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盤算就讓穆荇看出了些門道。那些跟著沈安侯混過的世家子和後頭跟去瓊州的天子門生們做的都不錯,便是去年年底上任的沈淞沈汀兩兄弟也站穩了腳跟,沒讓他們所在的州縣發生混亂。次一些的便是有世家盤踞的地方, 越是大世家鎮壓著, 地方上越平靜。至於出逃的裝死的不作為的,世家子弟有, 寒門勳貴子弟也有,倒看不出優劣來。
“還是安侯會調理人啊。”他忍不住與林內侍感慨,又招來幾位相爺和吏部尚書:“為何同朝為官,跟著安侯幹的人便更踏實能耐?這個問題你們可想過沒有?”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三位相爺各自族人門生都不少, 偏被壓得抬不起頭來,陳相更是無奈道:“沈侯爺天人之姿,我等也是服氣的,不說其他,便是臣家中兩個孩子,陳旭和陳晨,可不就覺得老臣比沈侯爺差得多?”
這事情聖人也是知道的,當初沈安侯在望江樓給小少年洗腦,他還是全程旁觀的呢。這會子聽了陳平的抱怨,他倒是消氣了,還忍不住“安慰”道:“陳晨和李懋在將作監也幹的挺不錯的,若不是他們年紀小,朕都該給他們升升官職了。”
這下連李相的臉都黑了:“老臣那不成器的幼子還是踏實幹幾年再說吧,每日裏圍著木頭鐵塊兒寫寫畫畫的,家裏老祖宗都後悔當年讓他跟去瓊州了。”
李小郎不愛美人愛格物的事兒在京中不是秘密,許多次他和陳晨在將作監吵的天翻地覆,便是覺得陳晨的本事不如他,合該讓他取而代之。兩個孩子吵吵鬧鬧的連帶著挺長一段時間陳相和李相都有些不對付,不過等大夥兒習慣了便隻剩下無奈,以及一絲絲的佩服:這般勤懇認真不鑽營的子弟,如今可是很少見了。
看兩位相爺吃癟,穆荇倒是又痛快了些,還說了少年們幾句好話:“你們莫覺得安侯將他們給拐帶了,若是沒有安侯那兩三年的調理,這群孩子也沒這番本事。隻可惜他如今倒是越發謹慎起來,連朕都勸不動他入朝為官,你們既然將人趕出去,就多動些腦子培養些能人出來吧。”
無論幾位相爺在各自立場上有多討厭沈安侯,聖人說的這一點卻是他們沒法反駁的。至於讓沈大老爺回歸朝廷,他們的想法卻是複雜的多,一來沈安侯確實多有急智,且勸得動穆荇,有他在幹起活兒來會輕鬆許多。然而沈大老爺又是個不折不扣的反世家派,作為世家代表的陳家李家,是容不下他在眼前蹦躂的。
穆荇也是知道這點,才沒堅持著將沈大老爺再頂出來,否則世家再出手,隻怕就是要置人於死地的狠招兒了。大夥兒心知肚明的打過幾句機鋒,敲定了填補空位的人選,等出來時已經是快到正午。明明是大晴天,突然一朵烏雲從天邊慢慢飄過來,幾位相爺不免駐足觀看,卻不料一個小內侍踉踉蹌蹌的跑過來:“稟……稟告聖人,十萬火急!信州雍州惠州都出現蝗災,現在蝗蟲正往京城飛來!”
飛蝗從來都是比幹旱更可怕的災害,三位相爺聽了便是差點兒一個仰倒,而穆荇則掀翻了自己的案桌。那團黑雲卻全然不管下頭的人如何驚惶,落下後便開始大嚼。所謂蝗蟲過境寸草不生,連帶著聖人的禦花園也沒逃過,劈裏啪啦的蟲子嚇的宮女們到處逃竄,穆荇臉色鐵青的推開揮著拂塵的林內侍,冷眼看著蒼翠高大的常青樹在瞬間被啃咬的隻剩下枯枝敗葉。
不止是皇宮中亂成一團,京城的高門大戶有一家算一家,都被蝗蟲驚擾的不輕。唯有沈府鎮定些,沈大夫人林菁正讓丫環小廝們端著竹筒做成的水槍往樹木上滋藥水,另一些人則架起了柴火堆:“這些藥包別一下子都丟進去了,慢慢的燒,還有,各府和宮中派人去了沒有?你們侯爺呢?”
白蕤屈膝稟告:“老爺親自進宮去了,京中各家已經有幾位管事派人送藥,舅老爺問您咱們的藥包是不是現在就可以售賣了?他都囤了快半個倉庫了。”
“讓他趕緊的往外賣。”林菁飛快的做決定:“侍劍回來沒?岑家藥鋪都準備妥當了?”
岑家藥鋪是當年岑易手裏發展起來的,隻他後來犯了忌諱,被林菁誆到海島上養海菜去了。侍劍和捧劍接手了岑易的工作,一邊賺錢一邊“買房置地”,這幾年悄悄發展的十分紅火,之前在各地引導流民往山上去的事兒就是化名彭簡的捧劍帶著手下人幹的,而侍劍則主要擔著消息往來的活計,開遍大燮各處的岑家藥鋪是他最好的偽裝。
因沈安侯一直記著旱災之後必有蝗災的說法,從去年年末起就讓人時刻注意著土裏的動靜。等到一個冬季卻一場雪都沒下,他心裏更是打了個突,都說瑞雪兆豐年,不就是因為下雪過後,許多藏在土壤裏的蟲卵會被凍死麽?
事實也並沒有給他任何僥幸,等到天氣轉暖,北方便傳來了蝗蟲滋生的消息。沈安侯一邊懷念著後世的農藥,一邊追著林菁做實驗,總算是得到了一個成本不高卻能防治蝗蟲的方子。雖然按照方子浸出來的藥水和燒出來的煙並不能殺死那些討厭的蟲子,卻能讓蝗蟲遠離作物,變得行動遲緩,人們可以趁機將它們殺死。
可惜他們到底晚了一步,等岑家藥鋪做好準備,蝗災已經在信州爆發,並轉移到了雍州和惠州。這時候沈大老爺也顧不上藏拙了,直接踹了藥水藥包和方子進了宮,當著聖人和相爺們的麵把事兒給說了。
“這方子是我夫人從孤本裏找到的,眼看著效果不錯,我便讓林家給做了一些,除了我送來宮中的,還有送往各位大人府上的。我小舅子林蓢在因緣際會下和岑家藥鋪的老板有些交情,如今已是快馬往宣州去了,岑老板雖然是個商人,卻頗有些急公好義,想來不會拒絕成本價出售藥包的。此事是臣先斬後奏,還望聖人和各位相爺海涵,實在是時不我待,多一日不作為,百姓便多許多損失。”
“你這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朕如何會怪你?”穆荇簡直要大喜過望了好嗎?眼看著宮女燃起青煙,那些囂張飛動的蝗蟲們便慢慢的掉落下來,被人一腳一個的踩死,他都恨不得要拍手稱快了:“多虧愛卿此舉,否則朕還不知道要如何收場。”
沈安侯被“愛卿”兩個字膈應了一下,強忍著嘔吐的衝動搖頭道:“雖是臣起了個頭,卻還得用朝廷的名義,以此穩定百姓情緒,這是其一。百姓避諱蝗蟲之‘蝗’,不敢將它弄死,這個謬誤得徹底改了,這是其二。方子公開,必然會有不法奸商哄抬物價,聖人需再派監察禦史進行管理,這是其三。這三件事兒才是朝廷的當務之急,其餘都是旁枝末節,不足掛齒。”
穆荇差點兒沒給他感動出一包眼淚來,直接拉著他的手往裏頭走:“沒有人比你想得更明白了,你直接與三位相爺說來,讓他們將事兒安排下去。”
這會子三位相爺也沒什麽不滿的,反而是沈大老爺急忙擺手:“都是為聖人分憂,我與相爺們集思廣益。”他請三位老頭兒上座了才開始交代自己的安排,當然,其中時間差是需要掩藏好的:“林府的藥鋪這會子正在一邊做藥包一邊往外賣,隻光靠他們一家子是不夠的,還得京兆府出麵發動全京城的藥鋪才好。”
李相便點頭:“這就傳令去京兆尹,讓他一切聽從林家的安排。”
“蝗災一路南下,各地都要準備起來,隻州縣的官吏們不一定明白會支持岑家的作為,這一點隻怕還是要下個批文,免得岑家吃力不討好,辜負他們一番心意不說,也耽擱事兒。”
“中書省立刻擬旨,由監察禦史發往各處,全力協助岑家藥鋪防治蝗災。”穆荇直接點了中書舍人:“並告誡各處,盡量殺滅所有蝗蟲,不要給來年再留下禍患。”
“另外對於已經受到蝗災侵襲的州縣,最好也立刻進行安撫,至少要讓百姓們知道,朝廷沒有拋棄他們。”沈大老爺說完便唏噓:“這幾年的日子是真不好過,否則他們也不會輕易被別有用心之人煽動了。”
民心一定要穩。聖人與三位相爺一對視,心裏已經翻出了許多法子來。沈安侯最後拱拱手:“林家也就罷了,等蝗災過去後,還請聖人嘉獎岑家藥鋪,也讓民間以他們為榜樣,多為國家分憂才好。”
第183章 遇刺
沈安侯在宮中並未多呆,等他出來時, 京城上空已經被嫋嫋輕煙籠罩。京兆的捕快們正到處跑動, 拿著藥方請各家藥鋪配合著做出藥水兒和藥包來。也有強硬的不肯賒賬幹活的,捕快們勸說一番無效之後直接將人捉拿了關進監牢裏去,總算讓其餘醫館藥鋪都老實下來。
林家控製著速度慢慢往外放藥包, 還不忘提醒路過的京兆府捕快:“你們最好看看, 是不是有人一口氣買了許多卻不用, 準備屯著謀取暴利的, 這種人才是最可惡的,別讓他們發災難財!”
捕快們仔細一搜查,還真發現了不少這樣的人,氣的李複功差點兒沒跳起來:“刁民!都是刁民!給我拖到外頭去打二十板子!”
京中一時雞飛狗跳一藥難求,好在隨著人手慢慢鋪開,蝗蟲似乎也變得沒那麽可怕。林家藥鋪的反應迅速讓他們成為了京中的英雄,而林蓢也是真的快馬往去宣州了,這次波及全國的治蝗動作還得靠他來指揮。
一個月後, 整整瘦了一圈的林蓢和岑家藥鋪的老板岑施兼在乾元殿接受穆荇的召見, 兩人各得了個從七品下宣議郞的散官銜,並金銀絹布若幹。不少人便與林蓢玩笑:“你倒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比林老太爺的醫博士還高出一階來。”
連林老爺子都覺得幸有榮焉,還專程來沈府和閨女說了一回。林菁便與他笑道:“弟弟本就是個好孩子,您也用不著總為他操心,好生頤養天年才是正經。”
“可不是呢,該享一享兒孫福了。”林老太爺與她聊了幾句, 又有些不滿:“你們兩口子也真是的,把孩子們都打發了幹什麽?我一雙外孫外孫女的,都多久沒見著了。”
林菁正恨不得把他也支出去呢,順著話頭便忽悠他:“你可聽了林蓢說秀川的藥田沒?說是又找到新的藥材,不知道該怎麽用呢。如今弟弟要訂立門戶,倒不如您跑一趟看看去。”
林老太爺也是個醫癡,哪裏有不心動的,可到底家小都在京城,真走了又放不下。最後還是林老太太拍板:“那就大夥兒一塊去。”
老太爺嚇了一跳,林蓢的媳婦兒也有幾分不願,隻林老太太得了閨女支招,說的也有理有據:“你自己不是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麽?林蓢是怎麽變得上進的?不就是跟著他姐夫在外頭走了一圈就想明白了?他兒子也得比老子做的更好呢,你不如趁著有餘力,帶著一塊兒去看看吧。”
說到兒孫前程,老爺子動搖的就更厲害了,對於兒媳婦,老太太也是有說辭的:“你自己的兒子自己不照顧著,往後還想靠誰去?總不能讓我們兩個老的替你服侍這祖宗吧?”
話說到這份上,一家人不管願意不願意的,都撇下林蓢往南邊兒去了。因沈安侯在裏頭動了些手腳,倒沒人察覺出又走空了一家人。而隨著蝗災的影響漸漸平息,刷足了民心的穆荇又動起了心思。隻這一次他還沒出招,就有人先發製人,大朝會上一名禦史奉上血書請聖人下罪己詔,然後一頭碰死在殿外的柱子上。
鮮紅的血液與白色的腦漿撒了一地,有些不經事的差點兒沒吐出來。聖人臉色難看的厲害,偏三位相爺一塊兒裝死。穆荇突然就笑了:“好好好,朕倒是要看看你們能弄出什麽鬼來!”
他甩手往後頭大步走去,林內侍匆忙喊了句“退朝”,也跟著去了。隻朝堂上的事兒很快就傳了出來,還有人振振有詞:“是欽天監說的,聖人並不是真龍,是以先帝駕崩之後便異象不斷。這次的蝗災是平息了,可要是不向上天告罪不趕緊立下太子,隻怕今後一年比一年難過,大燮朝的百姓可就得受苦了。”
哪怕望江樓學子們親自科普了蝗災的成因,可當人們問起日食和旱災,卻實在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所有人都在觀望聖人的態度,希望他能給天下一個交代,也就是在這時候,宮中突然傳出消息——聖人遇刺了!
宮門緊閉,不許進出,街道上是戎裝的兵士們匆匆跑過。沈安侯聽著外頭的動靜就忍不住歎氣,被林菁撓一把:“你覺得是誰幹的?”
“誰幹的都有可能。”沈安侯掰著手指點:“嫌疑最大的是寧國大長公主,其次是四位王爺,還有吳王和許昌王也有可能,世家雖然一直逼著他立太子,但刺殺這麽沒品的法子大概不會用。”他最後一攤手,總結道:“反正都是皇家那些亂成一鍋粥的家夥們唄。”
林菁也是這麽猜的,隻有些不明白:“寧國還說得過去,畢竟她如今身子不行了,臨死前瘋狂一把也不是不可能,可四位王爺怎麽就突然急了?至於吳王和許昌王——他們不是被圈進著的麽?”
沈安侯是個對朝中動向十分清楚的,便將情況解釋給林菁聽:“吳王在吳郡經營多年,不說其他,光是漕幫就有他的班底。雖然當年進京吊唁被關了個措手不及,可有三四年的時間,足夠他慢慢滲透出一條道,和自己的人聯絡起來。至於許昌王也是差不多情況,聽說蕭家和太上都給他留了底牌,聖人也是忌憚他們有後手,才一直沒敢傷了他的性命。”
“至於四位王爺,衛王踩爆了蜀王蛋蛋的事兒你是知道的吧?那你知不知道這事兒誰幹的?”沈安侯突然笑了:“說出來嚇死你,是沈湛那小兔崽子幹的!”
林菁這回是真嚇著了:“怎麽可能?他才多大?”
“他是執行人,後頭還站著一個武安公主呢。這位想的也好,將證據往燕王身上扯,讓前頭三個一塊兒被聖人厭棄。連大理寺和宗正寺都隻發現了一些端倪,卻沒聯想到他們身上,你說厲害不厲害?我要不是跟著你學過些藥理,在沈湛身上聞出味兒來了,還真想不到是他。”
“那這回呢?也是他們幹的?”
“這倒不至於,兩個都是小家子氣的姨太太風,下藥裝可憐什麽的,明刀明槍的他們沒那個人手。隻是蜀王到底移了性情,又有沈湛在耳邊嘮叨,一直在培養著自己的人手。穆明泉又把這事兒告訴了衛王,讓穆岑覺得蜀王要置他於死地,再被教唆幾句,也開始培養死士了。”
“簡直是一團糟。”後頭的事兒林菁都能猜到:“燕王肯定也會得到兩兄弟都在暗中布置的消息,他又如何敢落後?可做了這種事兒心裏便踏實不了,說不定哪天被人模模糊糊說兩句話,以為自己暴露了,幹脆來個先下手為強。”
“所以我才說他們都有可能。”沈安侯攤手:“今後京城還不知道要怎麽亂呢,你說我要不要把老太太打包弄出去?”
“她才不會願意呢。”林菁做了個鬼臉:“說起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怎麽把沈湛和咱們徹底撇清,我是第一次這麽怕一個孩子你信嗎?”
“記不記得以前有一項研究,說有些人的壞是後天養成的,有些人卻是先天就不是個好人,我總覺得沈湛看著人模狗樣,其實就是個這樣的貨色。”沈安侯摸了摸胳膊上起來的雞皮疙瘩:“我一直防著他呢,盯他比盯穆荇還嚴些。”
“說不得還得和老太太通個氣。”林菁想著就往福德堂去,沈安侯在後頭無奈的喊:“你說的時候悠著點兒,別嚇著她了。”
楚氏屏退左右,聽了林菁的話,也是冒出一身冷汗來:“我過年時看他就覺得不妥,沒想到竟是能作出這種事兒來。”她說完又忍不住苦笑:“難怪他能尚主呢,什麽英雄救美,隻怕都是兩個孩子自己算計的。可見武安公主也是個狠人,你們以後盡量離他們遠一些,莫要扯上關係。”
林菁來說這一通不就是這個目的麽?得了老太太的話,她心裏也踏實了,忍不住又提一句:“要麽您趁著現在先走一步往青州去唄?”
“還真不行。”老太太正色道:“女學我不管了?慈淑所我不管了?會所那些老太太多精明的?我要是一走,她們都能看出古怪來。”她這會兒還笑得出來:“你真當我是個沒用的老太太呢?我當年也沒少跟著你公公上戰場,是上的了馬殺的了敵的,便是如今年紀大了,逃命的時候也不會給你們拖後腿。”
林菁便敗退,回去與沈安侯一說,大家隻能由她。宮中倒是接連有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出來,總結便是聖人真受傷了,凶手是個女的。
可寧國好好的呆在她的公主府裏呢,再者她要動手,也不至於自己親自上啊?沈安侯正納悶的,最新消息終於出爐,將京城上下朝廷內外炸了個透:凶手竟然是本應該在外頭修身養性的平陽長公主!
且不說這人怎麽從外頭偷渡進來,又怎麽跑進了宮裏,她好好的公主不當,跑來刺殺皇帝,實在是讓人費解的很。可惜平陽公主刺殺不成便自盡身亡,狄雋狄豐也跑了個沒蹤影,唯有老相爺狄彥一把年紀了被收監到天牢,任誰都不得不說一句“坑爹”了。
另一邊,沈府裏也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兜帽放下,一張雖然年邁卻精致的臉龐出現在眾人麵前。她先對著老夫人略點點頭,又眼神頗為複雜的看沈安侯一眼:“你如今倒是真長大了。”
沈安侯敷衍的拱了拱手,一臉假笑的回話:“寧國公主大駕光臨,沈府蓬蓽生輝,隻是不知道您有什麽指教?”
第184章 暗衛
寧國長公主穆蓉,先帝的嫡長女, 先太子的親姊, 少年時曾將沈安侯到小弟一般照看的溫柔大姐姐,如今已經是個行將就木的老婦人了。因常年寡居,連宮中宴會都極少參加, 她在京中的存在感實在是不高, 可就是這位, 如今輕描淡寫的將一個小盒子丟給沈安侯:“打開看看, 裏頭有驚喜喲。”
沈安侯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盒子,穆蓉就笑:“怎麽的,還怕裏頭有機關呐?小時候看的話本可不能當真。”
話說到這份上,沈大老爺也就光棍的開了,裏頭果然沒有什麽迷煙啊毒箭啊的,隻是兩封聖旨,以及一塊兒小木牌。
“這是什麽?”他隨手扯開了一看, 就有些愣神:“先帝傳位許昌王的旨意?不是早就被聖人給毀了麽?”
那次先帝試圖宮變, 就是希望他當這個傳旨的人,結果被他直接給否了。穆蓉顯然也是知情人, 便搖頭笑:“還是這麽直愣愣的性子,就不興我父皇做兩手打算,多寫一張聖旨麽?”
她說著又想到了什麽,有些嘲諷的笑了:“我姑姑也知道聖旨有兩份呢,隻不知道在我手上。偏她也是老糊塗了, 竟然拿著這個威脅穆荇,想要他放過蕭家。結果可好?穆荇一下子惱羞成怒,讓蕭家徹底的斷了根基。”
難怪那時候有傳聞說穆青玉單獨與聖人說了什麽激怒了他才被直接丟出宮門的。沈安侯一臉黑線的看另一張,不出意料的是顯廢了穆荇的旨意,至於那枚令牌,他有些頭痛:“你別告訴我真正的暗衛其實一直在你手裏啊。”
“就是呀。”穆蓉自在的坐下來,還拍了拍手:“聽說你家的茶葉是最好的,不端一杯來給我嚐嚐?”
林菁親自洗了手來泡茶,她倒是很喜歡穆蓉身上的氣息,高貴又淡然,並不像個為了夫家而偏執發瘋的老太太。穆蓉看著也挺喜歡她的,從胳膊上擼下來一個玉鐲套在林菁手上:“好東西還是應該留給你們年輕人,跟著我一塊兒埋土裏去就沒意思了。”
林菁也沒推辭,道謝過後還抬起來看了看光澤,果然是水頭極好的。穆蓉看她喜歡也是開心:“回頭我讓人再送你幾樣東西,你比安侯小了十多歲呢,不用學著他扮老成,隻管用些年輕的色彩。”
沈安侯聽的一頭黑線:“所以您到底是怎麽個想法?”他將盒子蓋上,丟在一旁的茶幾上:“這東西給我也沒用啊,我就想著明哲保身,帶著我家老太太一塊兒跑路呢。”
楚氏也是連連點頭,插嘴道:“要不是怕人覺出味兒來,我這會子都回青州去了,朝中一日亂過一日的,我一把年紀可不想擔驚受怕。”
“老太太可是能耐人呢,說話哄我不成?”穆蓉笑嘻嘻的對沈安侯道:“何況我可不覺得你就這麽點兒想法。”
沈安侯做了個無奈的表情,穆蓉雙手交握,背脊挺的筆直,臉上依舊是溫柔的笑意:“當年你和穆蒔都說好了,要打造真正的太平盛世呢,我隻當你一直沒忘了,才暗中布局十多年,讓流離失所的百姓們能夠有一個安身之處。”
看來這位主兒對他是真了解,沈安侯放棄抵抗,直接承認了:“您也知道我想造反哪?”沈安侯點了點那盒子:“還幫著我造反?您看自家娘家是有多不順眼啊。”
“我倒不是看我娘家不順眼,而是不喜歡穆荇。”她說的也是直白:“控製欲太強了,偏偏又沒那個能耐。若是三年前出現日食那次,他能挺住了再給你拔個高,我倒是不藏著掖著,再暗中支援他一批人手,足夠讓世家吃個好排頭,十年之內都不敢蹦躂。可他做什麽了呢?不想立太子,不想承認自己德行有虧,就把你給踢出去。你信不信這回蝗災,要不是你應對得當,他又得給世家當孫子。不僅是他,他下頭幾個兒子,甚至吳王和許昌王,都不是能把百姓放在心上的。我既然答應了穆蒔要幫著他完成夢想,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你有這個能耐,我自然站你這頭。”
沈安侯便摸了摸鼻子:“我也不是和平演變啊,真打起來了,指不定會怎麽搞破壞,您就不怕我這破而後立的,光做到破了,卻立不起來?”
穆蓉便搖頭:“你要是真想造反,根本沒必要從琨郡折騰到瓊州,又從瓊州折騰到鴻臚寺,你不就是覺得穆荇或許還有救,想要看看能不能不傷筋動骨的改變局麵嗎?可惜穆荇就是個沒救的,你也是死了心,才學著與他虛以委蛇呢。”
沈安侯無法反駁,林菁便笑了:“沒料到老爺的心思藏的這般嚴實,倒是被您看了個透徹。”
“不然呢?”穆蓉又笑了,隻是這次帶出些得意來:“你真覺得寒門有那麽多學子心中透徹,被你在浮雲間洗腦了就能挑梁做事兒?”她指了指小盒子,輕聲道:“暗衛會的可不止是打打殺殺,或者說,負責打殺的隻是暗衛裏頭最低等的一群人。至於厲害的,想想岑易吧,他可是我培養出來的佼佼者。”
不過短短幾句話,沈大老爺的冷汗都下來了。他敬畏的看著穆蓉,滿臉都是苦笑:“難怪您把我的底細兜的這般清楚,原來根本就是看我像看個小醜呢?”
“可不是這樣。”穆蓉搖頭道:“岑易就是第一個出乎我意料的,隻他也是唯一一個坦誠告訴我,今後隻效忠於你、不再想做暗衛的人。不過後頭我聽說你把他丟到瓊州去了?倒是白瞎了他的忠心了。”
嗯?林菁詫異的看她一眼,還是忍不住把自己識破岑易身份的事兒給說了:“他是前朝後裔呢,身份實在是太危險了,萬一被戳穿了侯爺豈不是吃不了兜著走?隻能打發的遠些,他有什麽想法抱負的,也大可以自己做去。”
前朝後裔這事兒穆蓉還真不知道,聽完也嚇了一跳:“難得你細致。”她讚賞的看林菁:“你這般女子才是最好,無論台前還是幕後,都是能立得住腳的。”
又指著盒子對沈安侯道:“暗衛分為天地人三部,人字才是主管暗殺的,被狄雋給撈去了。他就不知道其實還有其他暗衛存在,天字都是學子書生,而地字是行商走卒。你莊子上管著情報的奚末便是天字部的頭領,後頭又統管了地部,你拿著令牌給他看,他自然什麽都給你交代了。”
又是一身冷汗起,沈安侯直接捂著額頭倒在椅子上:“您還有什麽一塊兒說了吧。”
穆蓉便笑的無辜:“我還能有什麽?我連底細都給你了呢。不過這幾年奚末可防著我了,還帶著整個天字部都若即若離的,和你相關的消息都不願透露,我也不知道該驕傲呢,還是該傷心了。”
沈安侯拱拱手:“您才是真豪傑呢!”
穆蓉笑的暢快,林菁倒是莫名想起了小程氏身邊章奶媽的事兒來,索性問了一句:“我看您也不是個古板的,小丫頭能幹不是挺好?為什麽偏要讓章奶媽說那些話?”
“還是安侯會調理人啊。”他忍不住與林內侍感慨,又招來幾位相爺和吏部尚書:“為何同朝為官,跟著安侯幹的人便更踏實能耐?這個問題你們可想過沒有?”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三位相爺各自族人門生都不少, 偏被壓得抬不起頭來,陳相更是無奈道:“沈侯爺天人之姿,我等也是服氣的,不說其他,便是臣家中兩個孩子,陳旭和陳晨,可不就覺得老臣比沈侯爺差得多?”
這事情聖人也是知道的,當初沈安侯在望江樓給小少年洗腦,他還是全程旁觀的呢。這會子聽了陳平的抱怨,他倒是消氣了,還忍不住“安慰”道:“陳晨和李懋在將作監也幹的挺不錯的,若不是他們年紀小,朕都該給他們升升官職了。”
這下連李相的臉都黑了:“老臣那不成器的幼子還是踏實幹幾年再說吧,每日裏圍著木頭鐵塊兒寫寫畫畫的,家裏老祖宗都後悔當年讓他跟去瓊州了。”
李小郎不愛美人愛格物的事兒在京中不是秘密,許多次他和陳晨在將作監吵的天翻地覆,便是覺得陳晨的本事不如他,合該讓他取而代之。兩個孩子吵吵鬧鬧的連帶著挺長一段時間陳相和李相都有些不對付,不過等大夥兒習慣了便隻剩下無奈,以及一絲絲的佩服:這般勤懇認真不鑽營的子弟,如今可是很少見了。
看兩位相爺吃癟,穆荇倒是又痛快了些,還說了少年們幾句好話:“你們莫覺得安侯將他們給拐帶了,若是沒有安侯那兩三年的調理,這群孩子也沒這番本事。隻可惜他如今倒是越發謹慎起來,連朕都勸不動他入朝為官,你們既然將人趕出去,就多動些腦子培養些能人出來吧。”
無論幾位相爺在各自立場上有多討厭沈安侯,聖人說的這一點卻是他們沒法反駁的。至於讓沈大老爺回歸朝廷,他們的想法卻是複雜的多,一來沈安侯確實多有急智,且勸得動穆荇,有他在幹起活兒來會輕鬆許多。然而沈大老爺又是個不折不扣的反世家派,作為世家代表的陳家李家,是容不下他在眼前蹦躂的。
穆荇也是知道這點,才沒堅持著將沈大老爺再頂出來,否則世家再出手,隻怕就是要置人於死地的狠招兒了。大夥兒心知肚明的打過幾句機鋒,敲定了填補空位的人選,等出來時已經是快到正午。明明是大晴天,突然一朵烏雲從天邊慢慢飄過來,幾位相爺不免駐足觀看,卻不料一個小內侍踉踉蹌蹌的跑過來:“稟……稟告聖人,十萬火急!信州雍州惠州都出現蝗災,現在蝗蟲正往京城飛來!”
飛蝗從來都是比幹旱更可怕的災害,三位相爺聽了便是差點兒一個仰倒,而穆荇則掀翻了自己的案桌。那團黑雲卻全然不管下頭的人如何驚惶,落下後便開始大嚼。所謂蝗蟲過境寸草不生,連帶著聖人的禦花園也沒逃過,劈裏啪啦的蟲子嚇的宮女們到處逃竄,穆荇臉色鐵青的推開揮著拂塵的林內侍,冷眼看著蒼翠高大的常青樹在瞬間被啃咬的隻剩下枯枝敗葉。
不止是皇宮中亂成一團,京城的高門大戶有一家算一家,都被蝗蟲驚擾的不輕。唯有沈府鎮定些,沈大夫人林菁正讓丫環小廝們端著竹筒做成的水槍往樹木上滋藥水,另一些人則架起了柴火堆:“這些藥包別一下子都丟進去了,慢慢的燒,還有,各府和宮中派人去了沒有?你們侯爺呢?”
白蕤屈膝稟告:“老爺親自進宮去了,京中各家已經有幾位管事派人送藥,舅老爺問您咱們的藥包是不是現在就可以售賣了?他都囤了快半個倉庫了。”
“讓他趕緊的往外賣。”林菁飛快的做決定:“侍劍回來沒?岑家藥鋪都準備妥當了?”
岑家藥鋪是當年岑易手裏發展起來的,隻他後來犯了忌諱,被林菁誆到海島上養海菜去了。侍劍和捧劍接手了岑易的工作,一邊賺錢一邊“買房置地”,這幾年悄悄發展的十分紅火,之前在各地引導流民往山上去的事兒就是化名彭簡的捧劍帶著手下人幹的,而侍劍則主要擔著消息往來的活計,開遍大燮各處的岑家藥鋪是他最好的偽裝。
因沈安侯一直記著旱災之後必有蝗災的說法,從去年年末起就讓人時刻注意著土裏的動靜。等到一個冬季卻一場雪都沒下,他心裏更是打了個突,都說瑞雪兆豐年,不就是因為下雪過後,許多藏在土壤裏的蟲卵會被凍死麽?
事實也並沒有給他任何僥幸,等到天氣轉暖,北方便傳來了蝗蟲滋生的消息。沈安侯一邊懷念著後世的農藥,一邊追著林菁做實驗,總算是得到了一個成本不高卻能防治蝗蟲的方子。雖然按照方子浸出來的藥水和燒出來的煙並不能殺死那些討厭的蟲子,卻能讓蝗蟲遠離作物,變得行動遲緩,人們可以趁機將它們殺死。
可惜他們到底晚了一步,等岑家藥鋪做好準備,蝗災已經在信州爆發,並轉移到了雍州和惠州。這時候沈大老爺也顧不上藏拙了,直接踹了藥水藥包和方子進了宮,當著聖人和相爺們的麵把事兒給說了。
“這方子是我夫人從孤本裏找到的,眼看著效果不錯,我便讓林家給做了一些,除了我送來宮中的,還有送往各位大人府上的。我小舅子林蓢在因緣際會下和岑家藥鋪的老板有些交情,如今已是快馬往宣州去了,岑老板雖然是個商人,卻頗有些急公好義,想來不會拒絕成本價出售藥包的。此事是臣先斬後奏,還望聖人和各位相爺海涵,實在是時不我待,多一日不作為,百姓便多許多損失。”
“你這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朕如何會怪你?”穆荇簡直要大喜過望了好嗎?眼看著宮女燃起青煙,那些囂張飛動的蝗蟲們便慢慢的掉落下來,被人一腳一個的踩死,他都恨不得要拍手稱快了:“多虧愛卿此舉,否則朕還不知道要如何收場。”
沈安侯被“愛卿”兩個字膈應了一下,強忍著嘔吐的衝動搖頭道:“雖是臣起了個頭,卻還得用朝廷的名義,以此穩定百姓情緒,這是其一。百姓避諱蝗蟲之‘蝗’,不敢將它弄死,這個謬誤得徹底改了,這是其二。方子公開,必然會有不法奸商哄抬物價,聖人需再派監察禦史進行管理,這是其三。這三件事兒才是朝廷的當務之急,其餘都是旁枝末節,不足掛齒。”
穆荇差點兒沒給他感動出一包眼淚來,直接拉著他的手往裏頭走:“沒有人比你想得更明白了,你直接與三位相爺說來,讓他們將事兒安排下去。”
這會子三位相爺也沒什麽不滿的,反而是沈大老爺急忙擺手:“都是為聖人分憂,我與相爺們集思廣益。”他請三位老頭兒上座了才開始交代自己的安排,當然,其中時間差是需要掩藏好的:“林府的藥鋪這會子正在一邊做藥包一邊往外賣,隻光靠他們一家子是不夠的,還得京兆府出麵發動全京城的藥鋪才好。”
李相便點頭:“這就傳令去京兆尹,讓他一切聽從林家的安排。”
“蝗災一路南下,各地都要準備起來,隻州縣的官吏們不一定明白會支持岑家的作為,這一點隻怕還是要下個批文,免得岑家吃力不討好,辜負他們一番心意不說,也耽擱事兒。”
“中書省立刻擬旨,由監察禦史發往各處,全力協助岑家藥鋪防治蝗災。”穆荇直接點了中書舍人:“並告誡各處,盡量殺滅所有蝗蟲,不要給來年再留下禍患。”
“另外對於已經受到蝗災侵襲的州縣,最好也立刻進行安撫,至少要讓百姓們知道,朝廷沒有拋棄他們。”沈大老爺說完便唏噓:“這幾年的日子是真不好過,否則他們也不會輕易被別有用心之人煽動了。”
民心一定要穩。聖人與三位相爺一對視,心裏已經翻出了許多法子來。沈安侯最後拱拱手:“林家也就罷了,等蝗災過去後,還請聖人嘉獎岑家藥鋪,也讓民間以他們為榜樣,多為國家分憂才好。”
第183章 遇刺
沈安侯在宮中並未多呆,等他出來時, 京城上空已經被嫋嫋輕煙籠罩。京兆的捕快們正到處跑動, 拿著藥方請各家藥鋪配合著做出藥水兒和藥包來。也有強硬的不肯賒賬幹活的,捕快們勸說一番無效之後直接將人捉拿了關進監牢裏去,總算讓其餘醫館藥鋪都老實下來。
林家控製著速度慢慢往外放藥包, 還不忘提醒路過的京兆府捕快:“你們最好看看, 是不是有人一口氣買了許多卻不用, 準備屯著謀取暴利的, 這種人才是最可惡的,別讓他們發災難財!”
捕快們仔細一搜查,還真發現了不少這樣的人,氣的李複功差點兒沒跳起來:“刁民!都是刁民!給我拖到外頭去打二十板子!”
京中一時雞飛狗跳一藥難求,好在隨著人手慢慢鋪開,蝗蟲似乎也變得沒那麽可怕。林家藥鋪的反應迅速讓他們成為了京中的英雄,而林蓢也是真的快馬往去宣州了,這次波及全國的治蝗動作還得靠他來指揮。
一個月後, 整整瘦了一圈的林蓢和岑家藥鋪的老板岑施兼在乾元殿接受穆荇的召見, 兩人各得了個從七品下宣議郞的散官銜,並金銀絹布若幹。不少人便與林蓢玩笑:“你倒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比林老太爺的醫博士還高出一階來。”
連林老爺子都覺得幸有榮焉,還專程來沈府和閨女說了一回。林菁便與他笑道:“弟弟本就是個好孩子,您也用不著總為他操心,好生頤養天年才是正經。”
“可不是呢,該享一享兒孫福了。”林老太爺與她聊了幾句, 又有些不滿:“你們兩口子也真是的,把孩子們都打發了幹什麽?我一雙外孫外孫女的,都多久沒見著了。”
林菁正恨不得把他也支出去呢,順著話頭便忽悠他:“你可聽了林蓢說秀川的藥田沒?說是又找到新的藥材,不知道該怎麽用呢。如今弟弟要訂立門戶,倒不如您跑一趟看看去。”
林老太爺也是個醫癡,哪裏有不心動的,可到底家小都在京城,真走了又放不下。最後還是林老太太拍板:“那就大夥兒一塊去。”
老太爺嚇了一跳,林蓢的媳婦兒也有幾分不願,隻林老太太得了閨女支招,說的也有理有據:“你自己不是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麽?林蓢是怎麽變得上進的?不就是跟著他姐夫在外頭走了一圈就想明白了?他兒子也得比老子做的更好呢,你不如趁著有餘力,帶著一塊兒去看看吧。”
說到兒孫前程,老爺子動搖的就更厲害了,對於兒媳婦,老太太也是有說辭的:“你自己的兒子自己不照顧著,往後還想靠誰去?總不能讓我們兩個老的替你服侍這祖宗吧?”
話說到這份上,一家人不管願意不願意的,都撇下林蓢往南邊兒去了。因沈安侯在裏頭動了些手腳,倒沒人察覺出又走空了一家人。而隨著蝗災的影響漸漸平息,刷足了民心的穆荇又動起了心思。隻這一次他還沒出招,就有人先發製人,大朝會上一名禦史奉上血書請聖人下罪己詔,然後一頭碰死在殿外的柱子上。
鮮紅的血液與白色的腦漿撒了一地,有些不經事的差點兒沒吐出來。聖人臉色難看的厲害,偏三位相爺一塊兒裝死。穆荇突然就笑了:“好好好,朕倒是要看看你們能弄出什麽鬼來!”
他甩手往後頭大步走去,林內侍匆忙喊了句“退朝”,也跟著去了。隻朝堂上的事兒很快就傳了出來,還有人振振有詞:“是欽天監說的,聖人並不是真龍,是以先帝駕崩之後便異象不斷。這次的蝗災是平息了,可要是不向上天告罪不趕緊立下太子,隻怕今後一年比一年難過,大燮朝的百姓可就得受苦了。”
哪怕望江樓學子們親自科普了蝗災的成因,可當人們問起日食和旱災,卻實在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所有人都在觀望聖人的態度,希望他能給天下一個交代,也就是在這時候,宮中突然傳出消息——聖人遇刺了!
宮門緊閉,不許進出,街道上是戎裝的兵士們匆匆跑過。沈安侯聽著外頭的動靜就忍不住歎氣,被林菁撓一把:“你覺得是誰幹的?”
“誰幹的都有可能。”沈安侯掰著手指點:“嫌疑最大的是寧國大長公主,其次是四位王爺,還有吳王和許昌王也有可能,世家雖然一直逼著他立太子,但刺殺這麽沒品的法子大概不會用。”他最後一攤手,總結道:“反正都是皇家那些亂成一鍋粥的家夥們唄。”
林菁也是這麽猜的,隻有些不明白:“寧國還說得過去,畢竟她如今身子不行了,臨死前瘋狂一把也不是不可能,可四位王爺怎麽就突然急了?至於吳王和許昌王——他們不是被圈進著的麽?”
沈安侯是個對朝中動向十分清楚的,便將情況解釋給林菁聽:“吳王在吳郡經營多年,不說其他,光是漕幫就有他的班底。雖然當年進京吊唁被關了個措手不及,可有三四年的時間,足夠他慢慢滲透出一條道,和自己的人聯絡起來。至於許昌王也是差不多情況,聽說蕭家和太上都給他留了底牌,聖人也是忌憚他們有後手,才一直沒敢傷了他的性命。”
“至於四位王爺,衛王踩爆了蜀王蛋蛋的事兒你是知道的吧?那你知不知道這事兒誰幹的?”沈安侯突然笑了:“說出來嚇死你,是沈湛那小兔崽子幹的!”
林菁這回是真嚇著了:“怎麽可能?他才多大?”
“他是執行人,後頭還站著一個武安公主呢。這位想的也好,將證據往燕王身上扯,讓前頭三個一塊兒被聖人厭棄。連大理寺和宗正寺都隻發現了一些端倪,卻沒聯想到他們身上,你說厲害不厲害?我要不是跟著你學過些藥理,在沈湛身上聞出味兒來了,還真想不到是他。”
“那這回呢?也是他們幹的?”
“這倒不至於,兩個都是小家子氣的姨太太風,下藥裝可憐什麽的,明刀明槍的他們沒那個人手。隻是蜀王到底移了性情,又有沈湛在耳邊嘮叨,一直在培養著自己的人手。穆明泉又把這事兒告訴了衛王,讓穆岑覺得蜀王要置他於死地,再被教唆幾句,也開始培養死士了。”
“簡直是一團糟。”後頭的事兒林菁都能猜到:“燕王肯定也會得到兩兄弟都在暗中布置的消息,他又如何敢落後?可做了這種事兒心裏便踏實不了,說不定哪天被人模模糊糊說兩句話,以為自己暴露了,幹脆來個先下手為強。”
“所以我才說他們都有可能。”沈安侯攤手:“今後京城還不知道要怎麽亂呢,你說我要不要把老太太打包弄出去?”
“她才不會願意呢。”林菁做了個鬼臉:“說起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怎麽把沈湛和咱們徹底撇清,我是第一次這麽怕一個孩子你信嗎?”
“記不記得以前有一項研究,說有些人的壞是後天養成的,有些人卻是先天就不是個好人,我總覺得沈湛看著人模狗樣,其實就是個這樣的貨色。”沈安侯摸了摸胳膊上起來的雞皮疙瘩:“我一直防著他呢,盯他比盯穆荇還嚴些。”
“說不得還得和老太太通個氣。”林菁想著就往福德堂去,沈安侯在後頭無奈的喊:“你說的時候悠著點兒,別嚇著她了。”
楚氏屏退左右,聽了林菁的話,也是冒出一身冷汗來:“我過年時看他就覺得不妥,沒想到竟是能作出這種事兒來。”她說完又忍不住苦笑:“難怪他能尚主呢,什麽英雄救美,隻怕都是兩個孩子自己算計的。可見武安公主也是個狠人,你們以後盡量離他們遠一些,莫要扯上關係。”
林菁來說這一通不就是這個目的麽?得了老太太的話,她心裏也踏實了,忍不住又提一句:“要麽您趁著現在先走一步往青州去唄?”
“還真不行。”老太太正色道:“女學我不管了?慈淑所我不管了?會所那些老太太多精明的?我要是一走,她們都能看出古怪來。”她這會兒還笑得出來:“你真當我是個沒用的老太太呢?我當年也沒少跟著你公公上戰場,是上的了馬殺的了敵的,便是如今年紀大了,逃命的時候也不會給你們拖後腿。”
林菁便敗退,回去與沈安侯一說,大家隻能由她。宮中倒是接連有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傳出來,總結便是聖人真受傷了,凶手是個女的。
可寧國好好的呆在她的公主府裏呢,再者她要動手,也不至於自己親自上啊?沈安侯正納悶的,最新消息終於出爐,將京城上下朝廷內外炸了個透:凶手竟然是本應該在外頭修身養性的平陽長公主!
且不說這人怎麽從外頭偷渡進來,又怎麽跑進了宮裏,她好好的公主不當,跑來刺殺皇帝,實在是讓人費解的很。可惜平陽公主刺殺不成便自盡身亡,狄雋狄豐也跑了個沒蹤影,唯有老相爺狄彥一把年紀了被收監到天牢,任誰都不得不說一句“坑爹”了。
另一邊,沈府裏也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兜帽放下,一張雖然年邁卻精致的臉龐出現在眾人麵前。她先對著老夫人略點點頭,又眼神頗為複雜的看沈安侯一眼:“你如今倒是真長大了。”
沈安侯敷衍的拱了拱手,一臉假笑的回話:“寧國公主大駕光臨,沈府蓬蓽生輝,隻是不知道您有什麽指教?”
第184章 暗衛
寧國長公主穆蓉,先帝的嫡長女, 先太子的親姊, 少年時曾將沈安侯到小弟一般照看的溫柔大姐姐,如今已經是個行將就木的老婦人了。因常年寡居,連宮中宴會都極少參加, 她在京中的存在感實在是不高, 可就是這位, 如今輕描淡寫的將一個小盒子丟給沈安侯:“打開看看, 裏頭有驚喜喲。”
沈安侯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盒子,穆蓉就笑:“怎麽的,還怕裏頭有機關呐?小時候看的話本可不能當真。”
話說到這份上,沈大老爺也就光棍的開了,裏頭果然沒有什麽迷煙啊毒箭啊的,隻是兩封聖旨,以及一塊兒小木牌。
“這是什麽?”他隨手扯開了一看, 就有些愣神:“先帝傳位許昌王的旨意?不是早就被聖人給毀了麽?”
那次先帝試圖宮變, 就是希望他當這個傳旨的人,結果被他直接給否了。穆蓉顯然也是知情人, 便搖頭笑:“還是這麽直愣愣的性子,就不興我父皇做兩手打算,多寫一張聖旨麽?”
她說著又想到了什麽,有些嘲諷的笑了:“我姑姑也知道聖旨有兩份呢,隻不知道在我手上。偏她也是老糊塗了, 竟然拿著這個威脅穆荇,想要他放過蕭家。結果可好?穆荇一下子惱羞成怒,讓蕭家徹底的斷了根基。”
難怪那時候有傳聞說穆青玉單獨與聖人說了什麽激怒了他才被直接丟出宮門的。沈安侯一臉黑線的看另一張,不出意料的是顯廢了穆荇的旨意,至於那枚令牌,他有些頭痛:“你別告訴我真正的暗衛其實一直在你手裏啊。”
“就是呀。”穆蓉自在的坐下來,還拍了拍手:“聽說你家的茶葉是最好的,不端一杯來給我嚐嚐?”
林菁親自洗了手來泡茶,她倒是很喜歡穆蓉身上的氣息,高貴又淡然,並不像個為了夫家而偏執發瘋的老太太。穆蓉看著也挺喜歡她的,從胳膊上擼下來一個玉鐲套在林菁手上:“好東西還是應該留給你們年輕人,跟著我一塊兒埋土裏去就沒意思了。”
林菁也沒推辭,道謝過後還抬起來看了看光澤,果然是水頭極好的。穆蓉看她喜歡也是開心:“回頭我讓人再送你幾樣東西,你比安侯小了十多歲呢,不用學著他扮老成,隻管用些年輕的色彩。”
沈安侯聽的一頭黑線:“所以您到底是怎麽個想法?”他將盒子蓋上,丟在一旁的茶幾上:“這東西給我也沒用啊,我就想著明哲保身,帶著我家老太太一塊兒跑路呢。”
楚氏也是連連點頭,插嘴道:“要不是怕人覺出味兒來,我這會子都回青州去了,朝中一日亂過一日的,我一把年紀可不想擔驚受怕。”
“老太太可是能耐人呢,說話哄我不成?”穆蓉笑嘻嘻的對沈安侯道:“何況我可不覺得你就這麽點兒想法。”
沈安侯做了個無奈的表情,穆蓉雙手交握,背脊挺的筆直,臉上依舊是溫柔的笑意:“當年你和穆蒔都說好了,要打造真正的太平盛世呢,我隻當你一直沒忘了,才暗中布局十多年,讓流離失所的百姓們能夠有一個安身之處。”
看來這位主兒對他是真了解,沈安侯放棄抵抗,直接承認了:“您也知道我想造反哪?”沈安侯點了點那盒子:“還幫著我造反?您看自家娘家是有多不順眼啊。”
“我倒不是看我娘家不順眼,而是不喜歡穆荇。”她說的也是直白:“控製欲太強了,偏偏又沒那個能耐。若是三年前出現日食那次,他能挺住了再給你拔個高,我倒是不藏著掖著,再暗中支援他一批人手,足夠讓世家吃個好排頭,十年之內都不敢蹦躂。可他做什麽了呢?不想立太子,不想承認自己德行有虧,就把你給踢出去。你信不信這回蝗災,要不是你應對得當,他又得給世家當孫子。不僅是他,他下頭幾個兒子,甚至吳王和許昌王,都不是能把百姓放在心上的。我既然答應了穆蒔要幫著他完成夢想,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你有這個能耐,我自然站你這頭。”
沈安侯便摸了摸鼻子:“我也不是和平演變啊,真打起來了,指不定會怎麽搞破壞,您就不怕我這破而後立的,光做到破了,卻立不起來?”
穆蓉便搖頭:“你要是真想造反,根本沒必要從琨郡折騰到瓊州,又從瓊州折騰到鴻臚寺,你不就是覺得穆荇或許還有救,想要看看能不能不傷筋動骨的改變局麵嗎?可惜穆荇就是個沒救的,你也是死了心,才學著與他虛以委蛇呢。”
沈安侯無法反駁,林菁便笑了:“沒料到老爺的心思藏的這般嚴實,倒是被您看了個透徹。”
“不然呢?”穆蓉又笑了,隻是這次帶出些得意來:“你真覺得寒門有那麽多學子心中透徹,被你在浮雲間洗腦了就能挑梁做事兒?”她指了指小盒子,輕聲道:“暗衛會的可不止是打打殺殺,或者說,負責打殺的隻是暗衛裏頭最低等的一群人。至於厲害的,想想岑易吧,他可是我培養出來的佼佼者。”
不過短短幾句話,沈大老爺的冷汗都下來了。他敬畏的看著穆蓉,滿臉都是苦笑:“難怪您把我的底細兜的這般清楚,原來根本就是看我像看個小醜呢?”
“可不是這樣。”穆蓉搖頭道:“岑易就是第一個出乎我意料的,隻他也是唯一一個坦誠告訴我,今後隻效忠於你、不再想做暗衛的人。不過後頭我聽說你把他丟到瓊州去了?倒是白瞎了他的忠心了。”
嗯?林菁詫異的看她一眼,還是忍不住把自己識破岑易身份的事兒給說了:“他是前朝後裔呢,身份實在是太危險了,萬一被戳穿了侯爺豈不是吃不了兜著走?隻能打發的遠些,他有什麽想法抱負的,也大可以自己做去。”
前朝後裔這事兒穆蓉還真不知道,聽完也嚇了一跳:“難得你細致。”她讚賞的看林菁:“你這般女子才是最好,無論台前還是幕後,都是能立得住腳的。”
又指著盒子對沈安侯道:“暗衛分為天地人三部,人字才是主管暗殺的,被狄雋給撈去了。他就不知道其實還有其他暗衛存在,天字都是學子書生,而地字是行商走卒。你莊子上管著情報的奚末便是天字部的頭領,後頭又統管了地部,你拿著令牌給他看,他自然什麽都給你交代了。”
又是一身冷汗起,沈安侯直接捂著額頭倒在椅子上:“您還有什麽一塊兒說了吧。”
穆蓉便笑的無辜:“我還能有什麽?我連底細都給你了呢。不過這幾年奚末可防著我了,還帶著整個天字部都若即若離的,和你相關的消息都不願透露,我也不知道該驕傲呢,還是該傷心了。”
沈安侯拱拱手:“您才是真豪傑呢!”
穆蓉笑的暢快,林菁倒是莫名想起了小程氏身邊章奶媽的事兒來,索性問了一句:“我看您也不是個古板的,小丫頭能幹不是挺好?為什麽偏要讓章奶媽說那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