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糧草之事準備得怎麽樣了?”


    這個問題,劉邦幾乎是三天兩頭地就要問一次,搞得諸葛亮倍感壓力,時時匯報進展。


    “回陛下,我軍可出征兵馬約有三萬,臣意以為留守五千拱衛成都,派出兩萬五千人馬討伐叛軍即可。”


    “以一年為期,兩萬五千人馬就需十八萬斛糧草,我軍可先帶三個月的糧草,不過算上路中的損耗,還有鹽、草料、油藥、兵器…”


    劉邦聽得覺得腦袋有點大了:“行了行了,丞相,朕對這些不太熟悉,你說了也沒用,就說還需多少時日吧?”


    諸葛亮住了口,心中略一盤算,說道:“還需兩個月。”


    劉邦沉默片刻,問道:“還能再快些嗎?”


    “征集糧食本就不易,更何況還要從各地運至成都,南中山路難行,途中損耗也不是個小數目…總還是需要時間的…”諸葛亮勸說道。


    劉邦不甘地點了點頭:“行,就依丞相,那朕就再等兩個月。”


    他對於糧草調度這些本就不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他可不能瞎指揮,這個道理劉邦早在四百年前就明白了。


    這時,一個小太監入殿稟報:“陛下,東吳有使者求見。”


    君臣對視了一眼,劉邦笑道:“哈,看樣子,孫權這小子已經等不及了。”


    “臣收到消息,曹丕正在加緊趕製戰船,恐怕不日就要再伐東吳。孫權現在最怕的,就是我們記掛著夷陵之仇,趁曹魏伐吳時順江而下。”


    劉邦笑著搖頭:“嗬,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諸葛亮提醒道:“陛下,話雖如此,可待會兒吳使覲見,萬不可言語相激,毀了聯盟大事啊!”


    “朕自有分寸。”劉邦點頭應下。


    很快,隨著小太監的傳喚,一名身形高大,容貌甚偉的東吳官員,走入了大廳。


    “吳使張溫,拜見大漢皇帝!”


    劉邦笑著問道:“嗬,大漢?東吳眼中尚還有大漢嗎?”


    諸葛亮一聽,臉上頓時變了,望著劉邦,衣袖裏的手急急直擺。


    劉邦視而不見。


    “回陛下,此前荊州之事,實誠誤會,皆是呂蒙不聽號令所致,吳王也十分歉疚,特令臣此來向陛下致意。”劉邦的反應顯然在張溫的預料之中,將早已打好的腹稿說了出來。


    “賜座。”


    “早聽聞江南人士身形瘦小,怎麽張大人生得如此偉岸啊?”


    張溫剛剛跪坐下來,劉邦又陰陽怪氣地問了起來,惹得諸葛亮生了一腦門的汗。


    張溫本以為自己剛來,使一個下馬威也就罷了,怎麽這老頭子還沒完沒了了?


    見張溫半晌接不上來話,劉邦得意地笑出了聲:“哈哈哈,戲言,張大人別往心裏去。”


    諸葛亮半閉著眼睛,他知道,自己幹著急也沒用,現在一切隻能聽天由命了。


    張溫看著眉目低垂的諸葛亮,猜出了他的身份,又見劉邦三番兩次地刁難,隻當是忘不了荊州之仇,夷陵之恨。想到這裏,他心中一橫,將孫權那“壯東吳聲勢”的囑托忘到了九霄雲外。


    “臣也聽說蜀中窮困,百姓凶蠻,不知為何陛下卻是一身貴氣,英明神武呢?”張溫到底是個文化人,知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道理。


    劉邦挑眉問道:“張大人,你主在臨行前告誡你不可失了東吳聲勢,你現在這麽說,回去了不怕孫權問責嗎?”


    張溫心中一驚,他實在沒想到劉邦竟然猜得這麽準。


    事已至此,隻能破罐子破摔了!


    張溫回道:“陛下威德,四海可見,昔日曹公與陛下青梅煮酒,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以曹公之雄,尤不敢占陛下之先,臣也不過據實而言罷了。”


    這一番馬屁,拍得恰到好處,不僅劉邦聽得舒服,就連諸葛亮的心裏都頗覺自豪。


    “好!哈哈哈哈,東吳到底還是有人才的啊!聯盟之事,朕無意見,前塵舊怨也都過去了,具體事務條例,張大人與諸葛丞相商議便可。”


    諸葛亮這才有機會和張溫見禮,二人互拜。


    “聽聞張大人在江東舉薦的暨豔暨子休,秉性耿直剛正不阿,深為吳王器重,就請張大人見見我蜀地人物,略微指點,談論學術如何?”諸葛亮沒放過拉攏的機會,立馬投其所好。


    張溫一聽,喜上眉梢,他沒想到自己在東吳的事跡就連蜀中之人都聽說過,當即滿口答應。


    殊不知,諸葛亮在東吳已安插了不少細作,得知張溫前來,已對他的生平事跡提前做足了功課。


    ……


    很快,季漢為了宴請張溫而舉辦了宴席,不少蜀中人物都參與了其中。


    眾人左一杯右一杯,很快就敬得張溫麵紅耳赤,不勝酒力了。


    突然,一人搖搖晃晃地捧著酒杯走了進來,也不與其他人打招呼,找個空位就直接坐了下去,自斟自飲了起來。


    張溫喝了不少,此時已醉了個七八分,見此人沒什麽禮數,好奇地向諸葛亮問道:“此人是誰?”


    “蜀中學士,秦宓。”


    “嗬,蜀中的學士竟然這般不通禮儀?”張溫借著酒勁,大聲地說道。


    劉邦也看出來張溫喝醉了,他沒說話,就隻在一旁靜靜地看著。


    諸葛亮不可察地略一蹙眉,就準備招呼下人來將張溫攙扶著離開。


    秦宓卻站了起來,他先是瞥了劉邦一眼,見陛下正踏實喝酒吃菜,膽氣便壯了起來:“張大人若是存疑,不如和下官探討一番如何啊?”


    張溫迷離著眼睛,大著舌頭問道:“探?探什麽啊?”


    “你我二人就探探這個天!請問張大人,天有頭嗎?”秦宓率先刁難了起來。


    張溫咧開嘴笑了:“天…天如何能有頭啊?”


    “如何無頭?《詩經》有雲‘乃眷西顧’。因此,頭在西方!”秦宓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說道。


    張溫尷尬地笑了笑,向秦宓拱了拱手。


    秦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敢問張大人,天有耳乎?”


    張溫的手剛伸向酒杯,一聽這話,又慢慢縮了回來,心中有些腹誹,怎麽還有?


    見張溫不說話,秦宓便自問自答:“有耳,《詩經》有雲,鶴鳴九皋,聲聞於天,無耳,安能聽呢?”


    “再問張大人,天有姓嗎?”


    不知不覺間,秦宓已經走到了張溫的桌前,俯瞰著他,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


    這一下,張溫就是再酒醉也該醒了,天的姓?你不如直接問天子的姓好了!


    張溫慢慢撐著桌案站了起來,婉拒了諸葛亮的好意攙扶,這一站,身形比秦宓還要高上許多。


    “天的姓,不是我們該討論的。”張溫睜著通紅的眼睛,望著秦宓說道。


    秦宓絲毫不作避讓,雖是略微昂頭,卻是擲地有聲地說道:“哈哈哈哈哈,天的姓,還用討論嗎?天,自然是姓劉了!”


    一番話,說得滿堂寂靜,諸葛亮原本還想勸阻,可聽了秦宓的這句話,他也就不再去理會,難得地抓緊了麵前的酒杯喝了一小口。


    “說得好,天自然是該姓劉的!”


    “天子姓劉,天亦姓劉!”


    “劉氏天下,秦大人說得一點不假!”


    短暫寂靜之後,群臣爭相附和,一時間,滿殿嘩然。


    平日裏,這些季漢大臣之間,派係林立複雜,關係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可今日在吳使麵前,沒人會願意弱了自己的聲勢,喧囂聲都恨不得掀翻了宮殿的屋頂。


    張溫獨自一人,望著大殿上這些亢奮的季漢大臣,終究是放棄了爭辯。


    劉邦放下了酒杯筷子,笑著問張溫:“張大人以為,天姓什麽呢?”


    張溫緩緩坐了下來:“天…自然姓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漢高祖親自匡扶漢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騎若遊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騎若遊龍並收藏三國,漢高祖親自匡扶漢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