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嚴家爺孫兩走到萬壽宮前的時候。


    在爺孫兩到了後,一頂頂轎子這才從後麵湧出來,停在了宮門前。


    看著這些明顯之前就已經到了,卻一直跟在後麵的轎子,嚴紹庭微微一笑。


    不管朝廷當下爭鬥如何,該有的規矩還是有的。


    遠不是往後的朝堂爭鬥能比的。


    往後才是真正撕破臉不講規矩的時候。


    嚴紹庭順著人群看了過去。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走在最前麵的徐階,以及禮部尚書嚴訥、兵部尚書楊博。


    隨後便是高拱、袁煒兩人帶著吏部尚書郭樸、戶部尚書高燿。


    工部尚書雷禮和胡宗憲湊在了一起,後麵跟著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通政使司通政使胡汝霖和五寺三法司的堂官。


    這些人在朝廷裏,統稱為九卿,也就是真正意義上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中樞的話事人們。


    而按照規矩,凡是內閣閣員新晉,除了那些被皇帝直接降旨召入內閣的,其他人都需要九卿聖前廷議。


    而在宮門前。


    呂芳也早早的就等在了這裏。


    見到閣老、尚書們都來了。


    呂芳滿麵笑容,小碎步快步上前,抱起雙拳:“諸位辛勞。”


    對著所有人說了一句話。


    呂芳便走到了嚴嵩、嚴紹庭爺孫兩麵前。


    “嚴閣老如今氣色是越發的好了,看來陛下想要和閣老君臣和睦齊美的念頭,是能成的了。”


    這是在重申某些已經定下來的規矩。


    隻要皇帝在位一日,隻要嚴嵩和嚴家不犯大逆,嚴嵩的首輔之位就無人能夠撼動。


    隻是放在今天這個日子,由呂芳的嘴再一次說出來,那就是耐人尋味了。


    就譬如。


    此刻跟在後麵的徐階,聽到這話便是目光一閃。


    這話甚意思?


    是皇帝在對自己的告誡?


    嚴嵩卻是笑吟吟的,側目看了眼身邊的大孫子。


    嚴紹庭便笑著衝呂芳說道:“陛下隆恩,欲得君臣和睦,若非如此,依著規矩,祖父已經在閣二十年,首輔十八年,前番請辭之後,便該是三請乞骸骨。隻是祖父亦不願辜負陛下信任,方才繼續留任內閣。隻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恰如今日聖前廷議新閣人選,如此才能使我大明社稷穩固,朝堂傳承有序。”


    這就是官話了。


    一是解釋了一下老嚴頭如今還在內閣首輔位子上,不是因為貪念權勢,而是為了皇帝想要得一個君臣和睦美名,所以才繼續留在內閣。


    二來便是嚴家在內閣進人這件事情上不會有任何反對意見,而朝廷也需要如此。


    總結一句話。


    嚴家公忠體國。


    呂芳卻是滿臉笑容,看向了嚴嵩:“嚴閣老,您這個孫子可是教的好啊。嚴賓客如今在朝中也是愈發走的穩,說不得日後也能如嚴賓客方才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他日嚴賓客也能繼承閣老衣缽,入得內閣,為我大明江山社稷效力。”


    嚴嵩卻是連連搖頭擺手:“這孩子還年輕,行事還是輕浮,哪裏能當得起呂公公如此厚讚,更遑論言及內閣輔臣之位,便是他做的那麽些事情,現在也還是遠遠不夠的。”


    呂芳卻是笑嗬嗬的:“陛下信任,皇嗣推心置腹,加之嚴賓客公忠體國,撫民貧弱,能力亦是出類拔萃,閣老莫要謙虛。”


    嚴嵩卻又是一番推辭。


    但是瞧的後麵的徐階卻是心中不是滋味。


    怎麽著。


    內閣現在成了嚴家想進就進的地方了?


    自己為了今天的廷議內閣新員,可是煞費苦心,換到嚴家就是一句假以時日?


    瞧著前麵意氣風發的嚴紹庭,徐階心中便是沒來由的一陣痛。


    嚴嵩推辭了一陣,便抬頭看向萬壽宮大殿,笑著道:“呂公公,我等還是入殿廷議吧,莫要讓陛下久等了。”


    呂芳連連點頭:“閣老說的是。”


    眾人如此方才繼續邁出腳步,走向萬壽宮大殿。


    至殿內。


    似乎是有人在前頭隨時傳遞消息。


    當嚴嵩等人走進大殿的時候,嘉靖便從後殿踱著步子走了出來。


    嚴紹庭抬頭打眼看了過去。


    今天老道長沒有再神神叨叨什麽定場詩了,隻是麵色輕鬆的走了出來,揮袖坐在禦座上。


    坐定之後。


    嘉靖看向前方也已經站定的眾人,他微微一笑。


    “國朝人才繼往開來,這一次徐閣老奏請內閣新員,所為乃是國事,亦是當下朝局所需,朕無有不允,諸卿可奏來推舉閣員,合議而定。”


    如今大明內閣輔臣共有四人。


    首輔嚴嵩,次輔徐階,輔臣高拱、袁煒。


    按照規矩來說,內閣大多數時候還是傾向於單數的。


    這樣在客觀上而言,是有利於意見統一的,而不會因為雙數在某一件事情上陷入僵持。


    但是,這隻是客觀理論上的事情。


    而一旦有了一個強勢的首輔,事情便不會如此了。


    一個強勢的首輔,就能在內閣一言而決。


    譬如過去十幾年裏的首輔嚴嵩。


    而此刻。


    這位強勢了十幾年的首輔,卻是板板正正坐在軟凳上,不過是皇帝說話之間,就已經是後背鬆軟,低著頭好似是在這瞬間就又打起了盹。


    於是。


    徐階拱手抱拳走了出來。


    “啟稟皇上,依照過往慣例,現有內閣新員推舉名單三人,分別是禮部尚書嚴訥……”


    嚴紹庭眉頭一挑,果然和老嚴頭猜的一樣,徐階會在今天主推禮部尚書嚴訥入閣。


    因為從慣例上來說,排在第一個的其實就是最中意的人選,而後麵的另外兩人不過是為了保持公平起見。


    徐階的話則是繼續:“工部尚書雷禮以及吏部左侍郎李春芳。”


    當後麵兩個人的名字從徐階嘴裏說出來的時候。


    殿內眾人頓時麵露意外。


    工部尚書雷禮在朝為官多年,平日也向來勤勉,更是深得皇帝信任,完全是有資格入閣的。


    但偏偏徐階推舉的最後一個人。


    吏部左侍郎李春芳。


    按照道理來說,李春芳雖然也有資格,但並不是完全有資曆可以入閣的。


    嚴紹庭不由側目看向徐階。


    老狗這是想做什麽?


    如果是為了給嚴訥陪跑,哪怕是將兵部尚書楊博的名字寫上也遠比李春芳更合適。


    不過一瞬間的念頭。


    嚴紹庭大概就猜出了老狗的想法。


    今天若是嚴訥入閣成功,那麽禮部尚書的位子就會空出來。


    這個時候,在上一次競爭吏部尚書位子的時候,敗給郭樸的李春芳,就能借機經由徐階推舉,升任被入閣的嚴訥空出來的禮部尚書一職。


    如此。


    在刑部尚書潘恩被開革之後,徐階經過這一手,就能在內閣多一個助力,且再一次通過楊博和李春芳掌握六部之中的兩部,並且能通過自己內閣次輔的權位,繼續兼管吏部差事。


    如此說來。


    他徐階內閣有一人相助,六部裏就能占下三部。


    好算計啊!


    想明白之後,嚴紹庭不由又看了徐階一眼。


    老狗當真是人老成精,屬實老謀深算了。那麽至於同樣在今天被推舉入閣的工部尚書雷禮呢?


    從過往規矩上來說,禮部尚書更容易入閣,譬如老嚴頭。


    而從個人來說,雷禮的性格也不適合入閣做事。


    他就是一個專心做著工部那檔子事的人。


    果然。


    如同嚴紹庭所想。


    就在徐階說完三個人選之後。


    雷禮便站了出來。


    在眾人注視下。


    雷禮率先開口:“皇上,徐閣老推舉微臣入閣,微臣惶恐。微臣在朝為官雖然也有多年,但微臣深知能力有限,所以微臣在工部做事竭盡全力,嘔心瀝血,唯恐差事辦砸,禍及朝堂。若讓微臣入閣做事,恐微臣心力有限,高居內閣而無能為力,累及社稷。”


    隨著雷禮主動推辭入閣的機會。


    眾人的目光再一次齊齊的看向了上方的皇帝。


    嘉靖目光閃爍,有些變化莫測。


    其實在徐階推舉的這三人裏,不論是嚴訥還是雷禮入閣,他都能認同。


    尤其是雷禮,這兩年當差做事用心勤勉,去年還親自督辦重建當下這座萬壽宮的事情,做的也是盡心竭力,差事辦的相當好。


    隻是雷禮主動推辭入閣的機會,讓他有些患得患失。


    不過看著雷禮滿臉誠懇,嘉靖也不願強人所難。


    細想片刻。


    嘉靖開口道:“工部勤勉,用心差事,勞苦功高,雖今日推辭入閣,但其忠心可嘉,朕欲加封少傅銜。”


    去年雷禮在督修萬壽宮後,便被加封了少保銜。


    而按照不成文的排序。


    朝堂三少,是以少師、少傅、少保排次的。


    這算是雷禮推辭入閣之後,皇帝給予的一個殊榮。


    然而,雷禮卻是當即長歎一聲,躬身道:“微臣操辦國事,乃職責所在,皇上隆恩信任。隻是微臣才能所限,如今亦是隆恩浩蕩,不敢再受,請皇上明鑒,收回成命。”


    這就是當今工部尚書雷禮。


    算是朝堂九卿裏,最是不爭不搶的一個人了。


    但嘉靖這一次卻沒有再同意雷禮的請求。


    他當即擺手道:“朕意已決!雷卿督掌差事,節約財用,任勞任怨,朕深知雷卿忠心,朕曆來賞罰分明,今日加少傅銜,朕不許卿辭。”


    見皇帝已經心意已決。


    雷禮隻能是深深一拜。


    “老臣謝恩。”


    見到雷禮總算是受下加封,嘉靖麵露笑容。


    轉而笑著看向眾人。


    “既然工部推辭,今日廷議入閣之人選,便隻有禮部尚書、吏部左,諸卿可有諫言。”


    其實到現在。


    在雷禮主動退出入閣競爭之後,天平已經是傾向於嚴訥了。


    嚴訥亦是屏住心神。


    這是最後一步了。


    隻要自己今日入閣,來日便未嚐不可品一品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


    徐階則是全神貫注的不時看向那一站一坐的爺孫兩。


    隻要這對爺孫不開口。


    那麽自己的謀算便算是成了。


    嚴訥升任內閣,李春芳升任禮部。


    自己這盤棋便算是盤活了。


    朝堂之上,自己就有了更多的底氣。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就在嚴訥滿心期盼著最後的敲定,宣告自己入閣。


    就在徐階全身心盯著嚴家爺孫兩人的時候。


    高拱卻是悄然站了出來。


    他的腳步聲不算太大。


    但是此刻全神貫注的徐階,卻是立馬轉過頭,眼神中閃過幾道驚訝詫異,看著站出來的高拱。


    高拱卻是目光不偏不倚,直視上方的皇帝。


    對於徐階的目光,全然不加理會。


    瞧著高拱站出來的嚴紹庭,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不由低頭看向還在昏昏欲睡打著盹的老嚴頭。


    果然。


    還是如老嚴頭猜測的。


    今天不用嚴家出麵,就有人會出麵插手內閣新員之事。


    這個人就是大明文淵閣大學士、內閣輔臣、國子監祭酒高拱!


    高拱出班站定,沉聲開口道:“皇上,當下朝廷事務繁雜,僅東南諸省,便有增產絲綢行銷海外、五省平倭、諸市舶司開海通商之事。更遑論九邊軍務日益繁重,自去歲宣大兩鎮便頻頻進奏,關外俺達部蠢蠢欲動。而遼陽副總兵黑春更是為國捐軀,西南土司屢屢叛亂。朝廷時下,猶如那烈火烹油,稍有不慎便會引得禍亂,而天下九州四域,便是立時動蕩不休。”


    這就是現在的大明朝。


    看著團錦簇,卻也動亂不停,天南海北沒有一處是安寧的。


    高拱進而又說道:“如今臣等聖前廷議內閣新員,亦是為分擔國事,安撫四域。而朝堂之上,才能無數,當下內閣卻要精力更為充沛之人,方可擔當重任,以便夜以繼日操忙國事,穩固社稷。”


    這話一出。


    高拱的意思已經是昭然若揭。


    就在這殿內不少人認定嚴訥入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時候,高拱卻說內閣需要更有精力的人。


    那麽。


    在雷禮退出隻剩下嚴訥和李春芳兩人之時。


    無疑。


    更加年輕的李春芳,更符合高拱所說的意思。


    果然。


    在分析完之後。


    高拱最終開口:“徐閣老所諫三人,皆為朝堂幹臣,若是往日無論何人入閣,皆合適。但當下,亦如臣言,吏部左侍郎李春芳,或許更為合適。”


    至於李春芳的優勢,高拱已經不說了。


    但人人都知道。


    李春芳比之嚴訥更加年輕。


    在高拱說完之後。


    嚴紹庭眉頭大動。


    恐怕徐階到現在都不會想到,高拱這個高大炮,竟然會在今天這件事情上,對著他狠狠的開了一炮。


    而且高大炮的切入點,又是如此的合乎情理。


    你嚴訥就算再有才能,可是當下朝廷這麽多事情,你這個老東西的精力能比得過李春芳這個小年輕?


    這一炮。


    算是狠狠的將徐階的圖謀,嚴訥的野心給轟的粉碎!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絲米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絲米麵並收藏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