感創傷之後,便很有可能通過極端的行徑尋求心理上的平衡感。
那麽,為什麽第一次縱火要選在2015年5月13日?為什麽第一個目標會是興發旅店?這後一個疑問,韓印先前已經表述過,但目前確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興發旅店與犯罪人是有交集的,所以還有待繼續挖掘。但前一條時間線不能忽視,請記住2015年5月13日,那一定是個對犯罪人有著特別意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