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抵達遊城的前一夜,阿悅還是發現了什麽。
因離驛站還有段路程,天色又太晚,眾人就幹脆歇在了馬車上。馬車足夠大,準備的東西也齊全,住一晚完全可以。
外麵下起了小雨,算不上密,就算不撐傘在外漫步也別有一番意趣。
王氏去了林子邊緣不知在找什麽,有幾個仆婢和侍衛跟著,倒也不怕有什麽事。
馬車內燃起了幾盞燈,頗為明亮。阿悅本以為魏昭又在看書,自己便也拿了九連環在那兒隨意解著,偶爾抬頭一看,才發現魏昭分明是在神遊,指間還摩挲著一枚玉牌,視線偶爾落著的方向……阿悅探首望去,隱約覺得就是王氏所在的地方。
是錯覺嗎?她不確定地想。
“阿兄?”她輕輕喚了聲,魏昭立刻回神,“嗯,怎麽?”
“這個玉牌是什麽?”阿悅頗為好奇地湊過去端詳,上麵什麽字也沒有,隻有一種繁複精美的花紋。
魏昭低頭一看,笑了笑,隨意把玩著玉牌,“一個小玩意罷了。”
“這玉質很好啊。”魏昭遞了過來,阿悅也就順勢仔細觀察了下,“做工也很精細,不像尋常人家能有,花紋有點像……一種家徽?”
話落,她額頭被輕輕彈了下,“還是阿悅聰明,這確實是家徽。”
臨安城出名的那些世家家徽阿悅都記得很清楚,這絕非其中一種,可是能被魏昭拿在手中把玩的,應當也不是什麽小族。
見阿悅求知欲甚強,魏昭也不吊她胃口,像是隨口道:“不過是原本南地比較顯赫的劉姓一族,幾十年過去,早已沒落了。”
劉姓?阿悅心中一跳,瞬間就想到了王氏曾和她說過的王劉二氏。
荀溫真正的名字,可不就是劉溫麽。
觸及到這樁隱秘,阿悅頓時沉默下來,小心翼翼覷著魏昭,見他神色實在沒什麽不對勁,半晌後才道:“那阿兄拿著他們的玉牌,要做什麽嗎?”
“沒甚麽。”魏昭道,“偶然得到罷了,阿悅想知道,當初這一族因何沒落嗎?”
“為何?”
魏昭淡淡道:“因為他們當初和魏氏一樣,意圖推翻前朝取而代之,可惜火候未到,先得罪了人,以致不得不舉族遷移。”
連這個細節都這麽像,阿悅越發確定魏昭說的就是荀溫原來的家族了。
隻是,他突然關注這些到底是不是因為荀溫?阿悅不得而知,因為魏昭似乎不準備繼續解釋了。
“阿兄,你……”
“時候不早了。”魏昭突然道,溫和看來,“阿悅不是才說白日玩累了嗎?現在就早點歇息罷。”
“唔……。”阿悅下意識明白這件事即便追問了也不會得到答案,便順著魏昭的意躺了下來,沒過多久又被他微微攬住。
小雨淅瀝,聲音隔著車簾,淡化了滴答的清脆,卻是催眠起來。阿悅閉上眼,聽著雨聲,邊感受到身邊沉穩有力的心跳,在這種無比熟悉的安全感下陷入沉睡。
魏昭則閉目片刻,忽然抬手將那把玩許久的玉牌從車窗那兒一擲,丟進了黑夜的林中,也許立刻就會因雨水被埋在泥土中。但之後種種,他已經不關心了。
…………
抵達遊城時,天氣極好,萬裏無雲,是臨安城少見的好天氣。
阿悅都沒見過未來要居住兩三年的屋子,就先迫不及待地拉著魏昭去了海邊。
她沒有親身去過海邊,以前隻在書中和視頻中見過大海,這會兒能親眼見見這時候毫無汙染的大海,也是一種驚喜。
遊城不愧為魏昭特意為她們選的休養之所,海邊不像其他地方混濁,而是碧藍色的,不過浪花頗高,一個浪頭打開,稍不注意就濕了半身。低頭看去,隱隱還能望見海邊淺水總遊動的一些小魚,被陽光折射出各色光芒,美得耀眼。
暖陽下即便踩在海水中都不會冷,阿悅還沒能得到踩在海水中玩樂的許可,不過不妨礙她想象那種愜意的感受,雙眸明亮無比,“在這兒住,不用說兩三年,二三十年也很好啊。”
魏昭早料到她會有這反應,道:“這便忘了臨安了?”
阿悅咳一聲,“本來臨安也沒什麽可記的嘛,之所以讓人不想離開,還不是因為裏麵的人。”
靈機一動逃過小劫,阿悅站在搭建的涼亭中挽過耳邊發絲,垂眸就瞥見肉肉從遠處奔來,嘴中還叼了什麽。
湊近一看,才發現它叼的居然是一條拇指粗細的蛇,看樣子似乎還是海邊抓到的。
蓮女驚叫著先把蛇拍走,訓道:“怎麽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叼來。”
肉肉汪嗚一聲,不解地看著她,又瞄了眼好笑望著它的阿悅,不管了,緊接著雙爪開始迅速刨洞。軟綿綿的沙子很好刨,眨眼間就挖出一個深坑來,像是徹底解放了天性。
魏昭看著肉肉,就仿佛看到阿悅在這兒待了一段時日後的模樣,不由歎一聲。
“怎麽了?”阿悅壓製著想要跑下去玩兒的心,也沒真正忽略魏昭。
“它恐怕已經不大認得你了。”魏昭指著刨坑刨得歡快的肉肉,沉沉道,“我有些擔心,過幾月再來,阿悅也會不記得我。”
“……”轉了個彎,阿悅才發現魏昭分明是在笑話自己,臉上迅速飛上一抹暈紅,掩飾性地咳了咳,“阿兄放心,你定下的每半月一封信,我就是想忘也忘不了。”
她給魏昭提了要求,魏昭可也給她交待了不少事。本來說是十日一封信的,被阿悅好說歹說延長到了半月。
不僅如此,魏昭有樣學樣,也說了些讓阿悅不許接近那些年輕英俊的郎君之類的話,聽得阿悅好笑得很。最終兩人身上各自放了一份“協議”,其中的內容如果被外人看到隻怕要笑掉大牙。
“海水到底偏涼。”魏昭道,“阿悅可以去玩,但要注意節製。”
阿悅嗯嗯點頭,聽著魏老婆婆囑咐。
他們已經走出涼亭,走在幹燥的沙地上,侍從們也跟得遠了。
海邊住了幾戶漁家,房屋上有炊煙升起,這才讓人想起,已經到午膳的時辰了。
一道柵欄打開,小娃娃提著木桶走了出來,似乎要去海邊撿些什麽,哪知道迎麵就望見了朝這邊走來的魏昭和阿悅兩。
小娃娃睜大了眼呆在原地,半晌木桶咚一聲落地,孩童稚氣的聲音響起,“仙女姐姐!”
他小心翼翼跑近幾步,但不敢真正靠近,怯生生又期待地看著阿悅,“你是仙女姐姐,對不對?”
“對呀——”阿悅毫不心虛地應下,且被誇得美滋滋,“你好聰明呀,這個仙丹送給你。”
她手中攤著一粒做成丸狀的酸梅糕。
小娃娃猶豫地看了看高大的魏昭,又看了看阿悅,終於在她鼓勵的目光下接過藥丸,立刻歡呼雀躍地往回奔去。
魏昭含笑搖頭。
第88章
阿悅就這樣在遊城住了下來, 一同休養的還有文夫人和王氏, 正如她之前所言,宮裏還真就隻剩下魏昭一人了。
最初文夫人準備留在宮裏幫孫兒管理宮務,但魏昭以請求她照顧阿悅的理由讓她不得不也跟著來了。她了解魏昭的用心, 也因此更加心疼這個長孫。
為他人著想似乎是魏昭與生俱來就懂得並擅長的事,隻要是他真正在意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這種無微不至的體貼與溫柔。
文夫人並不是喜歡多想和後悔的人, 但在遊城和魏昭分別時, 想到阿悅的心疾和長孫的操勞,她腦中忍不住劃過一個念頭:如果……如果當初沒有頒下那道遺旨, 也許如今阿悅和阿昭都可以更輕鬆些。
但那念頭也隻是一閃而過,她知道兩人如今挑明心意已經到了兩情相悅的地步, 也算是一種緣分。
真正落腳後, 阿悅在遊城玩得樂不思蜀,幾乎每日都要去海邊走一趟。她不能親自下海, 自有侍衛去捕撈各種她想要的珊瑚和魚類。附近漁民的幾個小娃娃也和她熟悉了, 見著她就甜甜地喊“仙女姐姐”。
大概是海水養人,這些小娃娃的眼睛都特別大,水汪汪的。其中有個特別小的小女娃才剛學會走路, 生得粉雕玉琢, 時常顫顫巍巍地跑到阿悅身邊, 一把往她撲來, 讓她幾度差點兒把持不住要把人抱回去。
附近的漁民不知她身份, 但看她的氣派穿著和隨行的仆從也知道身份不凡, 並不怎麽敢接近,也拘著家中的娃娃,所以一般也隻有趁父母不注意時,這些小可愛才能偷偷溜來找阿悅。
對待附近的“鄰居”,阿悅沒有特意親近,保持了一段距離,隻是對這些才幾歲大的小娃娃特別親近。時日久了,當地人也慢慢知道這兒來了幾位貴不可言的夫人,連太守都要多敬幾分,逢年過節必會備上大禮送來。
太守府奉上年節禮後,這幾位夫人也會派仆從到附近尤其是海邊去分發賞禮,一些漁民投桃報李,出海時打到什麽稀奇的物件也都會送到這兒來,往往還能多得一份賞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阿悅算是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綏朝同海外的國度來往並不頻繁,海上商貿便也不興旺,商賈大都靠內陸河流貿易,是以臨海而居的城郡總不如那些地廣土沃之地富庶,大都堪得溫飽而已。
溫飽之餘也隻能多想些該如何存糧,民風格外淳樸。阿悅在這兒待的幾年,人情來往隻有少許,勾心鬥角更是沒有,無需計較得失、思忖利益關係,心情疏朗下又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溫養,兼之奇藥調理,不僅心疾得到緩解,身量也開始迅速抽條,愈發窈窕。
因在海邊,遊城風雲不測,常有暴雨,昨夜伴了雷鳴入睡,沒想到今早外邊依舊是連綿大雨。
這種天氣街市基本都無人,習慣各自待在家中,阿悅便也睡了個懶覺。
待簷下滴雨聲慢慢小了,床下肉肉也開始叫喚,她方睜開惺忪睡眼,隨手挑開一點兒床簾,懶懶道:“慧奴,梳洗罷。”
細細聽去,少女聲音己基本褪去稚氣,有種吳儂軟語的嬌糯,聞之心憐。
慧奴侍奉阿悅洗漱後,幫她梳著長至腰際的烏發,輕聲道:“主子的發又長了許多。”
“嗯。”阿悅偏首瞥了眼,“太長了也礙事,真想修剪些。”
慧奴笑了笑,“這可不好,主子的發又長又黑,可以梳好些發髻呢,到時候用簪子一簪,絕不會礙事。”
阿悅也就說說,真要修剪,恐怕外祖母第一個不同意。
蓮女端了蜜水進屋,阿悅喝了小半杯,就靜靜看著二人幫自己梳發髻。
銅鏡基本能照出六七成人影,映照出的少女雪膚香腮,烏發微散,一雙杏眼格外得烏黑水亮,柔軟的輕紗披在身側,點點微風順著窗縫溜進,吹得輕紗拂動,愈發飄然。
即便阿悅自己每天看著,都覺得鏡中少女實在太美,看到她,你仿佛就明白了何為冰肌玉骨、絕色天成。
連阿悅都如此,隨身侍奉的蓮女和慧奴就更別提,她們不至於像旁人那樣看呆,但致力於每日都把自家主子打扮得更漂亮。阿悅不喜歡太過累贅的頭飾,她們便自己鑽研出了許多新式發髻,每日梳一種,根本不重樣。
今日梳的是她們改良後的驚鴻髻,配了條藕荷色對襟襦裙,腰懸玉墜香囊,耳上也垂了一對精巧的珍珠耳墜,清新脫俗。
妝扮好後,阿悅托腮欣賞了會兒自己,忍不住道:“真好看。”
兩個侍婢偷笑,蓮女道:“主子自然是最好看的。”
她們可不是故意討好,這兩年主子每次去街市轉一圈,就不知要收到多少郎君的“芳心”,那些郎君們再一打聽,美人竟已早早成婚了,無不唏噓慨歎,更甚者差點要去找這位傳言中的夫君決鬥了。
好在府上有侍衛把守,太守府那兒也時常派人在周圍巡邏,避免了一些事的發生。
阿悅臉皮也厚了許多,毫不謙虛地受了,又可惜道:“今日大雨不能出門,唔,便去阿嬤房中轉轉吧。”
打扮得如此漂亮,不出去走兩圈總覺得虧了,阿悅說著就往廊下走去。
雨水滴滴答答,沿著琉璃瓦落下,將水窪砸出圈圈漣漪,空中滿是雨水特有的氣息。阿悅站在木階上看了會兒雨景,想到前幾日魏昭傳信,說臨安城及周圍又開始陰雨綿綿,來往遊城路途的幾座城都在漲水,必須及時圍堤泄洪,去遊城的日子不得不後推。
阿悅對此不至於置氣,擔心的也是魏昭的身體,怕他又會通宵達旦去處理這洪水之事,更怕他會親自去督工。
算來,兩人已經有六月未見了。阿悅數著月份,思緒幽幽,因淅瀝的雨聲愈發綿長。
初見魏昭時,也是在那樣細雨連綿的日子。阿悅依然記得輕舟微蕩間,她一睜眼,望見的就是那樣一位清雋如玉的少年,仿佛整個天地都變得慢了起來,足以讓她看清他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溫柔含笑的眼。
從初見到現在,於她而言最深的印象依然是初見那次,大概是因為那會兒剛逃出虎口,而沉穩溫和的魏昭給了她太多的安全感。
唉……阿悅收回望著雨景的視線,幽幽歎了口氣。
好想阿兄啊。
***
禦書房內靜謐無聲,九英自外入屋,小徒弟收起了傘,輕聲問:“師傅,是不是該去給陛下布膳了?”
“去罷。”九英想了下時辰,“等會兒我去和陛下說。”
因離驛站還有段路程,天色又太晚,眾人就幹脆歇在了馬車上。馬車足夠大,準備的東西也齊全,住一晚完全可以。
外麵下起了小雨,算不上密,就算不撐傘在外漫步也別有一番意趣。
王氏去了林子邊緣不知在找什麽,有幾個仆婢和侍衛跟著,倒也不怕有什麽事。
馬車內燃起了幾盞燈,頗為明亮。阿悅本以為魏昭又在看書,自己便也拿了九連環在那兒隨意解著,偶爾抬頭一看,才發現魏昭分明是在神遊,指間還摩挲著一枚玉牌,視線偶爾落著的方向……阿悅探首望去,隱約覺得就是王氏所在的地方。
是錯覺嗎?她不確定地想。
“阿兄?”她輕輕喚了聲,魏昭立刻回神,“嗯,怎麽?”
“這個玉牌是什麽?”阿悅頗為好奇地湊過去端詳,上麵什麽字也沒有,隻有一種繁複精美的花紋。
魏昭低頭一看,笑了笑,隨意把玩著玉牌,“一個小玩意罷了。”
“這玉質很好啊。”魏昭遞了過來,阿悅也就順勢仔細觀察了下,“做工也很精細,不像尋常人家能有,花紋有點像……一種家徽?”
話落,她額頭被輕輕彈了下,“還是阿悅聰明,這確實是家徽。”
臨安城出名的那些世家家徽阿悅都記得很清楚,這絕非其中一種,可是能被魏昭拿在手中把玩的,應當也不是什麽小族。
見阿悅求知欲甚強,魏昭也不吊她胃口,像是隨口道:“不過是原本南地比較顯赫的劉姓一族,幾十年過去,早已沒落了。”
劉姓?阿悅心中一跳,瞬間就想到了王氏曾和她說過的王劉二氏。
荀溫真正的名字,可不就是劉溫麽。
觸及到這樁隱秘,阿悅頓時沉默下來,小心翼翼覷著魏昭,見他神色實在沒什麽不對勁,半晌後才道:“那阿兄拿著他們的玉牌,要做什麽嗎?”
“沒甚麽。”魏昭道,“偶然得到罷了,阿悅想知道,當初這一族因何沒落嗎?”
“為何?”
魏昭淡淡道:“因為他們當初和魏氏一樣,意圖推翻前朝取而代之,可惜火候未到,先得罪了人,以致不得不舉族遷移。”
連這個細節都這麽像,阿悅越發確定魏昭說的就是荀溫原來的家族了。
隻是,他突然關注這些到底是不是因為荀溫?阿悅不得而知,因為魏昭似乎不準備繼續解釋了。
“阿兄,你……”
“時候不早了。”魏昭突然道,溫和看來,“阿悅不是才說白日玩累了嗎?現在就早點歇息罷。”
“唔……。”阿悅下意識明白這件事即便追問了也不會得到答案,便順著魏昭的意躺了下來,沒過多久又被他微微攬住。
小雨淅瀝,聲音隔著車簾,淡化了滴答的清脆,卻是催眠起來。阿悅閉上眼,聽著雨聲,邊感受到身邊沉穩有力的心跳,在這種無比熟悉的安全感下陷入沉睡。
魏昭則閉目片刻,忽然抬手將那把玩許久的玉牌從車窗那兒一擲,丟進了黑夜的林中,也許立刻就會因雨水被埋在泥土中。但之後種種,他已經不關心了。
…………
抵達遊城時,天氣極好,萬裏無雲,是臨安城少見的好天氣。
阿悅都沒見過未來要居住兩三年的屋子,就先迫不及待地拉著魏昭去了海邊。
她沒有親身去過海邊,以前隻在書中和視頻中見過大海,這會兒能親眼見見這時候毫無汙染的大海,也是一種驚喜。
遊城不愧為魏昭特意為她們選的休養之所,海邊不像其他地方混濁,而是碧藍色的,不過浪花頗高,一個浪頭打開,稍不注意就濕了半身。低頭看去,隱隱還能望見海邊淺水總遊動的一些小魚,被陽光折射出各色光芒,美得耀眼。
暖陽下即便踩在海水中都不會冷,阿悅還沒能得到踩在海水中玩樂的許可,不過不妨礙她想象那種愜意的感受,雙眸明亮無比,“在這兒住,不用說兩三年,二三十年也很好啊。”
魏昭早料到她會有這反應,道:“這便忘了臨安了?”
阿悅咳一聲,“本來臨安也沒什麽可記的嘛,之所以讓人不想離開,還不是因為裏麵的人。”
靈機一動逃過小劫,阿悅站在搭建的涼亭中挽過耳邊發絲,垂眸就瞥見肉肉從遠處奔來,嘴中還叼了什麽。
湊近一看,才發現它叼的居然是一條拇指粗細的蛇,看樣子似乎還是海邊抓到的。
蓮女驚叫著先把蛇拍走,訓道:“怎麽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叼來。”
肉肉汪嗚一聲,不解地看著她,又瞄了眼好笑望著它的阿悅,不管了,緊接著雙爪開始迅速刨洞。軟綿綿的沙子很好刨,眨眼間就挖出一個深坑來,像是徹底解放了天性。
魏昭看著肉肉,就仿佛看到阿悅在這兒待了一段時日後的模樣,不由歎一聲。
“怎麽了?”阿悅壓製著想要跑下去玩兒的心,也沒真正忽略魏昭。
“它恐怕已經不大認得你了。”魏昭指著刨坑刨得歡快的肉肉,沉沉道,“我有些擔心,過幾月再來,阿悅也會不記得我。”
“……”轉了個彎,阿悅才發現魏昭分明是在笑話自己,臉上迅速飛上一抹暈紅,掩飾性地咳了咳,“阿兄放心,你定下的每半月一封信,我就是想忘也忘不了。”
她給魏昭提了要求,魏昭可也給她交待了不少事。本來說是十日一封信的,被阿悅好說歹說延長到了半月。
不僅如此,魏昭有樣學樣,也說了些讓阿悅不許接近那些年輕英俊的郎君之類的話,聽得阿悅好笑得很。最終兩人身上各自放了一份“協議”,其中的內容如果被外人看到隻怕要笑掉大牙。
“海水到底偏涼。”魏昭道,“阿悅可以去玩,但要注意節製。”
阿悅嗯嗯點頭,聽著魏老婆婆囑咐。
他們已經走出涼亭,走在幹燥的沙地上,侍從們也跟得遠了。
海邊住了幾戶漁家,房屋上有炊煙升起,這才讓人想起,已經到午膳的時辰了。
一道柵欄打開,小娃娃提著木桶走了出來,似乎要去海邊撿些什麽,哪知道迎麵就望見了朝這邊走來的魏昭和阿悅兩。
小娃娃睜大了眼呆在原地,半晌木桶咚一聲落地,孩童稚氣的聲音響起,“仙女姐姐!”
他小心翼翼跑近幾步,但不敢真正靠近,怯生生又期待地看著阿悅,“你是仙女姐姐,對不對?”
“對呀——”阿悅毫不心虛地應下,且被誇得美滋滋,“你好聰明呀,這個仙丹送給你。”
她手中攤著一粒做成丸狀的酸梅糕。
小娃娃猶豫地看了看高大的魏昭,又看了看阿悅,終於在她鼓勵的目光下接過藥丸,立刻歡呼雀躍地往回奔去。
魏昭含笑搖頭。
第88章
阿悅就這樣在遊城住了下來, 一同休養的還有文夫人和王氏, 正如她之前所言,宮裏還真就隻剩下魏昭一人了。
最初文夫人準備留在宮裏幫孫兒管理宮務,但魏昭以請求她照顧阿悅的理由讓她不得不也跟著來了。她了解魏昭的用心, 也因此更加心疼這個長孫。
為他人著想似乎是魏昭與生俱來就懂得並擅長的事,隻要是他真正在意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這種無微不至的體貼與溫柔。
文夫人並不是喜歡多想和後悔的人, 但在遊城和魏昭分別時, 想到阿悅的心疾和長孫的操勞,她腦中忍不住劃過一個念頭:如果……如果當初沒有頒下那道遺旨, 也許如今阿悅和阿昭都可以更輕鬆些。
但那念頭也隻是一閃而過,她知道兩人如今挑明心意已經到了兩情相悅的地步, 也算是一種緣分。
真正落腳後, 阿悅在遊城玩得樂不思蜀,幾乎每日都要去海邊走一趟。她不能親自下海, 自有侍衛去捕撈各種她想要的珊瑚和魚類。附近漁民的幾個小娃娃也和她熟悉了, 見著她就甜甜地喊“仙女姐姐”。
大概是海水養人,這些小娃娃的眼睛都特別大,水汪汪的。其中有個特別小的小女娃才剛學會走路, 生得粉雕玉琢, 時常顫顫巍巍地跑到阿悅身邊, 一把往她撲來, 讓她幾度差點兒把持不住要把人抱回去。
附近的漁民不知她身份, 但看她的氣派穿著和隨行的仆從也知道身份不凡, 並不怎麽敢接近,也拘著家中的娃娃,所以一般也隻有趁父母不注意時,這些小可愛才能偷偷溜來找阿悅。
對待附近的“鄰居”,阿悅沒有特意親近,保持了一段距離,隻是對這些才幾歲大的小娃娃特別親近。時日久了,當地人也慢慢知道這兒來了幾位貴不可言的夫人,連太守都要多敬幾分,逢年過節必會備上大禮送來。
太守府奉上年節禮後,這幾位夫人也會派仆從到附近尤其是海邊去分發賞禮,一些漁民投桃報李,出海時打到什麽稀奇的物件也都會送到這兒來,往往還能多得一份賞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阿悅算是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綏朝同海外的國度來往並不頻繁,海上商貿便也不興旺,商賈大都靠內陸河流貿易,是以臨海而居的城郡總不如那些地廣土沃之地富庶,大都堪得溫飽而已。
溫飽之餘也隻能多想些該如何存糧,民風格外淳樸。阿悅在這兒待的幾年,人情來往隻有少許,勾心鬥角更是沒有,無需計較得失、思忖利益關係,心情疏朗下又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溫養,兼之奇藥調理,不僅心疾得到緩解,身量也開始迅速抽條,愈發窈窕。
因在海邊,遊城風雲不測,常有暴雨,昨夜伴了雷鳴入睡,沒想到今早外邊依舊是連綿大雨。
這種天氣街市基本都無人,習慣各自待在家中,阿悅便也睡了個懶覺。
待簷下滴雨聲慢慢小了,床下肉肉也開始叫喚,她方睜開惺忪睡眼,隨手挑開一點兒床簾,懶懶道:“慧奴,梳洗罷。”
細細聽去,少女聲音己基本褪去稚氣,有種吳儂軟語的嬌糯,聞之心憐。
慧奴侍奉阿悅洗漱後,幫她梳著長至腰際的烏發,輕聲道:“主子的發又長了許多。”
“嗯。”阿悅偏首瞥了眼,“太長了也礙事,真想修剪些。”
慧奴笑了笑,“這可不好,主子的發又長又黑,可以梳好些發髻呢,到時候用簪子一簪,絕不會礙事。”
阿悅也就說說,真要修剪,恐怕外祖母第一個不同意。
蓮女端了蜜水進屋,阿悅喝了小半杯,就靜靜看著二人幫自己梳發髻。
銅鏡基本能照出六七成人影,映照出的少女雪膚香腮,烏發微散,一雙杏眼格外得烏黑水亮,柔軟的輕紗披在身側,點點微風順著窗縫溜進,吹得輕紗拂動,愈發飄然。
即便阿悅自己每天看著,都覺得鏡中少女實在太美,看到她,你仿佛就明白了何為冰肌玉骨、絕色天成。
連阿悅都如此,隨身侍奉的蓮女和慧奴就更別提,她們不至於像旁人那樣看呆,但致力於每日都把自家主子打扮得更漂亮。阿悅不喜歡太過累贅的頭飾,她們便自己鑽研出了許多新式發髻,每日梳一種,根本不重樣。
今日梳的是她們改良後的驚鴻髻,配了條藕荷色對襟襦裙,腰懸玉墜香囊,耳上也垂了一對精巧的珍珠耳墜,清新脫俗。
妝扮好後,阿悅托腮欣賞了會兒自己,忍不住道:“真好看。”
兩個侍婢偷笑,蓮女道:“主子自然是最好看的。”
她們可不是故意討好,這兩年主子每次去街市轉一圈,就不知要收到多少郎君的“芳心”,那些郎君們再一打聽,美人竟已早早成婚了,無不唏噓慨歎,更甚者差點要去找這位傳言中的夫君決鬥了。
好在府上有侍衛把守,太守府那兒也時常派人在周圍巡邏,避免了一些事的發生。
阿悅臉皮也厚了許多,毫不謙虛地受了,又可惜道:“今日大雨不能出門,唔,便去阿嬤房中轉轉吧。”
打扮得如此漂亮,不出去走兩圈總覺得虧了,阿悅說著就往廊下走去。
雨水滴滴答答,沿著琉璃瓦落下,將水窪砸出圈圈漣漪,空中滿是雨水特有的氣息。阿悅站在木階上看了會兒雨景,想到前幾日魏昭傳信,說臨安城及周圍又開始陰雨綿綿,來往遊城路途的幾座城都在漲水,必須及時圍堤泄洪,去遊城的日子不得不後推。
阿悅對此不至於置氣,擔心的也是魏昭的身體,怕他又會通宵達旦去處理這洪水之事,更怕他會親自去督工。
算來,兩人已經有六月未見了。阿悅數著月份,思緒幽幽,因淅瀝的雨聲愈發綿長。
初見魏昭時,也是在那樣細雨連綿的日子。阿悅依然記得輕舟微蕩間,她一睜眼,望見的就是那樣一位清雋如玉的少年,仿佛整個天地都變得慢了起來,足以讓她看清他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溫柔含笑的眼。
從初見到現在,於她而言最深的印象依然是初見那次,大概是因為那會兒剛逃出虎口,而沉穩溫和的魏昭給了她太多的安全感。
唉……阿悅收回望著雨景的視線,幽幽歎了口氣。
好想阿兄啊。
***
禦書房內靜謐無聲,九英自外入屋,小徒弟收起了傘,輕聲問:“師傅,是不是該去給陛下布膳了?”
“去罷。”九英想了下時辰,“等會兒我去和陛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