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翳頭戴冕旒,身披袞服,一身中原諸的裝扮。


    但其越人特征俱酒還是一眼就看了出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言語不通,二是斷發文身。


    關於言語不通,俱酒與越王翳的溝通,完全是聽不懂的狀態。兩人莊重地行禮,熱情地把臂,親切地哈哈大笑。


    然後,一句沒聽懂。


    後來,還是越國方麵有精通中原官話的臣子趕忙上前翻譯,俱酒才漸漸明白了越王翳的話語,無非是一些客套寒暄之類的外交辭令。


    另一個特征“斷發文身”則比較明顯,與中原人一輩子不剪頭發,長發拂地相比,越王翳的發型明顯剪過,前額梳成中分,腦後綁有一個短短的小發髻,整個發型看上去十分爽。


    中原文化堅持“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一輩子也不理發。甚至剪短頭發被視為一種刑罰,稱之為髡(kun)刑。


    至於文身嘛,那就厲害了。越王翳在與俱酒把臂而行過程中,隱約露出粗壯的手臂,全是龍蛇蟻鳥之類,各種複雜的圖案。


    甚至左側臉頰還文著一個特殊的圖案。這在中原地區也是刑罰,稱之為“黥刑”。


    恐怕這也是中原諸侯始終不能接受越國的原因吧,他們始終過不去“夷夏有別”那道心理之坎。


    接下來,越王翳邀請俱酒乘坐其樓船一同前行。俱酒也正好想要參觀一下越國樓船的獨特構造,便欣然同意。


    除了聶政、申不害等少量親隨人員外,俱酒還專門叫上了此次帶領的造船技師以及墨家的科學家們,讓他們親自觀看越國樓船的製造工藝。


    目前漢國的船隻建造技術,雖然有俱酒賦能的“水密隔艙”、“三角硬帆”、“活動升降舵”等新型實用技術,但還是未能達到像明朝鄭和寶船那種大型的結構,是故有必要吸取越國的造船技術,進一步提升漢國的造船水平。


    俱酒上船之後,故做驚訝狀,對越國的樓船好一頓誇,並請求越王翳率領他參觀一下整艘樓船。


    越王翳一點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也沒有,被誇得高興處,立即親自陪同俱酒參觀了樓船,從而使漢國工匠對越船的內部構造來了個內部透視,頗有心得。


    俱酒提出欲往會稽山參拜大禹陵,大禹在華夏民族的曆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並且做為夏朝的開國君主,與商湯、周文王並稱三王。


    越國自稱是大禹後裔,俱酒這個請求,更令越王感到高興。而俱酒並不僅僅是為了和越王套近乎,更是要在越國百姓中間培植好感。


    一路之上,漢、越雙方的君主朝夕相處,彼此都熟悉了對方的語言,基本能夠做到直接對話。


    漢酒更是讓越王翳興高采烈、捬操踴躍。數杯下肚,已然兄弟相稱。更是令隨自己出行的幾位王子相見。


    越王翳共有多位王子,太子諸咎留守都城,其餘幾位成年王子,則分別駐守在越國各地。今天帶了兩位小王子在身邊。


    兩位小王子上前拜見漢侯俱酒。俱酒立即賜予兩柄精鋼打造、削鐵如泥的環首寶刀,作為見麵禮。


    當然這刀與配備軍隊的還是有些區別,不僅由墨家名師精鋼錘煉、精心打造磨製,而且刀鞘還裝飾了皮、玉,以及磨得珠光璀璨的玻璃珠,就是專門用於外交禮儀的。


    兩位王子俱是十分歡喜,越王翳卻不以為然。


    他帶著酒意說道:“越有莫幹之山,昔日幹將、莫邪鑄劍之地也,天下名劍皆出於此,不知王弟此刃比越劍如何?”


    俱酒心知越國鑄劍再好,也不過是青銅劍,比這種精鋼打製的環首刀還是差些意思,於是微笑著道:“王兄不妨一試!”


    鋼刀相較於青銅劍,不僅僅是材料學的升級,而是從重量、韌性、鋒利度、戰鬥方式等方麵的一次全方位的迭代。


    後世,劍已經逐漸退出了軍隊裝備的行列,完全成了一種精神象征和裝飾品。


    越王翳借著酒興命人取好劍上來,與王子試劍。


    王子還不太會使刀,還是沿用傳統使劍的方式,俱酒立即命令聶政上前示範一了使刀的方式、力道等。


    王子立即與持劍衛士進行一番比試,試到酣暢之處,王子一個躍起,摟頭蓋頂一刀劈將下去,衛士慌忙持劍格擋。


    隻聽“鏘”的一聲,所謂的越國寶劍一分為二,隻剩衛士一個人持著半截劍柄在當場發呆。


    王子連忙查看手中的寶刀,隻在刀刃之上出現一個白印,不由脫口而讚:“好刀!好刀!”


    越王翳見狀也是吃驚匪淺,要知道他讓人拿出的已經是代表越國頂尖水平的寶劍了。


    “如此利器,王弟庫藏幾何?”


    “王兄,漢國常備之軍,人手一柄。”


    “噢呀,有此利器,王弟可橫掃秦楚矣!”


    話題既然轉到了這裏,趁此良機,俱酒立即開始兜售自己的“南方聯盟”計劃,不外乎還是說與楚王聽的那一套說辭。


    越王翳卻有自己的擔心,他凝起神情,對俱酒道:“王弟有所不知,楚子亡我之心不死,三國之盟,恐非易事。”


    楚、越兩國數百年爭鋒,關係時好時壞,各種矛盾重重,彼此那種不信任是根深蒂固的。越王連稱呼楚王都是帶有貶義的“楚子”,由此可見一斑。


    穿越者也清楚地記得,曆史上越國最後的滅亡,就是楚國幹的,所以他非常理解這種擔憂。


    越王翳又十分誠懇地道:“越與漢盟,乃孤所願。越漢若結為兄弟之國,越居於東,漢居於西。楚子攻越,則漢國東出;楚子攻漢,則越國西進;楚子北上,則越、漢同時出擊,不出數年,楚其亡矣!


    說實話,越王翳的頭腦還是非常清楚的,他這一套戰略,堪稱“遠交近攻”的提前版,也是三國關係中“弱弱聯合以抗強”的經典理論。


    俱酒道:“若漢越與楚交戰,齊與三晉,寧不得利乎?”


    這是戰略的另一個方麵,南方諸侯打得不可開交,最得利的恰恰是北方諸侯。


    畢竟這個時代,不僅僅有三國那般簡單,而是有著眾多的諸侯。而漢與越,都不在傳統的七雄之列。


    如果算上漢、越兩國,那麽這個時代大國有九,堪稱九雄!


    九雄!這個格局該怎麽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少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少水並收藏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