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驚現象兵
戰國:讓你弱國苟活你卻逆天改命 作者:封少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俱酒入蜀的四支主力軍隊,目前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章蟜的“蟜軍”與兒良的“良軍”,成為妥妥的精銳之師,目前兩軍全線壓在雒城附近,對別元邦形成強大的軍事震懾。
並隨時防範東北部的蜀國殘餘勢力,風長丁、終垂典率領的軍隊回師。
淳於浩率領的“浩軍”,以水師為主,雖然沒有參與劍門隘以南的伐蜀之戰,但該部坐鎮吐費城,占據著嘉陵水道,一邊源源不斷地保證給養,一邊迅速造船招兵,壯大水師實力。
聶政率領的“瀟軍”,奉命從郫都向周邊,在盆地平原上,呈擴散式開展鎮撫行動。
墨家及其蜀地組織“壹火會”,則成為廣袤的蜀國大地上基層的治理組織,在和地掀起了“削奴籍”與“分田地”的熱潮,並借助“縱目王”的崇拜,迅速樹立俱酒在蜀國的無上威望。
聶政代表軍方,又鎮又撫。
對於望風而降的中小奴隸主,妥加安撫,保證其現有財產安全,但奴隸必須解放,田地收歸國有,可以繼續耕種,給國家繳納租賦。
對於負隅頑抗的,立即發起毀滅性打擊,並不惜通過肉體消滅,徹底消除普通蜀民心中的恐懼,樹立起當家作主的真正信心。
“瀟軍”結束戰鬥之後,會將後續治理移交墨家與壹火會管理,形成了軍、政的密切結合和默契配合。
這一天,聶政掃蕩到南部棠邑,立即派出新入伍的蜀地軍卒,前去宣撫,明言“縱目王”治蜀,勒令城主立即歸降。
若有頑抗,大軍到日,雞犬不留。
棠邑城不高、池不深,隻是一座普通的夯土小城。
但此刻四門緊閉,城上戒備森嚴,前來遊說的軍卒甚至連一箭之地都進入不了,隻能遠遠地喊話。
如此數日,聶政失去了耐心,立即下令各隊做好戰鬥準備,次日一早,強攻棠邑!
對於這種低矮的土城,聶政甚至連雲梯也懶得做,以他的身手,幾個起縱就可以躍上城頭,再殺開一片城頭陣地,保證後續軍卒不斷登城,然後呢,就完了!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剛放亮,隨著一陣緊促的鼓聲,“瀟軍”人披甲、刀出鞘、整齊地列隊出營,準備對棠邑進行強攻。
此時,天空陰沉,烏雲密布,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是一場血腥戰鬥。
突然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從棠邑方向傳來,仿佛隱隱的雷聲,貼著地麵滾滾而來,甚至地麵都隱隱有些震感。
聶政抬眼前望,棠邑城門緊閉,吊橋高懸,並沒有出戰的架勢。這種小城,一般都會選擇據險堅守,不會擅自出戰。
但聲響卻越來越近,震感也越來越強,間雜著幾聲“昂——昂——”的叫聲,說不上是發自什麽聲音。
端木伯禦作為“瀟軍”副將,此刻也率領騎兵負責兩翼位置的防護與襲擾。
伯禦坐下的馬匹,是來自義渠的寶馬,跟隨主人也有一段時間了,此刻突然顯得焦躁不安起來,不住地四下扭動脖子,還不斷發出無助的“嘶鳴”聲。
伯禦再看手下的那些騎兵,嚴整的隊形已經變得淩亂起來,馬匹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安與驚恐,或原地轉圈,或仰天嘶鳴,或左右扭動……整個馬隊都處於一種惶惶不安的情緒中。
伯禦是懂馬的,馬兒隻有在極度不安的情緒下,才能做出這樣的舉動。
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誘因,一是天地異變,比如自然災害來臨之前,馬兒就會特別靈敏;二是有猛獸出現,會對馬兒形成食物鏈的壓製。
端木伯禦整理了一下馬韁,立即縱馬飛奔入陣中,見了聶政,立即拱手叫道:“聶將軍,情況不妙,今日不宜再戰!”
端木伯禦一般都是叫“聶二愣子”的,今天如此鄭重地稱呼上了“聶將軍”,可見情形之危急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聶政也隱約感覺不妙,刺客出身的他,對周邊環境的敏感程度,可以說不比動物差多少,這是他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也是天生的刺客屬性。
聶政當機立斷,大聲地下令道:“撤入營寨!防禦!”
野戰部隊,沒有城牆可以防守,營寨就是最好的防守陣地,通過壕塹、陷阱、鹿角、拒馬、蒺藜等等多重防禦,再加上陣中敵樓的遠望功能,弓弩的遠射功能,小型投石機的投射功能,可以形成立體式的防禦陣地。
但端木伯禦有他的想法,騎兵的生命就是速度與機動,騎兵被壓入營寨之中,將失去其用武之地,受傷的馬兒還可能會造成營中踩踏,甚至還可能引起炸營。
端木伯禦高聲道:“聶將軍,竊以為,騎兵暫不入營,散至數裏之外,觀察戰場形勢,可為將軍輔翼!”
聶政斬釘截鐵、毫不囉唆:“準!”
就在“瀟軍”剛剛退入營壘,布防尚在進行中之時,從棠邑城牆的左側,轉過一隊龐然大物。
它們身高丈餘,體長兩丈,巨大的身軀猶如一座座移動的山峰,雪白的獠牙如同鋒利的巨劍,長長的鼻子時而卷曲、時而舒展、時而仰天長嘯,時而左右盤旋,渾身上下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給人一種無法撼動的壓迫感。
象兵!
包括聶政在內的“瀟軍”戰士,齊齊“嘶”的一聲倒吸了一口冷氣。每人發一聲,眾人一齊發聲,竟然形成了一段短促的聲響,更令眾軍汗洽股栗,骨寒毛豎,士氣一時受損。
聶政心中暗暗吃驚,關於“象兵”的傳說,他隻在漢水軍校時,聽公子俱酒講過。但萬萬沒想到,今天自己竟然在戰場上與“象兵”狹路相逢。
此刻麵前的“象兵”大約有七八十頭之多,一頭頭大象皮糙肉厚、牙尖鼻長,四腿如柱、長鼻似鉤。走一步地動山搖,吼一聲震耳欲聾,就連久經戰場的“瀟軍”也有些氣消膽奪、頭皮發麻。
更為甚者,敵方的象兵身上還披上了一層皮甲,更增加了象兵的防禦能力。
每一頭大象的身上,綁著一個高高的象鞍,每個象鞍上都坐著一個精通馴象術的馴象人,打探著大象或攻或停。
聶政搜腸刮肚,記不清公子當初有沒有講過象兵的應對之策。心中一陣後悔,當初自己在課堂上老是打瞌睡,此時臨陣磨槍,為時已晚。後悔啊後悔!
聶政同時也豐驚異,小小的一座棠城,是如何突然冒出這麽多“象兵”的?
就在聶政驚疑不定之間,對麵的馴象人一陣嘰裏呱啦地亂吼,象兵開始衝鋒了。
隨著一聲聲象鳴,大象邁著噸位沉重的腳步,一改剛才慢悠悠的步伐,迅速換擋提速,奔跑起來,黑壓壓的一片向著“瀟軍”營壘壓迫過來。
這些巨大的動物不僅具有驚人的力量,還有著驚人的耐力和速度。
聶政高聲道:“投石車!”
數十台人力投石車此日已經做好準備,他們將石彈、碎石等裝入投彈袋,數十人一台,高聲應諾,蓄勢待發。
聶政努力壓住自己心中的惶恐,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待象兵進入射程範圍之內,立即大聲怒吼道:“放!”
章蟜的“蟜軍”與兒良的“良軍”,成為妥妥的精銳之師,目前兩軍全線壓在雒城附近,對別元邦形成強大的軍事震懾。
並隨時防範東北部的蜀國殘餘勢力,風長丁、終垂典率領的軍隊回師。
淳於浩率領的“浩軍”,以水師為主,雖然沒有參與劍門隘以南的伐蜀之戰,但該部坐鎮吐費城,占據著嘉陵水道,一邊源源不斷地保證給養,一邊迅速造船招兵,壯大水師實力。
聶政率領的“瀟軍”,奉命從郫都向周邊,在盆地平原上,呈擴散式開展鎮撫行動。
墨家及其蜀地組織“壹火會”,則成為廣袤的蜀國大地上基層的治理組織,在和地掀起了“削奴籍”與“分田地”的熱潮,並借助“縱目王”的崇拜,迅速樹立俱酒在蜀國的無上威望。
聶政代表軍方,又鎮又撫。
對於望風而降的中小奴隸主,妥加安撫,保證其現有財產安全,但奴隸必須解放,田地收歸國有,可以繼續耕種,給國家繳納租賦。
對於負隅頑抗的,立即發起毀滅性打擊,並不惜通過肉體消滅,徹底消除普通蜀民心中的恐懼,樹立起當家作主的真正信心。
“瀟軍”結束戰鬥之後,會將後續治理移交墨家與壹火會管理,形成了軍、政的密切結合和默契配合。
這一天,聶政掃蕩到南部棠邑,立即派出新入伍的蜀地軍卒,前去宣撫,明言“縱目王”治蜀,勒令城主立即歸降。
若有頑抗,大軍到日,雞犬不留。
棠邑城不高、池不深,隻是一座普通的夯土小城。
但此刻四門緊閉,城上戒備森嚴,前來遊說的軍卒甚至連一箭之地都進入不了,隻能遠遠地喊話。
如此數日,聶政失去了耐心,立即下令各隊做好戰鬥準備,次日一早,強攻棠邑!
對於這種低矮的土城,聶政甚至連雲梯也懶得做,以他的身手,幾個起縱就可以躍上城頭,再殺開一片城頭陣地,保證後續軍卒不斷登城,然後呢,就完了!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剛放亮,隨著一陣緊促的鼓聲,“瀟軍”人披甲、刀出鞘、整齊地列隊出營,準備對棠邑進行強攻。
此時,天空陰沉,烏雲密布,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是一場血腥戰鬥。
突然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從棠邑方向傳來,仿佛隱隱的雷聲,貼著地麵滾滾而來,甚至地麵都隱隱有些震感。
聶政抬眼前望,棠邑城門緊閉,吊橋高懸,並沒有出戰的架勢。這種小城,一般都會選擇據險堅守,不會擅自出戰。
但聲響卻越來越近,震感也越來越強,間雜著幾聲“昂——昂——”的叫聲,說不上是發自什麽聲音。
端木伯禦作為“瀟軍”副將,此刻也率領騎兵負責兩翼位置的防護與襲擾。
伯禦坐下的馬匹,是來自義渠的寶馬,跟隨主人也有一段時間了,此刻突然顯得焦躁不安起來,不住地四下扭動脖子,還不斷發出無助的“嘶鳴”聲。
伯禦再看手下的那些騎兵,嚴整的隊形已經變得淩亂起來,馬匹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安與驚恐,或原地轉圈,或仰天嘶鳴,或左右扭動……整個馬隊都處於一種惶惶不安的情緒中。
伯禦是懂馬的,馬兒隻有在極度不安的情緒下,才能做出這樣的舉動。
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誘因,一是天地異變,比如自然災害來臨之前,馬兒就會特別靈敏;二是有猛獸出現,會對馬兒形成食物鏈的壓製。
端木伯禦整理了一下馬韁,立即縱馬飛奔入陣中,見了聶政,立即拱手叫道:“聶將軍,情況不妙,今日不宜再戰!”
端木伯禦一般都是叫“聶二愣子”的,今天如此鄭重地稱呼上了“聶將軍”,可見情形之危急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聶政也隱約感覺不妙,刺客出身的他,對周邊環境的敏感程度,可以說不比動物差多少,這是他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也是天生的刺客屬性。
聶政當機立斷,大聲地下令道:“撤入營寨!防禦!”
野戰部隊,沒有城牆可以防守,營寨就是最好的防守陣地,通過壕塹、陷阱、鹿角、拒馬、蒺藜等等多重防禦,再加上陣中敵樓的遠望功能,弓弩的遠射功能,小型投石機的投射功能,可以形成立體式的防禦陣地。
但端木伯禦有他的想法,騎兵的生命就是速度與機動,騎兵被壓入營寨之中,將失去其用武之地,受傷的馬兒還可能會造成營中踩踏,甚至還可能引起炸營。
端木伯禦高聲道:“聶將軍,竊以為,騎兵暫不入營,散至數裏之外,觀察戰場形勢,可為將軍輔翼!”
聶政斬釘截鐵、毫不囉唆:“準!”
就在“瀟軍”剛剛退入營壘,布防尚在進行中之時,從棠邑城牆的左側,轉過一隊龐然大物。
它們身高丈餘,體長兩丈,巨大的身軀猶如一座座移動的山峰,雪白的獠牙如同鋒利的巨劍,長長的鼻子時而卷曲、時而舒展、時而仰天長嘯,時而左右盤旋,渾身上下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給人一種無法撼動的壓迫感。
象兵!
包括聶政在內的“瀟軍”戰士,齊齊“嘶”的一聲倒吸了一口冷氣。每人發一聲,眾人一齊發聲,竟然形成了一段短促的聲響,更令眾軍汗洽股栗,骨寒毛豎,士氣一時受損。
聶政心中暗暗吃驚,關於“象兵”的傳說,他隻在漢水軍校時,聽公子俱酒講過。但萬萬沒想到,今天自己竟然在戰場上與“象兵”狹路相逢。
此刻麵前的“象兵”大約有七八十頭之多,一頭頭大象皮糙肉厚、牙尖鼻長,四腿如柱、長鼻似鉤。走一步地動山搖,吼一聲震耳欲聾,就連久經戰場的“瀟軍”也有些氣消膽奪、頭皮發麻。
更為甚者,敵方的象兵身上還披上了一層皮甲,更增加了象兵的防禦能力。
每一頭大象的身上,綁著一個高高的象鞍,每個象鞍上都坐著一個精通馴象術的馴象人,打探著大象或攻或停。
聶政搜腸刮肚,記不清公子當初有沒有講過象兵的應對之策。心中一陣後悔,當初自己在課堂上老是打瞌睡,此時臨陣磨槍,為時已晚。後悔啊後悔!
聶政同時也豐驚異,小小的一座棠城,是如何突然冒出這麽多“象兵”的?
就在聶政驚疑不定之間,對麵的馴象人一陣嘰裏呱啦地亂吼,象兵開始衝鋒了。
隨著一聲聲象鳴,大象邁著噸位沉重的腳步,一改剛才慢悠悠的步伐,迅速換擋提速,奔跑起來,黑壓壓的一片向著“瀟軍”營壘壓迫過來。
這些巨大的動物不僅具有驚人的力量,還有著驚人的耐力和速度。
聶政高聲道:“投石車!”
數十台人力投石車此日已經做好準備,他們將石彈、碎石等裝入投彈袋,數十人一台,高聲應諾,蓄勢待發。
聶政努力壓住自己心中的惶恐,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待象兵進入射程範圍之內,立即大聲怒吼道:“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