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車時已是下午4點多了,許世友說:“一槍沒開,一隻鳥也沒打,回去在哪裏打幾槍。”走出不遠,聽到樹林中有鳥叫,我們就下了車,準備讓保衛幹事打它幾隻。正說著話,“乒!”槍響了,隻見兩隻鳥象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搖搖擺擺地從空中降落下來,一看許世友司令員手裏端著槍。大家說:“打得好!”獵物以到手,我們就上車從原路返回西園了。


    第二天,許世友根據勘查水庫的情況,告訴軍區司令部、軍區工程兵部採取措施,萬一被越軍飛機轟炸,要有對付的辦法。告訴空軍和高炮部隊,要有保衛水庫大壩的火力計劃和部署。


    我們軍區前進指揮所工作人員已經進入坑道,這天我陪著許司令員視察指揮所的設施。這指揮所坑道位於南寧市郊區,離城約5公裏,是自然山洞改造的。一上山,遠遠就看見一片綠樹成蔭、路徑蜿蜒,令人感到風景區的優雅氛圍。走了兩公裏,到了風景區邊沿,一條隻能通過一輛汽車的道路,左邊是陡崖,右邊是深溝,參天大樹遮蓋,使人感到有一股清新的涼氣。走進風景區,啊!果然很美,山勢陡峻秀麗;半山腰修了涼亭,有小路相通,欄杆相接;亭子向下200米處,一排自然洞,洞口藤葛盤繞;山腳是邕江,江水滔滔東去;洞外修了幾間小屋,素雅協調;周圍花草樹木茂密,有高大的木棉樹蓋頂,有鳳凰樹夾在其中,有開紫花不知名的樹在最底層;野花芳草漫山遍野。現在,院內停了幾輛吉普車;發電機嘟嘟響;炊事班切菜發出的桌球聲;洞口有警衛戰士荷槍實彈站崗;電話線拉滿了樹杆、牆壁;高射機槍架滿周圍山頭;送信的摩托車來往穿梭,儼然是一個戰地指揮所。我們順東口走進坑道,隻見作戰部一科科長孫戈卿正在緊張地掛地圖,參謀們架床鋪、擺桌椅,通信兵裝電話,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沿坑道,到各部局、各指揮組走了一趟,回到作戰室坐下來,許司令員說:“這個坑道太小,不如南京軍區的指揮所,那裏大;‘文化大革命’一段時間,我就在那裏,很安全。”提起“文化大革命”我又想起許司令員一個傳奇故事。我就說:“聽說,‘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幫’指揮造反派去抓您,那些造反派明明看見你在房子裏,進去以後就不見了。那些鬼東西們到處搜查,怎麽也找不到。突然發現你在客廳的高牆上,貼牆懸空而立,那些無名小輩想突然襲擊,繞道側後,剛要去抓你,你又飛身而去,無影無蹤了。”許世友聽後笑著說:“你聽到的這故事,變成了神話故事,我可不是神;不過,你講得也有點影子。我在少林寺學武功時,有一種功叫睡樁功,練這種功,就有相似的情形。練法是,身子臥在淩空的又硬又窄連半個身子都容不下的木樁上,而且是貼牆而臥。這個情形和你剛才說的,貼牆懸空而立有點象,不過,一個是立,一個是臥。這個練功法,我也給別人說過,可能人們把這個情形,說成你講的神奇故事了。”他回憶著說:“想起當年那種生活,是很苦的,也是很嚴的,在那麽窄的樁上睡覺,一不小心就會掉下來。如果掉下來,被師父發現,就被打一頓,挨了打還不能哭,說是菩薩打的。當然,那裏麵是迷信統治,但那種嚴格也是很管用的,硬是練出睡覺如醒的功夫。不嚴格,這種功是練不成的,嚴師出高徒,苦練出硬功。”


    許世友講練武功的時候,總是聯繫軍事行動,聯繫自衛還擊作戰,對人有所教益,這就是他長講的傳幫帶。他說:“少林寺練睡樁功,目的是練出睡覺如醒的硬功夫,有一點動靜就能知道,甚至有一股風吹來,就可以馬上驚醒。練就這種功的好處是很多的,如果有人在你睡覺的時候來殺害你,你馬上可以動手還擊。我當紅軍時,那是遊擊環境,敵人隨時都可能來襲擊我們,那時我就用上了,敵人一有動靜,我馬上集合隊伍,或打或走,來得很快。”他手指著值班參謀的床鋪說:“這是值班參謀睡覺的地方,我們的參謀能不能做到睡覺如醒?恐怕不行,有的連電話響都吵不醒。那還有不誤事的!”


    許世友司令員的這種嚴格作風處處可見,對各種人員都要嚴格要求,他用講故事的方式教育部下,要求值班參謀睡覺如醒。他覺得值班參謀職位不高,但他們管得確是軍區指揮作戰的大事,他們如果出差錯,會有害於這次對越作戰的勝利。


    這些天來,他到各部隊、各機關檢查戰備工作,都是嚴格要求,為了把這次戰役打好,打出一個中越友好的局麵,打出一個和平安定的中越邊境。打好了,這可能是中越之間的最後一戰,打不好,越軍還會翹尾巴,我們還不得不再打。他要兢兢業業把戰備搞好,嚴格要求各級人員各盡職責,共同努力,完成中央軍委交給的作戰任務。他要求軍區前指組織好各軍兵種的協同,協助他指揮好這次作戰。


    經過他親自檢查,他覺得各單位的準備工作已走上軌道,相信各單位會認真準備好。他下一步想重點抓對敵人情況的研究,把有關作戰的各種情況掌握起來。


    第05章 掌握敵情


    許世友常引用毛澤東同誌的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打仗了,他首先要把敵情搞清楚,情況明才能決心大,搞不清敵情,就無法下正確的決心。他到達南寧後的一天,在他的宿舍裏對我說:“敵情搞得怎麽樣?”  “在我們正麵的敵人,團以上單位基本清楚。”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許世友的最後一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德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德禮並收藏許世友的最後一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