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快穿]皇後進修係統 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這樣的事也有理論支持。中土的佛教和道教,苦修的和尚道士很多,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在民間修德行善,有很好的名聲。周洪謨介紹了幾位這樣的大師給朱佑樘,讓他們講經論道,然後一同修訂了祭祀、做法的規矩,就大大縮減了開支。
但是再要從後宮裏省點什麽,還真是省不出來了。朱佑樘皺眉道:“那小王子實在可恨,竟敢如此挑釁。一千五百人進京,他這是打的什麽主意!”
阿嬌冷笑道:“那個小王子一聽就不是善茬。韃子的鐵木真,當年也是隱忍多年,最後報了奪妻之恨,一舉崛起。這個小王子如出一轍,少年喪妻,汗位不穩,還有瓦剌人虎視眈眈……”
朱佑樘恨恨地道:“梓潼說的有理。這樣的人物,韃子要幾百年才能出一個,實在是不可小覷。”
阿嬌說道:“朝堂上的事,妾身不懂。但是這籠子裏的猛獸,還是早點殺了為好。皇上仁慈,不忍心直接動手。但是近幾日,那些猛獸沒有東西吃,費盡力氣向外鑽,好些個太監都因此受了傷。這樣的惡獸一生不知犯下多少罪孽,多活一天都是不好的。”
朱佑樘明顯感覺到,最近阿嬌有所不同了。以前阿嬌都是比較溫和、規矩的形象,而自從懷恩過世那段時間之後,阿嬌也開始流露出了一點強硬的本性出來。出乎朱佑樘意料的是,雖然他對著跋扈的萬貴妃沒有任何好感,但是對阿嬌這樣的轉變,他心裏反而是欣喜的,好像和阿嬌的關係突然拉近了一般。
對於阿嬌來說,本性實在憋屈了太久了。自從被關進長門開始,阿嬌原本身上那種稜角都慢慢地被磨平。然後這幾輩子雖然也到過位高權重的地位,但畢竟麵對的皇帝心眼都是一大堆,除了在宋朝對著金人可以放幾句狠話之外,其他時候還是得以和藹可親的形象出現。
隨著幾輩子的修養,阿嬌原本比較驕縱的那一部分,也漸漸成熟了起來,但是阿嬌骨子裏還是相當“硬”的一個人。也是遇到了朱佑樘,才能讓她稍微放縱一下這部分的性格。
歷代帝王,無論是昏聵、平庸還是精明,多半在本質上心眼都比較小。其實就算放眼到整片華夏土地上,真正的心胸寬大的人,又能有幾個?
所以阿嬌十分佩服朱佑樘的就在這裏。這種胸襟,不是因為朱佑樘在朝堂上,能忍受那麽多說話難聽的老臣和言官;也不是因為他赦免了萬貴妃家人的性命,而是阿嬌冷眼旁觀了朱佑樘對著興王的態度。
興王是朱見深的第四子,也是朱佑樘最年長的弟弟。興王是確確實實威脅到朱佑樘的太子地位的,當初就是因為各式各樣的大臣、太監以及萬貴妃,在朱見深的耳邊說他的壞話,說興王的好話,讓朱見深下定決心廢除他,當然最後沒有成功。
興王的生母邵妃在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可想而知。邵妃不光生了興王,還有雍王、岐王。這幾個弟弟比朱佑樘至少都小了六歲,因此現在都還在宮裏生活著,沒有去就藩。
朱佑樘不光沒有對著這幾個弟弟下手,反而對著他們特別好。朱佑樘和阿嬌自己率先縮減用度,但是對著幾個弟弟,還是有求必應的。朱佑樘現在還沒有兒子,根據明朝兄死弟及的這個製度,因為朱佑樘的四弟、五弟都是邵妃所生,阿嬌不相信邵妃心裏沒有什麽想法。平素在宮裏,阿嬌對著邵妃也是百加防範。
這也是朱佑樘和阿嬌的一個很大的分歧的地方。阿嬌一般不會對著丈夫的孩子下什麽手,那是因為不管怎麽樣,自己都是嫡母,一個孝道的帽子壓在上麵,歷史上過的好的皇帝嫡母有很多,沒有這個必要。但是對於丈夫的兄弟就不同了,尤其朱佑樘的十來個弟弟都生活在宮裏,阿嬌看得十分膈應。
邵妃的小動作,阿嬌都捉到過好幾回了,但是左右暗示,朱佑樘還是放任不管。但是朱佑樘加強了太監和宮女的監管和控製,倒是讓邵妃有心無力,看著朱佑樘能意識到後宮傾軋的危險性,保護好自己,阿嬌暫時也擱置了爭議。
在這個問題上,阿嬌是比較佩服明初的那個張皇後的做法的。明初的幾個皇後,徐皇後阿嬌是佩服已久,但是無緣得見,而張太後阿嬌和她打了多年交道,她的心思縝密,而且對朝政也非常通曉,朱瞻基當年還是很孝順,國家大事經常要詢問自己這個母親的意見。
而張太後奉行的就是當狠則狠,從她對付自己丈夫留下的一堆庶子就可以看出一二來。李賢妃的三個兒子都活得戰戰兢兢,尤其是庶二子,年齡夾在張太後生的嫡長子和嫡次子之間,最後憋屈到以打人為樂趣。郭貴妃更慘,生了三個兒子自己還被殉葬,一路打壓,三個兒子最後都是無子國除。
阿嬌倒不是要逼著朱佑樘殺害自己的弟弟,如果真的那麽做,他也不是朱佑樘了。但是好好敲打敲打他們,多立點規矩,總應該是必要的,尤其是那個邵妃。阿嬌不相信這些人真能被感化。
歷史上朱佑樘對著興王那麽好,結果興王的兒子嘉靖一點也沒感念這份恩情。邵妃在歷史上就一直活到嘉靖朝,一點也沒看到她為歷史上的那個可憐的張皇後說過情,再加上興王的老婆蔣氏,幾個人進宮之後就作威作福,讓阿嬌對著邵妃這一係的人,天然就沒有任何好感。
而且邵妃的小動作,也開始觸及到阿嬌的底線。阿嬌覺得說不通朱佑樘,就把這件事情悄悄地告訴了王太後和吳廢後。
王太後和吳廢後兩人,自然是站在阿嬌這一邊的。朱佑樘排行第三,他的幾個弟弟裏麵,老四、老五和老八是邵妃所生,老六、老七、十一是張德妃所生,這兩個妃子都活得好好的,也就是說,一旦朱佑樘現在出什麽岔子,一定會再出一個太後出來。
朱佑樘對著王太後、吳廢後視如親母,一方麵是他品行的原因,另一方麵也因為朱佑樘生母早逝。如果換了朱佑樘的弟弟,人品比不過朱佑樘不說,還有個生母在旁邊,王太後、吳廢後的日子肯定遠不如現在舒服。周太皇太後倒是無所謂,畢竟誰上位都是她的親孫子,但是吳廢後比王太後更著急一點。原因是吳廢後是因為照顧了童年的朱佑樘,才有這份回報的。
吳廢後本身性子就比較剛硬,王太後管教幾個太妃是分內的工作,兩人一起發力,很快邵妃就開始“生病”了。
邵妃自己不清楚生病是怎麽回事,隻當做是受了春寒。但兩位老娘娘都知道這事情瞞不過朱佑樘,索性挖掘了許多邵妃當年在先皇時期,如何拉攏奴才、討好萬貴妃、陷害朱佑樘的事情出來。兩人苦口婆心地勸說了朱佑樘很久,另外還教育朱佑樘,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入口入鼻的東西一定要小心,另外就是早日生個兒子出來。
朱佑樘知道這又是阿嬌的功勞,這日在坤寧宮就嘆氣道:“這又是何必呢?”
阿嬌說道:“皇上愛護兄弟之心,妾身不敢忘。隻是邵母妃行為過界了,兩位老娘娘也是好意,以後她也能安安穩穩去就藩做個老太妃。”
朱佑樘道:“朕知道是你害怕朕心軟。朕哪裏不知道邵太妃做了什麽,隻是她也翻不出什麽事來,看在幾個皇弟的麵子上,不和她計較罷了。”
但是再要從後宮裏省點什麽,還真是省不出來了。朱佑樘皺眉道:“那小王子實在可恨,竟敢如此挑釁。一千五百人進京,他這是打的什麽主意!”
阿嬌冷笑道:“那個小王子一聽就不是善茬。韃子的鐵木真,當年也是隱忍多年,最後報了奪妻之恨,一舉崛起。這個小王子如出一轍,少年喪妻,汗位不穩,還有瓦剌人虎視眈眈……”
朱佑樘恨恨地道:“梓潼說的有理。這樣的人物,韃子要幾百年才能出一個,實在是不可小覷。”
阿嬌說道:“朝堂上的事,妾身不懂。但是這籠子裏的猛獸,還是早點殺了為好。皇上仁慈,不忍心直接動手。但是近幾日,那些猛獸沒有東西吃,費盡力氣向外鑽,好些個太監都因此受了傷。這樣的惡獸一生不知犯下多少罪孽,多活一天都是不好的。”
朱佑樘明顯感覺到,最近阿嬌有所不同了。以前阿嬌都是比較溫和、規矩的形象,而自從懷恩過世那段時間之後,阿嬌也開始流露出了一點強硬的本性出來。出乎朱佑樘意料的是,雖然他對著跋扈的萬貴妃沒有任何好感,但是對阿嬌這樣的轉變,他心裏反而是欣喜的,好像和阿嬌的關係突然拉近了一般。
對於阿嬌來說,本性實在憋屈了太久了。自從被關進長門開始,阿嬌原本身上那種稜角都慢慢地被磨平。然後這幾輩子雖然也到過位高權重的地位,但畢竟麵對的皇帝心眼都是一大堆,除了在宋朝對著金人可以放幾句狠話之外,其他時候還是得以和藹可親的形象出現。
隨著幾輩子的修養,阿嬌原本比較驕縱的那一部分,也漸漸成熟了起來,但是阿嬌骨子裏還是相當“硬”的一個人。也是遇到了朱佑樘,才能讓她稍微放縱一下這部分的性格。
歷代帝王,無論是昏聵、平庸還是精明,多半在本質上心眼都比較小。其實就算放眼到整片華夏土地上,真正的心胸寬大的人,又能有幾個?
所以阿嬌十分佩服朱佑樘的就在這裏。這種胸襟,不是因為朱佑樘在朝堂上,能忍受那麽多說話難聽的老臣和言官;也不是因為他赦免了萬貴妃家人的性命,而是阿嬌冷眼旁觀了朱佑樘對著興王的態度。
興王是朱見深的第四子,也是朱佑樘最年長的弟弟。興王是確確實實威脅到朱佑樘的太子地位的,當初就是因為各式各樣的大臣、太監以及萬貴妃,在朱見深的耳邊說他的壞話,說興王的好話,讓朱見深下定決心廢除他,當然最後沒有成功。
興王的生母邵妃在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可想而知。邵妃不光生了興王,還有雍王、岐王。這幾個弟弟比朱佑樘至少都小了六歲,因此現在都還在宮裏生活著,沒有去就藩。
朱佑樘不光沒有對著這幾個弟弟下手,反而對著他們特別好。朱佑樘和阿嬌自己率先縮減用度,但是對著幾個弟弟,還是有求必應的。朱佑樘現在還沒有兒子,根據明朝兄死弟及的這個製度,因為朱佑樘的四弟、五弟都是邵妃所生,阿嬌不相信邵妃心裏沒有什麽想法。平素在宮裏,阿嬌對著邵妃也是百加防範。
這也是朱佑樘和阿嬌的一個很大的分歧的地方。阿嬌一般不會對著丈夫的孩子下什麽手,那是因為不管怎麽樣,自己都是嫡母,一個孝道的帽子壓在上麵,歷史上過的好的皇帝嫡母有很多,沒有這個必要。但是對於丈夫的兄弟就不同了,尤其朱佑樘的十來個弟弟都生活在宮裏,阿嬌看得十分膈應。
邵妃的小動作,阿嬌都捉到過好幾回了,但是左右暗示,朱佑樘還是放任不管。但是朱佑樘加強了太監和宮女的監管和控製,倒是讓邵妃有心無力,看著朱佑樘能意識到後宮傾軋的危險性,保護好自己,阿嬌暫時也擱置了爭議。
在這個問題上,阿嬌是比較佩服明初的那個張皇後的做法的。明初的幾個皇後,徐皇後阿嬌是佩服已久,但是無緣得見,而張太後阿嬌和她打了多年交道,她的心思縝密,而且對朝政也非常通曉,朱瞻基當年還是很孝順,國家大事經常要詢問自己這個母親的意見。
而張太後奉行的就是當狠則狠,從她對付自己丈夫留下的一堆庶子就可以看出一二來。李賢妃的三個兒子都活得戰戰兢兢,尤其是庶二子,年齡夾在張太後生的嫡長子和嫡次子之間,最後憋屈到以打人為樂趣。郭貴妃更慘,生了三個兒子自己還被殉葬,一路打壓,三個兒子最後都是無子國除。
阿嬌倒不是要逼著朱佑樘殺害自己的弟弟,如果真的那麽做,他也不是朱佑樘了。但是好好敲打敲打他們,多立點規矩,總應該是必要的,尤其是那個邵妃。阿嬌不相信這些人真能被感化。
歷史上朱佑樘對著興王那麽好,結果興王的兒子嘉靖一點也沒感念這份恩情。邵妃在歷史上就一直活到嘉靖朝,一點也沒看到她為歷史上的那個可憐的張皇後說過情,再加上興王的老婆蔣氏,幾個人進宮之後就作威作福,讓阿嬌對著邵妃這一係的人,天然就沒有任何好感。
而且邵妃的小動作,也開始觸及到阿嬌的底線。阿嬌覺得說不通朱佑樘,就把這件事情悄悄地告訴了王太後和吳廢後。
王太後和吳廢後兩人,自然是站在阿嬌這一邊的。朱佑樘排行第三,他的幾個弟弟裏麵,老四、老五和老八是邵妃所生,老六、老七、十一是張德妃所生,這兩個妃子都活得好好的,也就是說,一旦朱佑樘現在出什麽岔子,一定會再出一個太後出來。
朱佑樘對著王太後、吳廢後視如親母,一方麵是他品行的原因,另一方麵也因為朱佑樘生母早逝。如果換了朱佑樘的弟弟,人品比不過朱佑樘不說,還有個生母在旁邊,王太後、吳廢後的日子肯定遠不如現在舒服。周太皇太後倒是無所謂,畢竟誰上位都是她的親孫子,但是吳廢後比王太後更著急一點。原因是吳廢後是因為照顧了童年的朱佑樘,才有這份回報的。
吳廢後本身性子就比較剛硬,王太後管教幾個太妃是分內的工作,兩人一起發力,很快邵妃就開始“生病”了。
邵妃自己不清楚生病是怎麽回事,隻當做是受了春寒。但兩位老娘娘都知道這事情瞞不過朱佑樘,索性挖掘了許多邵妃當年在先皇時期,如何拉攏奴才、討好萬貴妃、陷害朱佑樘的事情出來。兩人苦口婆心地勸說了朱佑樘很久,另外還教育朱佑樘,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入口入鼻的東西一定要小心,另外就是早日生個兒子出來。
朱佑樘知道這又是阿嬌的功勞,這日在坤寧宮就嘆氣道:“這又是何必呢?”
阿嬌說道:“皇上愛護兄弟之心,妾身不敢忘。隻是邵母妃行為過界了,兩位老娘娘也是好意,以後她也能安安穩穩去就藩做個老太妃。”
朱佑樘道:“朕知道是你害怕朕心軟。朕哪裏不知道邵太妃做了什麽,隻是她也翻不出什麽事來,看在幾個皇弟的麵子上,不和她計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