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恩兩手握空。
“一頭霧水,”他苦澀的說。“我就是想它不通。另外還有一件大不合理的事:毫無掙紮的跡象。一點都沒有。姓卜的指甲縫裏什麽也沒發現。床上隻有他一個人的毛髮。這傢夥五十四歲,可是身強體壯。如果他跟個婊子打架,她握著刀追殺,他一定會有所行動——對不對?滾下床啦、揍她、摔檯燈啦——。可是絲毫看不出他有任何反抗的證據。隻是開心的躺在那兒,讓她一刀割開了喉嚨。你怎麽說?”
“是不是失了知覺?”
“化驗組做了血液含酒精度的試驗,報告說他當時半醉,但是離無知覺還差得遠。”
兩個男人至此緘默,隻是茫然的對視。最後——
“你方才提到他太太,”狄雷尼說。“有孩子?”
“三個。”
“啐。”
布恩懊喪的點一點頭。
“不管怎麽說,組長,他們給了我人手,大家卯足了勁在幹。外地來的人士在紐約參加商務會議。竟在旅館裏被人開了刀。你可以想像到一位副市長遭受旅業公會和觀光局的非議之後,加諸我們局長的壓力。”
“可以想像。”
“這就是第一椿兇案,”布恩說。“組長,你真不覺得我煩嗎?我不希望拿自己的這些難題來困擾你。”
“不會不會。再說,不談這些,我們就得去幫蒙妮卡她們處理善後。你願意嗎?”
“拜託!”布恩急道。“我寧願向你訴苦。第二樁兇案是在六個禮拜前。”
“兩個案子隔開多久?”狄雷尼猝然發問。
“呃……二十七天。這要緊嗎?”
“也許。同樣的手法?”
“可以說完全相同。死者的姓名是胡歐瑞。白種男子。五十六歲。刺死在皮耶士大飯店三o一五室,皮耶士是第六街上一座新建的豪華旅館。死者全身赤裸。喉頭割裂,下體多道刀傷。這一次是第一刀就致命。兇手切斷了頸動脈、頸靜脈。血啊!可怕!整一罈子。那個——”
“等一等,”狄雷尼岔入。“下體的刀傷——刀刀狠毒?”
“非常。法醫數過起碼二十刀,隻好稱之謂‘多道’。全是用足了力刺入。鼠蹊部還有瘀傷,這是說兇手的拳骨因用力而擊中周圍的皮膚所致。”
“我懂得什麽叫瘀傷,”狄雷尼接口道。
“噢,對不起,組長,”布恩赧然。“這一次一切都很順利。我是說,兇殺現場的維護做得很好。胡福瑞原定第二天上午在一次電器廠商會議中演說。到時間不見他露麵,主辦人便到他的房間去看他。那位主辦人找清潔婦開了門。他們看過一眼,便碰上門,通知安全組。安全人員上來看了一眼,也碰上門,立刻通知我們。勘察小組出現的時候,現場仍保持原狀。那名安全人員守衛在房門外麵。”
“這人不錯。”
“以前幹過警察,”布恩笑著解釋。“不過即使這樣,也幫不上大忙。皮耶士飯店是新開的,去年十一月才開幕,所以指紋比較容易采。但是勘察小組居然隻發現胡福瑞和清潔工的手紋。可見兇手一定非常之謹慎,或者是所有的印紋都消滅了。死者在死前喝過白蘭地。玻璃杯和五鬥櫃上的酒瓶都有他的指印。沙發邊的小桌幾上另外還有一個倒了一小口的玻璃杯。也是胡福瑞的指印。沒有旁人的。”
“門呢?”狄雷尼問。
“這是最絕的一點,”布恩說:“門外麵根本沒有鎖孔。”
他遂解釋這種新設計的電子鎖門。這種門是由一張印有密碼的磁卡塞入卡縫開啟,門一關,便自動落鎖。甚至於連出門,都需要那張出入磁卡插進門裏的卡縫才行得通。
“很不錯的安全係統。”他向狄雷尼說明。“旅客遷出之後忘記歸還卡片也無所謂,因為磁卡的密碼在客人離開之後,便全部換新。不必擔心仿造。”
“一定會有一張通行各個房間的萬能卡。”
“那自然。由安全組保管。清潔工隻持有她們打掃那層樓的通行卡。”
“唔,”狄雷尼頗不以為然的說:“聽起來是不壞。不過遲早總有個聰明人會想得出辦法的。這是題外話,最重要的,兇手必然也要用那張出入卡才出得了姓胡的房門。我說得對不對?”
“對,”布恩點頭。“卡片很明顯是用過了,扔在近門的一個櫃子上。卡片是白色的塑料片,應該採得到最清楚的指印,可是上麵擦得一幹二淨。”
“我說過了,”狄雷尼組長帶幾分神氣的說道:“你是碰上了一個有腦筋的傢夥。有任何打鬥的跡象嗎?”
“毫無,”布恩據實以告。“法醫說胡福瑞幾乎是死於瞬間。就是喉管切斷的那一兩秒鍾。組長,我看見他的頭都快掉下來了。”
狄雷尼深呼吸,吞一口酒。他想像得出死者的模樣;他遇過相似的案子。想要目睹現場,而不作嘔是需要一番功夫的。
“少了什麽沒有?”他問。
“沒有。他有個相當紮實的皮夾。現款、旅行支票、信用卡,全在。一隻金表起碼值個整數。好大一顆鑽石戒指。全沒動。”
“一頭霧水,”他苦澀的說。“我就是想它不通。另外還有一件大不合理的事:毫無掙紮的跡象。一點都沒有。姓卜的指甲縫裏什麽也沒發現。床上隻有他一個人的毛髮。這傢夥五十四歲,可是身強體壯。如果他跟個婊子打架,她握著刀追殺,他一定會有所行動——對不對?滾下床啦、揍她、摔檯燈啦——。可是絲毫看不出他有任何反抗的證據。隻是開心的躺在那兒,讓她一刀割開了喉嚨。你怎麽說?”
“是不是失了知覺?”
“化驗組做了血液含酒精度的試驗,報告說他當時半醉,但是離無知覺還差得遠。”
兩個男人至此緘默,隻是茫然的對視。最後——
“你方才提到他太太,”狄雷尼說。“有孩子?”
“三個。”
“啐。”
布恩懊喪的點一點頭。
“不管怎麽說,組長,他們給了我人手,大家卯足了勁在幹。外地來的人士在紐約參加商務會議。竟在旅館裏被人開了刀。你可以想像到一位副市長遭受旅業公會和觀光局的非議之後,加諸我們局長的壓力。”
“可以想像。”
“這就是第一椿兇案,”布恩說。“組長,你真不覺得我煩嗎?我不希望拿自己的這些難題來困擾你。”
“不會不會。再說,不談這些,我們就得去幫蒙妮卡她們處理善後。你願意嗎?”
“拜託!”布恩急道。“我寧願向你訴苦。第二樁兇案是在六個禮拜前。”
“兩個案子隔開多久?”狄雷尼猝然發問。
“呃……二十七天。這要緊嗎?”
“也許。同樣的手法?”
“可以說完全相同。死者的姓名是胡歐瑞。白種男子。五十六歲。刺死在皮耶士大飯店三o一五室,皮耶士是第六街上一座新建的豪華旅館。死者全身赤裸。喉頭割裂,下體多道刀傷。這一次是第一刀就致命。兇手切斷了頸動脈、頸靜脈。血啊!可怕!整一罈子。那個——”
“等一等,”狄雷尼岔入。“下體的刀傷——刀刀狠毒?”
“非常。法醫數過起碼二十刀,隻好稱之謂‘多道’。全是用足了力刺入。鼠蹊部還有瘀傷,這是說兇手的拳骨因用力而擊中周圍的皮膚所致。”
“我懂得什麽叫瘀傷,”狄雷尼接口道。
“噢,對不起,組長,”布恩赧然。“這一次一切都很順利。我是說,兇殺現場的維護做得很好。胡福瑞原定第二天上午在一次電器廠商會議中演說。到時間不見他露麵,主辦人便到他的房間去看他。那位主辦人找清潔婦開了門。他們看過一眼,便碰上門,通知安全組。安全人員上來看了一眼,也碰上門,立刻通知我們。勘察小組出現的時候,現場仍保持原狀。那名安全人員守衛在房門外麵。”
“這人不錯。”
“以前幹過警察,”布恩笑著解釋。“不過即使這樣,也幫不上大忙。皮耶士飯店是新開的,去年十一月才開幕,所以指紋比較容易采。但是勘察小組居然隻發現胡福瑞和清潔工的手紋。可見兇手一定非常之謹慎,或者是所有的印紋都消滅了。死者在死前喝過白蘭地。玻璃杯和五鬥櫃上的酒瓶都有他的指印。沙發邊的小桌幾上另外還有一個倒了一小口的玻璃杯。也是胡福瑞的指印。沒有旁人的。”
“門呢?”狄雷尼問。
“這是最絕的一點,”布恩說:“門外麵根本沒有鎖孔。”
他遂解釋這種新設計的電子鎖門。這種門是由一張印有密碼的磁卡塞入卡縫開啟,門一關,便自動落鎖。甚至於連出門,都需要那張出入磁卡插進門裏的卡縫才行得通。
“很不錯的安全係統。”他向狄雷尼說明。“旅客遷出之後忘記歸還卡片也無所謂,因為磁卡的密碼在客人離開之後,便全部換新。不必擔心仿造。”
“一定會有一張通行各個房間的萬能卡。”
“那自然。由安全組保管。清潔工隻持有她們打掃那層樓的通行卡。”
“唔,”狄雷尼頗不以為然的說:“聽起來是不壞。不過遲早總有個聰明人會想得出辦法的。這是題外話,最重要的,兇手必然也要用那張出入卡才出得了姓胡的房門。我說得對不對?”
“對,”布恩點頭。“卡片很明顯是用過了,扔在近門的一個櫃子上。卡片是白色的塑料片,應該採得到最清楚的指印,可是上麵擦得一幹二淨。”
“我說過了,”狄雷尼組長帶幾分神氣的說道:“你是碰上了一個有腦筋的傢夥。有任何打鬥的跡象嗎?”
“毫無,”布恩據實以告。“法醫說胡福瑞幾乎是死於瞬間。就是喉管切斷的那一兩秒鍾。組長,我看見他的頭都快掉下來了。”
狄雷尼深呼吸,吞一口酒。他想像得出死者的模樣;他遇過相似的案子。想要目睹現場,而不作嘔是需要一番功夫的。
“少了什麽沒有?”他問。
“沒有。他有個相當紮實的皮夾。現款、旅行支票、信用卡,全在。一隻金表起碼值個整數。好大一顆鑽石戒指。全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