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顧蓮連歎氣的功夫都沒有,心思轉得飛快,“對了。”適時的示弱,是潤滑人際關係的不二法子,特別是眼前這位公主來說,應該更有效,“這件事現在光是我自己在琢磨,還不知道母後那邊會不會答應呢。”


    徐姝見她一臉擔心有求於自己,心情好了不少,“別擔心,母後那邊我去說。”


    顧蓮便綻開了笑顏,“有你這句話,我再沒有什麽不放心的了。”


    徐姝哼哼一笑,“那是當然。”


    顧蓮打起精神來哄她開心,又道:“我好幾年都沒有出宮過了,倒是羨慕你,整天自由自在的呆在外麵,不知道多快活。”忽地眼睛一亮,“要不……,到時候晚上我去你府上歇一夜吧?”禾眉微蹙,隻做頭疼的樣子,“隻怕皇上不應呢。”


    “怕他呢。”徐姝抿嘴一笑,“到時候等你挑完了人,就說天色晚了,三哥還能跑出宮來抓你不成?便是第二天問起,隻說是我不讓你走便是了。”


    “說好了。”顧蓮佯作小孩子的模樣,拉她的手,勾了勾,“到時候皇上生氣,你可不許抵賴不認,好歹替我擋一擋才是。”


    徐姝當即樂道:“誰反悔誰是小狗!”


    直到這會兒,樂寧長公主方才真的開心起來。


    顧蓮陪著她說笑了一陣,跟著她一起去了懿慈宮,——既然要出宮,當然得和皇太後那邊知會一聲,況且還要“有求於”長公主殿下,無論如何都得來一趟。


    皇太後聽說顧四夫人快不行了,做姐姐的想給弟弟擇個弟媳,為母盡一番孝心,倒也沒有可挑剔的。雖說當年顧四夫人有些不著調,自己不甚喜歡,但是人家女兒盡孝乃是常理,因而頷首道:“應該的,隻是出宮要謹慎一些。”


    顧蓮盈盈笑道:“我省得,還有姝兒替我遮掩呢。”


    如此一番小心應付和周旋,回了玉粹宮,隻是覺得身心俱疲,徐離問起,還不好說他妹妹對自己起了忌諱。畢竟隻是自己琢磨出來的,人心這種東西,哪能攤開了明說出來,倒是顯得自己忒多心了。


    隻是摟了他的脖子,笑道:“準備讓姝兒在公主府辦一場花會,到時候我找個僻靜的地方呆著,在後麵相看豈不方便?我也樂得出去透透氣。”


    沒說晚上留宿的事兒,徐離不至於為了這點雞毛蒜皮難為自己,反正是呆在他妹妹的公主府,——要得就是瞞而不報的效果,到時候徐姝替自己分辨幾句,覺得自己還是仰仗她的,心頭也就痛快了。


    這人心啊,實在是太過神奇奧妙了。


    ******


    徐姝辦事是十分有效率的,第三天上頭,就把賽詩花會熱熱鬧鬧的辦了起來。她是皇室貴女,貴中之貴,不是底下一輩小公主們可以比的,因而請帖一下,沒有哪個小姐敢推辭不來,皆是精心準備了一番。


    顧蓮是給自己挑妥當弟媳的,不是給皇帝選秀,因而容色上頭不太深究,隻要是五官清秀、麵目端正的姑娘,就足夠了。之前擬出來的名單,都是在公卿勳貴裏麵選了又選,關係擇了又擇,最後方才一一定下來的。


    未免落了痕跡,不論年紀幾何,全部都是一家子小姐集體邀請出來。


    徐姝選了一個好地方,自己領著一群公侯小姐們在花園裏說笑,把顧蓮安排在臨水的二層閣樓之上,可以清清楚楚看清下麵的情景,俯視一覽無餘。


    顧蓮心裏也清楚,即便可以看見,一麵之緣也隻能是草草挑選,希望自己不要看走眼了才是。


    選來選去,最後看中了武進伯的家的大小姐寇氏。


    她父親原是徐憲部下,和沈公瑾走得近,——最要緊的是,當年灞水河邊徐離跳水相救之時,寇空烈就在三軍陣營中,這些都是之前就打聽清楚了的。


    說實話,顧蓮十分慶幸徐離是開國皇帝,說一不二。


    而朝中重臣也多是一些能征善戰的武將,沒有那麽多的酸文儒氣。他們從前過得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比起那些整天安逸的人更知惜福,且天生一股熱血性子,對皇帝搶個把臣子之妻不是太在意。


    一個個隻想好好的安享榮華富貴,如此便省事兒許多了。


    “就寇氏吧。”顧蓮拍板道。


    徐姝卻寇氏有些異議,“不甚貌美,且年紀比顧小七還大兩歲呢。”


    “這有什麽要緊?”顧蓮笑道:“你是不知道,我那兄弟從小被母親捧在手裏,嬌滴滴的,隻怕風吹吹就要給嚇著了。找個穩重一點的媳婦,能支起家裏的事來,他還樂得做個甩手掌櫃呢。”


    “隨你。”徐姝對此毫不在意,撇了撇嘴,“反正又不是我要娶媳婦兒。”


    顧蓮“撲哧”一笑,“可不是瘋了?說出這等男女不分的渾話來。”一直陪著她閑聊說笑,天快黑時,便叫了竇媽媽過來吩咐,“回去跟皇上送個信兒,說太晚,我在公主府裏留宿一夜,明兒早上再回去。”


    竇媽媽一早就拿眼神催了好幾次,可惜貴妃娘娘說得熱鬧,橫豎就是不接自己的眼風,而樂寧長公主又不是好脾氣的人,不敢直說趕緊回宮。


    哪知道挨到這會兒,貴妃娘娘居然不想回去了!


    不免為難道:“娘娘,這不太好吧?”


    “有何不好?”徐姝早就見她一臉焦急了,抬杠道:“莫非是我這兒簡陋,怠慢了你們的主子不成?”


    竇媽媽忙道:“自然不是。”


    顧蓮不想把她給繞進來,擺了擺手,“快去傳話,哪來這麽多口舌要講?”回頭繼續跟徐姝說閑篇,是夜,兩人到了床上還嘀咕了半晌,方才沉沉睡去。


    再說下午那會兒,寇氏一回府就被母親叫了過去。


    “到底是為著個什麽緣故,可瞧出來了?”


    “瞧著沒什麽別的。”寇氏笑著回道:“許是樂寧長公主殿下最近有空,想找人熱鬧熱鬧吧?反正除了幾家公侯小姐,既沒旁人,也沒有別的事情發生。”


    心下卻有一個疑惑。


    花園臨水的那處閣樓,有一扇窗戶微微開著,雖然沒瞧見什麽,但是直覺還是感到微微不自然,好似有人在後麵偷看似的。


    武進伯夫人眼裏閃過一絲失望,歎氣道:“皇上登基都已經七年了。”


    寇氏知道母親的那些心願,搖了搖頭,“娘,人人都知道宮裏的貴妃娘娘盛寵,且她又生了兩個皇子,那可不是一個好去處。”


    “你懂什麽。”武進伯夫人卻道:“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一時盛寵可不代表一輩子,往後時間還長著呢。”


    當初剛成親的時候,丈夫待自己好得如膠似漆的,連通房丫頭都攆了,可是等到自己生兒育女,時間一長,後頭還不是又新納了侍妾?還生下一個小孽種來!可見天下男人都是負心薄幸的,哪得長久?


    對於母親這份隱秘的心病,寇氏知曉清楚,勸道:“如今三個兄弟都長大了,便是胡姨娘養了一個香姐兒,又算什麽?將來不過是多一份嫁妝的事,何苦整天跟爹慪氣呢?隻怕為著這個,爹才……”


    母親整天見了父親都是拉長一張臉,父親便更愛往胡姨娘那邊跑了——


    偏生母親執拗,就是這一點十分不聽勸。


    果不其然,武進伯夫人一聽又惱了,“莫要提那個小狐狸精和那個小孽障!你爹他當年你說的話全不記得,我難道還要歡喜不成?他愛去哪裏去哪裏好了。”


    家庭成員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通常都是互補的。


    正是因為武進伯夫人性子直來直去,年紀一大把,還帶著幾分少女的天真,寇氏反倒出落的比同齡人懂事。在家不光時常勸慰母親,勤於教導弟弟們,這兩年還因為母親成天胸悶氣短,連主持中饋之事都接過來了——


    所以顧蓮瞧著她性子穩重,才會相中。


    不過也如同顧蓮感歎的那樣,倉促一麵,隻能看見一些表麵的東西,比如寇氏這位少女心的母親,就是看不到的了。


    武進伯夫人又道:“那貴妃娘娘雖然一時風頭無二,但是聽說身體不好,這些年一直都病歪歪的,不肯出來見人呢。”


    “娘。”寇氏皺了皺眉,“這種事,也不是由咱們想來想去就行的。”


    這倒是大實話,武進伯夫人一下子泄了氣,歎道:“罷了,回頭我慢慢的替你擇一門好親事。”自我安慰,“宮裏雖然看著富貴,但是凶險難測,比方生了兩個公主的沈貴人,一遭失寵,還不是照樣打入了冷宮。”看向女兒,“你小時候應該聽過吧?沈氏當年可是鶴城第一美人兒。”


    寇氏輕輕一笑,“都說貴妃娘娘殊色無雙,沒準兒人家還是京城第一美人呢。”替母親揉了揉肩膀,“好了,不說這些了,與咱們半點幹係都沒有。”


    斷然沒有想到的是,貴妃娘娘和她不僅有關係,還馬上就要成為她的大姑子了。


    當然了,寇空烈回來沒有說明這裏麵關隘,而是直接告訴夫人和女兒,“顧家四房明天會有媒人來向嵐姐兒提親,這門親事我已經應了。”


    能不應嗎?皇帝叫了自己和顧廷維進宮,說道:“你們兩人,一個是百年世家的當世大儒,一個是能征善戰的開國功勳,一文一武,何不結為兒女親家?傳開了,也是本朝的一段佳話。”


    自己一頭霧水,再看對方,顧廷維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皇帝的語氣不容置疑,“顧家四夫人病體沉重,耽誤不得,明兒就把這門親事給定下來吧。”笑了笑,“借著喜事,衝一衝興許就好了。”


    當年北上去過幽州的武將,大致都聽到了一些傳言,而寇空烈本人,更是親眼目睹過整個過程。這些年,私下一直懷疑那顧氏去了何處?今兒皇帝突然做媒,非要拉著寇家和顧家結親,不免猜疑更加重了。


    奇怪的是,宮裏並沒有顧氏這一號人啊?


    結果沒過多久,貴妃娘娘就親自出來打了招呼,自己嚇丟了三魂,顧廷維嚇沒了七魄,——都是呆住,但是心裏卻都沒有任何疑問了。


    總之這門親事想結得結,不結也得結,除非想自己扯根旗杆造反了。


    “顧家?四房?!”武進伯夫人滿臉不解,丈夫也不可能對她有任何解釋,不免氣急敗壞,“那顧廷維不過是一個正五品的鹽運使司,芝麻綠豆官兒,他的兒子半分官職也無,就想要娶我們伯爵府的大小姐?憑什麽?!”


    寇空烈皺眉道:“顧小七才多大一點兒,怎麽會有官職?今年……”出宮前問了顧廷維一句,“今年十四了。”


    “那豈不是比我們嵐姐兒還小兩歲!”武進伯夫人大驚失色。


    “差兩歲怎麽了?”寇空烈覺得妻子大驚小怪,不以為意道:“又不是缺了胳膊斷了腿,值得這樣大呼小叫的麽?”轉頭看向女兒,“別被你娘嚇著了。”


    寇氏點了點頭,沒有出聲。


    一則姑娘家討論自己的親事不合適;二則覺得蹊蹺,自己剛剛參加完花會,這邊顧家就突然提親,而父親……,居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總覺得,這兩者有什麽關聯似的。


    “這怎麽可以?”武進伯夫人在旁邊哭了起來,將女兒的思緒打斷,“女兒家本來就不經老,尋常夫妻都是男大女小,這樣天長日久才顯得般配。若是反過來……,沒幾年功夫就顯得嵐姐兒老了。”一想那顧家四老爺功名不顯,兒子又年幼,沒有一丁點兒如意的,越發哭得厲害,“顧家怎麽配得上?怎麽配得上?”


    她憤怒道:“這門親事我不答應!”


    寇空烈瞪了她一眼,“我已經答應了!由不得你!”他是一個暴躁的性子,軍營裏一語不合就要跟人打架,哪有心情跟妻子囉嗦?一拂袖站了起來,武斷道:“明兒顧家提親的人上門,我就把嵐姐兒的生辰八字給了。”


    武進伯夫人頓時氣得噎住,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寇氏替母親揉了揉胸口,心下猜疑,一咬牙追了出去,攔住父親低聲問道:“爹,這門親事可有緣故?”


    寇空烈有一瞬間的驚訝,看向女兒。


    寇氏忙道:“上午樂寧長公主才辦了一個花會,事情湊巧,所以……”又怕涉及什麽機密不便說,補道:“爹不必說緣由,隻要告訴女兒,這門親事是不是非結不可?女兒心裏也好有個底兒。”


    “嗯。”寇空烈沒有多說,對著女兒,不好像對妻子那樣發脾氣,況且女兒一向懂事孝順,咳了咳,“那顧小七今年十四,爹替你瞧過了,人長得清清秀秀的,身量也比你高一些,除了年紀小點,沒有別的什麽毛病。”


    寇氏不免紅了臉,嗔怪道:“爹,誰問你這些了?”


    “這些頂要緊啊。”寇空烈瞪大了眼睛,“我總不能坑了自己女兒!”又道:“顧小七的爹是個出了名兒的酸腐文人,別的本事沒有,指點兒子考了一個秀才功名,將來可以走走仕途的路子,你別太擔心了。”


    寇氏嘴上說不想聽,不過是害羞,既然親事橫豎都跑步了,當然還是希望未來的丈夫上進一些,聽到此處稍稍放了些心。


    寇空烈還道:“他們家人口簡單,兩個姑子,一個……,死了,一個已經嫁人,他娘病重熬不過了,這才急著給兒子訂一門親事。”安撫女兒,“將來你嫁過去,沒準兒連婆婆麵前立規矩都不用呢。”


    “嗯。”寇氏覺得自己父親粗中有細,並非莽撞的把自己許了人,放下心來,輕輕點頭道:“爹你放心,我會回去好好勸一勸娘的。”


    可惜勸來勸去,武進伯夫人都是一陣大哭。


    但不論她是氣惱,還是痛哭,女兒的婚事都由不得她做主,第二天顧家果然來了人提親,寇空烈二話沒說就當麵答應了。


    因為那邊顧四夫人病重時間緊,官媒又腆著臉,趁熱要伯府大小姐的生辰八字,原本預備好挨罵的,實在是收了顧家的大大紅包,厚著臉皮一試罷了。


    出人意料的,寇空烈居然豪爽把女兒生辰八字也給了。


    那官媒喜不自禁,趕忙又去顧家討要了顧長墨的生辰八字,找人去合,據說是上上大吉、天作之合,反正這不過是走個形式,誰會沒事給人合出八字相克?把結親的兩家都得罪了,可落不了什麽好果子吃。


    因此前後不過兩天功夫,顧長墨和寇氏的親事就給敲定下來。


    武進伯夫人躲在屋子裏哭的時候,顧四夫人卻是大大滿意,病中的氣色,都仿佛好了幾分一般,“果然我們家小七是個有福氣的,能娶著武進伯家的大小姐。”也有一點點兒不足,“可惜大了兩歲。”


    杏娘聽得喜訊趕了過來,此刻正在床邊侍疾母親,忍不住問道:“爹,這門親事來得何其奇怪?你是怎麽說服武進伯的?小七他……,不過是秀才罷了。”


    顧四夫人不樂意了,“秀才怎麽了?何家那個壞種子不也是個秀才?再說我們小七年紀還小,將來……”一陣氣喘,一陣咳嗽,“將來自然、自然有機會蟾宮折桂!配誰家姑娘配不得?”話是這麽說,到底自己也沒有太大底氣,看向丈夫,“到底為何?你就別……、別瞞著我們了。”


    顧四老爺知道瞞不過,好在皇帝提前有交代,隻道:“這是皇上的意思。”


    “啊?”杏娘瞪圓了眼睛,“為何?”


    “或許是……”顧四老爺吞吞吐吐的,一想起小女兒死了又活,再死再複活,這顆心就忍不住要蹦出去,——先是護國長公主,這會兒又是貴妃娘娘,下回她就是變成了皇後娘娘,自己也不驚嚇了。


    心頭忽地一頓,這事兒……,說不定還真沒個準兒呢。


    顧四夫人喘氣問道:“你快說呀。”


    顧四老爺這才收回心思來,撒謊道:“許是皇上看在蓮娘服侍過他一場,念著幾分舊情分吧。”不欲多說下去,皺了皺眉,“反正是好事,問東問西的做什麽?難道我還能叫皇上給個緣由不成?往後別再提了。”


    杏娘卻是信以為真,連連點頭,“皇上是一個狠心的,不過他入了妹妹的魔怔,很可能就是這樣,不然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顧四夫人本來就是強撐,聽到這節,不由神色一散,臥在了枕頭之上,“她雖然是個不孝的,可是餘蔭了小七,我也不怪她了。”忽地想起小女兒早就死了,要怪又能去哪兒找她?因為病重,變得格外容易傷感,“苦命的丫頭,狠心的丫頭,真真是白生下她一場了。”


    顧四老爺聽得渾身不自在,心想那貴妃娘娘活得比誰都滋潤,要是知道她娘紅口白牙的咒她,指不定又要發脾氣的。一想到她做護國長公主那會兒,毫不手軟給了親娘一頓板子,就覺得那不是自己的女兒,簡直是自己的祖宗!


    與武進伯家結親的好消息,很快傳遍了顧家。


    顧家是分產不分居,長房、二房和四房不過是一牆之隔,消息傳到顧大夫人的耳朵裏時,不由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私下與丈夫發牢騷道:“怎地這等好事,輕輕巧巧就落到了老四屋裏?那小七不過是個白麵書生,倒是白白娶得一個伯府家的嫡出千金!”


    顧大老爺亦是覺得驚訝,不過總歸是好事,淡淡道:“小七娶了高門貴女,也是咱們顧家的福氣。”叫自己頭疼的卻是另外一件事,委實頗為棘手。


    最近京城不斷有人咳嗽、發熱,麵頰上長出一些小小紅點,繼而病倒不起,以致最終撒手人寰,因為連著死了七、八例,所以連自己這個京兆尹都被驚動了。


    這會兒顧蓮連歎氣的功夫都沒有,心思轉得飛快,“對了。”適時的示弱,是潤滑人際關係的不二法子,特別是眼前這位公主來說,應該更有效,“這件事現在光是我自己在琢磨,還不知道母後那邊會不會答應呢。”


    徐姝見她一臉擔心有求於自己,心情好了不少,“別擔心,母後那邊我去說。”


    顧蓮便綻開了笑顏,“有你這句話,我再沒有什麽不放心的了。”


    徐姝哼哼一笑,“那是當然。”


    顧蓮打起精神來哄她開心,又道:“我好幾年都沒有出宮過了,倒是羨慕你,整天自由自在的呆在外麵,不知道多快活。”忽地眼睛一亮,“要不……,到時候晚上我去你府上歇一夜吧?”禾眉微蹙,隻做頭疼的樣子,“隻怕皇上不應呢。”


    “怕他呢。”徐姝抿嘴一笑,“到時候等你挑完了人,就說天色晚了,三哥還能跑出宮來抓你不成?便是第二天問起,隻說是我不讓你走便是了。”


    “說好了。”顧蓮佯作小孩子的模樣,拉她的手,勾了勾,“到時候皇上生氣,你可不許抵賴不認,好歹替我擋一擋才是。”


    徐姝當即樂道:“誰反悔誰是小狗!”


    直到這會兒,樂寧長公主方才真的開心起來。


    顧蓮陪著她說笑了一陣,跟著她一起去了懿慈宮,——既然要出宮,當然得和皇太後那邊知會一聲,況且還要“有求於”長公主殿下,無論如何都得來一趟。


    皇太後聽說顧四夫人快不行了,做姐姐的想給弟弟擇個弟媳,為母盡一番孝心,倒也沒有可挑剔的。雖說當年顧四夫人有些不著調,自己不甚喜歡,但是人家女兒盡孝乃是常理,因而頷首道:“應該的,隻是出宮要謹慎一些。”


    顧蓮盈盈笑道:“我省得,還有姝兒替我遮掩呢。”


    如此一番小心應付和周旋,回了玉粹宮,隻是覺得身心俱疲,徐離問起,還不好說他妹妹對自己起了忌諱。畢竟隻是自己琢磨出來的,人心這種東西,哪能攤開了明說出來,倒是顯得自己忒多心了。


    隻是摟了他的脖子,笑道:“準備讓姝兒在公主府辦一場花會,到時候我找個僻靜的地方呆著,在後麵相看豈不方便?我也樂得出去透透氣。”


    沒說晚上留宿的事兒,徐離不至於為了這點雞毛蒜皮難為自己,反正是呆在他妹妹的公主府,——要得就是瞞而不報的效果,到時候徐姝替自己分辨幾句,覺得自己還是仰仗她的,心頭也就痛快了。


    這人心啊,實在是太過神奇奧妙了。


    ******


    徐姝辦事是十分有效率的,第三天上頭,就把賽詩花會熱熱鬧鬧的辦了起來。她是皇室貴女,貴中之貴,不是底下一輩小公主們可以比的,因而請帖一下,沒有哪個小姐敢推辭不來,皆是精心準備了一番。


    顧蓮是給自己挑妥當弟媳的,不是給皇帝選秀,因而容色上頭不太深究,隻要是五官清秀、麵目端正的姑娘,就足夠了。之前擬出來的名單,都是在公卿勳貴裏麵選了又選,關係擇了又擇,最後方才一一定下來的。


    未免落了痕跡,不論年紀幾何,全部都是一家子小姐集體邀請出來。


    徐姝選了一個好地方,自己領著一群公侯小姐們在花園裏說笑,把顧蓮安排在臨水的二層閣樓之上,可以清清楚楚看清下麵的情景,俯視一覽無餘。


    顧蓮心裏也清楚,即便可以看見,一麵之緣也隻能是草草挑選,希望自己不要看走眼了才是。


    選來選去,最後看中了武進伯的家的大小姐寇氏。


    她父親原是徐憲部下,和沈公瑾走得近,——最要緊的是,當年灞水河邊徐離跳水相救之時,寇空烈就在三軍陣營中,這些都是之前就打聽清楚了的。


    說實話,顧蓮十分慶幸徐離是開國皇帝,說一不二。


    而朝中重臣也多是一些能征善戰的武將,沒有那麽多的酸文儒氣。他們從前過得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比起那些整天安逸的人更知惜福,且天生一股熱血性子,對皇帝搶個把臣子之妻不是太在意。


    一個個隻想好好的安享榮華富貴,如此便省事兒許多了。


    “就寇氏吧。”顧蓮拍板道。


    徐姝卻寇氏有些異議,“不甚貌美,且年紀比顧小七還大兩歲呢。”


    “這有什麽要緊?”顧蓮笑道:“你是不知道,我那兄弟從小被母親捧在手裏,嬌滴滴的,隻怕風吹吹就要給嚇著了。找個穩重一點的媳婦,能支起家裏的事來,他還樂得做個甩手掌櫃呢。”


    “隨你。”徐姝對此毫不在意,撇了撇嘴,“反正又不是我要娶媳婦兒。”


    顧蓮“撲哧”一笑,“可不是瘋了?說出這等男女不分的渾話來。”一直陪著她閑聊說笑,天快黑時,便叫了竇媽媽過來吩咐,“回去跟皇上送個信兒,說太晚,我在公主府裏留宿一夜,明兒早上再回去。”


    竇媽媽一早就拿眼神催了好幾次,可惜貴妃娘娘說得熱鬧,橫豎就是不接自己的眼風,而樂寧長公主又不是好脾氣的人,不敢直說趕緊回宮。


    哪知道挨到這會兒,貴妃娘娘居然不想回去了!


    不免為難道:“娘娘,這不太好吧?”


    “有何不好?”徐姝早就見她一臉焦急了,抬杠道:“莫非是我這兒簡陋,怠慢了你們的主子不成?”


    竇媽媽忙道:“自然不是。”


    顧蓮不想把她給繞進來,擺了擺手,“快去傳話,哪來這麽多口舌要講?”回頭繼續跟徐姝說閑篇,是夜,兩人到了床上還嘀咕了半晌,方才沉沉睡去。


    <a href="http:///"></a>


    再說下午那會兒,寇氏一回府就被母親叫了過去。


    “到底是為著個什麽緣故,可瞧出來了?”


    “瞧著沒什麽別的。”寇氏笑著回道:“許是樂寧長公主殿下最近有空,想找人熱鬧熱鬧吧?反正除了幾家公侯小姐,既沒旁人,也沒有別的事情發生。”


    心下卻有一個疑惑。


    花園臨水的那處閣樓,有一扇窗戶微微開著,雖然沒瞧見什麽,但是直覺還是感到微微不自然,好似有人在後麵偷看似的。


    武進伯夫人眼裏閃過一絲失望,歎氣道:“皇上登基都已經七年了。”


    寇氏知道母親的那些心願,搖了搖頭,“娘,人人都知道宮裏的貴妃娘娘盛寵,且她又生了兩個皇子,那可不是一個好去處。”


    “你懂什麽。”武進伯夫人卻道:“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一時盛寵可不代表一輩子,往後時間還長著呢。”


    當初剛成親的時候,丈夫待自己好得如膠似漆的,連通房丫頭都攆了,可是等到自己生兒育女,時間一長,後頭還不是又新納了侍妾?還生下一個小孽種來!可見天下男人都是負心薄幸的,哪得長久?


    對於母親這份隱秘的心病,寇氏知曉清楚,勸道:“如今三個兄弟都長大了,便是胡姨娘養了一個香姐兒,又算什麽?將來不過是多一份嫁妝的事,何苦整天跟爹慪氣呢?隻怕為著這個,爹才……”


    母親整天見了父親都是拉長一張臉,父親便更愛往胡姨娘那邊跑了——


    偏生母親執拗,就是這一點十分不聽勸。


    果不其然,武進伯夫人一聽又惱了,“莫要提那個小狐狸精和那個小孽障!你爹他當年你說的話全不記得,我難道還要歡喜不成?他愛去哪裏去哪裏好了。”


    家庭成員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通常都是互補的。


    正是因為武進伯夫人性子直來直去,年紀一大把,還帶著幾分少女的天真,寇氏反倒出落的比同齡人懂事。在家不光時常勸慰母親,勤於教導弟弟們,這兩年還因為母親成天胸悶氣短,連主持中饋之事都接過來了——


    所以顧蓮瞧著她性子穩重,才會相中。


    不過也如同顧蓮感歎的那樣,倉促一麵,隻能看見一些表麵的東西,比如寇氏這位少女心的母親,就是看不到的了。


    武進伯夫人又道:“那貴妃娘娘雖然一時風頭無二,但是聽說身體不好,這些年一直都病歪歪的,不肯出來見人呢。”


    “娘。”寇氏皺了皺眉,“這種事,也不是由咱們想來想去就行的。”


    這倒是大實話,武進伯夫人一下子泄了氣,歎道:“罷了,回頭我慢慢的替你擇一門好親事。”自我安慰,“宮裏雖然看著富貴,但是凶險難測,比方生了兩個公主的沈貴人,一遭失寵,還不是照樣打入了冷宮。”看向女兒,“你小時候應該聽過吧?沈氏當年可是鶴城第一美人兒。”


    寇氏輕輕一笑,“都說貴妃娘娘殊色無雙,沒準兒人家還是京城第一美人呢。”替母親揉了揉肩膀,“好了,不說這些了,與咱們半點幹係都沒有。”


    斷然沒有想到的是,貴妃娘娘和她不僅有關係,還馬上就要成為她的大姑子了。


    當然了,寇空烈回來沒有說明這裏麵關隘,而是直接告訴夫人和女兒,“顧家四房明天會有媒人來向嵐姐兒提親,這門親事我已經應了。”


    能不應嗎?皇帝叫了自己和顧廷維進宮,說道:“你們兩人,一個是百年世家的當世大儒,一個是能征善戰的開國功勳,一文一武,何不結為兒女親家?傳開了,也是本朝的一段佳話。”


    自己一頭霧水,再看對方,顧廷維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皇帝的語氣不容置疑,“顧家四夫人病體沉重,耽誤不得,明兒就把這門親事給定下來吧。”笑了笑,“借著喜事,衝一衝興許就好了。”


    當年北上去過幽州的武將,大致都聽到了一些傳言,而寇空烈本人,更是親眼目睹過整個過程。這些年,私下一直懷疑那顧氏去了何處?今兒皇帝突然做媒,非要拉著寇家和顧家結親,不免猜疑更加重了。


    奇怪的是,宮裏並沒有顧氏這一號人啊?


    結果沒過多久,貴妃娘娘就親自出來打了招呼,自己嚇丟了三魂,顧廷維嚇沒了七魄,——都是呆住,但是心裏卻都沒有任何疑問了。


    總之這門親事想結得結,不結也得結,除非想自己扯根旗杆造反了。


    “顧家?四房?!”武進伯夫人滿臉不解,丈夫也不可能對她有任何解釋,不免氣急敗壞,“那顧廷維不過是一個正五品的鹽運使司,芝麻綠豆官兒,他的兒子半分官職也無,就想要娶我們伯爵府的大小姐?憑什麽?!”


    寇空烈皺眉道:“顧小七才多大一點兒,怎麽會有官職?今年……”出宮前問了顧廷維一句,“今年十四了。”


    “那豈不是比我們嵐姐兒還小兩歲!”武進伯夫人大驚失色。


    “差兩歲怎麽了?”寇空烈覺得妻子大驚小怪,不以為意道:“又不是缺了胳膊斷了腿,值得這樣大呼小叫的麽?”轉頭看向女兒,“別被你娘嚇著了。”


    寇氏點了點頭,沒有出聲。


    一則姑娘家討論自己的親事不合適;二則覺得蹊蹺,自己剛剛參加完花會,這邊顧家就突然提親,而父親……,居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總覺得,這兩者有什麽關聯似的。


    “這怎麽可以?”武進伯夫人在旁邊哭了起來,將女兒的思緒打斷,“女兒家本來就不經老,尋常夫妻都是男大女小,這樣天長日久才顯得般配。若是反過來……,沒幾年功夫就顯得嵐姐兒老了。”一想那顧家四老爺功名不顯,兒子又年幼,沒有一丁點兒如意的,越發哭得厲害,“顧家怎麽配得上?怎麽配得上?”


    她憤怒道:“這門親事我不答應!”


    寇空烈瞪了她一眼,“我已經答應了!由不得你!”他是一個暴躁的性子,軍營裏一語不合就要跟人打架,哪有心情跟妻子囉嗦?一拂袖站了起來,武斷道:“明兒顧家提親的人上門,我就把嵐姐兒的生辰八字給了。”


    武進伯夫人頓時氣得噎住,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寇氏替母親揉了揉胸口,心下猜疑,一咬牙追了出去,攔住父親低聲問道:“爹,這門親事可有緣故?”


    寇空烈有一瞬間的驚訝,看向女兒。


    寇氏忙道:“上午樂寧長公主才辦了一個花會,事情湊巧,所以……”又怕涉及什麽機密不便說,補道:“爹不必說緣由,隻要告訴女兒,這門親事是不是非結不可?女兒心裏也好有個底兒。”


    “嗯。”寇空烈沒有多說,對著女兒,不好像對妻子那樣發脾氣,況且女兒一向懂事孝順,咳了咳,“那顧小七今年十四,爹替你瞧過了,人長得清清秀秀的,身量也比你高一些,除了年紀小點,沒有別的什麽毛病。”


    寇氏不免紅了臉,嗔怪道:“爹,誰問你這些了?”


    “這些頂要緊啊。”寇空烈瞪大了眼睛,“我總不能坑了自己女兒!”又道:“顧小七的爹是個出了名兒的酸腐文人,別的本事沒有,指點兒子考了一個秀才功名,將來可以走走仕途的路子,你別太擔心了。”


    寇氏嘴上說不想聽,不過是害羞,既然親事橫豎都跑步了,當然還是希望未來的丈夫上進一些,聽到此處稍稍放了些心。


    寇空烈還道:“他們家人口簡單,兩個姑子,一個……,死了,一個已經嫁人,他娘病重熬不過了,這才急著給兒子訂一門親事。”安撫女兒,“將來你嫁過去,沒準兒連婆婆麵前立規矩都不用呢。”


    “嗯。”寇氏覺得自己父親粗中有細,並非莽撞的把自己許了人,放下心來,輕輕點頭道:“爹你放心,我會回去好好勸一勸娘的。”


    可惜勸來勸去,武進伯夫人都是一陣大哭。


    但不論她是氣惱,還是痛哭,女兒的婚事都由不得她做主,第二天顧家果然來了人提親,寇空烈二話沒說就當麵答應了。


    因為那邊顧四夫人病重時間緊,官媒又腆著臉,趁熱要伯府大小姐的生辰八字,原本預備好挨罵的,實在是收了顧家的大大紅包,厚著臉皮一試罷了。


    出人意料的,寇空烈居然豪爽把女兒生辰八字也給了。


    那官媒喜不自禁,趕忙又去顧家討要了顧長墨的生辰八字,找人去合,據說是上上大吉、天作之合,反正這不過是走個形式,誰會沒事給人合出八字相克?把結親的兩家都得罪了,可落不了什麽好果子吃。


    因此前後不過兩天功夫,顧長墨和寇氏的親事就給敲定下來。


    武進伯夫人躲在屋子裏哭的時候,顧四夫人卻是大大滿意,病中的氣色,都仿佛好了幾分一般,“果然我們家小七是個有福氣的,能娶著武進伯家的大小姐。”也有一點點兒不足,“可惜大了兩歲。”


    杏娘聽得喜訊趕了過來,此刻正在床邊侍疾母親,忍不住問道:“爹,這門親事來得何其奇怪?你是怎麽說服武進伯的?小七他……,不過是秀才罷了。”


    顧四夫人不樂意了,“秀才怎麽了?何家那個壞種子不也是個秀才?再說我們小七年紀還小,將來……”一陣氣喘,一陣咳嗽,“將來自然、自然有機會蟾宮折桂!配誰家姑娘配不得?”話是這麽說,到底自己也沒有太大底氣,看向丈夫,“到底為何?你就別……、別瞞著我們了。”


    顧四老爺知道瞞不過,好在皇帝提前有交代,隻道:“這是皇上的意思。”


    “啊?”杏娘瞪圓了眼睛,“為何?”


    “或許是……”顧四老爺吞吞吐吐的,一想起小女兒死了又活,再死再複活,這顆心就忍不住要蹦出去,——先是護國長公主,這會兒又是貴妃娘娘,下回她就是變成了皇後娘娘,自己也不驚嚇了。


    心頭忽地一頓,這事兒……,說不定還真沒個準兒呢。


    顧四夫人喘氣問道:“你快說呀。”


    顧四老爺這才收回心思來,撒謊道:“許是皇上看在蓮娘服侍過他一場,念著幾分舊情分吧。”不欲多說下去,皺了皺眉,“反正是好事,問東問西的做什麽?難道我還能叫皇上給個緣由不成?往後別再提了。”


    杏娘卻是信以為真,連連點頭,“皇上是一個狠心的,不過他入了妹妹的魔怔,很可能就是這樣,不然也沒有別的解釋了。”


    顧四夫人本來就是強撐,聽到這節,不由神色一散,臥在了枕頭之上,“她雖然是個不孝的,可是餘蔭了小七,我也不怪她了。”忽地想起小女兒早就死了,要怪又能去哪兒找她?因為病重,變得格外容易傷感,“苦命的丫頭,狠心的丫頭,真真是白生下她一場了。”


    顧四老爺聽得渾身不自在,心想那貴妃娘娘活得比誰都滋潤,要是知道她娘紅口白牙的咒她,指不定又要發脾氣的。一想到她做護國長公主那會兒,毫不手軟給了親娘一頓板子,就覺得那不是自己的女兒,簡直是自己的祖宗!


    <a href="http:///"></a>


    與武進伯家結親的好消息,很快傳遍了顧家。


    顧家是分產不分居,長房、二房和四房不過是一牆之隔,消息傳到顧大夫人的耳朵裏時,不由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私下與丈夫發牢騷道:“怎地這等好事,輕輕巧巧就落到了老四屋裏?那小七不過是個白麵書生,倒是白白娶得一個伯府家的嫡出千金!”


    顧大老爺亦是覺得驚訝,不過總歸是好事,淡淡道:“小七娶了高門貴女,也是咱們顧家的福氣。”叫自己頭疼的卻是另外一件事,委實頗為棘手。


    最近京城不斷有人咳嗽、發熱,麵頰上長出一些小小紅點,繼而病倒不起,以致最終撒手人寰,因為連著死了七、八例,所以連自己這個京兆尹都被驚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顧蓮宅鬥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慕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慕顏並收藏顧蓮宅鬥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