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青蒿素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天的走訪中,俱酒發現越人有許多不衛生的習慣,比如飲用生水、排泄物入水等。
越國本來瘴鬁之氣盛行,再加上這些不衛生的習慣,導致疾病橫行,越人壽命很短。
尤其是俱酒見到了一些“大肚子病”患者和“打擺子”的病例,也就是後世的血吸蟲病和瘧疾病。
血吸蟲病至今仍不能完全根除,穿越者穿越之前,曾到過江西鄱陽湖一帶旅遊,當地嚴控遊客下水遊泳,就是因為鄱陽湖區幾乎全是“疫水”,下水之後被感染的機率很大。
而瘧疾病雖然不致命,但能讓人冷熱不定,短時間喪失勞動能力,也是非常棘手的存在。
俱酒下令在吳越地區推行喝熱水和建廁所運動,避免病從口入。
對於血吸蟲病,這個時代,沒有什麽好的治療方法,隻能做好預防工作。
一是消滅釘螺,這是血吸蟲傳播的唯一中間宿主,通過火燒、土埋等方式,大規模消滅釘螺,阻斷傳播途徑。
二是杜絕接觸疫水,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嚴禁下水作業、遊泳,更不能取水飲用。
治療瘧疾,從後世鋪天蓋地的宣傳中,穿越者知道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傳奇故事,並且看過關於屠呦呦完整的記錄片,以及網上諸多達人自製青蒿素的視頻。
還是在那次鄱陽湖的旅行中,導遊講過治療血吸蟲病的藥物,俱酒敏感地聽到“青蒿琥酯”幾個字。
對醫學一竅不通的他,覺得青蒿琥酯或許也是來自青蒿,和青蒿素有異曲同工之效。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改進青蒿的藥用方式,或許將會強化越國流行疾病的治療進程,活人無數。
穿越者回憶起,記錄片中著重強調了發現青蒿素的靈感,是來自葛洪的《肘後備急方》。
《肘後備急方》在青蒿素發現過程中的價值,並不是藥材青蒿有多珍貴,而是這本書清楚地記載了藥品製取的技術和方法
《肘後備急方》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這個藥方中最關鍵的字眼是“漬”。“漬”,是中藥的一種炮製方式,用少量清水將藥物濕潤,讓水分逐漸滲透入內,使之發軟。
為什麽要用“漬”,是因為傳統中藥炮製大多采取“煎”的方式。“煎”,也就是高溫煮沸和濃縮的過程。
藥材不同,藥效成分也各個不同。有的藥村材,必須通過反複煮沸和濃縮才能一盡其效;但有的藥材,長時間的高溫反而會破壞其中的有效成分,煎到最後反而一點藥效都沒有了。
青蒿的藥效,顯然就是屬於後者,是故古代科學家總結出了“漬”的方式,也給了後世科學家新的靈感和啟示。
俱酒立即找來了子明,他是扁鵲十大弟子中的藥學專家,當初俱酒把一個發黴的饅頭交給他,試圖讓他發現青黴素的秘密。但穿越者顯然高估了這個時代,科學的斷層太深,研製過程一點水花也沒有。
俱酒將自己的思路給了子明,並講清楚青蒿不宜高溫煎煮這一特性。
子明一本正經地道:“按照扁鵲醫派之法,當以酒漬之,以為藥用。”
俱酒神奇了,他還沒有把話說完,要知道記錄片中,後世的科學家們是使用乙醚作為製劑來浸泡青蒿素的,乙醚提取自乙醇,沸點更低。
乙醇是啥,酒精嘛!
而且,他看過一個短視頻,一位業餘愛好者,就是用乙醇作為製劑,嚐試進行青蒿素的提取。
他不禁心生感歎,如果扁鵲醫派沒有失傳,中國醫學的作用將會更早發揚光大,以酒入藥不僅僅是扁鵲醫派的個性,更是一種科學精神的體現。
他們二人越說越投機,說幹就幹,立即采取黃花蒿幹燥、粉碎,用漢酒進行低溫浸泡。
俱酒緊張地守在白酒浸泡的大缸麵前,他一個外行,根本不懂得什麽反應的溫度、酒精的度數、浸泡時長以及溶劑劑量之類的參數,這就是一次在戰國時代、莽撞的嚐試。
在那清澈而冷靜的酒液深處,青蒿的細微粉末正在與酒精悄然發生著一場奇妙的化學反應。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微小顆粒,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一般,開始積極活躍起來,來回地穿梭起來,不停地交換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逐漸分離出來,這一過程如此的低調和神秘。
曆史在此刻悄悄地改寫,中藥的炮製術與西藥的萃取術模糊了界限,開始了一場神奇的冒險之旅。
當這些青蒿溶液經過過濾、蒸發之後,俱酒和子術得到了一汪褐色的溶液,顯然看不出有什麽神奇的功效。
俱酒絞盡腦汁也想不起來後續的提取過程,或許當時的紀錄片隻是注重中藥在青蒿素製取過程中的作用,並沒有清楚地將整個反應過程都說明,畢竟紀錄片不是教學片。
大概率是經過進一步的過濾和蒸發,最終得到結晶體。但在沒有科學儀器的古代,實現起來要困難得多。
半夜時分,屋中已經有些寒冷,俱酒和子明還在皺著眉頭苦思冥想。幾個侍衛搬著木炭進屋,為他們生了一個火盆取暖。
“當啷”一聲,一根木炭掉到地上,滾到了俱酒的身邊。
木炭?活性炭!差不多,差不多。
俱酒立即興奮起來,命人將木炭搗碎成顆粒狀,將取得的青蒿溶液經過這些炭粒進一步澄清、過濾,得到更純化的溶液。
進行到這一步,俱酒都有些累了,他覺得能製取到這些濃縮液,已經很不簡單了。
一小杯濃縮液中,不知道含有多少青蒿的有效成分,能夠成倍地提高治療效果。
如果沒有這個過程,病人要吃幾噸青蒿也不一定能達到相應的藥效。
回歸巴蜀的時間不能再拖了,俱酒交代子明,一定要慎重使用這些藥液,先從動物試驗起,一點一點嚐試劑量,最後再臨床應用,觀察療效。最終形成一整套的治療方法。
子明通過與俱酒的試驗,腦洞大開,比自己在扁鵲堂學的十幾年還要震撼,於是一一答應,然後送俱酒離開。
采采公主因為有身孕在身,且越國剛剛安定,俱酒讓他繼續坐鎮吳城,暫時不必西進,采采公主灑淚而別。
俱酒登上樓船,率領聶政、飛鳥夭準備西進。船隻剛欲開動,就聽見有人扯著嗓子大叫:“王上,成了!成了,王上!”
俱酒定睛一看,卻是子明縱馬狂奔而到,心頭大喜,立即命人停船,速速接子明上船。
子明跑上船來,顫巍巍地打開手中一個玉瓶,從中倒出了些許黃白色的結晶狀粉末,一臉驚喜地望著俱酒。
俱酒也是驚喜欲狂,他急切地問道:“以何法得此?”
子明一臉認真地回答道:“臣不知!其自為之。”
越國本來瘴鬁之氣盛行,再加上這些不衛生的習慣,導致疾病橫行,越人壽命很短。
尤其是俱酒見到了一些“大肚子病”患者和“打擺子”的病例,也就是後世的血吸蟲病和瘧疾病。
血吸蟲病至今仍不能完全根除,穿越者穿越之前,曾到過江西鄱陽湖一帶旅遊,當地嚴控遊客下水遊泳,就是因為鄱陽湖區幾乎全是“疫水”,下水之後被感染的機率很大。
而瘧疾病雖然不致命,但能讓人冷熱不定,短時間喪失勞動能力,也是非常棘手的存在。
俱酒下令在吳越地區推行喝熱水和建廁所運動,避免病從口入。
對於血吸蟲病,這個時代,沒有什麽好的治療方法,隻能做好預防工作。
一是消滅釘螺,這是血吸蟲傳播的唯一中間宿主,通過火燒、土埋等方式,大規模消滅釘螺,阻斷傳播途徑。
二是杜絕接觸疫水,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嚴禁下水作業、遊泳,更不能取水飲用。
治療瘧疾,從後世鋪天蓋地的宣傳中,穿越者知道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傳奇故事,並且看過關於屠呦呦完整的記錄片,以及網上諸多達人自製青蒿素的視頻。
還是在那次鄱陽湖的旅行中,導遊講過治療血吸蟲病的藥物,俱酒敏感地聽到“青蒿琥酯”幾個字。
對醫學一竅不通的他,覺得青蒿琥酯或許也是來自青蒿,和青蒿素有異曲同工之效。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改進青蒿的藥用方式,或許將會強化越國流行疾病的治療進程,活人無數。
穿越者回憶起,記錄片中著重強調了發現青蒿素的靈感,是來自葛洪的《肘後備急方》。
《肘後備急方》在青蒿素發現過程中的價值,並不是藥材青蒿有多珍貴,而是這本書清楚地記載了藥品製取的技術和方法
《肘後備急方》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這個藥方中最關鍵的字眼是“漬”。“漬”,是中藥的一種炮製方式,用少量清水將藥物濕潤,讓水分逐漸滲透入內,使之發軟。
為什麽要用“漬”,是因為傳統中藥炮製大多采取“煎”的方式。“煎”,也就是高溫煮沸和濃縮的過程。
藥材不同,藥效成分也各個不同。有的藥村材,必須通過反複煮沸和濃縮才能一盡其效;但有的藥材,長時間的高溫反而會破壞其中的有效成分,煎到最後反而一點藥效都沒有了。
青蒿的藥效,顯然就是屬於後者,是故古代科學家總結出了“漬”的方式,也給了後世科學家新的靈感和啟示。
俱酒立即找來了子明,他是扁鵲十大弟子中的藥學專家,當初俱酒把一個發黴的饅頭交給他,試圖讓他發現青黴素的秘密。但穿越者顯然高估了這個時代,科學的斷層太深,研製過程一點水花也沒有。
俱酒將自己的思路給了子明,並講清楚青蒿不宜高溫煎煮這一特性。
子明一本正經地道:“按照扁鵲醫派之法,當以酒漬之,以為藥用。”
俱酒神奇了,他還沒有把話說完,要知道記錄片中,後世的科學家們是使用乙醚作為製劑來浸泡青蒿素的,乙醚提取自乙醇,沸點更低。
乙醇是啥,酒精嘛!
而且,他看過一個短視頻,一位業餘愛好者,就是用乙醇作為製劑,嚐試進行青蒿素的提取。
他不禁心生感歎,如果扁鵲醫派沒有失傳,中國醫學的作用將會更早發揚光大,以酒入藥不僅僅是扁鵲醫派的個性,更是一種科學精神的體現。
他們二人越說越投機,說幹就幹,立即采取黃花蒿幹燥、粉碎,用漢酒進行低溫浸泡。
俱酒緊張地守在白酒浸泡的大缸麵前,他一個外行,根本不懂得什麽反應的溫度、酒精的度數、浸泡時長以及溶劑劑量之類的參數,這就是一次在戰國時代、莽撞的嚐試。
在那清澈而冷靜的酒液深處,青蒿的細微粉末正在與酒精悄然發生著一場奇妙的化學反應。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微小顆粒,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一般,開始積極活躍起來,來回地穿梭起來,不停地交換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逐漸分離出來,這一過程如此的低調和神秘。
曆史在此刻悄悄地改寫,中藥的炮製術與西藥的萃取術模糊了界限,開始了一場神奇的冒險之旅。
當這些青蒿溶液經過過濾、蒸發之後,俱酒和子術得到了一汪褐色的溶液,顯然看不出有什麽神奇的功效。
俱酒絞盡腦汁也想不起來後續的提取過程,或許當時的紀錄片隻是注重中藥在青蒿素製取過程中的作用,並沒有清楚地將整個反應過程都說明,畢竟紀錄片不是教學片。
大概率是經過進一步的過濾和蒸發,最終得到結晶體。但在沒有科學儀器的古代,實現起來要困難得多。
半夜時分,屋中已經有些寒冷,俱酒和子明還在皺著眉頭苦思冥想。幾個侍衛搬著木炭進屋,為他們生了一個火盆取暖。
“當啷”一聲,一根木炭掉到地上,滾到了俱酒的身邊。
木炭?活性炭!差不多,差不多。
俱酒立即興奮起來,命人將木炭搗碎成顆粒狀,將取得的青蒿溶液經過這些炭粒進一步澄清、過濾,得到更純化的溶液。
進行到這一步,俱酒都有些累了,他覺得能製取到這些濃縮液,已經很不簡單了。
一小杯濃縮液中,不知道含有多少青蒿的有效成分,能夠成倍地提高治療效果。
如果沒有這個過程,病人要吃幾噸青蒿也不一定能達到相應的藥效。
回歸巴蜀的時間不能再拖了,俱酒交代子明,一定要慎重使用這些藥液,先從動物試驗起,一點一點嚐試劑量,最後再臨床應用,觀察療效。最終形成一整套的治療方法。
子明通過與俱酒的試驗,腦洞大開,比自己在扁鵲堂學的十幾年還要震撼,於是一一答應,然後送俱酒離開。
采采公主因為有身孕在身,且越國剛剛安定,俱酒讓他繼續坐鎮吳城,暫時不必西進,采采公主灑淚而別。
俱酒登上樓船,率領聶政、飛鳥夭準備西進。船隻剛欲開動,就聽見有人扯著嗓子大叫:“王上,成了!成了,王上!”
俱酒定睛一看,卻是子明縱馬狂奔而到,心頭大喜,立即命人停船,速速接子明上船。
子明跑上船來,顫巍巍地打開手中一個玉瓶,從中倒出了些許黃白色的結晶狀粉末,一臉驚喜地望著俱酒。
俱酒也是驚喜欲狂,他急切地問道:“以何法得此?”
子明一臉認真地回答道:“臣不知!其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