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酒割發代首,支付贖金,在不損害法治精神的前提下,救下了七百多名吳越之民性命,一時被奉為神明,在越國大大收買了一波人心,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仁君”形象。


    但俱酒的出發點卻不是單純的作秀,而是基於對曆史上衛鞅其人的認知。


    先秦時期的法家,都偏向“重刑主義”。尤其是衛鞅,他是第一個係統地提出“禁奸止過,莫若重刑”的重刑主義者,其後的韓非子也堅持這一思路。


    “重刑主義”的基本表現就是“輕罪重刑”和刑罰殘酷。


    翻開《商君書》,重刑的主張比比皆是,比如“重輕,則刑去事成,國強”,用重刑去處罰輕罪,刑罰執行到位,事情就迎刃而解,國家就強大了。


    衛鞅還主張“重刑輕賞”,提出“王者刑九賞一,削國刑五賞五。”也就是要將百姓的價值壓縮到最極端。


    至於刑罰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門、林林總總,墨、劓、剕、宮、淩遲、大辟、腰斬、五馬分屍、炮烙之刑等等,主打一個殘忍。


    重刑主義的出發點是將威懾作用發揮到極點,亂世用重典常常會有快刀斬亂麻的效果,但嚴刑峻法必然動搖統治根基,“天下苦秦久矣”就是重刑主義結出的惡果;二世而亡,也是拜重刑主義所賜。


    正是基於對重刑主義的警惕,俱酒果斷出手,製止了衛鞅在邗溝邊的這次大屠殺。


    在免死吳、越民眾的歡呼聲中,漢王俱酒登船繼續南下,衛鞅也跟上船來,進入船艙之中參見漢王。


    俱酒道:“相國,贖金朕一分也不會少的。”


    衛鞅大禮參見:“臣適才失禮於王,罪該萬死,請王上責罰。”


    俱酒微笑著道:“相國之心,朕豈不知?此舉,聲名歸於朕,禍災歸於身,相國誌在宣揚漢德,感化越民。”


    接下來,衛鞅向俱酒匯報了他在越國施政的情況,因為有采采公主的鼎力支持,以及淳於浩舟師的強力背書,各項改革計劃推進順利。


    第一步,明法。將在魏國學習的李悝《法經》以及漢國的法製經驗,一股腦地搬到了越國,最重要的是突出一個“輕罪重刑”,使越國治理有了定海神針。


    第二步,強軍。推行軍功爵製。使凝聚著衛鞅心血的“十七級軍功爵製”在越國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衛鞅接受俱酒的建議,改“斬首記功”為“斬馘(guo)記功”,而且為了防止冒功,規定以左耳記功。


    衛鞅親自選拔越國勇士,通過漢水軍校吳越分校進行培訓,嚴格實行“軍功爵”激勵機製,訓練出一支特別能打、特別野蠻、特別不要命的軍隊。


    當時,越國內部也是大大小小的山頭林立,尤其是南部的閩中郡,大小部落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衛鞅在治軍初見成效之時,親自率軍南征閩中,牛刀小試。在“斬馘記功”的激勵之下,打得百越各部落花流水。既磨礪了軍隊,也使原本有名無實的閩中郡,真真正正建立起郡縣統治機製。


    第三步:集權。深入推行郡縣製改革。中央集權程度極大提高,越王搜繼續不問政事,一心修仙,采采公主已然成為影子女王。


    第四步:造田。在“三免五減半”造田政策的激勵下,新造良田十萬餘畝,江南一帶“糧倉”的苗頭已然小荷露角。雖然暫時沒有租賦收入,但未來這些土地開始納稅之後,將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第五步:良種。土地免稅了,就在種子上加收一道租稅。播種時官府借給百姓種子,這可是經過漢國農家不斷改良的高產稻!收獲之後,民眾按一定的數量繳納糧食,以緩解官方暫時的租賦收入。


    第六步:魚鹽。大型船隻的建造和拖網捕魚技術的應用,使越國的漁獲產量打著滾地往上翻。國有曬鹽公司的成立,專業曬鹽場的建設,使食鹽產量也穩步提升。


    越鹽還以極低的價格向楚、魯、宋等國傾銷,與齊鹽形成競爭之勢,將齊鹽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魚、鹽產量的同步增長,使醃製業也發展起來,醃製類海鮮通過唐社的渠道不斷向內陸銷售。


    尤其是章蟜統治的隴西郡一帶,大批民眾患有大脖子病。俱酒下令調入一批鹹魚幹,吃了一段時間之後,居然治好了他們的病。於是越國的魚貨在內陸提高了知名度,也有了固定的市場。


    第七:絲麻。大規模鼓勵蠶桑養殖和絲麻紡織,桑樹種植麵積和蠶的養殖數量均呈快速上升之勢,以吳城為中心的絲綢產業已然形成,官方還成立了專門的收購公司,統購統銷,免除了民眾的後顧之憂。


    除了銷往中原之外,吳地的絲繡產品一路西進,通過開拓絲綢之路的懷氏兄弟之手,竟然在月氏和烏孫國內炒出了天價,成為搶手貨。


    還有一點,就是扁鵲高徒子明,經過反複實驗,最終掌握了萃取青蒿素的方式方法,雖然產量還是不高,但也救活了大量患有血吸蟲病的吳越土著,吳越之民家家戶戶為子明立長生牌位,稱之為“活司命”,令子明哭笑不得。


    衛鞅唯一有點拿不出手的是,俱酒當初製定的“治越六策”中的教育計劃,沒有得到深入地落實。


    為啥?衛鞅改革思想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弱民計劃。他認為“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不僅僅是衛鞅、遠在朝鮮的申不害也是這種思想,甚至儒家的孔子也認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時代的通病。


    這一“愚民”思想一直貫穿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時,民眾的文盲率高達百分之八十,農村地區更是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對於衛鞅這種有著高度主見的能臣,俱酒懷著一種讓其充分發揮的心理,這也是將他派到越國的初衷。


    至於越國,曆史上長期處於蠻荒之地,不入中國主流。且在越王翳之後,陷入無休止的內鬥之中,最終國力衰微,為楚所滅。


    在這一世,能夠實現中興,也算是功莫大焉了。


    而且,曆史上許多重要的關口時期,文明往往戰不勝野蠻。保留越國的野蠻習俗,強悍民風,未必是壞事。


    治國是一條漫漫長路,急不得,慢慢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少水並收藏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