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覺得這個涼皮能不能賣出去?”楊標問道。


    “我吃著還行。”小張氏也沒有賣過東西,之前楊抬石還在時,家裏有點雞蛋、菜啊之類的農副產品,都是他去鎮上賣的。


    “那我明天早點起來做涼皮去鎮上賣,料水和蒜水就今晚做,你們把蒜先搗出來。”楊標吩咐兩小隻。“冰塊也要做出來,天氣熱,冰冰的涼皮肯定更受歡迎。我先去拎水。”


    “好。”兩小隻爽快應下,隨即剝蒜、搗蒜的忙活起來了。


    “娘,咱家宅基地周邊的荒地也要漚肥種點東西出來,不要閑置在那裏。”楊標邊剝著蒜,邊對一旁的小張氏說道。


    “可那裏都是荒地啊,再怎麽漚肥最起碼都需要三五年才能養成正常的地,現在肥力不足的話,你去種菜、種稻產出都很少的。”小張氏覺得大兒子自五歲開蒙一直都在讀書,不懂得種田,有必要告訴他種地不是那麽簡單的。


    “咱家養雞的糞便沒有扔吧?”楊標問小張氏,之前租這院子時,因為小張氏不太願意出門,就買了些小雞苗、小鴨苗,還有兩頭小豬,放在院子裏圈養著。算是給小張氏和兩個小的,找點事做。


    “聽你的,都攢著呢,前些日子的,都曬幹了。”小張氏雖說不太明白這些禽畜糞便為什麽要曬幹,她在娘家或是楊家老宅時,這些都是打掃出來,直接倒在了自家菜地或田裏,但還是照著大兒子說的去做。


    “有多少了?我去看看。”楊標放下蒜,準備出去了。


    “哎,天都黑了,這黑燈瞎火的,能看到啥呀,明天再去看吧。”小張氏連忙拉著大兒子,楊標聽她這麽一說,點了點頭,又坐了回去繼續剝蒜。


    翌日


    小張氏睜開眼,就聞到蒸涼皮特有的香味,立馬趕到廚房裏,見到大兒子的上半身被蒸籠的白霧包圍。


    “標哥兒做了多久了?”


    “也就剛起來沒一會兒。”楊標衝小張氏笑了笑。


    “嗯,你再去睡一會,娘做好了去叫你。”小張氏心疼兒子起這麽早做事。


    “沒事,涼皮擱在中午賣,不著急做出來。”


    “哦,那咱們要去哪賣?”小張氏很少出門,對鎮上也不熟。


    “嗯,到鎮上邊走邊看吧。”楊標心裏也沒底。一邊舀麵漿水,一邊在想,瞬間眼前一亮:就咱大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有前人濃縮的經驗總結,還能被難倒?據說麻辣燙、火鍋最初是由船工和纖夫在碼頭發展起來的,向家鎮沒有碼頭,縣城有,那就帶上小花去縣城賣涼皮,有冰塊,天又這麽熱,肯定好賣的。


    待一切收拾妥當,套上騾車往縣城碼頭而去。


    來到縣城碼頭,擺著桌凳,楊標對楊小花說“小花,你負責洗碗、收錢。”楊小花點頭,於是楊標準備開喊了,“你這小子來這賣啥呀?”一個特別粗沉的聲音問道。


    “涼皮,大哥要先嚐嚐嗎?”楊標抬頭看,豁喲,這麽高、這麽壯的,在碼頭扛包確實是無敵的存在。


    “涼皮?…”


    “什麽涼皮?”


    “不知道啊。”


    “你吃過嗎?”


    “沒有,你吃過?”


    “我也沒有,你呢?”


    “我都沒聽說過,怎麽可能吃過?”於是楊標的周圍很快聚集了一群人。


    “你這多少錢一碗?”見楊標在案板上切完涼皮後,放進一隻碗裏,又往碗裏夾了些青菜,準備拌料水,先前第一個來打聽的大個子問道。


    “八文一碗!”


    “八文一碗?糙米一斤才五文,這也太貴了。”


    “肉包子三文一個,這價錢快趕上三個肉包子了,也太不劃算。”價格一出,圍上來的人走了三分之二了。


    “你給我一碗,我先嚐嚐鮮。”大個子掏出八文錢,接過楊標打算讓人試吃拌的一碗涼皮。


    “好吃不?”沒走的其他人看著大個子問道。


    “我還沒有吃呢,”大個子有點不好意思,大家怎麽都看著他吃呢。端著碗,用筷子拌了拌,夾了些,放到鼻子下聞了聞,才張嘴吃,“唔,冰冰涼涼的,真好吃。”


    “給我來一碗。”那些人見他吃得一臉陶醉,紛紛掏錢。


    耶,做買賣,不是都要開始吆喝嗎?怎麽自己都沒吆喝,這生意就開張了?楊標有點懵了,機械化地切涼皮,拌涼皮。


    感覺兩隻手都不是自己的,酸脹酸脹的,再次伸手往盆裏去的時候,才發現十斤白麵做出來的涼皮已經全部賣完了。


    當時小張氏看到楊標一下就把十斤白麵全給用了,還慶幸家裏沒有更多白麵,僅有十斤白麵,還好隻有十斤。


    “各位,涼皮已經沒有了,明天我再來。”楊標向沒有吃到、還排著隊的人拱手,抱歉地說道。先前吃到的、有不少人,想著讓家裏人也嚐嚐鮮,去附近的飯館借碗,打包帶走了。


    “你明天要多做些。”排隊的人有些不滿。


    “哎,好嘞。”楊標臉上帶著笑答應。坐在騾車上,想著今天早上和小張氏用兩口鍋蒸涼皮,時間上還有充裕。還是需要再買一口鐵鍋,那麽花在蒸涼皮的時間可以大大縮短。


    先去鐵匠鋪,挑了一口大點的鍋,然後問道:“老板能做訂製的嗎?”


    “訂製啥呀?”光著膀子的鐵匠擦了擦胸前的汗水,看向這個老顧客。


    楊標將昨晚繪製的圖紙拿了出來,是用來壓粉條的工具,“這個能做出來嗎?”說實話,楊標並不抱太大的希望,古代的煉鐵技術說先進吧,但都掌握在極少部分人手裏。那個勾踐的劍曆經兩千年,到了現代,把二十多層報紙疊起來,然後用勾踐的劍劈刺,那層層報紙竟然瞬間碎裂,真是達到恐怖級別的鋒利。


    “就這個?那我可以做。”鐵匠看著楊標那副神情,還以為有多難呢,結果就這…


    “這個做出來需要多少錢?”楊標挺開心的,這鐵匠手藝不錯,雖說弓箭到現在都沒用上,不過不妨礙楊標認為他這人不錯,都不會打聽自己要這個工具做什麽。


    “你拿三兩吧。”


    “行,那我什麽時候能拿到貨。”楊標有些著急,東西早點到手,就意味著錢會早到手。


    “你過七天再 來拿。”鐵匠想了想,摸著自己的胸口說道。


    “我還要買把菜刀,一共多少錢?”


    “鐵鍋一兩半錢,菜刀八百文,還有你要訂製的三兩,一共五兩三百文。”鐵匠一邊寫取貨憑證,一邊算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燒的燎原星光的新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燒的燎原星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燒的燎原星光並收藏火燒的燎原星光的新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