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這一次是內府割掉了自己最主要的兩部分,但是割出來的這兩個部門,在此之前和外廷並沒有什麽關係,因此說到人才的任免以及具體規章製度的製訂,外廷實際上還得聽內府的,誰讓你根本就不知道醫院和書院等等是怎麽建設和運轉的呢。
尤其是諸如尚書等有實權的管理人員,更是需要內府來決定,不然的話,外廷派來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人,那直接造成了混亂又該如何是好?
所以現在名義上這兩個部門變成了雙方共同管轄,但是大家心裏都清楚,至少在最近兩屆官員的任免上,內府還是占據有足夠話語權的,外廷除非說直接拉攏其中某些官員為自己服務或者在短期內培養出來足夠的人才和內府爭奪,不然的話屬實是沒有什麽競爭力。
因此內府覺得自己吃虧了,外廷也沒有覺得自己占到便宜,你們這不是換湯不換藥,隻是掛了和六部一樣的名字嗎?甚至戶部還得為醫院和書院的發展多拿一半的錢,要知道在這之前戶部隻是意思意思,大頭都是內府掏的,而現在變成了一人一半,這不是吃虧麽?
外廷群臣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思前來的,他們自然也就更傾向於能夠從這一次關乎細節的談判之中獲取到更多的好處。
雙方都覺得自己吃虧了,因此更不能先開口。
先開口就相當於變相的承認了自己這邊有需求,等於低頭服軟了,等會談起來,在氣勢上弱了三分不說,而且這一開口總歸是要說出來點什麽的,保不齊就讓對方揣摩到了自己的底線。
內府和外廷合作和對峙這麽長時間,外廷群臣當然也都清楚,對麵這幾個女流之輩可都不是吃素的。
光靠吹枕邊風,是不可能把內府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
但是大家總不能一直一句話都不說吧,尤其是陛下,感覺都快睡著了。
因此這個時候沈君高也隻能硬著頭皮站出來:“諸位,醫院和書院已經各成氣候,從內府之中拆分出來,由戶部和內府共同支持發展,乃是利國利民之好事,既能夠減輕內府的負擔,也能夠讓內府和外廷的人才和資源共同為書院和醫院所用。”
樂昌和對麵的陳叔慎、江總等人不由得翻了翻白眼。
行吧,等於沒說。
不過沈君高接著說道:“大體方案已經敲定,但是仍然還有眾多細節需要商榷,今日群賢畢至,所為的正是此事。”
說著,他又向李藎忱的方向拱了拱手,不管怎麽說,這種話都應該是陛下說出來才是,但是陛下擺明了不想參入其中,因此隻有沈君高來說了。
李藎忱的態度倒是並非不能琢磨,他所想要的不過就是各部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罷了,其實內府如何拆分,甚至書院和醫院應該劃歸給誰,對李藎忱來說並不重要,隻要這兩個部門能夠比以前更高效率的幹活就可以。
所以李藎忱幹脆一言不發,以避免自己所說的任何話都流露出來偏頗之意,擾亂大家的思路。
當然了,既然李藎忱坐在這裏,就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們直接吵起來,想要撕破臉皮也得等之後,這也體現出來李藎忱一直強調的皇帝的作用,不僅僅要融匯百家、博采眾長,還要維持穩定、調和矛盾,每個人都向著不同的方向努力以帶動著大漢向前進,而皇帝要做的自然就是避免其中有那麽幾個人向著相反的方向努力,最後大漢這輛馬車哪兒都去不了了。
陛下沒有打斷自己的意思,沈君高便緊接著說道:“我們現在所需要討論的主要還是撥款和人才,至於書院和醫院以後的具體發展,還需要等到兩個部門獨立出來之後再做規劃。”
樂昌此時頷首說道:“沈尚書所言極是。”
沈君高則來了興致:“醫院和書院之所以要獨立出來,便是因為內府現在難以支撐兩者的並肩發展,如此也是為了能夠給內府減輕壓力。而之後書院和醫院必然都將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應該由朝廷設立的書院轉門培養,也就是說臣以為朝廷應該出麵設立專門為培養書院先生和醫院醫師的書院,和之前在建康府設立的看護學院有異曲同工之妙。”
“善!”李藎忱此時也忍不住頷首。
雖然他知道沈君高提出這樣的建議,主要目的實際上還是避免內府繼續對書院和醫院人才的壟斷,現在這兩個地方引進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內府出麵招攬的,地方上的名醫之類的也好,隱居山中的名士之類的也罷,當然都會感念於內府的知遇之恩,而不把外廷放在眼裏。這也是現在內府能夠和外廷針鋒相對的底氣之一。
既然外廷在人才選拔上一時半會也插不上手,那行吧,咱們幹脆一起造一個學院,專門培養專業的人才,這樣這些人才出來了之後也不會以內府的一份子自居。
但是李藎忱很清楚,建設書院以培養專業對口的人才自然要比從民間招攬在經過短暫的培訓之後上崗來得強。
對於這一點,他是支持的。
樂昌和蕭湘等人雖然明顯看上去不太樂意,不過這是之前就已經預料到的,陛下開口了,那就沒有從根本上再過糾結的必要,不過這並不代表著事情已經無可挽回。
樂昌當下微笑著說道:“陛下,臣妾也以為此法甚好,至少可以免去民間篩選、良莠不齊的可能。以醫院建設為例,這樣做短期內或許需要醫院反過來支持醫學書院的建設,但是長期來看,自然能夠解決醫院人才不足的問題。因此臣妾認為醫院完全可以劃撥出來一部分人專門用於培養人才。”
沈君高等人臉色變了變。
不得不說,皇後這一下來的也夠狠的。
從醫院體係之中抽調人才再去書院裏教授學生,這不還是等於讓內府的人去帶學生麽?那帶出來的學生不還是對內府有好感?
畢竟在這個時代,學生一般都是跟著老師走的。
沈君高等人齊齊看向李藎忱。
“不錯。”李藎忱頷首。
內府這邊頓時鬆了一口氣,外廷那邊則一個個神情鄭重起來,剛才短暫的鬆懈一掃而空
尤其是諸如尚書等有實權的管理人員,更是需要內府來決定,不然的話,外廷派來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人,那直接造成了混亂又該如何是好?
所以現在名義上這兩個部門變成了雙方共同管轄,但是大家心裏都清楚,至少在最近兩屆官員的任免上,內府還是占據有足夠話語權的,外廷除非說直接拉攏其中某些官員為自己服務或者在短期內培養出來足夠的人才和內府爭奪,不然的話屬實是沒有什麽競爭力。
因此內府覺得自己吃虧了,外廷也沒有覺得自己占到便宜,你們這不是換湯不換藥,隻是掛了和六部一樣的名字嗎?甚至戶部還得為醫院和書院的發展多拿一半的錢,要知道在這之前戶部隻是意思意思,大頭都是內府掏的,而現在變成了一人一半,這不是吃虧麽?
外廷群臣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思前來的,他們自然也就更傾向於能夠從這一次關乎細節的談判之中獲取到更多的好處。
雙方都覺得自己吃虧了,因此更不能先開口。
先開口就相當於變相的承認了自己這邊有需求,等於低頭服軟了,等會談起來,在氣勢上弱了三分不說,而且這一開口總歸是要說出來點什麽的,保不齊就讓對方揣摩到了自己的底線。
內府和外廷合作和對峙這麽長時間,外廷群臣當然也都清楚,對麵這幾個女流之輩可都不是吃素的。
光靠吹枕邊風,是不可能把內府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
但是大家總不能一直一句話都不說吧,尤其是陛下,感覺都快睡著了。
因此這個時候沈君高也隻能硬著頭皮站出來:“諸位,醫院和書院已經各成氣候,從內府之中拆分出來,由戶部和內府共同支持發展,乃是利國利民之好事,既能夠減輕內府的負擔,也能夠讓內府和外廷的人才和資源共同為書院和醫院所用。”
樂昌和對麵的陳叔慎、江總等人不由得翻了翻白眼。
行吧,等於沒說。
不過沈君高接著說道:“大體方案已經敲定,但是仍然還有眾多細節需要商榷,今日群賢畢至,所為的正是此事。”
說著,他又向李藎忱的方向拱了拱手,不管怎麽說,這種話都應該是陛下說出來才是,但是陛下擺明了不想參入其中,因此隻有沈君高來說了。
李藎忱的態度倒是並非不能琢磨,他所想要的不過就是各部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罷了,其實內府如何拆分,甚至書院和醫院應該劃歸給誰,對李藎忱來說並不重要,隻要這兩個部門能夠比以前更高效率的幹活就可以。
所以李藎忱幹脆一言不發,以避免自己所說的任何話都流露出來偏頗之意,擾亂大家的思路。
當然了,既然李藎忱坐在這裏,就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你們直接吵起來,想要撕破臉皮也得等之後,這也體現出來李藎忱一直強調的皇帝的作用,不僅僅要融匯百家、博采眾長,還要維持穩定、調和矛盾,每個人都向著不同的方向努力以帶動著大漢向前進,而皇帝要做的自然就是避免其中有那麽幾個人向著相反的方向努力,最後大漢這輛馬車哪兒都去不了了。
陛下沒有打斷自己的意思,沈君高便緊接著說道:“我們現在所需要討論的主要還是撥款和人才,至於書院和醫院以後的具體發展,還需要等到兩個部門獨立出來之後再做規劃。”
樂昌此時頷首說道:“沈尚書所言極是。”
沈君高則來了興致:“醫院和書院之所以要獨立出來,便是因為內府現在難以支撐兩者的並肩發展,如此也是為了能夠給內府減輕壓力。而之後書院和醫院必然都將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應該由朝廷設立的書院轉門培養,也就是說臣以為朝廷應該出麵設立專門為培養書院先生和醫院醫師的書院,和之前在建康府設立的看護學院有異曲同工之妙。”
“善!”李藎忱此時也忍不住頷首。
雖然他知道沈君高提出這樣的建議,主要目的實際上還是避免內府繼續對書院和醫院人才的壟斷,現在這兩個地方引進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內府出麵招攬的,地方上的名醫之類的也好,隱居山中的名士之類的也罷,當然都會感念於內府的知遇之恩,而不把外廷放在眼裏。這也是現在內府能夠和外廷針鋒相對的底氣之一。
既然外廷在人才選拔上一時半會也插不上手,那行吧,咱們幹脆一起造一個學院,專門培養專業的人才,這樣這些人才出來了之後也不會以內府的一份子自居。
但是李藎忱很清楚,建設書院以培養專業對口的人才自然要比從民間招攬在經過短暫的培訓之後上崗來得強。
對於這一點,他是支持的。
樂昌和蕭湘等人雖然明顯看上去不太樂意,不過這是之前就已經預料到的,陛下開口了,那就沒有從根本上再過糾結的必要,不過這並不代表著事情已經無可挽回。
樂昌當下微笑著說道:“陛下,臣妾也以為此法甚好,至少可以免去民間篩選、良莠不齊的可能。以醫院建設為例,這樣做短期內或許需要醫院反過來支持醫學書院的建設,但是長期來看,自然能夠解決醫院人才不足的問題。因此臣妾認為醫院完全可以劃撥出來一部分人專門用於培養人才。”
沈君高等人臉色變了變。
不得不說,皇後這一下來的也夠狠的。
從醫院體係之中抽調人才再去書院裏教授學生,這不還是等於讓內府的人去帶學生麽?那帶出來的學生不還是對內府有好感?
畢竟在這個時代,學生一般都是跟著老師走的。
沈君高等人齊齊看向李藎忱。
“不錯。”李藎忱頷首。
內府這邊頓時鬆了一口氣,外廷那邊則一個個神情鄭重起來,剛才短暫的鬆懈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