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快穿]皇後進修係統 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次,為了安撫關係比較近的宗室,便規定初封親王可以不降等世襲三代——沒錯,朱佑樘已經決定親王郡王都不能無限世襲罔替下去了,必須要降等世襲才可以。
新出的宗室規定,親王嫡長子封郡王,其餘嫡子封一品鎮國將軍。夫人所出子封二品輔國將軍,庶妃所出子封三品奉國將軍,其餘妾室所出子封鎮國中尉——由於有兒子的夫人、庶妃必須占據名額,就避免了親王將不同的妾室搞你升我降的把戲,搞出一堆兒子都可以封輔國將軍或是奉國將軍的戲碼。當然了,夫人和庶妃的請封也是要宗人府同意才行的,朱佑樘是怕自己百年之後,後來的皇帝放寬要求,宗人府收受賄賂就可能出現這種濫妾類似的情況,當然是製度化了。
郡王與親王的規定類似。鎮國將軍、奉國將軍、輔國將軍皆可有一名庶妃和四名普通妾室,朱佑樘倒沒有特別苛待庶妃所出一定要降四等襲爵,還是按照降三等襲爵,不過奉國將軍降三等就已經是宗室最低等的六品奉國中尉了。
此外,為了以正嫡庶,無嫡長子而以庶長子請封的,隻能降二等襲爵,也就是和非嫡長子的嫡子一個繼承待遇。
這樣一來,宗室的財政壓力就大大減小了。由於此前周王的事件,許多請封的都堆在一起,正好讓朱佑樘下手處理了——這也幸好目前弘治朝的君臣太監都算是一條心,於是宗人府雖然收到的抱怨聲連天,但這些王爺們還是不敢和皇帝掰手腕的,不像是後來正德朝,因為皇帝貪玩名聲不好,搞得有王爺異想天開起了異心。
正巧朱佑樘又在組織編纂明會典,這些宗室規定就全部寫了進去。
當然了,打個棒子也要給點胡蘿蔔,朱佑樘的胡蘿蔔就是適當地提高了宗室的待遇。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宗室都可以提高待遇的,由於阿嬌知道後世明朝出事的時候,那些地方藩王一點正麵作用都沒有的,所以就暗中引導朱佑樘把宗室都聚集到京城,因此宗室如果願意返回京城的,自然是可以提高待遇的——朱佑樘的那些弟弟們聞言,不少人也都紛紛回京了,畢竟他們很多人的母妃都還在京中,雖然京城物價高,但是也是天子腳下。像他們這些被圈養的宗室,即使到了地方上其實也幹不了什麽,之前皇帝糊塗的時候還可以作威作福,尤其現在的皇帝這麽厲害,讓他們作威作福都不舒服。
另外就是六品以下宗室可以參與科舉了,畢竟讓人家自食其力也挺好的。近支宗室初封都是親王,親王如果是普通妾室所出的庶子的庶子就可以參加科舉了,但是那也是建立在非常不得寵的庶子的前提之下,因此威脅並不算太大。如果有宗室刻意為了在朝廷上有所作為,而把有能力的庶孫刻意送上科舉之路,皇帝也是一查就能查清楚的。
至於宗室女子,由於本身爵位也沒有傳承,而且親王嫡女也就是個郡主,宗女除了公主之外,也就是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五個品級,於是就沒有在宗女的分封上過分為難宗室了。
而有些宗室回京之後對朱佑樘表示不滿的,也很快被大臣們懟了回去,尤其是那些覺得妾室數目太少的——畢竟大臣們的正式妾室數目也都是有限額的,辛辛苦苦幹到三品大員可是比滿大街走的奉國將軍難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之後會慢慢更新,請不要指望作者的更新速度和字數
這章應該會補齊到3000字的
☆、明孝宗張皇後(完)
明中期的幾大毒瘤,圈地、宗室、稅收都是排在前幾號的,而邊境也並不很安分。北邊的蒙古和女真,東邊的倭寇,西南邊境其實也有不少衝突——歷史上的朱佑樘其實就是個裱糊匠,縫縫補補又三年,並沒有實質性地解決太多問題。
這一方麵是由於他自己的性格問題,另一方麵也和他身體欠佳有關。這一次的朱佑樘就做的比歷史上的更進一步。
對內的圈地和稅收問題,主要的解決方法其實並沒有太好的,大約就是後世雍正的攤丁入畝比較實際。不過由於宗室開支大幅度減小,這方麵的壓力也一併減小了不少。
對外,從開海禁開始增加貿易收入。明朝的造船能力並不弱,隻是技術長久沒能進步,而在福建對岸的台灣則是一塊地廣人稀的處女地,增加的土地也為流民的安置和人口增長的壓力進行了紓解。
而由於海禁打開,對外的交流也多了起來,在弘治五年(1492年)剛被發現的新大陸,也多了明朝人的身影。新大陸的發現對於明朝是一個極強的間接衝擊,番薯、玉米的種植帶來的是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而大量新大陸白銀的流入,使得明朝的金融係統更加的脆弱不堪。
在這一方麵,已經是連經歷過清朝的阿嬌都已經無法幫上忙了,隻能依靠更加專業的人士來進行推算了。
古代的社會是非常現實的,如果糧食產量提升了,和平的日子久了,就會人口膨脹,而人口膨脹隻有依靠戰爭和饑荒的方式重新削減下去達到重新的平衡。能跳出這一死循環的方法,就需要人們降低生育率——但這顯然與農業社會和傳統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而隨著朱佑樘解決問題的不斷深入,他也發現了,在治國的過程當中,各式各樣的人才是遠遠不夠用的。尤其是本來不算重點的工部,由於建造火器、建造輪船出海、設計適合新型農作物的器具等等,早已經是一個人掰成兩個人來用了。而在這個情況下,培養新型的人才就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邱濬在朝堂上說道,“工匠之才,經算之才,均應當是今後考核選拔官員的標準之一。暴元之前,南宋的海上貿易實現了大量的稅收,也有不少農民轉而從事各類工匠行業,使得新式器具不斷湧現。臣建議應當適當鼓勵工商行當。”
也有不同意的老頑固,主要拿著□□朱元璋的祖訓說事。由於朱元璋是極端重農抑商的思想,因此邱濬的說法都可謂是大逆不道了,立刻招來了一頓口誅筆伐。
朱佑樘心中也拿不定主意,自從他和阿嬌商量過幾次事情之後,就會經常和阿嬌討論起朝堂上的事情,因為他發現阿嬌經常有一些新奇的見識,也算是一種兼聽則明。阿嬌則回道,“□□之時,天災較多,如果當時不重農抑商,那麽大量農民不去種地,最後就是種地種出的糧食養不活所有人,必然導致天下大亂。而現在陛下已經得到了玉米等高產量作物,應當藉此機會讓更多的農民擺脫世世代代為農的命運,當然也不可冒進,需要循序漸進。”
明朝這個時代的生產力,自然無法一口氣吃成個胖子,但是正巧有新型作物的引進,再加上新的肥沃的農田(台灣)的開發,以及此前三朝比較亂的局勢導致的人口減少,使得弘治朝正好是一個適合於推廣教育的時代。而人一旦受了教育,就不會把孩子當成牛一樣的牲口隻提供力氣,再加上本身社會就推崇“惟有讀書高”,會使得人口整體素質逐漸提升,並且生育率緩慢下降。再加上一些不可抵擋的戰爭減員因素,使得人口不會膨脹的過厲害,不會逼迫由於內卷化導致必須的內耗。
新出的宗室規定,親王嫡長子封郡王,其餘嫡子封一品鎮國將軍。夫人所出子封二品輔國將軍,庶妃所出子封三品奉國將軍,其餘妾室所出子封鎮國中尉——由於有兒子的夫人、庶妃必須占據名額,就避免了親王將不同的妾室搞你升我降的把戲,搞出一堆兒子都可以封輔國將軍或是奉國將軍的戲碼。當然了,夫人和庶妃的請封也是要宗人府同意才行的,朱佑樘是怕自己百年之後,後來的皇帝放寬要求,宗人府收受賄賂就可能出現這種濫妾類似的情況,當然是製度化了。
郡王與親王的規定類似。鎮國將軍、奉國將軍、輔國將軍皆可有一名庶妃和四名普通妾室,朱佑樘倒沒有特別苛待庶妃所出一定要降四等襲爵,還是按照降三等襲爵,不過奉國將軍降三等就已經是宗室最低等的六品奉國中尉了。
此外,為了以正嫡庶,無嫡長子而以庶長子請封的,隻能降二等襲爵,也就是和非嫡長子的嫡子一個繼承待遇。
這樣一來,宗室的財政壓力就大大減小了。由於此前周王的事件,許多請封的都堆在一起,正好讓朱佑樘下手處理了——這也幸好目前弘治朝的君臣太監都算是一條心,於是宗人府雖然收到的抱怨聲連天,但這些王爺們還是不敢和皇帝掰手腕的,不像是後來正德朝,因為皇帝貪玩名聲不好,搞得有王爺異想天開起了異心。
正巧朱佑樘又在組織編纂明會典,這些宗室規定就全部寫了進去。
當然了,打個棒子也要給點胡蘿蔔,朱佑樘的胡蘿蔔就是適當地提高了宗室的待遇。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宗室都可以提高待遇的,由於阿嬌知道後世明朝出事的時候,那些地方藩王一點正麵作用都沒有的,所以就暗中引導朱佑樘把宗室都聚集到京城,因此宗室如果願意返回京城的,自然是可以提高待遇的——朱佑樘的那些弟弟們聞言,不少人也都紛紛回京了,畢竟他們很多人的母妃都還在京中,雖然京城物價高,但是也是天子腳下。像他們這些被圈養的宗室,即使到了地方上其實也幹不了什麽,之前皇帝糊塗的時候還可以作威作福,尤其現在的皇帝這麽厲害,讓他們作威作福都不舒服。
另外就是六品以下宗室可以參與科舉了,畢竟讓人家自食其力也挺好的。近支宗室初封都是親王,親王如果是普通妾室所出的庶子的庶子就可以參加科舉了,但是那也是建立在非常不得寵的庶子的前提之下,因此威脅並不算太大。如果有宗室刻意為了在朝廷上有所作為,而把有能力的庶孫刻意送上科舉之路,皇帝也是一查就能查清楚的。
至於宗室女子,由於本身爵位也沒有傳承,而且親王嫡女也就是個郡主,宗女除了公主之外,也就是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五個品級,於是就沒有在宗女的分封上過分為難宗室了。
而有些宗室回京之後對朱佑樘表示不滿的,也很快被大臣們懟了回去,尤其是那些覺得妾室數目太少的——畢竟大臣們的正式妾室數目也都是有限額的,辛辛苦苦幹到三品大員可是比滿大街走的奉國將軍難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之後會慢慢更新,請不要指望作者的更新速度和字數
這章應該會補齊到3000字的
☆、明孝宗張皇後(完)
明中期的幾大毒瘤,圈地、宗室、稅收都是排在前幾號的,而邊境也並不很安分。北邊的蒙古和女真,東邊的倭寇,西南邊境其實也有不少衝突——歷史上的朱佑樘其實就是個裱糊匠,縫縫補補又三年,並沒有實質性地解決太多問題。
這一方麵是由於他自己的性格問題,另一方麵也和他身體欠佳有關。這一次的朱佑樘就做的比歷史上的更進一步。
對內的圈地和稅收問題,主要的解決方法其實並沒有太好的,大約就是後世雍正的攤丁入畝比較實際。不過由於宗室開支大幅度減小,這方麵的壓力也一併減小了不少。
對外,從開海禁開始增加貿易收入。明朝的造船能力並不弱,隻是技術長久沒能進步,而在福建對岸的台灣則是一塊地廣人稀的處女地,增加的土地也為流民的安置和人口增長的壓力進行了紓解。
而由於海禁打開,對外的交流也多了起來,在弘治五年(1492年)剛被發現的新大陸,也多了明朝人的身影。新大陸的發現對於明朝是一個極強的間接衝擊,番薯、玉米的種植帶來的是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而大量新大陸白銀的流入,使得明朝的金融係統更加的脆弱不堪。
在這一方麵,已經是連經歷過清朝的阿嬌都已經無法幫上忙了,隻能依靠更加專業的人士來進行推算了。
古代的社會是非常現實的,如果糧食產量提升了,和平的日子久了,就會人口膨脹,而人口膨脹隻有依靠戰爭和饑荒的方式重新削減下去達到重新的平衡。能跳出這一死循環的方法,就需要人們降低生育率——但這顯然與農業社會和傳統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而隨著朱佑樘解決問題的不斷深入,他也發現了,在治國的過程當中,各式各樣的人才是遠遠不夠用的。尤其是本來不算重點的工部,由於建造火器、建造輪船出海、設計適合新型農作物的器具等等,早已經是一個人掰成兩個人來用了。而在這個情況下,培養新型的人才就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邱濬在朝堂上說道,“工匠之才,經算之才,均應當是今後考核選拔官員的標準之一。暴元之前,南宋的海上貿易實現了大量的稅收,也有不少農民轉而從事各類工匠行業,使得新式器具不斷湧現。臣建議應當適當鼓勵工商行當。”
也有不同意的老頑固,主要拿著□□朱元璋的祖訓說事。由於朱元璋是極端重農抑商的思想,因此邱濬的說法都可謂是大逆不道了,立刻招來了一頓口誅筆伐。
朱佑樘心中也拿不定主意,自從他和阿嬌商量過幾次事情之後,就會經常和阿嬌討論起朝堂上的事情,因為他發現阿嬌經常有一些新奇的見識,也算是一種兼聽則明。阿嬌則回道,“□□之時,天災較多,如果當時不重農抑商,那麽大量農民不去種地,最後就是種地種出的糧食養不活所有人,必然導致天下大亂。而現在陛下已經得到了玉米等高產量作物,應當藉此機會讓更多的農民擺脫世世代代為農的命運,當然也不可冒進,需要循序漸進。”
明朝這個時代的生產力,自然無法一口氣吃成個胖子,但是正巧有新型作物的引進,再加上新的肥沃的農田(台灣)的開發,以及此前三朝比較亂的局勢導致的人口減少,使得弘治朝正好是一個適合於推廣教育的時代。而人一旦受了教育,就不會把孩子當成牛一樣的牲口隻提供力氣,再加上本身社會就推崇“惟有讀書高”,會使得人口整體素質逐漸提升,並且生育率緩慢下降。再加上一些不可抵擋的戰爭減員因素,使得人口不會膨脹的過厲害,不會逼迫由於內卷化導致必須的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