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誠懷孩子了,林庚不想他太辛苦。這個時候不遠百裏跑來的宋原,就是送上門的好幫手。林庚連勸住徐誠的話都準備好了。“你不是一直想學鹽務嗎?正好,宋兄弟青出於藍勝於藍,不比他爹差。你跟著他學也一樣。”@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徐誠張張嘴巴,忍住了誘惑,問宋原:“你急著回家嗎?你這都分家了,嫂子帶著兩個孩子顧得過來嗎?”宋原入夥糖廠,是要爭取機會的。機會不論早晚,到手就要抓住。他點頭:“顧得過來。我們分家,但沒有分宅子,還是住一塊兒的。”他今天才到,人都沒歇息,跟人深談這麽久,也該累了。不用另找地方安置,就在府上收拾客房休息。等宋原去了客院,徐誠才急著問林庚一個答案:“你看宋表哥怎麽樣?”林庚點頭:“很好,先到糖廠過渡一下,我後麵會把他調走。”徐誠:???他瞪大眼睛:“糖廠才幾個人,你都惦記!”林庚笑著把桌上信件推到徐誠手邊:“你看看謝敬之的信,我該給他取個外號,就叫他‘點金手’好了。鬼點子真多。”徐誠展信看,嘴裏沒鬆懈:“那跟你要挖我牆角有什麽關係?”林庚歎氣:“關係很大。他發力太猛,我得配合著來。”養兵是個無底洞,再多的錢糧砸進來,也隻是聽個響。一旦後力不足,便前功盡棄,一無所有。這一頭的大窟窿需要持續加碼,能掙錢的生意,他就不能放過。做生意需要人手,要人才。這些人哪裏來?他隻能一點點啟動他潛藏的暗線。這些都是新皇掘地三尺也想找出來的人。林庚無奈道:“以後都不會缺人了,你們也不用再為人才的事著急上火了。”徐誠還在看信,看得嘴巴逐漸變圓。製造玻璃,也就是琉璃!人工養殖珍珠,珍珠都能人工養殖嗎!?這兩樣的對比之下,黃家的布料生意、白家的地標建築,都顯得不那麽出挑。後邊還有一個讓徐誠久久不能平靜的消息。孟培德,孟大儒,已經寫信給他的學生們,屆時,豐州縣會迎來大批的能人誌士。謝星珩要把他們培養成“扶農”人才,根據農業特點,以後發配到地方上,對當地農民進行扶持,幫助當地百姓脫貧致富。最後,謝星珩在信件上做了說明。琉璃燒製法子和珍珠養殖法子,他給出來,隨林庚怎麽安排,江家不沾邊,不占股。這算“國家作坊”,算他為百姓做一點事。徐誠看到這裏,忍不住皺眉。“他這是什麽意思?”這又不是鐵,沒有必要把自家撇出去。林庚歪靠在椅子上,語調悠悠:“他是個聰明人。豐州縣本地的生意,是家族產業,是江家根基,普通商人做普通生意,無關緊要。“津口縣的果醬廠,名義上是江家的,但我們都明白,這是他們給江致微的產業,遲早會交接。所以果醬、果漿出貨,自家廠子左手倒右手,依然賬目明晰。”林庚看向徐誠,與他對視:“但皮料生意,是他們家往權貴圈子靠近的第一步。這是不可退讓的。同時,他們也不能貪多,皮料已經足以讓江家拿到入場資格,再貪多,就會引來殺身之禍。”徐誠冷不丁打了個激靈,還沒想到那一處:“什麽殺身之禍,誰要殺他們?”林庚指指自己:“我,謝敬之怕我動手殺功臣。”徐誠聽到這裏,就放鬆了下來。男人之間的交情,真是奇怪。“那你怎麽辦?真的不給江家分嗎?”林庚點頭:“不分。他押寶了,買定離手。”成敗在此一博。徐誠聽出他意思,又把信件看了一回,不再幫著勸。朝局大事,他還沒學通透。這兩個都是頂頂聰明的人,他們有了默契,多嘴勸說,還會弄巧成拙。徐誠給他看“便宜大碗”的樣品,問他:“你看這個包裝能在南地推廣開嗎?”林庚接過去看,說:“可以。哪有百姓能拒絕送碗的誘惑。 ”這事不用徐誠去跑,林庚叫個人,把樣品送到磚瓦窯,讓他們照著樣式來。先定五千個碗。徐誠有銷售策略。百姓們拿到果幹的錢以後,就搞一場“豐收”活動。津口縣的百姓一輩子都吃不了幾回糖果,他可以搞個優惠點的活動,讓他們嚐嚐鮮。無需太高的價位,既能有糖,也能有碗。他還想做雙喜糖盒,百姓家有了錢,就愛辦喜事,抓緊把家裏孩子的婚事解決。都是買糖,喜糖更應景。但這個時節,全縣都找不出幾個閑人。磚瓦窯接這個單子,還是因為他們是縣裏重點扶持的對象,一切優先磚瓦窯的生意。忙起來縣裏會抽調人手,幫忙給他們摘果子,做果幹。徐誠想了想,隻好去找印些雙喜字樣,貼在大碗肚上,也喜氣好看。還實用!其他樣式,津口縣不考慮。沒有人手,也沒有本事。等糖運到豐州縣,再從豐州縣分裝,轉而售賣。今年的果幹製作時間和去年一樣,三蒸三曬的時長在這裏,誰也快不了。因南地縣城的生意都談妥了,他們也有果幹送來售賣。才開始製作第一年,沒有那麽多商人吃得下。果幹送來,雙方都有賭的成分。為了更快的回籠資金,把貨款結算給百姓們,也是趕著季節清貨,林庚調用了衛所的兵卒,讓他們充當運貨的護衛,每一隊都有個“生意人”領著。有些是豐州來的,有些是去豐州縣學習過的當地人。他們出貨之外,去年來這裏的果商們,照著去年的進貨方式,帶來了更多的商人進貨。從六月下旬開始,津口縣進出的車輛就連綿不絕。果幹要賣出南地,別地又沒有這麽多果幹,消息也沒傳來。車輛過境時,附近府縣的人都看呆了。部分縣官還誤以為津口縣的“土皇帝”們終於造反了,還跑去衛所,要人守城防衛。得知隻是售賣果幹的車隊後,大家又是笑,又是不敢置信。去年時,果幹在附近府縣售賣過,有些百姓還記得。但那時才多少貨?今年這是果幹成災了吧。送貨的車隊,沒有必須在哪一站停靠的要求。他們可以沿路出貨,出了貨,再回津口縣拉貨。更南邊的府縣,所出果幹,需要他們送到津口縣來,否則就要再等一等。林庚在南地勢力龐大,但不敢一次調動太多衛所的士兵來幫忙。地廣人稀的地方,做大事可以,調兵是藏不住的。津口縣的送貨隊伍,都是多地少量的調動,還都在外頭跑動,不顯眼。要是南地各處連成一條線,那完了。今年的果幹也不用賣了。為此,他又想了法子。以村落為集體,每一個村子,都要選出勞動力過剩的家庭,最低出一個人,當運輸隊成員。家裏人多地少的,可以到運輸隊來掙錢。運輸隊的工錢,各家平攤。算下來,一家最高出三十文。果幹運出來賣掉,兩斤回本。這樣子操作下來,才讓車隊做到了連綿不絕。等這隊人走近了,當地人才會發現,並非是車隊連綿不絕,更南邊的城市,根本沒有那麽多的牛馬。他們用雙肩來抗,用雙腳來走。他們一步步,帶著家鄉的希望,在熾烈日光的炙烤中,來到了津口縣。@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徐誠看著他們瘦黑的身體,雙眼水汽蒙蒙。世間窮苦人,莫過於百姓。他跟林庚商量:“這個季節苦芽茶多,我讓人煮些苦芽茶吧?白水喝著沒滋味。苦芽還解暑去熱。倉房裏糧食多,看著做些糙麵餅子,來的人都喝口茶,吃個餅子,也好續續體力。”林庚側目看他:“這件事會持續幾個月,餅子能吃掉你百石糧。”徐誠算了筆帳,糧食對百姓來說,價格不低。多數都是吃糙麵陳米。但對他而言,還好。馬上要豐收了,糧價上不去。“嗯,買得起。”果漿賒個賬,等水果糖賣了,再還錢。林庚搖搖頭:“不用買,倉房裏有,就從倉房裏拿吧。”徐誠也側目:“啊?那不是你的軍糧嗎?我是說,我先做餅子,跟著買新糧還回來。”“什麽你的我的,民為貴,先吃著吧。軍糧我會再買。”林庚說。徐誠笑起來:“哦,不分你的我的,但我買新糧不行,你買就行?”林庚說他嘴貧,然後道:“戰時不動軍糧,荒年不動賑災糧。現在兩不沾,隻能我們出錢了。”為心中的憐憫。徐誠抓住他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春並收藏夫郎家的鹹魚翻身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