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績不好,老師一定是先找你談心,再不行找你家長,再不行再退你學,不能第一次就退你學……哦,我忘了你沒有上過學。”無爭在腦海中喃喃自語,“況且,他的正確與否也不是考試成績那樣容易看出,我一開始就退他學太不公平。”“他可不是成績不好,他是在犯罪。”無爭說:“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莊子這句話不是說該把竊國者當賊誅殺,而是說仁義禮法不足以評斷世雄。他說得對,我還是親自判斷吧。放心,我有備用方案的。”係統歎了口氣。無爭最大的弱點就是太容易帶入別人的位置,體驗那些本不屬於他的複雜思慮,弄得心裏糾結。反正人和人永遠無法相互理解,還不如理直氣壯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講自己想講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豈不開心自在。這道理他也跟無爭說過,但這個青年就是固執地不願接受。他從來不接受任何簡單易行的方法。係統在這種非原則性問題上隻能提供建議,他連妥協的資格都沒有,一開始就隻能投降,喪氣問道:“現在你也看到了,慕容白無可救藥,你接下來到底打算怎麽辦?”無爭沒有立即回答,看向旁邊,慕容白篤定地微笑著看著他,也在等一個答案。這兩位都覺得他沒有別的選擇,最後得出的結論卻大相徑庭,倒也很有意思。無爭於是也站了起來,和慕容白對視著,把手放在慕容白的肩膀上,很坦誠地說道:“太子殿下,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我不能加入你的麾下。”慕容白一聽對方都不叫自己小白,心裏一沉,急急道:“無爭,我不是想要你聽我差遣……”陸西莊在一旁暗自偷笑,殿下有收藏的癖好,看見天下第一劍客無爭這樣的稀世珍寶心癢難耐,拿到後當然也不會拿出來日日差遣使用,否則用壞了哪有替代品。無爭倒沒有陸西莊這麽了解太子,他聽到慕容白這樣說很是感動,可惜他要的是世界和平,不是在慕容白身邊安居樂業。他難得打斷對方道:“我知道。小白,我知道你待我很好,你做的事情也不全是錯的,但是……”他在慕容白耳邊輕聲坦白,抓在慕容白肩上的手微微用力,將他拉到身邊,突然伸手握住自己的茶杯往一邊擲去,發出破碎的響聲。陸西莊下意識看過去,而在下一個瞬間,無爭同慕容白都已經從房間裏消失。陸西莊神色大變,衝向敞開的窗戶,極目遠眺終於發現了兩個小黑點,同時發號施令:“追!”作者有話要說: 無爭眼看要輸,一掌劈翻棋盤,扛著對手跑了(滑稽)第15章 竊國者侯彼時慕容白專注聽著無爭的話,未曾對他有防備。慕容白身邊不乏高手,各種保護機關應有盡有,若他有心防備無爭絕不可能輕易擄走他。但他在見無爭的第一夜就斷定這是個心慈手軟的高手,能守不能攻,與其說是敵人不如說是獵物。他這樣自信的獵人,不會對獵物太過防備。理所當然地,這次被兔子咬了手。無爭握住他的肩膀,在他耳邊輕聲說:“太子殿下,你說我理解你,但是你理解我麽?”他一邊說,一邊摔了杯子,然後抱起慕容白飛上了旁邊的屋頂。慕容白沒料到兔子居然會咬人,一時間頭腦一片空白,驚訝的工夫就已經被帶出幾百米。他在空中沒有別的支撐點,隻能緊緊抱住無爭的脖子,臉貼在對方肩上結實的肌肉上,被對方帶著在空中風馳電掣般移動。慕容白還沒嚐試過這種交通方式,感到十分新奇,很想以後天天坐。兔子剛剛雖然咬了人,但畢竟不是食肉動物,咬得不疼,慕容白頓時覺得自己還有機會抱他回去養。他頂著風,對無爭大聲問道:“你要去什麽地方?”風灌入耳,無爭沒有聽清,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低頭把耳朵湊到對方麵前。風帶來又帶走對方身上的氣息,稍縱即逝的香氣頓時讓他有些心猿意馬。他記得在上個世界,小白很喜歡這樣被他抱在懷中,甚至願意為此推後他的計劃。那這次的小白呢?慕容白在他耳邊旁邊吹氣道:“你要帶我去什麽地方?”無爭臉微微一紅,微微抬頭在對方的耳邊道:“越城。”慕容白愕然,剛想問對方為什麽要帶自己去那種地方,便想起無爭的話:“你說我理解你,但是你理解我麽?”他恍然笑道:“你想用這種方式讓我理解?”無爭是以為他沒有上過戰場,想用血腥的場麵將他嚇退麽?想到血這個字,慕容白臉色微微一白,更用力地摟住無爭的脖子,嘴唇輕啟,聲音喃喃消散於風中:“不敢殺人,倒是挺擅長精神攻擊的嘛……”他心裏微冷,卻又隱隱有些興奮,冷酷的血液迅速流動出火星。如果無爭全然被動,那也太無趣了,這樣有來有往才有意思,他也要趕緊想想應對策略了。他會讓無爭明白,究竟誰才是大義,最好能讓對方心服口服地改換陣營,乖乖做自己的大號兔子抱枕。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那邊無爭啟用二號方案劫走了慕容白,這邊姬侍郎剛剛下朝。今日朝會皇帝依舊沒有露麵,由孫吳二位丞相代理各項事務。為官數年,姬侍郎熟諳當今大陳的規矩,皇上算什麽,隻有孫吳兩家才是永遠不會倒的。他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將慕容皇族化為手下傀儡,文武百官當做局中棋子,在大陳的棋盤上縱橫殺伐。無論是深宮中重病不起的老皇帝,宮外風頭正盛的當朝太子,還是他們這滿朝官員,其實不過是孫吳兩家未能決出勝負的一局棋罷了。這兩家自大陳建立就盤踞在這個王朝的根上,雙雙錯盤而上,有傳言說當年若不是兩家相互殺紅了眼,也不會讓慕容家漁翁得利。但漁翁如今也垂垂老矣,再製不住身下兩條惡蛟,隻能任他們相爭。兩家至今勢均力敵,難分勝負:孫家有一個丞相,吳家也有一個丞相。孫家有半朝官員,吳家也有半朝官員。孫家是已逝皇貴妃的母家,而吳家則是皇帝的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