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晌午,眾人都沒心思張羅飯菜,隻隨便叫布料店的夥計從外麵隨便弄了些吃的。沈瑜躺在床上,看著房頂一言不發,從回來之後,他這姿勢就沒變過。殷遠自是心疼,卻無法出言安慰,默默站了一會說:“阿瑜,起來吃些東西吧。”沈瑜點頭,殷遠將他扶起來,墊了枕頭,叫他靠在床頭,自己端了飯碗過來。沈瑜手腕已經腫成饅頭,一動就疼,殷遠就一點一點喂他。食不知味地吃了一會兒,沈瑜問:“我這樣是不是太沒心沒肺。”殷遠暗想,若真沒心沒肺倒好了,至少不用明白什麽叫傷心欲絕。他低身安慰般不停親吻沈瑜的額頭,好半天,他終於伏在殷遠胸前,斷斷續續哭出聲。“從此以後他有家不能回,隻剩我了,”殷遠輕輕撫摸懷中一聳一聳的肩膀想著:“我得好好護著他,再不能叫他像今天這樣難過了。”夜裏,藥酒備好了,滾燙的。殷遠解了沈瑜的衣服,身上傷痕上了隨身帶的靈藥,這會兒看著已經好了不少,而雙膝處一片青紫,甚是可怖。顧不得燙,殷遠小心翼翼倒了些藥酒在手上,覆到沈瑜膝蓋上。大概是觸到了傷口,沈瑜一縮,叫殷遠按住:“別怕,忍著點。”等熱度略退,他順著筋脈來回揉搓,不一會兒手下就開始發熱。沈瑜扶著殷遠肩膀,幾乎將指頭掐進他肉裏去。等結束,他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浸透了。殷遠給他擦了身,兩人相擁而眠,忽然都感覺平常習慣的一切,其實是如此不易。沈瑜一急一怒,第二天就病倒了。殷遠原本打算立刻離開揚州,此時也不得不多留了幾日。他輾轉得知沈夫人也一同病了,感慨萬分,叫宇青挑了上好的藥材送了過去。沈家收下了,隔了兩日派人告訴他,沈夫人雖沒有說神惡魔,卻也未拒絕用藥。殷遠將這件事將給沈瑜聽,算是去了他心頭一塊大石,病情日漸有了起色。至於那日沈瑜口不擇言的事,沈瑜隻字不提,殷遠也根本不問。這些事對他來說無關緊要,不管如何,阿瑜就是阿瑜,這才是不會變的。而到沈瑜痊愈,卻是十多日以後的事。大好那日,他特地起了個早,將自己收拾地清清爽爽,和殷遠同桌吃了頓久違的飯,然後他說:“回家吧。”殷遠自然知道他指的是長安的別院,眼睛一彎笑道:“好。”兩人去沈父道別,雖仍未見到沈夫人的麵,但沈老爺甚為和藹,“不肖子”也不罵了,還將一串祖傳的珊瑚珠子掛在殷遠手腕上,說是還禮。“我爹給兒媳婦的。”沈瑜偷偷對他說笑。殷遠挑眉,並不反駁,心裏卻暗道:等晚上,就叫你知道誰是媳婦兒。一切妥當,兩人總算踏上歸途。這回不像來時四處奔波,就走官道,但天寒風冷,走得並不快多少。到淮北,以至臘月二十。殷遠歎:“看樣子,我們得在此處過除夕了。”這雖是無奈之舉,但也不能委屈。宇青在淮北尋了處好宅子,幾人就住了進去,準備熱熱鬧鬧地過年了!第67章 大年夜關於過年的習俗,民間有首歌謠:“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寫聯對,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殺隻雞,二十八,蒸饅頭,二十九,去打酒。”沈瑜殷遠一行,雖然用不著做豆腐祭灶天,但還是早早地買了紅紙,才成一乍寬窄的長條,打算用來寫春聯。沈瑜嫌自己的字太細瘦,便讓殷遠執筆,自己動手研墨。筆尖吸滿了墨汁,殷遠懸腕,一氣嗬成,隻見筆鋒落處渾厚有力,氣勢不凡。沈瑜看了歡喜,一字一字地念了出來:“處處桃花頻送暖年年春色去還來”。殷遠一笑,揮筆寫了橫批“地久天長”。兩人靜靜對視片刻,忽然同時笑了,接著喚宇青搬椅子,出門貼春聯去了。從臘月二十四開始,他們就開始張羅著準備年貨。沈瑜出身富貴,自小從沒親自操辦過諸如此類的雜事;倒是殷遠,因為幼時與母親相依為命,反而對這些民間習俗了解得更多。淮北頗有幾家品質上佳的織衣坊,可惜除夕將近紛紛關了門,殷遠跟沈瑜在街上尋了半日,見隻有成衣店,挑來挑去也沒能用的,最後隻能打道回府。“看來沒有新衣穿了。”殷遠無奈道。沈瑜從沒缺過衣服,對這個並不在乎,兩人說笑幾句也就將此事拋之腦後,專心準備過年用的食材——這自然是一等一的大事,馬虎不得。好在年間集市還十分熱鬧,一應菜蔬禽肉都不缺。殷遠向來食不厭精,在這上麵是最舍得花銀子的,幾日下來便采辦了許多。到了臘月二十七,殷遠突發奇想蒸了些糯米飯,說是要釀酒。沈瑜聞言將信將疑,見他將蒸好的米飯稍稍晾涼,便將其攤成薄薄一層,撒上淡紅褐色的酒曲,拌勻了裝進一個瓷缸裏,還在中心挖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深坑。“這就能成酒?”沈瑜問。殷遠笑:“哪有這麽簡單,我不過看見有酒曲賣,試試看罷了。”話雖這麽說,沈瑜卻起了好奇心,聽說酒醅三日才熟,籲了一口氣,滿懷遺憾。之後,每日沈瑜都要偷偷揭開棉布的蓋子,看望一下進度,弄得殷遠笑他“好像孵蛋”,叫沈瑜氣了半天。除夕那日,外麵鞭炮聲從早上就斷斷續續響著,“年”的氣息一下子濃鬱起來。而幾日前還稱得上繁華熱鬧的街市,一下子變得冷清起來。商賈小販紛紛停了生意,躲進自家宅院裏,歡歡喜喜準備過年了。沈瑜和殷遠也窩在家中,前者見酒缸中,米飯小坑中有了一層清亮的水析出,興奮極了,似是有些迫不及待。終於到了酉時,天色已暗。遠叫宇青點上兩隻燈籠掛在門口,遠遠看去火紅火紅的一片,直叫人覺得心裏暖洋洋的。這等好日子,殷遠自然要親自下廚。一應準備事宜已經讓祈藍辦妥,他陪沈瑜看了一會兒燈籠,便往後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