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對陣多日,戰爭一天天拖延,波斯統帥馬爾冬尼斯日感軍隊給養供給困難,麵對希臘人在本土作戰,援兵越來越多,他決定先派騎兵進攻希臘人,迅速結束戰爭。
波斯騎兵騷擾了希臘軍隊,並切斷了希臘人的水源,於是一部分希臘人撤走了,但作為主力部隊的斯巴達和雅典軍隊還按兵不動。波斯軍隊誤認為希臘人逃跑了,於是既不整頓隊形,也不按照原來的部署,像追擊逃兵似地湧上來,主要對準拉西第夢人,與斯巴達人展開了激戰。
戰鬥開始後,希羅多德描述說,波斯人用他們的藤盾連成一道壁壘,從這後麵射出了" 像雨點一樣多的箭" ,給希臘人以很大打擊。但波斯人主要靠騎兵和弓箭手作戰,一旦當戰鬥進入近戰,特別是肉搏戰時,波斯人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他們沒有希臘人那樣專門的訓練,戰鬥技術較差。尤其應該注意的是,波斯軍隊中異邦軍數量眾多,他們完全視波斯人為瞻,旗倒兵散,正如希羅多德所言:" 異邦軍的全部命運是以波斯人為轉移的,因為其他的人看見波斯人逃跑了,故而在他們甚至還沒有和敵人交鋒,便立刻也逃跑了。……勝利者就這樣跟在薛西斯的士兵後麵進行了追擊和殺戮。" 不久,希臘人發動猛攻,與波斯人展開肉搏戰,希羅多德描寫:" 直到最後,這場戰鬥竟形成了肉搏戰;原來異邦軍抓住了對方的長槍,並把它們折斷了。波斯人論勇氣和力量都是不差的,但是他們沒有防護的武裝,此外他們的訓練不夠,論戰鬥的技術到底也比不上他們的對手。" 結果,波斯軍隊傷亡慘重,30萬大軍除了一支4 萬人的軍隊逃跑了以外,隻有3000人倖免於難,其統帥馬爾冬尼斯也陣亡了。而希臘方麵,斯巴達人陣亡91人,鐵該亞人16人,雅典人52人。
普拉提亞戰役是希波戰爭的最後一次大決戰。經過這次決戰勝利,希臘人開始全麵反攻,希臘大陸很快全部解放。與此同時,希臘海軍又在小亞細亞的米卡爾海角擊敗波斯艦隊。公元前478 年,雅典進攻黑海海峽,占領赫勒斯滂左旁要塞。從此,戰爭完全在海上或海外進行。
隨著戰爭從陸戰轉入海戰,希臘聯軍內部出現分裂,以農立國的斯巴達對海上作戰不感興趣,而且海軍不如陸軍發達,撤回到伯羅奔尼撒半島。公元前478年,擁有海上強大力量並且聲威日盛的雅典和希臘本土、愛琴海各島及小亞希臘各城邦組成了新的對抗波斯的軍事同盟,史稱雅典海上同盟,或叫提洛同盟。從此以後,希波戰爭就是主要在以雅典為主的提洛同盟和波斯人之間進行的。
公元前468 年,提洛同盟大敗波斯海軍於小亞的攸裏梅敦河。公元前449 年,又大敗波斯海軍於賽普勒斯島附近。最終波斯隻好和希臘人簽訂和約,規定波斯承認小亞希臘各邦獨立,放棄對愛琴海和黑海一帶的統治。至此,希波戰爭以希臘獲得徹底性勝利告終。
(8)希波戰爭對希臘文明發展的推進
一場龐大的外來戰爭對一個民族來說有時可能是一場災難,因為它可能導致其文明的毀落。有時對其來說又可能是其文明發展的外來推動力和發展推進劑。其民族在外來壓力下,為追求生存和獨立就要對內勵精圖治,緩和內部矛盾,克服眾多小國寡民的一盤" 散沙狀態" ,聯合成一體,共同團結禦侮,推進自己文明的發展,贏得了戰爭,也就使自己的文明獲得了重生。
古代希臘文明就是麵臨如同境地,在麵對東來強大的波斯帝國的衝擊下,自己在公元前5 世紀初才剛剛發展起自己完整的文明,是逆來順受接受東方文明的統治,把自己的文明扼殺在其" 搖藍期" 裏,還是奮起禦侮,保衛自己的文明.馬拉鬆、薩拉米、普拉提亞三大會戰如果在希波戰爭中完全失敗,那麽古希臘文明很可能像歷史上其它無足輕重的諸多文明那樣被扼殺在搖籃裏,不能大放光彩。若波斯西進成功,則地中海將成為單一的古代文明區,不可能在此後的世界文明發展格局中形成東西方分庭抗禮之勢。原來地處西亞北非地中海東岸、南岸發展的古代東方文明,雖有巴比倫和埃及兩大中心的並立,但比較類似,都是" 神授的王" 統治的專製主義國家,而且
在波斯把巴比倫和埃及統一合併進其帝國後已漸趨合一。正是希波戰爭中這三次大會戰的勝利為古代希臘文明的生長發育和成熟在時間和空間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希臘的勝利使波斯西征受挫,先在地中海東部形成希波對峙局麵。雖然在以後的歲月裏,希臘民族被征服了,但已結出累累碩果的希臘文明卻反過來征服了征服者本身。以後希臘文明在希臘化時代廣泛傳播於地中海,很快及於羅馬再擴及歐洲,形成西方文明;波斯則經安息、薩珊和伊斯蘭文明等以後,繼而形成東方文明,而這個世界性格局形成的分水嶺就是希波戰爭。
希波戰爭對希臘來說的確是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驗,戰爭的勝利不僅保住了希臘城邦,也極大推動了希臘文明的發展。由於波斯的勢力退出了愛琴海和黑海,希臘城邦的海外交通和貿易便無所阻礙,這就為希臘工商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戰爭對雅典意義尤其重大。戰爭期間,第四等級廣泛參軍作戰,加強了第四等級公民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城邦製度得到迅猛發展。戰後,雅典通過提洛同盟確立了海上霸權,提洛同盟各成員實質演變成雅典帝國的下屬。經濟的繁榮,城邦製度的發展,為雅典奴隸製城邦的" 黃金時代" ——" 伯裏克利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希臘古典文明的繁榮又為日後歐洲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此意義上說,希波戰爭不僅沒有毀滅希臘文明,反而推進了希臘文明的發展。
波斯騎兵騷擾了希臘軍隊,並切斷了希臘人的水源,於是一部分希臘人撤走了,但作為主力部隊的斯巴達和雅典軍隊還按兵不動。波斯軍隊誤認為希臘人逃跑了,於是既不整頓隊形,也不按照原來的部署,像追擊逃兵似地湧上來,主要對準拉西第夢人,與斯巴達人展開了激戰。
戰鬥開始後,希羅多德描述說,波斯人用他們的藤盾連成一道壁壘,從這後麵射出了" 像雨點一樣多的箭" ,給希臘人以很大打擊。但波斯人主要靠騎兵和弓箭手作戰,一旦當戰鬥進入近戰,特別是肉搏戰時,波斯人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他們沒有希臘人那樣專門的訓練,戰鬥技術較差。尤其應該注意的是,波斯軍隊中異邦軍數量眾多,他們完全視波斯人為瞻,旗倒兵散,正如希羅多德所言:" 異邦軍的全部命運是以波斯人為轉移的,因為其他的人看見波斯人逃跑了,故而在他們甚至還沒有和敵人交鋒,便立刻也逃跑了。……勝利者就這樣跟在薛西斯的士兵後麵進行了追擊和殺戮。" 不久,希臘人發動猛攻,與波斯人展開肉搏戰,希羅多德描寫:" 直到最後,這場戰鬥竟形成了肉搏戰;原來異邦軍抓住了對方的長槍,並把它們折斷了。波斯人論勇氣和力量都是不差的,但是他們沒有防護的武裝,此外他們的訓練不夠,論戰鬥的技術到底也比不上他們的對手。" 結果,波斯軍隊傷亡慘重,30萬大軍除了一支4 萬人的軍隊逃跑了以外,隻有3000人倖免於難,其統帥馬爾冬尼斯也陣亡了。而希臘方麵,斯巴達人陣亡91人,鐵該亞人16人,雅典人52人。
普拉提亞戰役是希波戰爭的最後一次大決戰。經過這次決戰勝利,希臘人開始全麵反攻,希臘大陸很快全部解放。與此同時,希臘海軍又在小亞細亞的米卡爾海角擊敗波斯艦隊。公元前478 年,雅典進攻黑海海峽,占領赫勒斯滂左旁要塞。從此,戰爭完全在海上或海外進行。
隨著戰爭從陸戰轉入海戰,希臘聯軍內部出現分裂,以農立國的斯巴達對海上作戰不感興趣,而且海軍不如陸軍發達,撤回到伯羅奔尼撒半島。公元前478年,擁有海上強大力量並且聲威日盛的雅典和希臘本土、愛琴海各島及小亞希臘各城邦組成了新的對抗波斯的軍事同盟,史稱雅典海上同盟,或叫提洛同盟。從此以後,希波戰爭就是主要在以雅典為主的提洛同盟和波斯人之間進行的。
公元前468 年,提洛同盟大敗波斯海軍於小亞的攸裏梅敦河。公元前449 年,又大敗波斯海軍於賽普勒斯島附近。最終波斯隻好和希臘人簽訂和約,規定波斯承認小亞希臘各邦獨立,放棄對愛琴海和黑海一帶的統治。至此,希波戰爭以希臘獲得徹底性勝利告終。
(8)希波戰爭對希臘文明發展的推進
一場龐大的外來戰爭對一個民族來說有時可能是一場災難,因為它可能導致其文明的毀落。有時對其來說又可能是其文明發展的外來推動力和發展推進劑。其民族在外來壓力下,為追求生存和獨立就要對內勵精圖治,緩和內部矛盾,克服眾多小國寡民的一盤" 散沙狀態" ,聯合成一體,共同團結禦侮,推進自己文明的發展,贏得了戰爭,也就使自己的文明獲得了重生。
古代希臘文明就是麵臨如同境地,在麵對東來強大的波斯帝國的衝擊下,自己在公元前5 世紀初才剛剛發展起自己完整的文明,是逆來順受接受東方文明的統治,把自己的文明扼殺在其" 搖藍期" 裏,還是奮起禦侮,保衛自己的文明.馬拉鬆、薩拉米、普拉提亞三大會戰如果在希波戰爭中完全失敗,那麽古希臘文明很可能像歷史上其它無足輕重的諸多文明那樣被扼殺在搖籃裏,不能大放光彩。若波斯西進成功,則地中海將成為單一的古代文明區,不可能在此後的世界文明發展格局中形成東西方分庭抗禮之勢。原來地處西亞北非地中海東岸、南岸發展的古代東方文明,雖有巴比倫和埃及兩大中心的並立,但比較類似,都是" 神授的王" 統治的專製主義國家,而且
在波斯把巴比倫和埃及統一合併進其帝國後已漸趨合一。正是希波戰爭中這三次大會戰的勝利為古代希臘文明的生長發育和成熟在時間和空間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希臘的勝利使波斯西征受挫,先在地中海東部形成希波對峙局麵。雖然在以後的歲月裏,希臘民族被征服了,但已結出累累碩果的希臘文明卻反過來征服了征服者本身。以後希臘文明在希臘化時代廣泛傳播於地中海,很快及於羅馬再擴及歐洲,形成西方文明;波斯則經安息、薩珊和伊斯蘭文明等以後,繼而形成東方文明,而這個世界性格局形成的分水嶺就是希波戰爭。
希波戰爭對希臘來說的確是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驗,戰爭的勝利不僅保住了希臘城邦,也極大推動了希臘文明的發展。由於波斯的勢力退出了愛琴海和黑海,希臘城邦的海外交通和貿易便無所阻礙,這就為希臘工商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戰爭對雅典意義尤其重大。戰爭期間,第四等級廣泛參軍作戰,加強了第四等級公民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城邦製度得到迅猛發展。戰後,雅典通過提洛同盟確立了海上霸權,提洛同盟各成員實質演變成雅典帝國的下屬。經濟的繁榮,城邦製度的發展,為雅典奴隸製城邦的" 黃金時代" ——" 伯裏克利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希臘古典文明的繁榮又為日後歐洲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此意義上說,希波戰爭不僅沒有毀滅希臘文明,反而推進了希臘文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