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同情您的父親。不過,集中治療室也不一定什麽都知道。”
“但像病人做沒做過手術這樣的事,應該知道的吧?”
“那,您請進。”
小護士打開了自動門,將我帶進了邊上的一個小房間。一會兒,她手裏拿著一個夾著一厚疊大號紙的夾紙寫字板走了進來。
“這是森內先生的icu記錄,所有的數據都在這裏。”
血壓、脈搏、體溫、呼吸等都在紙上用圖示標了出來,圖表下還手寫了幾個數字和文字。粗粗翻了幾頁,我發現其中有兩個小時的記錄是空白的。
“這是轉移到內科病房前一天的病情記錄。13時50分,進入手術室。15時45分,回到病房。期間,森內先生在手術室。”
“嗯,看來是做過手術了。”
“那就不清楚了。森內先生進手術室是肯定的,但做沒做手術,這個上麵沒有記錄。”
“哪有進了手術室不做手術的?”
“不一定。進了手術室沒做手術也是常有的事。比如有的病人進了手術室後,病情突然發生變化,或者測量術前最後一次體溫時發現有發熱等。還有麻醉之後病人出現痙攣,或過敏反應,麻醉醫生也隻能採取暫停措施,延期手術。特別是icu的病人,狀態尤其不穩定。”
“但如果是停止手術的話,應該馬上回病房,可當時的情況卻是在手術室停留了兩個小時。這應該是做了手術的吧?”
“能不能做手術,有時還可能會觀察一段時間。”
我一時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但當看到寫在病情記錄紙一端的數字時,我更是被驚得目瞪口呆。在身高一欄中,記下的數字竟然比父親實際身高多了5厘米。
“啊,這個身高數字好像不對啊,我父親可沒那麽高!”
小個子護士瞥了一眼我手裏的病情記錄紙,十分肯定地說:“這是人在平臥狀態下測出的身高。”
“怎麽?”
“也就是說是在睡眠狀態下測量的。當人平臥放鬆時椎間盤處於失重狀態,通常人的身高會增加3到5厘米。”
“有這種事?”
“是的。人的椎間盤有24個,一個增加2毫米,加起來就是4.8厘米。通常人不會在躺下時測量身高,所以對這個變化是不加注意的。退一步說,就算是身高弄錯了,那也不是一件什麽了不起的事,因為用藥量是根據體重來算的。”
體重一欄是空白的。
“但體重不是沒寫嗎?”
“那是因為您父親當時正睡著,沒法稱體重。”
“那如何決定用藥量呢?”
“根據身高來換算。”
“那身高不是也重要嘛。”
“不,一般外行的人可能不明白,在醫療現場,人的身高真的並不怎麽重要。比如糖尿病人,就光看腰圍多少,根本不量身高的。”
小護士心平氣和地解釋著,我卻怎麽也想不明白。
難道在父親的治療上發生過重大事故,所以才會解釋起來處處自相矛盾?要真是這樣的話,那是不可原諒的!父親一直處於失去意識、就是有話要說也無法開口的狀態,如果他是死於醫療事故,那我無論如何要弄清真相。
“那個病歷記錄的空白之處,我還想再了解一下。”
“那要找麻醉科的醫生了。負責森內先生手術麻醉的就是今晚值夜班的主任,要不要我現在聯繫他?”
“方便嗎,都這麽晚了?”
“沒關係,那位醫生有失眠症,在值班室就是一個勁兒地看書。剛才還來查過房呢。”
集中治療室屬於麻醉科管轄,我在照料父親的時候就聽說了。小護士走出了房間,大概是給麻醉科主任打電話去了。
“主任說可以去見他,您去一下麻醉科值班室吧。過了icu,往右拐到底就是。”小個子護士露出了可愛的笑容。
麻醉科的值班室在燈光昏暗的走廊盡頭。一敲門,屋內傳來悶聲悶氣的“請進”聲。
“我是森內逸人的家屬。這個時候來打擾您真是失禮。”我惴惴不安地旋開門,隻見鋼管椅上坐著一個五短身材、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眼鏡的醫生。
“請坐。”他讓我坐在對麵的椅子上。房間沒有窗,唯一的光源就是桌子上的檯燈。
“聽說您想了解治療上的一些事情,沒關係,有什麽疑問您盡管問,我也會照實說明。不管怎麽說,醫患之間,相互信賴是最為重要的,您說是吧?”
“謝謝!是這樣……”
我剛想開口,麻醉科主任眨著被凹透鏡縮小的眼睛,繼續說道:“現在的病員對醫院治療有很多誤解的地方,需要取得充分的理解。一般的人之所以會有錯誤的印象,全在於受報紙等大眾媒體的誤導。現在電視裏有很多談論醫療的節目,網絡上也到處是這方麵的信息。還有什麽‘值得信賴的醫院’之類的排行榜圖書呢。有的比較靠譜,也有不少純粹是賣弄噱頭的虛假信息。”
“嗯,我是想問一下……”
“還有,病人往往隻關心與自己的疾病有關的信息,他不是靜下心來去學習,而是隻顧著自己眼前的問題去了解,所以總是缺少平衡性。對常見的症狀抱有過度的恐懼,把一些很平常的症狀看得過於誇大,期待不切實際的治療,甚至還有人迷信進口藥,弄得現場一片混亂。嗯,倒也不是說我不理解您的心情……”
“但像病人做沒做過手術這樣的事,應該知道的吧?”
“那,您請進。”
小護士打開了自動門,將我帶進了邊上的一個小房間。一會兒,她手裏拿著一個夾著一厚疊大號紙的夾紙寫字板走了進來。
“這是森內先生的icu記錄,所有的數據都在這裏。”
血壓、脈搏、體溫、呼吸等都在紙上用圖示標了出來,圖表下還手寫了幾個數字和文字。粗粗翻了幾頁,我發現其中有兩個小時的記錄是空白的。
“這是轉移到內科病房前一天的病情記錄。13時50分,進入手術室。15時45分,回到病房。期間,森內先生在手術室。”
“嗯,看來是做過手術了。”
“那就不清楚了。森內先生進手術室是肯定的,但做沒做手術,這個上麵沒有記錄。”
“哪有進了手術室不做手術的?”
“不一定。進了手術室沒做手術也是常有的事。比如有的病人進了手術室後,病情突然發生變化,或者測量術前最後一次體溫時發現有發熱等。還有麻醉之後病人出現痙攣,或過敏反應,麻醉醫生也隻能採取暫停措施,延期手術。特別是icu的病人,狀態尤其不穩定。”
“但如果是停止手術的話,應該馬上回病房,可當時的情況卻是在手術室停留了兩個小時。這應該是做了手術的吧?”
“能不能做手術,有時還可能會觀察一段時間。”
我一時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但當看到寫在病情記錄紙一端的數字時,我更是被驚得目瞪口呆。在身高一欄中,記下的數字竟然比父親實際身高多了5厘米。
“啊,這個身高數字好像不對啊,我父親可沒那麽高!”
小個子護士瞥了一眼我手裏的病情記錄紙,十分肯定地說:“這是人在平臥狀態下測出的身高。”
“怎麽?”
“也就是說是在睡眠狀態下測量的。當人平臥放鬆時椎間盤處於失重狀態,通常人的身高會增加3到5厘米。”
“有這種事?”
“是的。人的椎間盤有24個,一個增加2毫米,加起來就是4.8厘米。通常人不會在躺下時測量身高,所以對這個變化是不加注意的。退一步說,就算是身高弄錯了,那也不是一件什麽了不起的事,因為用藥量是根據體重來算的。”
體重一欄是空白的。
“但體重不是沒寫嗎?”
“那是因為您父親當時正睡著,沒法稱體重。”
“那如何決定用藥量呢?”
“根據身高來換算。”
“那身高不是也重要嘛。”
“不,一般外行的人可能不明白,在醫療現場,人的身高真的並不怎麽重要。比如糖尿病人,就光看腰圍多少,根本不量身高的。”
小護士心平氣和地解釋著,我卻怎麽也想不明白。
難道在父親的治療上發生過重大事故,所以才會解釋起來處處自相矛盾?要真是這樣的話,那是不可原諒的!父親一直處於失去意識、就是有話要說也無法開口的狀態,如果他是死於醫療事故,那我無論如何要弄清真相。
“那個病歷記錄的空白之處,我還想再了解一下。”
“那要找麻醉科的醫生了。負責森內先生手術麻醉的就是今晚值夜班的主任,要不要我現在聯繫他?”
“方便嗎,都這麽晚了?”
“沒關係,那位醫生有失眠症,在值班室就是一個勁兒地看書。剛才還來查過房呢。”
集中治療室屬於麻醉科管轄,我在照料父親的時候就聽說了。小護士走出了房間,大概是給麻醉科主任打電話去了。
“主任說可以去見他,您去一下麻醉科值班室吧。過了icu,往右拐到底就是。”小個子護士露出了可愛的笑容。
麻醉科的值班室在燈光昏暗的走廊盡頭。一敲門,屋內傳來悶聲悶氣的“請進”聲。
“我是森內逸人的家屬。這個時候來打擾您真是失禮。”我惴惴不安地旋開門,隻見鋼管椅上坐著一個五短身材、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眼鏡的醫生。
“請坐。”他讓我坐在對麵的椅子上。房間沒有窗,唯一的光源就是桌子上的檯燈。
“聽說您想了解治療上的一些事情,沒關係,有什麽疑問您盡管問,我也會照實說明。不管怎麽說,醫患之間,相互信賴是最為重要的,您說是吧?”
“謝謝!是這樣……”
我剛想開口,麻醉科主任眨著被凹透鏡縮小的眼睛,繼續說道:“現在的病員對醫院治療有很多誤解的地方,需要取得充分的理解。一般的人之所以會有錯誤的印象,全在於受報紙等大眾媒體的誤導。現在電視裏有很多談論醫療的節目,網絡上也到處是這方麵的信息。還有什麽‘值得信賴的醫院’之類的排行榜圖書呢。有的比較靠譜,也有不少純粹是賣弄噱頭的虛假信息。”
“嗯,我是想問一下……”
“還有,病人往往隻關心與自己的疾病有關的信息,他不是靜下心來去學習,而是隻顧著自己眼前的問題去了解,所以總是缺少平衡性。對常見的症狀抱有過度的恐懼,把一些很平常的症狀看得過於誇大,期待不切實際的治療,甚至還有人迷信進口藥,弄得現場一片混亂。嗯,倒也不是說我不理解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