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上午,眾臣齊聚春和殿。這一次,高熾一改昨日猶豫不決的態度,以國朝從無處決親王舊例為由,堅決主張赦免高煦死罪。劉觀等人雖然反對,奈何高熾態度十分堅決,加之瞻基和楊榮亦附和高熾,一番爭論過後,大家終於統一了意見。
當從高熾和瞻基口中聽到為高煦求情的話後,永樂表麵不滿的同時,眼角卻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末了,永樂問道:“那依爾等之見,當處煦兒何罪?”
一聲“煦兒”,已明白無誤地表明了永樂的態度。瞻基暗中一聲嘆息。高熾欠著身子,一臉痛惜地道:“二弟利令智昏、誤入歧途至此。今雖賴父皇開恩,饒其不死,但若不嚴加懲戒,恐不足以令其悔悟。兒臣與列為臣工商議,當奪其王爵,貶為庶人,徒往鳳陽安置。其所領之三護衛親軍一併革去。穀王為虎作倀,亦與二弟同例。如此處置,父皇以為可否?”
這是一個方方麵麵俱可兼顧的處罰。既免了高煦的死罪,又可以徹底斷絕他將來繼續作亂的可能,於世人麵前亦算有所交待。
永樂沒有吭聲。就高煦所犯下的罪行論,這種程度的處罰已經十分寬大,永樂幾乎就要點頭稱善。可話到嘴邊,他卻遲疑了!
高煦畢竟是永樂最寵愛的兒子!曾經一度,他還是永樂心中最合適的皇儲人選!想到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為自己的靖難大業立下汗馬功勞的愛子,從此就將淪為庶民,在清冷寂寥的鳳陽皇陵旁窩囊至死,永樂心中莫名的生出一絲悲涼!正所謂虎毒不食子。盡管永樂有著鐵石般的心腸,盡管他曾經對無數威脅到自己皇位的敵人都毫不留情,但真當要處置的是自己的二兒子時,身為人父的永樂終於心慈手軟了!
“煦兒究竟是立過大功的!”永樂一臉沉痛地咕噥道。
聽得永樂此言,高熾和瞻基均是一愣,正欲再說,永樂已搖搖頭,緩緩道:“算了!煦兒生性桀驁張狂,真要這般處置,恐怕比殺了他還難受。朕既已宥其死罪,索性就再寬仁一些,還是留住他的漢王爵位,改封國於樂安。至於護衛親軍,削其左、右二護衛,改中護衛為青州護衛,算是給他留些臉麵,讓他安安穩穩地做個太平王爺,了此一生吧!”
“啊?”高熾和瞻基均睜大了眼睛。連王爵都未削,僅將藩國由府城降為州城,這種程度的處罰,與高煦所犯下的罪過相比,簡直就不值一提!高熾還沒說話,瞻基便忍不住搶先道:“皇爺爺,如此處置,恐不足以使二叔悔悟!”
“他這個人,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悔悟的!”永樂一臉頹唐地道,“朕也不指望他能悔悟!隻要他不再作亂,朕就心滿意足了!”
“可是……”瞻基仍欲再說,高熾已經阻止了他,繼而對永樂道,“既然父皇寬大為懷,想來二弟定能體會苦心,從此安分守己!”
“但願如此吧!”永樂的苦笑中透著落寞和悲涼。
“既然二弟如此安置,那十九叔是否也遵照此例處理?”
“他?”永樂眼中突然迸出一絲寒光,怒氣沖沖地道,“白日做夢!朱橞狼子野心,蠱惑煦兒,其罪絕不可輕宥!念其是太祖親子,靖難中又有微功,饒他一條賤命!削去王爵,貶為庶人,滾到鳳陽去守陵贖罪!長沙三護衛全部遷到塞上戍邊!”
朱橞本是受高煦挑唆,但在永樂口中卻倒過來成了蠱惑高煦,這其間奧妙,高熾和瞻基心明如鏡。二人不再多說,隻拱手道:“遵旨!”
八
夜色朦朧,南京至蘇州的官道上,史復正倉皇失措地奔走著。就在兩日前,永樂車駕進京,漢王被押入宮中軟禁,苦心經營多年的漢藩至此徹底崩潰。
大廈已傾,逃亡自成了史復的唯一出路。好在史復雖實際上是漢藩謀主,但卻是以布衣入幕,並未接受任何漢府官職;加之他平常深居簡出,除了漢王的少數心腹外,外人大都以為他不過是個普通清客,對他漢府中的真實地位不甚了了。也正因為如此,方使他得以避開王府周圍星羅密布的朝廷密探,搶在永樂下旨查抄煦園之前逃了出來。現在的他,猶如喪家之犬,前途一片茫然。但不管怎麽說,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趕緊逃出南京。
為謹慎起見,史複選擇晝伏夜出,兩日跋涉下來,他已行至丹陽境內,再往東過常州,就是蘇州府了。史復的目的地是蘇州府轄境的吳縣,準備在那避上一陣,待風頭過去,再圖謀後舉。
忽然,官道後方上傳來一陣馬蹄聲。史復立刻警覺起來:此時已近三更,按道理不會有旅人趕路,這些人十有八九是朝廷的官差。念及於此,史復立刻下了官道,在一塊大石頭後麵躲了起來。
過了一會,馬隊奔馳而過,中間史復曾小心地探出腦袋,想看清楚騎手們的服飾,以辨明其身份。無奈月色昏暗,除了一片黑影,其餘什麽也看不清。史復索性也不管了,他從腰間的葫蘆樽,往肚子裏灌了兩口酒,讓身子暖和些,然後又將身上裘衣緊了緊,準備歇息一陣,等馬隊走遠了,再起身趕路。
史復已經連續走了兩個多時辰,此刻一停下來,頓覺全身上下疲憊不堪,加上烈酒下肚,醉意泛起,更讓他睏倦難耐,竟就不知不覺地打起盹兒來。就這麽睡了不知多久,忽然史復覺得屁股一疼,似有人在踢自己,待他睜開眼睛一瞧,不禁大驚失色,在他周圍,幾個舉著火把的黑衣人,正一臉冷漠地望著自己!
</br>
當從高熾和瞻基口中聽到為高煦求情的話後,永樂表麵不滿的同時,眼角卻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末了,永樂問道:“那依爾等之見,當處煦兒何罪?”
一聲“煦兒”,已明白無誤地表明了永樂的態度。瞻基暗中一聲嘆息。高熾欠著身子,一臉痛惜地道:“二弟利令智昏、誤入歧途至此。今雖賴父皇開恩,饒其不死,但若不嚴加懲戒,恐不足以令其悔悟。兒臣與列為臣工商議,當奪其王爵,貶為庶人,徒往鳳陽安置。其所領之三護衛親軍一併革去。穀王為虎作倀,亦與二弟同例。如此處置,父皇以為可否?”
這是一個方方麵麵俱可兼顧的處罰。既免了高煦的死罪,又可以徹底斷絕他將來繼續作亂的可能,於世人麵前亦算有所交待。
永樂沒有吭聲。就高煦所犯下的罪行論,這種程度的處罰已經十分寬大,永樂幾乎就要點頭稱善。可話到嘴邊,他卻遲疑了!
高煦畢竟是永樂最寵愛的兒子!曾經一度,他還是永樂心中最合適的皇儲人選!想到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為自己的靖難大業立下汗馬功勞的愛子,從此就將淪為庶民,在清冷寂寥的鳳陽皇陵旁窩囊至死,永樂心中莫名的生出一絲悲涼!正所謂虎毒不食子。盡管永樂有著鐵石般的心腸,盡管他曾經對無數威脅到自己皇位的敵人都毫不留情,但真當要處置的是自己的二兒子時,身為人父的永樂終於心慈手軟了!
“煦兒究竟是立過大功的!”永樂一臉沉痛地咕噥道。
聽得永樂此言,高熾和瞻基均是一愣,正欲再說,永樂已搖搖頭,緩緩道:“算了!煦兒生性桀驁張狂,真要這般處置,恐怕比殺了他還難受。朕既已宥其死罪,索性就再寬仁一些,還是留住他的漢王爵位,改封國於樂安。至於護衛親軍,削其左、右二護衛,改中護衛為青州護衛,算是給他留些臉麵,讓他安安穩穩地做個太平王爺,了此一生吧!”
“啊?”高熾和瞻基均睜大了眼睛。連王爵都未削,僅將藩國由府城降為州城,這種程度的處罰,與高煦所犯下的罪過相比,簡直就不值一提!高熾還沒說話,瞻基便忍不住搶先道:“皇爺爺,如此處置,恐不足以使二叔悔悟!”
“他這個人,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悔悟的!”永樂一臉頹唐地道,“朕也不指望他能悔悟!隻要他不再作亂,朕就心滿意足了!”
“可是……”瞻基仍欲再說,高熾已經阻止了他,繼而對永樂道,“既然父皇寬大為懷,想來二弟定能體會苦心,從此安分守己!”
“但願如此吧!”永樂的苦笑中透著落寞和悲涼。
“既然二弟如此安置,那十九叔是否也遵照此例處理?”
“他?”永樂眼中突然迸出一絲寒光,怒氣沖沖地道,“白日做夢!朱橞狼子野心,蠱惑煦兒,其罪絕不可輕宥!念其是太祖親子,靖難中又有微功,饒他一條賤命!削去王爵,貶為庶人,滾到鳳陽去守陵贖罪!長沙三護衛全部遷到塞上戍邊!”
朱橞本是受高煦挑唆,但在永樂口中卻倒過來成了蠱惑高煦,這其間奧妙,高熾和瞻基心明如鏡。二人不再多說,隻拱手道:“遵旨!”
八
夜色朦朧,南京至蘇州的官道上,史復正倉皇失措地奔走著。就在兩日前,永樂車駕進京,漢王被押入宮中軟禁,苦心經營多年的漢藩至此徹底崩潰。
大廈已傾,逃亡自成了史復的唯一出路。好在史復雖實際上是漢藩謀主,但卻是以布衣入幕,並未接受任何漢府官職;加之他平常深居簡出,除了漢王的少數心腹外,外人大都以為他不過是個普通清客,對他漢府中的真實地位不甚了了。也正因為如此,方使他得以避開王府周圍星羅密布的朝廷密探,搶在永樂下旨查抄煦園之前逃了出來。現在的他,猶如喪家之犬,前途一片茫然。但不管怎麽說,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趕緊逃出南京。
為謹慎起見,史複選擇晝伏夜出,兩日跋涉下來,他已行至丹陽境內,再往東過常州,就是蘇州府了。史復的目的地是蘇州府轄境的吳縣,準備在那避上一陣,待風頭過去,再圖謀後舉。
忽然,官道後方上傳來一陣馬蹄聲。史復立刻警覺起來:此時已近三更,按道理不會有旅人趕路,這些人十有八九是朝廷的官差。念及於此,史復立刻下了官道,在一塊大石頭後麵躲了起來。
過了一會,馬隊奔馳而過,中間史復曾小心地探出腦袋,想看清楚騎手們的服飾,以辨明其身份。無奈月色昏暗,除了一片黑影,其餘什麽也看不清。史復索性也不管了,他從腰間的葫蘆樽,往肚子裏灌了兩口酒,讓身子暖和些,然後又將身上裘衣緊了緊,準備歇息一陣,等馬隊走遠了,再起身趕路。
史復已經連續走了兩個多時辰,此刻一停下來,頓覺全身上下疲憊不堪,加上烈酒下肚,醉意泛起,更讓他睏倦難耐,竟就不知不覺地打起盹兒來。就這麽睡了不知多久,忽然史復覺得屁股一疼,似有人在踢自己,待他睜開眼睛一瞧,不禁大驚失色,在他周圍,幾個舉著火把的黑衣人,正一臉冷漠地望著自己!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