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兀自抬著頭,縱是黑暗中,那雙春水般的眼睛卻殊無情意,澆得楊廷一頭冰水,此時再無他人攪局,楊廷不死心地再問:
“你……當真不再心慕於我?”
蘇令蠻眯起雙眼,半嘲弄道:“威武侯當真好大臉。”
“今天師妹便教你一樁事,”她頓了頓,吐氣如蘭道:“若求人施舍感情,應當反過來說,我心慕於你,若對方受了,再來求其他。”
“奈何威武侯高高在上久了,連這最基本的順序……都搞錯了。”
“施舍?”
楊廷驀地退開一步,胸口烈焰般衝突的情緒突然被一捧冰水給澆滅了,驕傲又重新給他圍上了重重盔甲,黑暗中他輕笑了一聲,這聲音帶一點冷含一點淡:
“從前我阿娘說,男女之情,最是無稽,便如無根飄萍,靠也靠不住,隨隨便便一陣風來,便能打得七零八落。”
“果是如此。”
蘇令蠻登時失語。
縱是昏暗,可眼前人被重重枷鎖包裹著,妄圖突圍卻又被重新被裹挾回去的悲哀,既恐懼又渴望的柔軟,她一眼便窺見了。
蘇令蠻突然想到前陣子阿瑤神秘兮兮地跑來,與她說了一樁長安城暗地裏流傳了許久的一樁風流事:
據傳,宰輔當年軍行薑野,見先夫人貌美可愛,心生憐愛,兩人私定終身,情熱正酣之時,便有了威武侯,後匆匆班師回朝成了親,若正經地按時間算——楊廷算是奸生子。至於先夫人,奈何情深不壽,威武侯幼時,便撒手西去,後宰輔為子孫計,另娶世家貴女填了房,好生教養。
可此時聽楊廷言語,那一對“自在奔放戀愛”了的情人,好似最後生了怨懟?
不過終究是與她沒甚關係的,蘇令蠻抬眼,憐憫地道:
“威武侯總拘著自己,不敢放一點真心出去,又怎能乞求旁人的天長地久、此情綿綿?”
第123章 玄門術數
真心?
楊廷滯了許久, 黑暗籠罩他大半個身子,透過一點微光, 尚能見到其冰雪似的容顏, 五官如冰雕玉塑, 當他冷然看人時,自有一股居高臨下的凜人意味。
“罷了。”
他懶懶道, 寬大的袖口滑落,楊廷撣了撣, 斜倚向身後沁涼的書架, 兩人之間的距離隔開了些許,方道:
“十八學士便罷了, 本侯不問你討。但看在你我相識一場的份上, 本侯提醒你一句:師傅收徒,向來隻看眼緣。莫要傻乎乎的以為, 所有的師兄師姐, 都心懷善意。”
“你是指……”蘇令蠻張了張口,“有人欲對我不利?”
楊廷一哂:“那倒也未必。”
“二娘子,”他緩了緩聲音,清冽如水的嗓子在此時逼仄的空間中竟仿佛揉了一絲溫柔:“可還記得定州的春日宴上, 本侯順藤摸的瓜麽?”
“你是說……?
蘇令蠻悚然一驚, 當日楊廷三緘其口,莫不是與鬼穀子門下有關?
楊廷搖頭道:“順著前任定州太守往前順,這絲一直是牽到了京城,說來也怪, 這溜來溜去的,全打成了一團亂,雲遮霧罩,倒是楊某有幸,那人手伸得甚長,竟滲透進我暗衛十二部曲來,釘子拔去了一大半……”
還有一些,便是故意留著迷惑人的。
“既是拔出了大大半的釘子,還查不出幕後誰人?”
蘇令蠻不大信。
楊廷眸光微動,直直看著她:“你想知道?”
“自然。”
“那二娘子用什麽來換?”
蘇令蠻不意他會如此問,愣了一愣,還未答便被楊廷搶白了:“莫非二娘子以為,憑著本侯那一點特殊的情誼,便能對本侯予取予求?”
那話本子裏,總將才子佳人那點子事描繪得濃情愜意,恨不能身死證心,以至於養刁了許多小婦人——
總以為,憑著貌美可愛,男子便自當為她神魂顛倒、千嬌百寵,若不,那便是人品卑劣,合該天譴。
楊廷自問不是被婦人牽著鼻子走的無腦蠢貨,總被腹下二兩肉支使,既在腦中惡狠狠地訓斥前一刻被媚色迷惑了心智行為失常的自己,壓下那些不理智不痛快,麵上重新恢複了原先冷然的模樣,妄圖在與蘇令蠻交鋒中,尋到占據上風的機會——
縱然,連他自己也不明白,心底的那一絲不甘心,究竟何時能散幹淨。
蘇令蠻被奚落了一番也不生氣,嘴角翹了翹:“阿蠻什麽都還未說,侯爺便將歹話給說盡了。阿蠻知道,侯爺鐵石心腸,縱使是新來的小師妹,恐怕也沒甚特權,隻是既然是交易,那你我便說交易。”
楊廷垂眼看她,打算看這巧舌婦人嘴裏能說出些什麽花來。
令蠻卻神秘地笑笑,不說了,身子猛地湊近,楊廷渾身肌肉一緊,發覺這小娘子鼻尖幾乎要貼到胸前的暗銀綢花上,熱氣噴薄,他背腹登時崩緊了。
蘇令蠻仰著臉笑:“侯爺緊張了?”
楊廷握了握拳,眯起眼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若小師妹欲春風一度,本侯倒也樂意奉陪。”
蘇令蠻沒理他的輕薄,輕笑了一聲:
“聽聞侯爺身具紫薇鬥數,有帝命加身,可曾想過以後?”
她這話簡直是晴天霹靂,若換個人來,恐怕當場人頭落地。蘇令蠻卻篤定了楊廷不會出手,畢竟……她如今可是鬼穀子指明要認的小徒弟。
楊廷眉頭一擰,冷聲否了:“一派胡言。”
蘇令蠻挑眉,也不與他爭辯:“世上無不透風之牆。鬼穀子嚐為太祖披言,言梟雄立國,果然應了;披語墨師姐一身孤寡,甘當國祚,也應了……那麽,你威武侯的批命……”
此命一批,便當今聖人當真與他情誼甚篤,矛盾爆發之時,沒有一個明君再容得下,何況楊宰輔確實權傾朝野。
楊廷沉聲道:“你意欲何為?”
“既然侯爺的十二部曲都能被人滲透,為何不往上頭猜一猜?若當真是……上頭那位猜忌,有此能量,不足為奇。”
蘇令蠻知道自己是僅憑著那一點點的聯係瞎猜,不過有這一點點,也足夠她作籌碼綁一綁了:“侯爺這命數,多少人知曉,又有多少人會不顧同門之誼通風報信?侯爺從阿蠻那裏抽絲拉藤地牽了那一大片出來,可有曾想過,為何對付侯爺之人,與對付阿蠻的,是同一波?”
這問題,在蘇令蠻心裏攪和了許久,此時卻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問出來。
楊廷看著她的麵色,有些奇特。
他從前想過,這蘇家的二娘子還有些莽撞魯直的天真與野性,卻不曉得她一慣的小聰明裏,尚有這麽一份政治敏銳度,雖說路線錯了。
“所以……?”
“雖說不知情由,可想來阿蠻與侯爺是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楊廷笑了一聲,負手道:“本侯可不是螞蚱。”
蘇令蠻不在意地擺擺手:“這不重要。”
正欲再說,楊廷卻不肯再給她繼續的機會了,他看著她,目光流轉,突然歎了一聲:“從前本侯也以為,對付你我的,是同一撥人,可查到後邊,卻發覺不過是個巧樁。你那頭,也是亂糟糟的一團,查到京城,便止了。”
隻暗流湧動,到底是何人下手,卻沒有任何思緒,倒是裏邊揪出來兩個人,其中一個便是——
“二娘子,師傅門下你且警惕一人:蔣思娘。”
餘者,楊廷再不肯多言。
蘇令蠻卻能理解,畢竟同屬一門,楊廷肯透露一句,其實已算是隱約站隊,畢竟,不看僧麵看佛麵。
待楊廷走後,蘇令蠻才有心思坐下來,細細盤算,看來之前她猜測有誤,但有一點,卻是很明確的,能使出這般陰毒手段的,往往是處於瘋狂嫉妒中的女子——
可若從時間線往前捋,一個六歲稚女有何值得嫉妒之處?
她額頭觸著沁涼的書架子,腦子迅速運轉。
一連串猜測被她否了,又一些線頭露了出來,她試圖換個思路。
若那人選擇這般麻煩的手段,緣由僅僅是:她殺不了或者,幹脆不能殺呢?
當時參加春日宴會殞命的消息,是從巧心口中得出的——可若連巧心得到的消息也是經過巧手掩飾過的,又當如何?
從這個出發點來看,後邊春日宴上發生之事,便說得通了。那人先是試圖逼她跳水,甚至安排了一個卑賤之人落水相救,意欲壞她閨譽,甚或後麵還有一連串手段逼她嫁給那個“救命恩人”?
見那落水的戲碼行不通,便又安排鎮表哥欺辱她,依然是毀人閨譽的老手段。
之後馬球賽上致馬發狂,許是幕後之人清楚自己的本事,總不會殞命,至多不過是致殘——蘇令蠻此時想來,竟也很確定,憑著自己本事,總能保下性命來的。
毀人閨譽、致殘等等手段,卻唯獨不取她性命,究竟是不願、還是不能?
蘇令蠻傾向於後者。
可思路到這裏,又進入了死胡同。
世上所有事,總有來由動機,那人對付一個六歲稚女,動機何在?
蘇令蠻想不通時,便繞著書架子轉悠,指尖劃過一排排陳品,視線突然落到了標有《玄易》二字的龜甲上去。
手掌般大小,龜背上細細的棱紋仿佛被歲月浸透,顯出一股古樸厚重的氣息。
蘇令蠻心跳如鼓,視線膠著在那小小的甲片上,隻覺得血液全數往胸口湧去,仿佛有什麽沉寂的東西在體內瞬間鼓噪起來——
她幾乎不受控製地伸手去取,一道微涼的風拂過,鬼穀子現出身形,左手執著那龜甲,搖頭謔道:“小阿蠻,這東西,可不是你能碰的噢。”
那股熱意瞬間褪去,蘇令蠻默了默,忍不住問:“師傅,這是何物?”……為何她感覺如此奇怪?
鬼穀子將龜甲收了,伸手輕輕在蘇令蠻頭上按了兩下,聲澈如水:“小阿蠻,莫心急,且待以後……你總會知道的。。”
“是玄門之物?”
蘇令蠻兀自不死心,總覺得眼前之物十分重要,重要到……似乎牽涉進她的命裏。
“我鬼穀一門,包容萬象,小阿蠻,莫強求。”
蘇令蠻一凜,直覺再問下便恐是不利,便幹脆直截了當應了聲是。鬼穀子又神出鬼沒地隱了。
這下,整座浩海樓唯她一人,重新恢複了寧靜。
蘇令蠻略站了站,不再耽誤時間,收斂起心中萬般猜測,重新去了二樓,三樓對她而言太過艱澀,二樓卻是包羅萬象,各中雜家學術,甚或一些偏門的知識,亦包羅其中,蘇令蠻一入書海,便幾乎忘卻了時間,待狼冶來敲門時,才發覺日已近黃昏。
她在浩海樓消磨了一下午。
甚至在裏邊拾到了關於廚藝一道的兩本小冊子,這冊子封麵起了毛邊,翻開來,尚且能見到小篆注解,記錄下各種菜色的配比、火候,甚或一些奇思妙想。
眾所周知,世家貴女比之寒門,有一項格外突出的,便是其傳承多年的私人食單,那些個特殊雅致又各有典故的精致菜肴,越是豐富,代表底蘊越足。
據傳前朝琅琊王氏嫁女,光那食單拉開來,便有將近三丈,光這食單帶入夫家壓箱,便已經十足的有麵兒了。大梁國有新嫁女入廚的風俗,第二日見公婆,早間都需親自下廚燒一桌子好菜,菜市越新鮮越特別,便越受看中。
書院廚這一道,入門先以刀工起,待雕花、成盤都合格,方能進入下一步。蘇令蠻刀工不差,不過練習了兩月便初有成就,超過了初級班的所有學生,授課先生之意,待避暑月結,便可讓其進入火候、調味與起鍋的步驟,不過大約是廚藝一道的敝帚自珍之風氣,先生教,也不過是酒樓中的尋常菜色。
而蘇令蠻尋到的兩本小冊,卻詳細地記載了各色食單,零零總總將近百道,甚或有一些奇思妙想,看得出,這記冊之人手藝不俗,能被收攏了二樓,想來總是有獨到之處。
蘇令蠻不由想起小飯堂裏的那些個美味菜色,便東望酒樓出了名的菜色,口味亦多有不及。
“你……當真不再心慕於我?”
蘇令蠻眯起雙眼,半嘲弄道:“威武侯當真好大臉。”
“今天師妹便教你一樁事,”她頓了頓,吐氣如蘭道:“若求人施舍感情,應當反過來說,我心慕於你,若對方受了,再來求其他。”
“奈何威武侯高高在上久了,連這最基本的順序……都搞錯了。”
“施舍?”
楊廷驀地退開一步,胸口烈焰般衝突的情緒突然被一捧冰水給澆滅了,驕傲又重新給他圍上了重重盔甲,黑暗中他輕笑了一聲,這聲音帶一點冷含一點淡:
“從前我阿娘說,男女之情,最是無稽,便如無根飄萍,靠也靠不住,隨隨便便一陣風來,便能打得七零八落。”
“果是如此。”
蘇令蠻登時失語。
縱是昏暗,可眼前人被重重枷鎖包裹著,妄圖突圍卻又被重新被裹挾回去的悲哀,既恐懼又渴望的柔軟,她一眼便窺見了。
蘇令蠻突然想到前陣子阿瑤神秘兮兮地跑來,與她說了一樁長安城暗地裏流傳了許久的一樁風流事:
據傳,宰輔當年軍行薑野,見先夫人貌美可愛,心生憐愛,兩人私定終身,情熱正酣之時,便有了威武侯,後匆匆班師回朝成了親,若正經地按時間算——楊廷算是奸生子。至於先夫人,奈何情深不壽,威武侯幼時,便撒手西去,後宰輔為子孫計,另娶世家貴女填了房,好生教養。
可此時聽楊廷言語,那一對“自在奔放戀愛”了的情人,好似最後生了怨懟?
不過終究是與她沒甚關係的,蘇令蠻抬眼,憐憫地道:
“威武侯總拘著自己,不敢放一點真心出去,又怎能乞求旁人的天長地久、此情綿綿?”
第123章 玄門術數
真心?
楊廷滯了許久, 黑暗籠罩他大半個身子,透過一點微光, 尚能見到其冰雪似的容顏, 五官如冰雕玉塑, 當他冷然看人時,自有一股居高臨下的凜人意味。
“罷了。”
他懶懶道, 寬大的袖口滑落,楊廷撣了撣, 斜倚向身後沁涼的書架, 兩人之間的距離隔開了些許,方道:
“十八學士便罷了, 本侯不問你討。但看在你我相識一場的份上, 本侯提醒你一句:師傅收徒,向來隻看眼緣。莫要傻乎乎的以為, 所有的師兄師姐, 都心懷善意。”
“你是指……”蘇令蠻張了張口,“有人欲對我不利?”
楊廷一哂:“那倒也未必。”
“二娘子,”他緩了緩聲音,清冽如水的嗓子在此時逼仄的空間中竟仿佛揉了一絲溫柔:“可還記得定州的春日宴上, 本侯順藤摸的瓜麽?”
“你是說……?
蘇令蠻悚然一驚, 當日楊廷三緘其口,莫不是與鬼穀子門下有關?
楊廷搖頭道:“順著前任定州太守往前順,這絲一直是牽到了京城,說來也怪, 這溜來溜去的,全打成了一團亂,雲遮霧罩,倒是楊某有幸,那人手伸得甚長,竟滲透進我暗衛十二部曲來,釘子拔去了一大半……”
還有一些,便是故意留著迷惑人的。
“既是拔出了大大半的釘子,還查不出幕後誰人?”
蘇令蠻不大信。
楊廷眸光微動,直直看著她:“你想知道?”
“自然。”
“那二娘子用什麽來換?”
蘇令蠻不意他會如此問,愣了一愣,還未答便被楊廷搶白了:“莫非二娘子以為,憑著本侯那一點特殊的情誼,便能對本侯予取予求?”
那話本子裏,總將才子佳人那點子事描繪得濃情愜意,恨不能身死證心,以至於養刁了許多小婦人——
總以為,憑著貌美可愛,男子便自當為她神魂顛倒、千嬌百寵,若不,那便是人品卑劣,合該天譴。
楊廷自問不是被婦人牽著鼻子走的無腦蠢貨,總被腹下二兩肉支使,既在腦中惡狠狠地訓斥前一刻被媚色迷惑了心智行為失常的自己,壓下那些不理智不痛快,麵上重新恢複了原先冷然的模樣,妄圖在與蘇令蠻交鋒中,尋到占據上風的機會——
縱然,連他自己也不明白,心底的那一絲不甘心,究竟何時能散幹淨。
蘇令蠻被奚落了一番也不生氣,嘴角翹了翹:“阿蠻什麽都還未說,侯爺便將歹話給說盡了。阿蠻知道,侯爺鐵石心腸,縱使是新來的小師妹,恐怕也沒甚特權,隻是既然是交易,那你我便說交易。”
楊廷垂眼看她,打算看這巧舌婦人嘴裏能說出些什麽花來。
令蠻卻神秘地笑笑,不說了,身子猛地湊近,楊廷渾身肌肉一緊,發覺這小娘子鼻尖幾乎要貼到胸前的暗銀綢花上,熱氣噴薄,他背腹登時崩緊了。
蘇令蠻仰著臉笑:“侯爺緊張了?”
楊廷握了握拳,眯起眼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若小師妹欲春風一度,本侯倒也樂意奉陪。”
蘇令蠻沒理他的輕薄,輕笑了一聲:
“聽聞侯爺身具紫薇鬥數,有帝命加身,可曾想過以後?”
她這話簡直是晴天霹靂,若換個人來,恐怕當場人頭落地。蘇令蠻卻篤定了楊廷不會出手,畢竟……她如今可是鬼穀子指明要認的小徒弟。
楊廷眉頭一擰,冷聲否了:“一派胡言。”
蘇令蠻挑眉,也不與他爭辯:“世上無不透風之牆。鬼穀子嚐為太祖披言,言梟雄立國,果然應了;披語墨師姐一身孤寡,甘當國祚,也應了……那麽,你威武侯的批命……”
此命一批,便當今聖人當真與他情誼甚篤,矛盾爆發之時,沒有一個明君再容得下,何況楊宰輔確實權傾朝野。
楊廷沉聲道:“你意欲何為?”
“既然侯爺的十二部曲都能被人滲透,為何不往上頭猜一猜?若當真是……上頭那位猜忌,有此能量,不足為奇。”
蘇令蠻知道自己是僅憑著那一點點的聯係瞎猜,不過有這一點點,也足夠她作籌碼綁一綁了:“侯爺這命數,多少人知曉,又有多少人會不顧同門之誼通風報信?侯爺從阿蠻那裏抽絲拉藤地牽了那一大片出來,可有曾想過,為何對付侯爺之人,與對付阿蠻的,是同一波?”
這問題,在蘇令蠻心裏攪和了許久,此時卻終於可以毫無顧忌地問出來。
楊廷看著她的麵色,有些奇特。
他從前想過,這蘇家的二娘子還有些莽撞魯直的天真與野性,卻不曉得她一慣的小聰明裏,尚有這麽一份政治敏銳度,雖說路線錯了。
“所以……?”
“雖說不知情由,可想來阿蠻與侯爺是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楊廷笑了一聲,負手道:“本侯可不是螞蚱。”
蘇令蠻不在意地擺擺手:“這不重要。”
正欲再說,楊廷卻不肯再給她繼續的機會了,他看著她,目光流轉,突然歎了一聲:“從前本侯也以為,對付你我的,是同一撥人,可查到後邊,卻發覺不過是個巧樁。你那頭,也是亂糟糟的一團,查到京城,便止了。”
隻暗流湧動,到底是何人下手,卻沒有任何思緒,倒是裏邊揪出來兩個人,其中一個便是——
“二娘子,師傅門下你且警惕一人:蔣思娘。”
餘者,楊廷再不肯多言。
蘇令蠻卻能理解,畢竟同屬一門,楊廷肯透露一句,其實已算是隱約站隊,畢竟,不看僧麵看佛麵。
待楊廷走後,蘇令蠻才有心思坐下來,細細盤算,看來之前她猜測有誤,但有一點,卻是很明確的,能使出這般陰毒手段的,往往是處於瘋狂嫉妒中的女子——
可若從時間線往前捋,一個六歲稚女有何值得嫉妒之處?
她額頭觸著沁涼的書架子,腦子迅速運轉。
一連串猜測被她否了,又一些線頭露了出來,她試圖換個思路。
若那人選擇這般麻煩的手段,緣由僅僅是:她殺不了或者,幹脆不能殺呢?
當時參加春日宴會殞命的消息,是從巧心口中得出的——可若連巧心得到的消息也是經過巧手掩飾過的,又當如何?
從這個出發點來看,後邊春日宴上發生之事,便說得通了。那人先是試圖逼她跳水,甚至安排了一個卑賤之人落水相救,意欲壞她閨譽,甚或後麵還有一連串手段逼她嫁給那個“救命恩人”?
見那落水的戲碼行不通,便又安排鎮表哥欺辱她,依然是毀人閨譽的老手段。
之後馬球賽上致馬發狂,許是幕後之人清楚自己的本事,總不會殞命,至多不過是致殘——蘇令蠻此時想來,竟也很確定,憑著自己本事,總能保下性命來的。
毀人閨譽、致殘等等手段,卻唯獨不取她性命,究竟是不願、還是不能?
蘇令蠻傾向於後者。
可思路到這裏,又進入了死胡同。
世上所有事,總有來由動機,那人對付一個六歲稚女,動機何在?
蘇令蠻想不通時,便繞著書架子轉悠,指尖劃過一排排陳品,視線突然落到了標有《玄易》二字的龜甲上去。
手掌般大小,龜背上細細的棱紋仿佛被歲月浸透,顯出一股古樸厚重的氣息。
蘇令蠻心跳如鼓,視線膠著在那小小的甲片上,隻覺得血液全數往胸口湧去,仿佛有什麽沉寂的東西在體內瞬間鼓噪起來——
她幾乎不受控製地伸手去取,一道微涼的風拂過,鬼穀子現出身形,左手執著那龜甲,搖頭謔道:“小阿蠻,這東西,可不是你能碰的噢。”
那股熱意瞬間褪去,蘇令蠻默了默,忍不住問:“師傅,這是何物?”……為何她感覺如此奇怪?
鬼穀子將龜甲收了,伸手輕輕在蘇令蠻頭上按了兩下,聲澈如水:“小阿蠻,莫心急,且待以後……你總會知道的。。”
“是玄門之物?”
蘇令蠻兀自不死心,總覺得眼前之物十分重要,重要到……似乎牽涉進她的命裏。
“我鬼穀一門,包容萬象,小阿蠻,莫強求。”
蘇令蠻一凜,直覺再問下便恐是不利,便幹脆直截了當應了聲是。鬼穀子又神出鬼沒地隱了。
這下,整座浩海樓唯她一人,重新恢複了寧靜。
蘇令蠻略站了站,不再耽誤時間,收斂起心中萬般猜測,重新去了二樓,三樓對她而言太過艱澀,二樓卻是包羅萬象,各中雜家學術,甚或一些偏門的知識,亦包羅其中,蘇令蠻一入書海,便幾乎忘卻了時間,待狼冶來敲門時,才發覺日已近黃昏。
她在浩海樓消磨了一下午。
甚至在裏邊拾到了關於廚藝一道的兩本小冊子,這冊子封麵起了毛邊,翻開來,尚且能見到小篆注解,記錄下各種菜色的配比、火候,甚或一些奇思妙想。
眾所周知,世家貴女比之寒門,有一項格外突出的,便是其傳承多年的私人食單,那些個特殊雅致又各有典故的精致菜肴,越是豐富,代表底蘊越足。
據傳前朝琅琊王氏嫁女,光那食單拉開來,便有將近三丈,光這食單帶入夫家壓箱,便已經十足的有麵兒了。大梁國有新嫁女入廚的風俗,第二日見公婆,早間都需親自下廚燒一桌子好菜,菜市越新鮮越特別,便越受看中。
書院廚這一道,入門先以刀工起,待雕花、成盤都合格,方能進入下一步。蘇令蠻刀工不差,不過練習了兩月便初有成就,超過了初級班的所有學生,授課先生之意,待避暑月結,便可讓其進入火候、調味與起鍋的步驟,不過大約是廚藝一道的敝帚自珍之風氣,先生教,也不過是酒樓中的尋常菜色。
而蘇令蠻尋到的兩本小冊,卻詳細地記載了各色食單,零零總總將近百道,甚或有一些奇思妙想,看得出,這記冊之人手藝不俗,能被收攏了二樓,想來總是有獨到之處。
蘇令蠻不由想起小飯堂裏的那些個美味菜色,便東望酒樓出了名的菜色,口味亦多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