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床,你沒有這樣的床嗎?”


    初見麵的時候,小老七就是從棺材裏爬出來的,如今自己也有了副棺材做的床了。


    別說,隻要心裏不慌不怕,就像小老七說的那樣,棺材裏頭其實挺舒服的。


    那包螢石粉,本來是留給自己用的,沒想到會在山裏又遇到梅小姐,隻好給她用了。


    好在小老七追著梅小姐去了,不論怎樣,自己的棺材和梅小姐極有可能將去同一個地方,小老七最後一定能找到自己的。


    一時想到小老七,心裏安慰許多,也覺得棺材裏並不是很可怕。這樣一個古靈精怪生機勃勃的人,難怪能讓朱季川念念不忘。陳南山若是知道小老七是個姑娘家,又會是什麽反應。


    但一時又想到阿辭,不由得心痛得很,想著她當年便是這樣被人一路運出城,在黑暗中耳不能聽眼不能看,若是再……


    如今,他隻盼阿辭還活著,隻要還活著就會有希望。


    棺材外的聲音他都聽不見,小老七誇他是個好聾子,不知道有沒有治好的可能?


    不辨東西南北,也不知道自己此刻身處何方,李昱白抱了一絲希望,若是棺材板子打開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可以看見阿辭的臉?


    這次停留的時間有點久,之後再動起來時,速度也慢了許多。


    不知是路上的路況不好,還是在等什麽。


    在他感覺他的床變得空氣十分稀薄的時候,他再次伸手叩響了棺材板子,還問到:“外麵有人嗎?”


    棺材停了,又被打開了一個小口子,微涼的風帶著細雨絲一下就從小口子那裏灌了進來,新鮮的涼意讓他的鼻子很癢。


    李昱白不由得打了個噴嚏,口子那裏出現的人臉立刻退開了。


    “抱歉,”李昱白說,“失禮了。”


    是穿著孝子服頭上圍著圈草繩的一個中年男子。


    從沒見過的一張臉。


    這個孝子什麽都沒說,隻給自己喂了口水,很快就把棺材板子蓋上了。


    就這一會功夫,李昱白看到了陰沉沉的天空,還有帶著濕意的風雨。


    四野都是水,整個隊伍是淌在水裏行走著的,不知身在何方,也不知要去往哪裏。


    很快,他的世界又隻剩一片沉默的漆黑。


    但他心裏是有希望的,他離阿辭更近了。


    ……


    “娥姐,伍叔一直沒回花船,會不會是那邊出事了?”青鸞在花船上翹首以待,心中忐忑不安。


    “外河漲水了,”娥姐說,“伍家溝那地勢高,漲不到他那去,估摸著大約是被拉苦力去修堤壩了。”


    青鸞實在是等不了,撐著傘走出了船艙。


    “哎呦,青鸞,你就別擔心了,你家小妹頭水性好著呢,”娥姐說,“魚都沒她能遊,泥鰍都沒她滑溜,饕餮都沒她能吃肉。”


    青鸞不說話,雨水在她的傘沿滴成了一道水簾,她伸出手去接住了滴滴答而下的水珠。


    水霧彌漫中,更襯得她螓首娥眉,秀麗無端。


    “一枝穠豔露凝妝,雲雨巫山枉斷腸,”娥姐越看越歡喜,“咱們的青鸞明日必定能拔個頭籌回來,娥姐我啊,也能在這秦淮河揚眉吐氣一把。”


    青鸞乖巧的應了聲,眼睛卻一直看著遠方,雙眉輕鎖,不勝擔憂之態。


    娥姐便不由得安慰道:“你把心放肚子裏去,要不我讓老黑子去伍家溝打探一下。”


    青鸞:“娥姐,我能不能跟著去看看?”


    “哎呦, 我的小祖宗,”娥姐趕緊將她扶進花廳裏,“你別看咱這河麵就高了幾寸,城外現在可不敢隨便去,指定是已經發大水了。”娥姐說,“你且安心再去練會舞,等你練好舞,老黑子也就回來了。”


    “這麽大的雨,若是城外已經鬧了水患,秦淮河上還能舉行選花魁大賽麽?”青鸞問,“娥姐,那些當官的、那些世家能在這個時候抽空來看花榜嗎?”


    “十六樓那麽高,水淹不到火燒不了,外城漲水關內城什麽事,你見過幾個世家公子住在外城的,又有哪個當官的一年能下鄉走一回?”娥姐笑起來,“你放心,隻要十六樓還開著,明日的花場盛事就一定能開起來。”


    她暢想了一下明日的盛況,得意地總結說:“花場兩榜,一個豔榜,一個藝榜,豔榜選狀元、探花、榜眼、傳臚各一人,藝榜隻選狀元一人,青鸞你拿下豔榜狀元是當之無愧的,哎,隻是可惜你的聲音……”


    她一邊說,一邊倒了杯茶遞給青鸞:“若是能拿下豔榜藝榜雙榜狀元,那真是太好了,娥姐我也能在秦淮河上……不,至少也能在金陵城裏橫著走了。”


    青鸞優雅的將那杯茶舉到唇邊,抬眼便看到了那座猶如宮殿的十六樓。


    秦淮河邊,十六樓上,據說老早就已經被包場了,就連金陵王家、周家幾大世家公子一擲千金,都沒搶到十六樓南邊的頂樓包廂。


    秦淮河上的花燈宛如遊龍驚鴻,連拱橋的橋墩都披紅掛彩煥然一新,這全江南的才子富豪英雄都將匯聚在這裏。


    遠近花船上的琴簫之聲悠揚又嘈雜,都鉚足了勁想在一眾仙樂之中脫穎而出。


    娥姐說:“放心,我讓老黑子把小妹頭也接過來,讓她開開眼,看一看這秦淮盛事。”


    青鸞撥動了琴弦,若不是擔心外城水患,她私心裏是不想小七妹來的。


    小七妹是自由自在的鷹,何須來看這籠中金絲雀的扭捏作態。


    不過她又笑了。


    她想得淺了。


    小七妹從未高看她自己,也從未看低別的女子。


    內城一片歌舞升平,卻不知外城已經哀鴻遍地。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道姑一身反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視力零點二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視力零點二一並收藏小道姑一身反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