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07結聯盟,統一陣線
房契與借據沒找到,李氏不甘心,鄧氏亦牽掛不已。可是總不能刨地三尺吧?無錯不少字去哪刨?李氏尋思這事的前因後果,房契確實是周同名下,為當年周夫人不在家,劉氏管帳時出的錢。隻是房子才買下,周複生氣,病了,周夫人返家,周複讓兒媳再次主持中饋,於是房契落在了二嫂手裏。所以說,這宅子一事,要藏私,沈氏不可能做得這麽明顯,畢竟是家裏有幾個人都曉得。
沈氏的遺物中沒有,李氏不禁就懷疑是劉氏私藏了。她把這想法,當晚與周騰說了。周騰心裏膈應,隻“嗯”了一句。李氏頭痛:這事兒,周騰已問過劉氏,劉氏不承認,她沒辦法再去詢問。隻是,暗中十分怨恨劉氏,連帶著次日請安也推說近日忙,顧不上了。
李氏這態度,劉氏當然十分介意。她雖是姨娘身份,可是如今嫡子沒了,嫡孫沒有,按理,自是庶長子周騰繼承這個位置,那她自然也算得個準家姑了。可李氏不拿她當回事,她心裏哪能吞下這口氣。故而,但凡周騰與李氏過來問一些事,她皆推口不知。
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周騰摸不準。
可是由此鬧開來,自這事始,這親生母子倆關係惡化。劉氏見李氏如此態度,想到了鄧氏,於是更加把守周同這方麵的錢財,生怕哪日鄧氏當家了,也會與李氏一般對待自己。鄧氏沒想到自己請了這麽一尊大佛來,原想占些便宜,沒想到自己如今真個連一文錢也動不了,暗裏亦是越發氣惱。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後話。
不過文箐當日沒立即將房契交出來,是預料不到有這麽好的效果的。她當時隻是不想讓李氏太過於順利得到罷了。
餘氏提醒李氏:“是不是四小姐暗中藏了?”
李氏反問道:“你們開箱時,不是說鎖都是你們打開的嗎?不過是一頓飯功夫,她能變作蟲子鑽進箱裏去?”
餘氏不吭聲。李氏又氣恨恨地道:“我諒她也不敢在我麵前耍花招。她還想不想靠我們了?如今她吃的,穿的,哪一樣不是我掏錢?那些田地,我想讓她收多少就收多少,她要是敢算計我,哼”
文箐想不想依賴於李氏和周騰?想。
她想借李氏與周騰之手趕走周顧那一大家子。哪怕是娘舅來給自己助陣,她還是這麽打算的。
沈家知周家要開祠堂,大舅姆薑氏早就打聽清楚了日子,於是,十六日那天,沈貞吉來了,可是二舅沈恒吉沒來,據說是沈家太夫人有恙。
文箐見得沈貞吉來,還以為沈顓跟了過來,於是還瞅了眼他身後與周圍,除了劉四喜跟了過來,此外沒人。
但是她這尋覓的表情落在大舅眼裏,卻是格外滿意,他自認為這是文箐掛念沈顓之故,為此還解釋了一番,說了不能來的緣故。此外,也有某種意思是:既是未婚關係,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頻繁地來來去去終歸不好。
文箐隻笑著道了些問候的話,並不解釋也不說其他。然後便與其談到分家的一些事項,道:“分家之事由伯祖父主持,我與弟弟很是輕省。三嬸與四嬸同我們終歸是一家人,對我們也頗為照顧。我與弟弟皆滿意,吃的用的與其他兄弟姐妹並無不同,晚上還有點心。”
對於其中的苦處,尤其是那些田地,不厚道的地方,文箐並不想說出來。一旦說出來,首先便是內外之分,自己與弟弟現下終歸姓“周”,自己還不姓沈,對著沈家人說周家人不公道,這話隻要有一星半點傳出去,讓周家全部人,包括長房的人,如何再顧念自己?另一個則是,沈貞吉知曉這內中情由,也不可能與周騰去大鬧一場,終歸是親戚,分家之事大麵上過得去就成了。
果然,沈貞吉一聽,原來還生怕周騰周同對外甥不公的緊張也沒了,委婉地問文箐可有難處。
文箐搖搖點,含笑道:“多謝大舅關照。箐兒與弟弟有嬸子們照顧,一切安好。分了家,多承三叔關照,仍與大家住一起。”
沈貞吉聽了,便沒有旁的事可說了。舅甥兩個略坐了一下,無語。幸而文簡來了,於是又聊得幾句。沈貞吉說及明日周家族人開會一事,自己會再呆一天,且看他們如何給周夫人一個清白。
文箐鄭重地道謝,說母親的清白一事,請大舅屆時多加以評理。
她與沈貞吉的對話,就在廳上,自有人聽到。李氏聞言道:“她還算有良心,沒將胳膊肘子往沈家拐。既是這樣,二嫂的名聲我定是要幫忙的。”
此時的文箐,已不是歸家前的文箐,若是歸家前的她,或許會衝動,會將這些不公平的事宣之於眾。如今,卻是曉得,莫犯眾怒。分家既是周敘主持,周騰與李氏的貓膩沒被他發現,那便再也不能說甚麽,否則得罪的不是三叔一家,而是整個周家。
這個後果,太重了。為著文簡的將來打算,忍辱負重,文箐隻當不知。分家三嬸肯定是得了不少甜頭,可是人的肚子隻會越撐越大,永遠也填不飽的。十六日晚,房契與借據成了李氏頭上的蘿卜,知曉肯定這物事在某處,卻是拿不到手。
十七日,周家的會沒開成,沈貞吉歎晦氣:因為周顧死了,於是,請來的周家族人,倒成了奔喪的了,也不用再另行通知了,齊齊地去了周顧那處。
沈貞吉去走了一下過場,辭行歸家,竟是沒等到後來的熱鬧。
隻雷氏她們才脫了喪服不過半個月光景,如今又得再次拔光了頭上的簪釵,洗淨鉛華,再次素麵白衣。好不厭煩。
文箐沒了禁足,又得給人請安。在長房院裏,聽到周家一個婆子與外來的一個婆子在廊下說話。那婆子說的是:“早先那宅子,聽說就不吉利。你別不信,你瞧今春發生多少事,先是芸娘子失足,沒過幾天那宅子就是著火,她又是毀容,被毀婚;成奶奶還落得癡傻……隔天就是顧老太爺去世……唉呀呀……”
周家婆子說:“那是他家做虧心事太多,如今報應來了。這些天,沒少來我們家下攪亂。”
外來的那婆子道:“我方才從那院裏過來,隻聽他家人說甚麽中了咒語,才這般……唉,做人還是要摸著良心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周家婆子尋思這些事,自家老夫人好好地摔一跤,還不就是嚴氏那邊帶過來邪氣麽?越想越不安,便說與彭氏聽。彭氏也覺有理,與雷氏合計,還是請一道姑來念念經,做做法事。
同時,聽到心裏去的不止她一個,還有文箐。她亦動了心思,對嘉禾道:“那宅子不吉利,你去找小月問問,可是真有此事?哦,不管真假,這事你與雨涵透一句吧。”
雨涵本來是極看不起嘉禾,哪裏想到,當日自己料定要走的人,如今穩穩當當地在四小姐跟前站住了腳,聽說四小姐目前沒有遣人的意思,尤其是四小姐的事,全是嘉禾在張羅。雖是分了家,可是連三奶奶都在討好文箐,她更不能得罪四小姐,於是又開始略略討好起嘉禾來了。
真正是:此一時,彼一時。今朝難料明朝事。
女人的嘴,過話快。果不其然,周成那宅子鬧凶災,不吉利,前一任住家居住時,亦發生些不痛快事。這話題到了李氏耳裏,管它真有事還是沒事,焉能放過,於是傳開來了,族裏人皆聞得那宅子不安生。
可憐的周顧,活得七老八十的,喪事還沒開始,家中卻已經鬧翻了天。按說,他家出喪事,族裏人都要插手幫忙,就近住著。可是李氏這一放出風聲後,其他人都避而遠之。
喪事要操辦,得要錢打理。
一個錢字,定旺與伯父周盛之間鬧開了。
周顧之所以死,是活活地氣死的。十五晚上周成那邊鬧分家,沒鬧完,出事了,休息了一個白天,到了十七淩晨,好象是因為定旺家拿了定興家(即周盛的兒子)的一捆柴禾生火,於是,周盛家的兒媳與周成家的兒媳再次鬥上了,又鬧分家的事。周顧起身來“主持公道”,在院裏老嗓子嘶啞地喊了句:“我還沒死呢”人老氣弱,哪裏能與年輕的一輩比聲勢?於是這句話完全被雙方的罵陣所淹沒。周顧見兩方都不拿自己當回事,拄著拐杖就在後頭點點戳戳,不知該先打哪一個。罵聲中,一個人罵對方是:“門縫裏夾雞子兒(雞蛋)”,另一個罵“秋後的螞蚱”,自然是蹦達不了幾天。周顧氣得老嗓子裏一陣抽抽,然後倒地,眼翻白,很快歸西去了。
周顧去世,周盛倚老賣老,非說是侄媳婦氣死老父的,讓定旺他們這邊出錢治喪。定旺暗裏罵:“老不死的早該死了,要沒他,早就分完家了。”如今周顧死了,讓他承擔這不孝罪名,他自是不樂意。
他們一大家子吵吵鬧鬧一天,周東與周敘這邊誰都懶得去搭理,族裏有人還熱心去湊個熱鬧,可是輩份最高的,也隻與周盛差不多,更何況一去拉架,總被他們誣為拉偏架,氣得族人熱情消散。
周盛自早上去世,差不多快一天,都沒人去想著入殮的事,全都在吵吵。
周敘被他們在正月十六日所為而氣,不想管此事,偏族中人央求還是他去主持,周敘便裝病,可他三個兒子不能裝病,不得已,到得下午隻能過去幫著料理。
其他人想避而遠這,可這裏,亦有最積極的人,那便是周騰,他可不是好心,他是想趁機搗亂,再放幾把火,讓定旺他們幾個兄弟鬧得再激烈些。
李氏與鄧氏也要走走過場,穿上白衣,帶了幾個小的走過去。路上,李氏同鄧氏道:“那宅子既是我們家的,沒有道理讓定旺他們一直霸著。要麽給錢,要麽給屋。”
這話鄧氏讚同。可是她不想出麵。
李氏冷哼道:“四弟妹,你也莫總躲在我們後麵蹭蔭涼。如今也該你出麵了。”
原來李氏想早一日得到那宅子,便讓鄧氏在嚴氏幾個兒媳那邊說些“好”話,“提醒”他們請地輿或者形家來看宅子,又或是些道姑類的,而鄧氏隻需事前將這些人打點好就是了。鄧氏不語。李氏道:“這些打點錢,反正咱們家還沒分家,自公中出便是了。”
鄧氏說這是虧心事,自己有良心。
李氏便哼哼嘰嘰:“你有良心,你卻同我計較一個碟子?分給文箐的那半套,你都舍不得,恨不得占為己有……如今讓你做點兒,你推三阻四。那好,這宅子我一人去打算,日後你莫要再說你有份”
鄧氏被她說得死死的,咬牙低頭走。
文箐聽在耳裏,樂在心上。周瓏小聲道:“看吧,隻要有錢在,她二人必會計較一番。”
這正是文箐的目的。一旦家裏消停了,自己就要成為她們眼裏的刺了,如今讓她們二人鬥著,鬥累了,沒力氣找自己的麻煩。鬥得越久,她們之間越難彌合,而自己總會在她們雙方計較中坐壁上觀戰,置身事外。
文箐他們去的時候已是傍晚,周盛是要葬到常熟祖墳去的。可是他們一家吵鬧,如今連棺材都沒準備。周盛備了壽器,隻是在常熟,現下還得等著運過來。於是喪事也沒法辦。
喪事不辦,可是得提前張羅些事。子孫多,各項事務得分攤到各家去負責。於是,分家還沒分了,錢財沒到手,還要讓各家掏出錢來治喪,哪個樂意?
周盛一死,定旺首先躥到祖父屋裏去翻箱倒櫃,周盛聞訊趕來了,叫兒子拖了他們出去,可自己也在尋:錢在哪裏?
雙方都為了錢,定旺與定興他們之間,差點兒大打出手,終歸是鬧得不象話,被族人製止了。周東痛心地道:“叔父屍骨未寒,哪裏有你們這麽鬧著分家產的?”讓兩家靜下來,談治喪事宜。
可周東畢竟眼下不是族長,說話沒有威信。定旺一時迫於族人皆在,不好翻臉,板著麵孔裝模作樣,聽人說治喪的事。可惜是定旺與周盛叔侄們沒談攏,周盛的兒子在旁邊煽風點火,於是定旺兄弟說伯父分攤不公,自家著火,妹妹毀容,嚴氏生病,四處要錢用,於是推說沒有其他的錢來打理。伯父既為長子,應當多出力出錢。
周盛聞言火冒三丈,抓起旁邊原來周顧用的拐杖舉頭就朝定旺兄弟劈去,大罵其忤逆不道。定旺跳開,揭起周盛的老底——
因為周顧老邁,族中有好些事不能親往,於是交給兒子去辦。周盛由是從中牟利,哪年哪月從義莊的田地裏,挪出了幾畝上好良田,用自己的旱地補上;又哪年哪月,修哪條河渠,謀了多少錢;救濟哪家,他私吞了多少……
這些醜事揭發出來,周盛一張老臉沒處擱了。族裏人雖早有不滿,可是沒有證據,或者有證據的人,想找上周顧家門,奈何他是族長,不得不偃旗息鼓。此時,定旺自爆家醜,人人聽得,自是“痛打落水狗”,再不顧及當年周顧為族長的辦過的一些好事,開數清算起他當族長,處事有哪些不公道了。
定旺是甚麽人?那是真正的潑皮無賴。鄧知弦的賭癮,就是由他傳染的。他遊手好閑,走東家串西家偷雞摸狗,哪一樣沒少幹,不務正業,好吃懶做,賴著嚴氏救濟過日子,比嚴氏更是隻有進沒有出的。所以這麽些年來,周複這邊再助周成,也奈何不得他敗家之速。
要一句話來評價他:人至賤,無敵。
定旺掀周盛的臉,豈知周盛的兒子又是好欺負的?焉能就此善罷幹休?於是也開始抖露了在周成死後,嚴氏與其子女為了算計文箐一家,便多少次從周同周騰手下要挾走多少田主,多少錢財,又說到了一些沒成功的算計。關於周夫人沈氏別籍異財的名聲,亦說是嚴氏他們想出來,不過是因為周騰他們兄弟沒分家,好多訛些錢財。
族人皆嘩然。此事原隻是周顧與周敘這兩家子曉得的事,現在便大白於天下。
這些事,文箐去走了一下過場就打道回府,沒親眼聽到。十八日那天,是文簹說出來的,其實也是周騰回家同李氏說的。
她興奮地說完,意猶味盡地道:“四姐,這下好了,他們一家不打自招,在族裏沒了臉,二伯母泉下有知,也……”
餘氏與她同過來,給文箐送那錢匣子,因為三奶奶交待,這事務必告訴四小姐。房契何在,餘氏仍是懷疑在四小姐手裏,偏偏她沒證據,此時說這些,不過是為了討好文箐,讓她幫著三奶奶這邊,提醒她,四奶奶可沒出力,這一切都是三爺三奶奶的功勞。
文箐流著淚,悲悲戚戚地道:“我母親名聲既是被他們所汙,就該還了我母親一個公道我母親沒有別籍異財,陳管事也不過是牽連其中……今次,多謝五妹妹告訴我這些。”
餘氏在一旁勸了幾句,道:“四小姐,莫看這事是他們家鬧出來的,可是終歸是三爺與三奶奶在中間周旋,要不然,哪裏這般快……”
文箐點點頭,腮邊淚珠顫顫滴落:“嗯,餘媽,麻煩告訴三嬸,這事兒我自是承三嬸的情。三嬸這番厚愛,我心裏謹記著。”
文箐沒料到事態發展這麽快,好些出乎她的意料。原來想著自己去討債,在祠堂上公然反駁的,沒想到定旺他們竟是內鬥上了,將這一切爆了出來,如此,周夫人到底有沒有別籍異財,不攻而破。隻要周騰這邊承認,接手帳目並無分差,周夫人自是清白。
周盛那邊內鬥,餘氏說三爺出過力,有沒有他們夫婦暗中挑撥,文箐不知道。但以李氏的品性而言,就她還唆使著鄧氏的事,可見是恨不得天下大亂,如今給了她這個機會,焉能不破壞定旺與周盛的關係的?想來是必會大加利用:
李氏與周騰,或許是想個個擊破——先把定旺這把孤立,然後提出宅子事,周盛同侄兒鬧翻了,自是不會作幫手……再找周盛討要借的錢。
文箐這麽推測,李氏與周騰卻是真這麽打算。他們夫婦對付一個定旺或者周盛,依靠族人對他們的不滿,自認為有十足把握,先前周盛總與周成擰成一股繩沒奈何,如今終於兩家鬧崩。周騰自是高興不已。
李氏頭疼,房契的事沒著落。十八日那天,周顧的壽器運到,已入殮,要回常熟搭靈棚。意味著全家大部分人又得返一次常熟宅子。
李氏來同文箐說這些事,讓她多少也去走走過場,因為隨後還是要開祠堂,重新選族長,另外,這分家一事,族裏各人皆做個見證。此外,又提了那宅子的後續事宜:
鄧氏或許最終還是要那宅子,果真如李氏所言,建議定旺定祥他們的娘子:請形家來瞧瞧風水,又說自家伯母亦請了道姑念經。定旺他們聽得心動,可是誰也不想掏錢。李氏在一旁歎惜地道:“宅子莫非真是十分不吉利?那你們分家時,哪個分到這宅子?”
一句話,挑撥得十分到位。
說到這裏時,李氏一副無人能出其右的表情對文箐道:“你四嬸盡坐享他人之利,就這點子事,還要我去幫襯。我真是命苦。可是這宅子,就算他們不想要了,隻那房契沒在我們手裏,終究白搭。”
文箐小聲“嗯”了句,見李氏直盯著自己,便道:“三嬸,您這……你這麽瞧著我,莫非以為那房契在我手裏?這屋裏上下,哪一件物事,都是餘娘子他們清點過的,我哪裏會藏私?母親不把那宅子瞧在眼裏,我亦如是。”
李氏沒想到她說話這麽直接,訕笑道:“箐兒,你這是誤會你三嬸了。打分家開始,我哪裏有說過你半點不是?我可是樣樣顧著你的,沒少你們姐弟半點,你四嬸說及哪樣,恨不得全占了去,還是我在一旁說那也得有你們的一份。三嬸可是一片好意。”
文箐淡淡地道了一聲:“謝三嬸替我們姐弟打算。”其實,心裏想著你在一旁說有我們的一份,不過是怕四嬸在太姨娘的支持下而獨占了去,於是抬出我們姐弟的名頭來。
李氏便一副落寞狀:“唉,隻如今眼看那宅子就大功告成,偏房契沒著落。箐兒,你再細細想想,二嫂在世時,可真正是沒提過?”
文箐搖搖頭。李氏便納悶地道:“那,房契會在哪裏呢?”
文箐問道:“當年我母親是不是隨我父親去任上特著急?走得匆忙才忘了這小事了?難道家中掌管這些帳務的人也不清楚麽?那宅子是四叔辦年置備的,若是後來沒有變更過房契,在官府那邊定有底的。”
李氏聞言,一拍大腿,真個是忘了:房契隻要沒易主,就說丟了,到官府交點兒錢補辦一份便是了。自己還真是鑽入死巷子了。她心裏大喜,想著這要去辦了,自己便是大功一件,鄧氏莫再想拿這宅子半間。
人,得了這件,就想另一件。這宅子的房契一事可以解決,可是想想,周盛那邊借錢買房子,卻是一大筆錢,焉能放過?不煞煞他威風,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李氏琢磨著那借據到底在哪裏才能尋到。
餘氏見她一喜一憂,便在一旁道:“二夫人記了帳,且查查那筆錢是哪日支出的,再找找,或許能找到些些眉目。”
她不說,文箐也要讓話題必拐到此處。如今,從她嘴裏說出來,文箐心裏樂開了花。可是,她盡量掩飾著,神色詫異地問道:“母親昔年在家記的帳還在?”
餘氏道了句:“在的。”
文箐便哽咽地道了句:“我也去瞧瞧。在歸州時母親還教我記帳,我還問一些呆傻問題,母親也不訓我,隻說待我返家時,看看家中帳冊,就明了。”
她越說,越動情。餘氏與李氏皆不忍阻她。
李氏道:“左右現下無事,且去瞧瞧。”她經了餘氏提醒,死馬當活馬醫,且翻翻舊帳本再說。
帳本確實在,隻是堆在帳房放錢的小隔間處的一個陰暗角落裏,搬動時,屋角處有蛛網幾重,帳本上麵一層俱是灰,最底下有些潮潤,還可見地上的小蟲子。李氏埋怨了一句:“這處也沒人清掃了。”
最下麵兩本帳本,翻開幾頁,那帳頁皆被蟲子吃去大半,又或者因潮濕粘連在一塊,一揭,就碎成一片一片的了。實在是沒法瞧。
文箐隨意地指了那幾撂帳冊中的幾本,隨手抽了一本,湊到燈下認真地看起來,好似真專心在學習一般。
丁氏有目的地直接去找周夫人當年與劉氏交接的那幾本帳冊,遞於三奶奶。
李氏在心裏譏笑了一聲,對於翻帳本,並不太感興趣,隻是文箐想“學”,她也想借機翻一翻,是不是真有貓膩。翻了幾本,略瞧兩眼,隨意算了幾筆,好似並無甚問題。
可是丁氏翻到一本時,突然從帳冊中滑出一頁紙來,一聲驚呼。“咦?”然後在眾人目光中撿起來,道:“三奶奶,你瞧瞧,可是我眼花了,真是房契?”
那張紙果真是房契,因紙張較賬頁厚,故沒有帳頁毀損得厲害,隻角上稍微有些殘破,幸好字跡完好無損,其他各項都沒有損壞。一看上麵的內容,李氏眉飛色舞地道:“果然真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毫不費功夫。”遞到文箐麵前,也沒讓看清,又縮了手回去,激動地道:“快,再翻翻,借據是不是亦在?”
沒兩下,在帳冊中亦發現了一張借據,借據有一處,不知是被何人撕扯還是甚麽緣故,有些破了,但所載事項,全都分明。
丁氏道:“再不找出來,這房契都和借據與這帳頁一般,都被蟲蛀了。”
文箐提醒道:“瞧瞧可還有些別的物事?”
於是每本帳冊皆翻了,不過是些廢紙掉下來。
李氏得了自己想要的,很是高興。此時不耐煩再查,畢竟那帳冊一股黴味,熏得難受,對這些她沒有再查的興致。
周德全說的幾件事,前幾件都落實了,隻這兩件事,到今日房契與借據拿在手,李氏終於心安。想來沒有別的遺漏了。
文箐卻是痛哭著不樂意走出帳房,嗚嗚咽咽地道:“母親真是受了莫大的冤枉……如今哪一樣都落實了。族人借錢不還,為著他們的名聲著想,母親還要這般不敢張揚出去。幸好是三嬸如今拿到手裏,否則,傳出去,母親……嗚嗚……”
李氏聽得頭大,哄道:“我曉得,曉得,二嫂是被嚴氏所冤的。外人說甚麽,那不過是瞧我們家大而眼紅,我們自家人焉有跟著胡說的道理?三嬸自會為二嫂討個公道的。”
文箐一雙淚眼盯著李氏,然後撲到她懷裏:“三嬸,三嬸,如今我隻求著你幫我作主了,母親泉下有知,定也感謝三嬸。房契與借據俱在,母親……”
李氏聽得她道“泉下有知”,不知為何,在餘氏開門之際,一股風吹進來,她便打了個寒顫,抖索地道:“你放心,三嬸再不濟,二嫂這名聲,我自是要討回的。”
文箐直起身子,抹了淚,由著嘉禾扶著,道:“既然找到了,四嬸那裏也不用天天來我屋裏問這些了。嘉禾,你去告訴四嬸。”
李氏剛高興的勁兒,聽了她這話,又有些蔫了。自己費了這老大勁,好不容易自己找到,還得與鄧氏分這一杯羹,很是不樂意。可是這兩張紙當著文箐的麵拿到手的,她還真沒法私吞了。文箐說得沒錯,早晚鄧氏要曉得。
文箐一回屋,卻是樂了,衝嘉禾擠眉弄眼:“四嬸是不是一得了消息,就衝去三嬸屋裏了?”
嘉禾點了一下頭。文箐環視屋裏道:“沒咱們的事。現下整理些衣物,明日去常熟。”
關於房契與借據竟在帳本中夾著,這事太出乎意料了。劉太姨娘為此沒少受不白之冤,於是在晚飯後,臨出廳門時,便對著兩個兒子兒媳提了這話題出來。“如今找著了,你們算是稱心如意了。想前兩日,沒逼死姨娘我。現下,誰個藏私,一目了然。”
她這話本意是想替自己討回個公道。可是,任誰聽這話,都認為她意有所指,更何況是文箐,正為周夫人名聲攪盡腦汁,此時家裏又跳出一個人來扣一帽子
周同不敢駁斥姨娘,周騰想著上次自己確實是有幾份逼問姨娘,可是讓他當著眾人的麵,道歉,隻覺這是姨娘為難自己,便也不吭聲。
可是他們不說話,文箐卻不是啞巴,直接頂了回去:“太姨娘,藏私?一個私字便是誅心之詞。作為晚輩,母親蒙冤若置之不理當豬狗不如,是故,莫怪我無視尊長,不得不辯駁幾句。我母親不過是走得匆忙,又為族人麵子計,才沒將這兩件事公之於眾。她一心為著家,為著族人,竟落得如今藏私這份上,真正讓人寒心這兩樣物事,自在帳本中,若後麵接替她的人,稍用一點心思,焉能見不到?”
她說話擲地有聲,還沒等劉氏發作,卻哭著拖了弟弟往外走:“我母親再不是,她已過世,家人卻這般說,置我與弟弟何在?太姨娘不喜我們,我們不出現在您眼前便是了。隻莫這樣說我母親,閑話都是這般傳出去的。”她這些話有些胡攪蠻纏,中間有兩句沒道理,可是正是這樣,才讓人覺得可氣。
她一怒一哭,說完就走,給別人發作的機會都沒有。
周瓏事後說文箐這次怎麽又衝動了?
文箐隻不過是要從上次聽了韋氏的一些話,如今偶爾從李氏或餘氏此裏漏出來的一兩句,想到了以前周夫人同劉氏的一些不痛快,現在劉氏撞這槍口上了。她才不管這次出言不遜將會如何。反正劉氏非正室,也不能把她太怎麽樣?更何況她本來說錯話了,說理到長房,劉氏在魏氏眼裏,地位可不怎麽樣,長房那邊根本不會為她說話,隻怕反要說劉氏的不對。劉氏沒抓著周夫人把柄,如今這麽說,實在過份。
方氏回屋,吐出一濁氣,不吭聲,隻想自己的心事。
文箐說完就走了,劉氏給氣得差點兒閉過氣去,指著文箐姐弟的背影,最終吐出一句來:“沒教養的這是忤逆,忤逆”
李氏因劉氏不公道之故而早就生不敬了,偏她作為兒媳,不能如文箐一般這麽公然反抗,此時要說文箐壞話討好劉氏,她覺得犯不著。畢竟文箐沒少在自己麵前賣乖,就是房契一事,她提出來的主張都是好的。她認為是自己降服了文箐,現下為著那宅子一事,自己與鄧氏還沒算清,可不能得罪文箐。文箐要說起狠話來,半點不留情麵,自己何苦去自討沒趣?
鄧氏假惺惺地道:“姨娘,你莫要同她見識。她可是二嫂一手養大的……”
周同先時還沒覺得,可是文箐說了這些話後,也覺姨娘不該在文箐麵前這般說二嫂。房契這事,二嫂還真沒藏私,她又沒帶到身邊,占為己有,放在家中帳本中,誰曉得沒有一個人看到呢?“這不都找到了嗎?找到了就是好事……”
劉氏恨兒子不幫自己,氣恨恨地罵了幾句。鄧氏趕緊跟了出去。
廳裏周騰看一眼四弟,又瞧一眼李氏,方道:“顧叔沒了,定旺他們肯定是要分家的如今這房契來得太是時候了。”
李氏麵色欣然:“若不是我們去翻舊帳本,差點兒就真沒了……”
她這領功的話,沒人接茬。
周騰直白地道:“四弟,你名下有這宅子,那宅子,比這個小一半還多,我想要。”
周同沒想到三哥就這樣直咧咧地開了此,一時沒有回絕的餘地。方要答應,可是鄧氏卻返了回來,道:“宅子三哥要,我們自是同意。那日後三哥住到那裏,定興他們的借據的錢,是不是就歸我們家了?”
鄧氏事也沒做,自己費盡千辛萬苦,她卻要分一半。李氏聽了,很是不滿:“四弟妹,你可做了哪樣事?這宅子要不要得回來,還是一回事。那錢,你能討回來?”
討債一事,非周同所擅長,他這人,隻借錢,不討債。鄧氏從來沒管過這些,讓她去討債,隻怕周盛那邊削她幾句,她就沒詞了。故而,李氏問的話,這一對夫婦都沒了言語。
周同悶聲道:“既是沒分的產業,又是二嫂當日借出的債,怎麽也得有文簡一份。”
他不辯駁,不說反對,卻抬出文簡。周騰也覺這事,四弟根本就沒出力,還不讓自己得宅子,不滿。可是提到文簡,又想到二嫂,若不是她借出錢或宅子,這筆錢早就在公中了,一分了事。可是一分了事,終究是三份,自己沒得半點便宜。如此,想來想去,道:“四弟既如此說,便把文簡叫過來。”
李氏埋怨道:“這事你叫文簡過來作甚?到頭來還不說你欺負侄兒。”對身邊的餘氏道:“讓人收拾了這桌子,請四小姐到大書房來。”
這事,便挪到了大書房,下人一個也無。
文箐聽著他們四人爭論不休,或許說是三人,因為周同很少說話,可是也不是不想要,隻是或許在他一個讀書人眼裏,這事張不開嘴。
李氏問文箐的意見。文箐無奈地道:“我年幼,這事自有叔叔嬸嬸們做主。分我弟弟一份,我自是謝謝,沒有那一份,我亦不多想。”
鄧氏一見她這樣似乎要放棄,那哪能成?等於她孤軍作戰了。於是挑撥道:“二哥若在,焉能沒有一份?文箐,這是你們姐弟該得的,莫要隨意放棄了。”
文箐兩手一攤,道:“三嬸,四嬸,這事,在我瞧來,都是沒影兒的事。有房契,定旺他們不見得就馬上搬走,那宅子能不能歸還咱們,還得兩說。借的錢,能討回來多少?咱們家中為這點子錢,鬧起來,定旺他們不就開心了?”
她這話不過是說:內鬥之前,不如先一致對外。這宅子與錢到手了,再分也不遲。
說得四個大人沒臉沒皮的。周騰道了句:“箐兒所言不錯。咱們不能自亂陣腳。四弟,你我終歸是親兄弟……”
於是,一家人又暫時統一戰線。次日開拔,再次返常熟,作最後的清算。
再有一兩章,肯定就將這些舊事了結,十一期間(大家不要誤會啊,我沒說一定是十月一日啊)肯定是感情線鋪開了。不騙大家。
...
房契與借據沒找到,李氏不甘心,鄧氏亦牽掛不已。可是總不能刨地三尺吧?無錯不少字去哪刨?李氏尋思這事的前因後果,房契確實是周同名下,為當年周夫人不在家,劉氏管帳時出的錢。隻是房子才買下,周複生氣,病了,周夫人返家,周複讓兒媳再次主持中饋,於是房契落在了二嫂手裏。所以說,這宅子一事,要藏私,沈氏不可能做得這麽明顯,畢竟是家裏有幾個人都曉得。
沈氏的遺物中沒有,李氏不禁就懷疑是劉氏私藏了。她把這想法,當晚與周騰說了。周騰心裏膈應,隻“嗯”了一句。李氏頭痛:這事兒,周騰已問過劉氏,劉氏不承認,她沒辦法再去詢問。隻是,暗中十分怨恨劉氏,連帶著次日請安也推說近日忙,顧不上了。
李氏這態度,劉氏當然十分介意。她雖是姨娘身份,可是如今嫡子沒了,嫡孫沒有,按理,自是庶長子周騰繼承這個位置,那她自然也算得個準家姑了。可李氏不拿她當回事,她心裏哪能吞下這口氣。故而,但凡周騰與李氏過來問一些事,她皆推口不知。
真不知還是假不知,周騰摸不準。
可是由此鬧開來,自這事始,這親生母子倆關係惡化。劉氏見李氏如此態度,想到了鄧氏,於是更加把守周同這方麵的錢財,生怕哪日鄧氏當家了,也會與李氏一般對待自己。鄧氏沒想到自己請了這麽一尊大佛來,原想占些便宜,沒想到自己如今真個連一文錢也動不了,暗裏亦是越發氣惱。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後話。
不過文箐當日沒立即將房契交出來,是預料不到有這麽好的效果的。她當時隻是不想讓李氏太過於順利得到罷了。
餘氏提醒李氏:“是不是四小姐暗中藏了?”
李氏反問道:“你們開箱時,不是說鎖都是你們打開的嗎?不過是一頓飯功夫,她能變作蟲子鑽進箱裏去?”
餘氏不吭聲。李氏又氣恨恨地道:“我諒她也不敢在我麵前耍花招。她還想不想靠我們了?如今她吃的,穿的,哪一樣不是我掏錢?那些田地,我想讓她收多少就收多少,她要是敢算計我,哼”
文箐想不想依賴於李氏和周騰?想。
她想借李氏與周騰之手趕走周顧那一大家子。哪怕是娘舅來給自己助陣,她還是這麽打算的。
沈家知周家要開祠堂,大舅姆薑氏早就打聽清楚了日子,於是,十六日那天,沈貞吉來了,可是二舅沈恒吉沒來,據說是沈家太夫人有恙。
文箐見得沈貞吉來,還以為沈顓跟了過來,於是還瞅了眼他身後與周圍,除了劉四喜跟了過來,此外沒人。
但是她這尋覓的表情落在大舅眼裏,卻是格外滿意,他自認為這是文箐掛念沈顓之故,為此還解釋了一番,說了不能來的緣故。此外,也有某種意思是:既是未婚關係,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頻繁地來來去去終歸不好。
文箐隻笑著道了些問候的話,並不解釋也不說其他。然後便與其談到分家的一些事項,道:“分家之事由伯祖父主持,我與弟弟很是輕省。三嬸與四嬸同我們終歸是一家人,對我們也頗為照顧。我與弟弟皆滿意,吃的用的與其他兄弟姐妹並無不同,晚上還有點心。”
對於其中的苦處,尤其是那些田地,不厚道的地方,文箐並不想說出來。一旦說出來,首先便是內外之分,自己與弟弟現下終歸姓“周”,自己還不姓沈,對著沈家人說周家人不公道,這話隻要有一星半點傳出去,讓周家全部人,包括長房的人,如何再顧念自己?另一個則是,沈貞吉知曉這內中情由,也不可能與周騰去大鬧一場,終歸是親戚,分家之事大麵上過得去就成了。
果然,沈貞吉一聽,原來還生怕周騰周同對外甥不公的緊張也沒了,委婉地問文箐可有難處。
文箐搖搖點,含笑道:“多謝大舅關照。箐兒與弟弟有嬸子們照顧,一切安好。分了家,多承三叔關照,仍與大家住一起。”
沈貞吉聽了,便沒有旁的事可說了。舅甥兩個略坐了一下,無語。幸而文簡來了,於是又聊得幾句。沈貞吉說及明日周家族人開會一事,自己會再呆一天,且看他們如何給周夫人一個清白。
文箐鄭重地道謝,說母親的清白一事,請大舅屆時多加以評理。
她與沈貞吉的對話,就在廳上,自有人聽到。李氏聞言道:“她還算有良心,沒將胳膊肘子往沈家拐。既是這樣,二嫂的名聲我定是要幫忙的。”
此時的文箐,已不是歸家前的文箐,若是歸家前的她,或許會衝動,會將這些不公平的事宣之於眾。如今,卻是曉得,莫犯眾怒。分家既是周敘主持,周騰與李氏的貓膩沒被他發現,那便再也不能說甚麽,否則得罪的不是三叔一家,而是整個周家。
這個後果,太重了。為著文簡的將來打算,忍辱負重,文箐隻當不知。分家三嬸肯定是得了不少甜頭,可是人的肚子隻會越撐越大,永遠也填不飽的。十六日晚,房契與借據成了李氏頭上的蘿卜,知曉肯定這物事在某處,卻是拿不到手。
十七日,周家的會沒開成,沈貞吉歎晦氣:因為周顧死了,於是,請來的周家族人,倒成了奔喪的了,也不用再另行通知了,齊齊地去了周顧那處。
沈貞吉去走了一下過場,辭行歸家,竟是沒等到後來的熱鬧。
隻雷氏她們才脫了喪服不過半個月光景,如今又得再次拔光了頭上的簪釵,洗淨鉛華,再次素麵白衣。好不厭煩。
文箐沒了禁足,又得給人請安。在長房院裏,聽到周家一個婆子與外來的一個婆子在廊下說話。那婆子說的是:“早先那宅子,聽說就不吉利。你別不信,你瞧今春發生多少事,先是芸娘子失足,沒過幾天那宅子就是著火,她又是毀容,被毀婚;成奶奶還落得癡傻……隔天就是顧老太爺去世……唉呀呀……”
周家婆子說:“那是他家做虧心事太多,如今報應來了。這些天,沒少來我們家下攪亂。”
外來的那婆子道:“我方才從那院裏過來,隻聽他家人說甚麽中了咒語,才這般……唉,做人還是要摸著良心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周家婆子尋思這些事,自家老夫人好好地摔一跤,還不就是嚴氏那邊帶過來邪氣麽?越想越不安,便說與彭氏聽。彭氏也覺有理,與雷氏合計,還是請一道姑來念念經,做做法事。
同時,聽到心裏去的不止她一個,還有文箐。她亦動了心思,對嘉禾道:“那宅子不吉利,你去找小月問問,可是真有此事?哦,不管真假,這事你與雨涵透一句吧。”
雨涵本來是極看不起嘉禾,哪裏想到,當日自己料定要走的人,如今穩穩當當地在四小姐跟前站住了腳,聽說四小姐目前沒有遣人的意思,尤其是四小姐的事,全是嘉禾在張羅。雖是分了家,可是連三奶奶都在討好文箐,她更不能得罪四小姐,於是又開始略略討好起嘉禾來了。
真正是:此一時,彼一時。今朝難料明朝事。
女人的嘴,過話快。果不其然,周成那宅子鬧凶災,不吉利,前一任住家居住時,亦發生些不痛快事。這話題到了李氏耳裏,管它真有事還是沒事,焉能放過,於是傳開來了,族裏人皆聞得那宅子不安生。
可憐的周顧,活得七老八十的,喪事還沒開始,家中卻已經鬧翻了天。按說,他家出喪事,族裏人都要插手幫忙,就近住著。可是李氏這一放出風聲後,其他人都避而遠之。
喪事要操辦,得要錢打理。
一個錢字,定旺與伯父周盛之間鬧開了。
周顧之所以死,是活活地氣死的。十五晚上周成那邊鬧分家,沒鬧完,出事了,休息了一個白天,到了十七淩晨,好象是因為定旺家拿了定興家(即周盛的兒子)的一捆柴禾生火,於是,周盛家的兒媳與周成家的兒媳再次鬥上了,又鬧分家的事。周顧起身來“主持公道”,在院裏老嗓子嘶啞地喊了句:“我還沒死呢”人老氣弱,哪裏能與年輕的一輩比聲勢?於是這句話完全被雙方的罵陣所淹沒。周顧見兩方都不拿自己當回事,拄著拐杖就在後頭點點戳戳,不知該先打哪一個。罵聲中,一個人罵對方是:“門縫裏夾雞子兒(雞蛋)”,另一個罵“秋後的螞蚱”,自然是蹦達不了幾天。周顧氣得老嗓子裏一陣抽抽,然後倒地,眼翻白,很快歸西去了。
周顧去世,周盛倚老賣老,非說是侄媳婦氣死老父的,讓定旺他們這邊出錢治喪。定旺暗裏罵:“老不死的早該死了,要沒他,早就分完家了。”如今周顧死了,讓他承擔這不孝罪名,他自是不樂意。
他們一大家子吵吵鬧鬧一天,周東與周敘這邊誰都懶得去搭理,族裏有人還熱心去湊個熱鬧,可是輩份最高的,也隻與周盛差不多,更何況一去拉架,總被他們誣為拉偏架,氣得族人熱情消散。
周盛自早上去世,差不多快一天,都沒人去想著入殮的事,全都在吵吵。
周敘被他們在正月十六日所為而氣,不想管此事,偏族中人央求還是他去主持,周敘便裝病,可他三個兒子不能裝病,不得已,到得下午隻能過去幫著料理。
其他人想避而遠這,可這裏,亦有最積極的人,那便是周騰,他可不是好心,他是想趁機搗亂,再放幾把火,讓定旺他們幾個兄弟鬧得再激烈些。
李氏與鄧氏也要走走過場,穿上白衣,帶了幾個小的走過去。路上,李氏同鄧氏道:“那宅子既是我們家的,沒有道理讓定旺他們一直霸著。要麽給錢,要麽給屋。”
這話鄧氏讚同。可是她不想出麵。
李氏冷哼道:“四弟妹,你也莫總躲在我們後麵蹭蔭涼。如今也該你出麵了。”
原來李氏想早一日得到那宅子,便讓鄧氏在嚴氏幾個兒媳那邊說些“好”話,“提醒”他們請地輿或者形家來看宅子,又或是些道姑類的,而鄧氏隻需事前將這些人打點好就是了。鄧氏不語。李氏道:“這些打點錢,反正咱們家還沒分家,自公中出便是了。”
鄧氏說這是虧心事,自己有良心。
李氏便哼哼嘰嘰:“你有良心,你卻同我計較一個碟子?分給文箐的那半套,你都舍不得,恨不得占為己有……如今讓你做點兒,你推三阻四。那好,這宅子我一人去打算,日後你莫要再說你有份”
鄧氏被她說得死死的,咬牙低頭走。
文箐聽在耳裏,樂在心上。周瓏小聲道:“看吧,隻要有錢在,她二人必會計較一番。”
這正是文箐的目的。一旦家裏消停了,自己就要成為她們眼裏的刺了,如今讓她們二人鬥著,鬥累了,沒力氣找自己的麻煩。鬥得越久,她們之間越難彌合,而自己總會在她們雙方計較中坐壁上觀戰,置身事外。
文箐他們去的時候已是傍晚,周盛是要葬到常熟祖墳去的。可是他們一家吵鬧,如今連棺材都沒準備。周盛備了壽器,隻是在常熟,現下還得等著運過來。於是喪事也沒法辦。
喪事不辦,可是得提前張羅些事。子孫多,各項事務得分攤到各家去負責。於是,分家還沒分了,錢財沒到手,還要讓各家掏出錢來治喪,哪個樂意?
周盛一死,定旺首先躥到祖父屋裏去翻箱倒櫃,周盛聞訊趕來了,叫兒子拖了他們出去,可自己也在尋:錢在哪裏?
雙方都為了錢,定旺與定興他們之間,差點兒大打出手,終歸是鬧得不象話,被族人製止了。周東痛心地道:“叔父屍骨未寒,哪裏有你們這麽鬧著分家產的?”讓兩家靜下來,談治喪事宜。
可周東畢竟眼下不是族長,說話沒有威信。定旺一時迫於族人皆在,不好翻臉,板著麵孔裝模作樣,聽人說治喪的事。可惜是定旺與周盛叔侄們沒談攏,周盛的兒子在旁邊煽風點火,於是定旺兄弟說伯父分攤不公,自家著火,妹妹毀容,嚴氏生病,四處要錢用,於是推說沒有其他的錢來打理。伯父既為長子,應當多出力出錢。
周盛聞言火冒三丈,抓起旁邊原來周顧用的拐杖舉頭就朝定旺兄弟劈去,大罵其忤逆不道。定旺跳開,揭起周盛的老底——
因為周顧老邁,族中有好些事不能親往,於是交給兒子去辦。周盛由是從中牟利,哪年哪月從義莊的田地裏,挪出了幾畝上好良田,用自己的旱地補上;又哪年哪月,修哪條河渠,謀了多少錢;救濟哪家,他私吞了多少……
這些醜事揭發出來,周盛一張老臉沒處擱了。族裏人雖早有不滿,可是沒有證據,或者有證據的人,想找上周顧家門,奈何他是族長,不得不偃旗息鼓。此時,定旺自爆家醜,人人聽得,自是“痛打落水狗”,再不顧及當年周顧為族長的辦過的一些好事,開數清算起他當族長,處事有哪些不公道了。
定旺是甚麽人?那是真正的潑皮無賴。鄧知弦的賭癮,就是由他傳染的。他遊手好閑,走東家串西家偷雞摸狗,哪一樣沒少幹,不務正業,好吃懶做,賴著嚴氏救濟過日子,比嚴氏更是隻有進沒有出的。所以這麽些年來,周複這邊再助周成,也奈何不得他敗家之速。
要一句話來評價他:人至賤,無敵。
定旺掀周盛的臉,豈知周盛的兒子又是好欺負的?焉能就此善罷幹休?於是也開始抖露了在周成死後,嚴氏與其子女為了算計文箐一家,便多少次從周同周騰手下要挾走多少田主,多少錢財,又說到了一些沒成功的算計。關於周夫人沈氏別籍異財的名聲,亦說是嚴氏他們想出來,不過是因為周騰他們兄弟沒分家,好多訛些錢財。
族人皆嘩然。此事原隻是周顧與周敘這兩家子曉得的事,現在便大白於天下。
這些事,文箐去走了一下過場就打道回府,沒親眼聽到。十八日那天,是文簹說出來的,其實也是周騰回家同李氏說的。
她興奮地說完,意猶味盡地道:“四姐,這下好了,他們一家不打自招,在族裏沒了臉,二伯母泉下有知,也……”
餘氏與她同過來,給文箐送那錢匣子,因為三奶奶交待,這事務必告訴四小姐。房契何在,餘氏仍是懷疑在四小姐手裏,偏偏她沒證據,此時說這些,不過是為了討好文箐,讓她幫著三奶奶這邊,提醒她,四奶奶可沒出力,這一切都是三爺三奶奶的功勞。
文箐流著淚,悲悲戚戚地道:“我母親名聲既是被他們所汙,就該還了我母親一個公道我母親沒有別籍異財,陳管事也不過是牽連其中……今次,多謝五妹妹告訴我這些。”
餘氏在一旁勸了幾句,道:“四小姐,莫看這事是他們家鬧出來的,可是終歸是三爺與三奶奶在中間周旋,要不然,哪裏這般快……”
文箐點點頭,腮邊淚珠顫顫滴落:“嗯,餘媽,麻煩告訴三嬸,這事兒我自是承三嬸的情。三嬸這番厚愛,我心裏謹記著。”
文箐沒料到事態發展這麽快,好些出乎她的意料。原來想著自己去討債,在祠堂上公然反駁的,沒想到定旺他們竟是內鬥上了,將這一切爆了出來,如此,周夫人到底有沒有別籍異財,不攻而破。隻要周騰這邊承認,接手帳目並無分差,周夫人自是清白。
周盛那邊內鬥,餘氏說三爺出過力,有沒有他們夫婦暗中挑撥,文箐不知道。但以李氏的品性而言,就她還唆使著鄧氏的事,可見是恨不得天下大亂,如今給了她這個機會,焉能不破壞定旺與周盛的關係的?想來是必會大加利用:
李氏與周騰,或許是想個個擊破——先把定旺這把孤立,然後提出宅子事,周盛同侄兒鬧翻了,自是不會作幫手……再找周盛討要借的錢。
文箐這麽推測,李氏與周騰卻是真這麽打算。他們夫婦對付一個定旺或者周盛,依靠族人對他們的不滿,自認為有十足把握,先前周盛總與周成擰成一股繩沒奈何,如今終於兩家鬧崩。周騰自是高興不已。
李氏頭疼,房契的事沒著落。十八日那天,周顧的壽器運到,已入殮,要回常熟搭靈棚。意味著全家大部分人又得返一次常熟宅子。
李氏來同文箐說這些事,讓她多少也去走走過場,因為隨後還是要開祠堂,重新選族長,另外,這分家一事,族裏各人皆做個見證。此外,又提了那宅子的後續事宜:
鄧氏或許最終還是要那宅子,果真如李氏所言,建議定旺定祥他們的娘子:請形家來瞧瞧風水,又說自家伯母亦請了道姑念經。定旺他們聽得心動,可是誰也不想掏錢。李氏在一旁歎惜地道:“宅子莫非真是十分不吉利?那你們分家時,哪個分到這宅子?”
一句話,挑撥得十分到位。
說到這裏時,李氏一副無人能出其右的表情對文箐道:“你四嬸盡坐享他人之利,就這點子事,還要我去幫襯。我真是命苦。可是這宅子,就算他們不想要了,隻那房契沒在我們手裏,終究白搭。”
文箐小聲“嗯”了句,見李氏直盯著自己,便道:“三嬸,您這……你這麽瞧著我,莫非以為那房契在我手裏?這屋裏上下,哪一件物事,都是餘娘子他們清點過的,我哪裏會藏私?母親不把那宅子瞧在眼裏,我亦如是。”
李氏沒想到她說話這麽直接,訕笑道:“箐兒,你這是誤會你三嬸了。打分家開始,我哪裏有說過你半點不是?我可是樣樣顧著你的,沒少你們姐弟半點,你四嬸說及哪樣,恨不得全占了去,還是我在一旁說那也得有你們的一份。三嬸可是一片好意。”
文箐淡淡地道了一聲:“謝三嬸替我們姐弟打算。”其實,心裏想著你在一旁說有我們的一份,不過是怕四嬸在太姨娘的支持下而獨占了去,於是抬出我們姐弟的名頭來。
李氏便一副落寞狀:“唉,隻如今眼看那宅子就大功告成,偏房契沒著落。箐兒,你再細細想想,二嫂在世時,可真正是沒提過?”
文箐搖搖頭。李氏便納悶地道:“那,房契會在哪裏呢?”
文箐問道:“當年我母親是不是隨我父親去任上特著急?走得匆忙才忘了這小事了?難道家中掌管這些帳務的人也不清楚麽?那宅子是四叔辦年置備的,若是後來沒有變更過房契,在官府那邊定有底的。”
李氏聞言,一拍大腿,真個是忘了:房契隻要沒易主,就說丟了,到官府交點兒錢補辦一份便是了。自己還真是鑽入死巷子了。她心裏大喜,想著這要去辦了,自己便是大功一件,鄧氏莫再想拿這宅子半間。
人,得了這件,就想另一件。這宅子的房契一事可以解決,可是想想,周盛那邊借錢買房子,卻是一大筆錢,焉能放過?不煞煞他威風,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李氏琢磨著那借據到底在哪裏才能尋到。
餘氏見她一喜一憂,便在一旁道:“二夫人記了帳,且查查那筆錢是哪日支出的,再找找,或許能找到些些眉目。”
她不說,文箐也要讓話題必拐到此處。如今,從她嘴裏說出來,文箐心裏樂開了花。可是,她盡量掩飾著,神色詫異地問道:“母親昔年在家記的帳還在?”
餘氏道了句:“在的。”
文箐便哽咽地道了句:“我也去瞧瞧。在歸州時母親還教我記帳,我還問一些呆傻問題,母親也不訓我,隻說待我返家時,看看家中帳冊,就明了。”
她越說,越動情。餘氏與李氏皆不忍阻她。
李氏道:“左右現下無事,且去瞧瞧。”她經了餘氏提醒,死馬當活馬醫,且翻翻舊帳本再說。
帳本確實在,隻是堆在帳房放錢的小隔間處的一個陰暗角落裏,搬動時,屋角處有蛛網幾重,帳本上麵一層俱是灰,最底下有些潮潤,還可見地上的小蟲子。李氏埋怨了一句:“這處也沒人清掃了。”
最下麵兩本帳本,翻開幾頁,那帳頁皆被蟲子吃去大半,又或者因潮濕粘連在一塊,一揭,就碎成一片一片的了。實在是沒法瞧。
文箐隨意地指了那幾撂帳冊中的幾本,隨手抽了一本,湊到燈下認真地看起來,好似真專心在學習一般。
丁氏有目的地直接去找周夫人當年與劉氏交接的那幾本帳冊,遞於三奶奶。
李氏在心裏譏笑了一聲,對於翻帳本,並不太感興趣,隻是文箐想“學”,她也想借機翻一翻,是不是真有貓膩。翻了幾本,略瞧兩眼,隨意算了幾筆,好似並無甚問題。
可是丁氏翻到一本時,突然從帳冊中滑出一頁紙來,一聲驚呼。“咦?”然後在眾人目光中撿起來,道:“三奶奶,你瞧瞧,可是我眼花了,真是房契?”
那張紙果真是房契,因紙張較賬頁厚,故沒有帳頁毀損得厲害,隻角上稍微有些殘破,幸好字跡完好無損,其他各項都沒有損壞。一看上麵的內容,李氏眉飛色舞地道:“果然真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毫不費功夫。”遞到文箐麵前,也沒讓看清,又縮了手回去,激動地道:“快,再翻翻,借據是不是亦在?”
沒兩下,在帳冊中亦發現了一張借據,借據有一處,不知是被何人撕扯還是甚麽緣故,有些破了,但所載事項,全都分明。
丁氏道:“再不找出來,這房契都和借據與這帳頁一般,都被蟲蛀了。”
文箐提醒道:“瞧瞧可還有些別的物事?”
於是每本帳冊皆翻了,不過是些廢紙掉下來。
李氏得了自己想要的,很是高興。此時不耐煩再查,畢竟那帳冊一股黴味,熏得難受,對這些她沒有再查的興致。
周德全說的幾件事,前幾件都落實了,隻這兩件事,到今日房契與借據拿在手,李氏終於心安。想來沒有別的遺漏了。
文箐卻是痛哭著不樂意走出帳房,嗚嗚咽咽地道:“母親真是受了莫大的冤枉……如今哪一樣都落實了。族人借錢不還,為著他們的名聲著想,母親還要這般不敢張揚出去。幸好是三嬸如今拿到手裏,否則,傳出去,母親……嗚嗚……”
李氏聽得頭大,哄道:“我曉得,曉得,二嫂是被嚴氏所冤的。外人說甚麽,那不過是瞧我們家大而眼紅,我們自家人焉有跟著胡說的道理?三嬸自會為二嫂討個公道的。”
文箐一雙淚眼盯著李氏,然後撲到她懷裏:“三嬸,三嬸,如今我隻求著你幫我作主了,母親泉下有知,定也感謝三嬸。房契與借據俱在,母親……”
李氏聽得她道“泉下有知”,不知為何,在餘氏開門之際,一股風吹進來,她便打了個寒顫,抖索地道:“你放心,三嬸再不濟,二嫂這名聲,我自是要討回的。”
文箐直起身子,抹了淚,由著嘉禾扶著,道:“既然找到了,四嬸那裏也不用天天來我屋裏問這些了。嘉禾,你去告訴四嬸。”
李氏剛高興的勁兒,聽了她這話,又有些蔫了。自己費了這老大勁,好不容易自己找到,還得與鄧氏分這一杯羹,很是不樂意。可是這兩張紙當著文箐的麵拿到手的,她還真沒法私吞了。文箐說得沒錯,早晚鄧氏要曉得。
文箐一回屋,卻是樂了,衝嘉禾擠眉弄眼:“四嬸是不是一得了消息,就衝去三嬸屋裏了?”
嘉禾點了一下頭。文箐環視屋裏道:“沒咱們的事。現下整理些衣物,明日去常熟。”
關於房契與借據竟在帳本中夾著,這事太出乎意料了。劉太姨娘為此沒少受不白之冤,於是在晚飯後,臨出廳門時,便對著兩個兒子兒媳提了這話題出來。“如今找著了,你們算是稱心如意了。想前兩日,沒逼死姨娘我。現下,誰個藏私,一目了然。”
她這話本意是想替自己討回個公道。可是,任誰聽這話,都認為她意有所指,更何況是文箐,正為周夫人名聲攪盡腦汁,此時家裏又跳出一個人來扣一帽子
周同不敢駁斥姨娘,周騰想著上次自己確實是有幾份逼問姨娘,可是讓他當著眾人的麵,道歉,隻覺這是姨娘為難自己,便也不吭聲。
可是他們不說話,文箐卻不是啞巴,直接頂了回去:“太姨娘,藏私?一個私字便是誅心之詞。作為晚輩,母親蒙冤若置之不理當豬狗不如,是故,莫怪我無視尊長,不得不辯駁幾句。我母親不過是走得匆忙,又為族人麵子計,才沒將這兩件事公之於眾。她一心為著家,為著族人,竟落得如今藏私這份上,真正讓人寒心這兩樣物事,自在帳本中,若後麵接替她的人,稍用一點心思,焉能見不到?”
她說話擲地有聲,還沒等劉氏發作,卻哭著拖了弟弟往外走:“我母親再不是,她已過世,家人卻這般說,置我與弟弟何在?太姨娘不喜我們,我們不出現在您眼前便是了。隻莫這樣說我母親,閑話都是這般傳出去的。”她這些話有些胡攪蠻纏,中間有兩句沒道理,可是正是這樣,才讓人覺得可氣。
她一怒一哭,說完就走,給別人發作的機會都沒有。
周瓏事後說文箐這次怎麽又衝動了?
文箐隻不過是要從上次聽了韋氏的一些話,如今偶爾從李氏或餘氏此裏漏出來的一兩句,想到了以前周夫人同劉氏的一些不痛快,現在劉氏撞這槍口上了。她才不管這次出言不遜將會如何。反正劉氏非正室,也不能把她太怎麽樣?更何況她本來說錯話了,說理到長房,劉氏在魏氏眼裏,地位可不怎麽樣,長房那邊根本不會為她說話,隻怕反要說劉氏的不對。劉氏沒抓著周夫人把柄,如今這麽說,實在過份。
方氏回屋,吐出一濁氣,不吭聲,隻想自己的心事。
文箐說完就走了,劉氏給氣得差點兒閉過氣去,指著文箐姐弟的背影,最終吐出一句來:“沒教養的這是忤逆,忤逆”
李氏因劉氏不公道之故而早就生不敬了,偏她作為兒媳,不能如文箐一般這麽公然反抗,此時要說文箐壞話討好劉氏,她覺得犯不著。畢竟文箐沒少在自己麵前賣乖,就是房契一事,她提出來的主張都是好的。她認為是自己降服了文箐,現下為著那宅子一事,自己與鄧氏還沒算清,可不能得罪文箐。文箐要說起狠話來,半點不留情麵,自己何苦去自討沒趣?
鄧氏假惺惺地道:“姨娘,你莫要同她見識。她可是二嫂一手養大的……”
周同先時還沒覺得,可是文箐說了這些話後,也覺姨娘不該在文箐麵前這般說二嫂。房契這事,二嫂還真沒藏私,她又沒帶到身邊,占為己有,放在家中帳本中,誰曉得沒有一個人看到呢?“這不都找到了嗎?找到了就是好事……”
劉氏恨兒子不幫自己,氣恨恨地罵了幾句。鄧氏趕緊跟了出去。
廳裏周騰看一眼四弟,又瞧一眼李氏,方道:“顧叔沒了,定旺他們肯定是要分家的如今這房契來得太是時候了。”
李氏麵色欣然:“若不是我們去翻舊帳本,差點兒就真沒了……”
她這領功的話,沒人接茬。
周騰直白地道:“四弟,你名下有這宅子,那宅子,比這個小一半還多,我想要。”
周同沒想到三哥就這樣直咧咧地開了此,一時沒有回絕的餘地。方要答應,可是鄧氏卻返了回來,道:“宅子三哥要,我們自是同意。那日後三哥住到那裏,定興他們的借據的錢,是不是就歸我們家了?”
鄧氏事也沒做,自己費盡千辛萬苦,她卻要分一半。李氏聽了,很是不滿:“四弟妹,你可做了哪樣事?這宅子要不要得回來,還是一回事。那錢,你能討回來?”
討債一事,非周同所擅長,他這人,隻借錢,不討債。鄧氏從來沒管過這些,讓她去討債,隻怕周盛那邊削她幾句,她就沒詞了。故而,李氏問的話,這一對夫婦都沒了言語。
周同悶聲道:“既是沒分的產業,又是二嫂當日借出的債,怎麽也得有文簡一份。”
他不辯駁,不說反對,卻抬出文簡。周騰也覺這事,四弟根本就沒出力,還不讓自己得宅子,不滿。可是提到文簡,又想到二嫂,若不是她借出錢或宅子,這筆錢早就在公中了,一分了事。可是一分了事,終究是三份,自己沒得半點便宜。如此,想來想去,道:“四弟既如此說,便把文簡叫過來。”
李氏埋怨道:“這事你叫文簡過來作甚?到頭來還不說你欺負侄兒。”對身邊的餘氏道:“讓人收拾了這桌子,請四小姐到大書房來。”
這事,便挪到了大書房,下人一個也無。
文箐聽著他們四人爭論不休,或許說是三人,因為周同很少說話,可是也不是不想要,隻是或許在他一個讀書人眼裏,這事張不開嘴。
李氏問文箐的意見。文箐無奈地道:“我年幼,這事自有叔叔嬸嬸們做主。分我弟弟一份,我自是謝謝,沒有那一份,我亦不多想。”
鄧氏一見她這樣似乎要放棄,那哪能成?等於她孤軍作戰了。於是挑撥道:“二哥若在,焉能沒有一份?文箐,這是你們姐弟該得的,莫要隨意放棄了。”
文箐兩手一攤,道:“三嬸,四嬸,這事,在我瞧來,都是沒影兒的事。有房契,定旺他們不見得就馬上搬走,那宅子能不能歸還咱們,還得兩說。借的錢,能討回來多少?咱們家中為這點子錢,鬧起來,定旺他們不就開心了?”
她這話不過是說:內鬥之前,不如先一致對外。這宅子與錢到手了,再分也不遲。
說得四個大人沒臉沒皮的。周騰道了句:“箐兒所言不錯。咱們不能自亂陣腳。四弟,你我終歸是親兄弟……”
於是,一家人又暫時統一戰線。次日開拔,再次返常熟,作最後的清算。
再有一兩章,肯定就將這些舊事了結,十一期間(大家不要誤會啊,我沒說一定是十月一日啊)肯定是感情線鋪開了。不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