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熊熊燃燒,整座大殿都置於大火中。火燒在她身上,她疼得將身子蜷起來,皮肉被火燒得滋滋作響,不一會兒,將她整個人都燒著,她被大火淹沒,痛苦得想大喊,聲音卻被火舌吞沒,喉嚨也被燒壞了。她腦海中最後一個念頭是,阿瑤應當安全了吧。願她餘生安康,倘若可以,偶爾也能想起她。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被活活燒死有多疼。小老虎看到漢王在火中掙紮, 嚇得瑟縮。君瑤滿臉都是淚, 小漢王膽子小, 怕鬼怪, 怕黑夜,更怕疼, 卻選了這樣慘烈的方式,終結一生。她怎麽都忘不了, 當初趕回漢王宮, 看到被燒成焦炭的屍身時, 心都要被撕裂的痛苦。然而那種痛苦,竟遠不及親眼看到漢王在火中掙紮之萬一。小老虎從未見過君瑤這般失態, 她抬手捂住嘴, 臉上全是淚,咬緊了牙關才沒有哭出聲來。小老虎小心翼翼地抱她,君瑤靠在她的懷中, 哽咽道:“阿緣……都是我的錯……”小老虎為她擦眼淚,一個勁地安慰她:“我知道的, 帝王之氣相護, 阿瑤近不得身。不怪你。”君瑤搖頭:“你不知道, 你那時不知道……”她頓了頓,眼中滿是後悔:“我本可以告訴你,帶你走,你就不必受這樣的苦。“是她太過優柔,想著隻要等殿下不做皇帝, 她們就可以相守,卻沒料到像隻小貓般怯生生的小殿下,竟會那般絕望。不論過去多久,君瑤想起漢王自焚而亡,都難以原諒自己。也因此,她每見阿緣,總覺心疼,不論待她多好,都覺不夠。小老虎的腦海中漸漸浮現一些畫麵,仿佛是深藏在她記憶深處,在一塵封的角落,此時有了漢王為引,她漸漸想了起來,有了共鳴。漢王點燃大殿時的絕望與痛苦,透過數千年時光,在蕭緣的心頭漫開。國亡了,家沒了,阿瑤也從未喜歡過她。縱使能逃脫,她怕是也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蕭緣心中蒙上了一層驅散不開的陰鬱,但她還是很乖巧地安慰君瑤:“不怪阿瑤,時勢如此,天道不可違。”蕭緣是真的一點都不怪君瑤。深愛一個人時,怎敢讓她知曉與她相愛之人竟是妖。何況小漢王還這般膽小,連在黑夜行走都膽戰心驚,若是讓她知曉阿瑤是妖,怕是要嚇壞了。蕭緣在君瑤的嘴角親了一下,繼續道:“阿瑤最好了,一點也不怪阿瑤。”她總是這般,既懂事又貼心。君瑤仍是後悔,後悔沒有護好漢王,她輕撫蕭緣的臉龐,像是怕弄疼了她。蕭緣握住她的手,彎了彎唇角,目光軟軟的,十分篤定道:“不疼的,火隻燒了我一會兒,很快就過去了,不疼。”她這樣說,君瑤更加心疼。小老虎幫她擦眼淚,親親她的眼睛,道:“阿瑤不哭。”君瑤點頭,她想起一事,望著蕭緣,問道:“你魂魄去了哪裏?”漢王去後,君瑤遍尋天下,都未尋見她的轉世,也未找到她逗留人間的遊魂。此事她至今都未想明白,不知漢王去了哪裏。蕭緣回憶了許久。她想起來了,然而記憶卻很模糊。她隻隱約想起一個大概,一麵回憶一麵道:“我留在地府了。”她努力回憶那時情形,腦海中漸漸地清晰起來。漢王到地府,走過一條長長的路,那條路很昏暗,一眼望去,像是彌漫了厚重的霧氣,虛無而朦朧。她覺得很怕,但一想到她已死了,又不那麽怕了。待穿過那條路,有一黑衣黑帽的鬼魂,飄在半空,見她過來,就飄到她麵前。他手中有一本簿子,右手執筆,一麵打量她,一麵對著簿上所載,高聲問道:“來者可是魏帝蕭緣?”漢王點頭。她的屍身被燒焦了,魂魄卻並不猙獰,穿著臨終時的袞服,冠冕不知哪裏去了,麵容十分蒼白。黑衣黑帽的鬼魂見確認無誤,便道:“請陛下隨我來。”漢王便跟著他。他們來到一處橋畔,橋下支起了一張小小的幾,幾上有碗,碗中盛了湯。幾旁還有一位老婆婆,見她過來,笑著衝她招手。老婆婆很慈祥,一笑起來,眉眼彎彎的,眼角的皺紋深深地陷下去,顯得格外親切。漢王走過去,老婆婆端起幾上的碗,送到她麵前,道:“來,喝了這碗湯,再入輪回,煩惱便沒有了。”漢王接過湯,低頭看了看,她想起民間傳聞,問道:“這便是孟婆湯?”老婆婆點頭。漢王抬首,望了眼那橋,又問:“這可是奈何橋?”老婆婆道:“不錯,飲下孟婆湯,踏上奈何橋,便可從頭再來了。”漢王還是沒有飲湯,她看了那奈何橋許久,略顯麻木的眼眸中漸漸點燃了亮光,又問孟婆:“可是每一縷亡魂,皆會自此處過?”老婆婆道:“是。”漢王不想走了,她將手中碗放回幾上,與孟婆道:“可能容我晚一些再投胎?”到了奈何橋畔不肯走的人,孟婆見過許多。人總有執念,放不下擺不脫。這樣的人,自有小鬼來押著走。投胎的時辰都是定好的,不容錯亂。隻是這回,有所不同,眼前這縷魂魄乃是人間帝王,雖是一亡國之君,實則從未做過壞事。她帶人治水,攢下無數功德,魂魄中有一縷金光護身,孟婆不能對她用強,便問:“陛下逗留此處,可是有何心願未了?”漢王遲疑,想了想,還是告訴了她:“我有一故人,猶在人世,不能親眼見她餘歲安泰,我總放心不下。”飲下孟婆湯,便什麽都記不得了。她不想忘,想再見君瑤一麵,雖然阿瑤不喜歡她,可她並不在意,於她而言,隻要想起有一名為君瑤的女子,占據她的心,使她歡喜有所依,就足夠安慰。漢王說完,到奈何橋邊坐下,不走了。孟婆搖了搖頭,連道:“癡兒癡兒。”遣了一名小鬼,將此事上稟閻王。閻王聞此,匆匆趕來,見了漢王,也不盛氣淩人,隻與她道:“汝生前多行善事,修得福報,來生投入富貴人家,衣食無憂,一世安康。若誤了投胎時辰,便沒有這樣好的人家投了。”閻王看過生死簿,也見了功德簿,自知漢王這一世坎坷,來生能舒舒服服地過,顯然是難以抗拒的。漢王確實意動,但她仍是連想都未想便搖頭拒絕了。她身上金光極盛,她若不肯,閻王也無法,隻得再上稟地藏王菩薩。菩薩聞此,隻道:“孽緣。”成全了漢王。從此,每一縷亡魂投胎,行至奈何橋下,不僅能見孟婆,還會看到一身著人間帝王袞服的小少年,端坐在橋邊,既盼著她的阿瑤快快來,又盼她能來得遲些,在人間太太平平地渡完她的餘生。但她等了許多年,都未等到君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