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誌,勉強不得。
既然這宋應星一心想春闈得中,通過此途說動崇禎帝,為他成立一家研究院,宛兒也不好說什麽了。
宛兒不好說什麽,並不是因為她放棄了勸說宋應星的想法,而是她心裏清楚得很,這第六次春闈,宋應星的結果會跟前五次一樣,那就是落榜。
如果宋應星,明知道自己會落榜,還去參加春闈,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那麽隻能有一個解釋,就是宋應星並不知道,自己這第六次春闈會同前五次一樣落榜。
由此可判斷,宋應星並未破境。
張老樵像個吃瓜群眾一樣,繼續嗑著瓜子,幸災樂禍地看著張宛兒。張老樵不光嗑著瓜子,還捧起了一杯茶,輕輕吹著茶杯裏漂浮的茶葉,滋溜滋溜地吸著。
張宛兒看到張老樵如此作態,在宋應星麵前又不好發作,隻能白他一眼,繼續對宋應星說道:
“長庚先生,您這書裏,有好多設計發明,依宛兒所見,都很新奇,不知道您是怎麽想出來的?”
宋應星道:“不瞞宛兒姑娘,我自小就對這機關設計感興趣,所以也談不上是什麽奇思妙想,都是平時所思所想罷了。”
“你這麽說,就是天生的嘍?”張老樵吐了一口瓜子皮說道,“腐儒,你當我們是傻子嗎?你這裏邊的亂七八糟,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的。就拿我老頭子說吧,也算是聰明絕頂,但就算這麽聰明,不過也就是武功造詣比常人高了一點而已,像如此天馬行空的設計,我可想不出來。”
“樵老,人的天分各不相同。”宛兒打了一個圓場,然後說道:“長庚先生,不知您現在住在何處?我好也有機會時時聆聽先生的教誨。”
宋應星自從家木齋被王體乾一把火燒了之後,就一直躲在琉璃廠附近的一家小客棧裏。
今日,他偷偷出門,看到原來家木齋的位置支起了一家書攤,覺得風聲應該過去了,所以才出現在豆汁店喝豆汁,遇到了張宛兒和張老樵。
王體乾讓宋應星做假《連山》,還提出了那麽多條件,最後還試探地問宋應星,到底好奇不好奇。
從那時起,宋應星就感覺到,這書做成之後,自己恐怕會遭暗算。不過,至於是否自己真的會遭暗算,他也不能確定,有可能也沒有可能,但是對這做假書之事,他卻是真好奇。與其擔心一件有可能也沒有可能發生的事,不如先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況且,在好奇心麵前,錢不錢的不重要,正好借此機會他可以試試自己新研究的化學製偽法好不好用。
人不能幹什麽事都為了錢。為了錢去做事,可以達到一時的喧囂,但一定不會獲得永遠的尊重。
曹雪芹如果為了錢,他一定不會披肝瀝膽、青燈明月地去寫《紅樓夢》幾十年。如果曹雪芹為了更好的生活,以他的文筆,寫出幾本標題黨、幾句話組成書名的書,簡直就是灑灑水。
但我相信,曹雪芹內心是鄙視這樣的。因為他有大胸襟和大抱負,夏蟲不可語冰,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這就像是,在曆史上,大家一直在討論,到底是漢武帝偉大,還是司馬遷偉大?逞一時之快的人,一定會認為漢武帝偉大。追求千古的人,定然推崇司馬遷。
好大喜功的漢武帝,雖然有著豐功偉績,但是他心裏清楚得很,晚年下的《輪台詔》,就是明證。而司馬遷,一部《史記》流傳千年,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自古,不以成敗論英雄。
如果以成敗論,嶽飛、陸秀夫、文天祥……,不該被人敬仰。
宋應星是科學家,科學家之所以能成為科學家,就是因為他們腦子裏想的,和常人不一樣。
不過,有備無患還是好的。
宋應星在王體乾取書那晚,其實並未出現,在火光中,正襟危坐的人也不是宋應星,而是他給自己找的一個替身。
科學家嘛,《天工開物》的作者嘛,弄一個矽膠人,還是不在話下的。不用覺得不可能,在宋應星這,一切皆有可能。
至於說話的聲音,則是提前植入在裏邊的語音程序。矽膠人脖頸出的鮮血,是宋應星提前在矽膠人身上注入的雞血。
嗯,為了注入雞血,宋應星那兩天是沒少吃雞。
雖然不能明確判斷自己會不會遭到暗算,但是有準備準沒錯。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怕什麽,就越來什麽。
墨菲定律。
盡管人們可能具備卓越的問題解決能力,但危機的發生仍無法完全避免,越過分在意的事情,就會越容易失去。
宋應星就算想到過自己會遭暗算,但沒想到,這個自稱王乾的人,居然這麽狠,不光殺人不眨眼,還一把火燒了家木齋。
要不是在房梁上的宋應星跑得快,就算死的是自己替身,他也早就被燒死了。
家木齋一場火,把宋應星燒得除了身上那點散碎銀兩之外,是一點也沒剩。他能在琉璃廠找個小客棧委屈自己,就不錯了,還談什麽這那那這。
豆汁,雖然京城的達官貴人也有喜歡喝的,但他們從來不會去店裏邊喝豆汁,因為怕掉了身份,想喝豆汁了,都是讓仆人把豆汁買到宅子裏。
豆汁,說了歸齊,那都是京城窮人喝的玩意。宋應星身上要是有錢,怎麽會淪落到去豆汁店喝豆汁?
要說巧,也是正好張老樵要嚐嚐豆汁,這才讓張宛兒遇到了宋應星。
無巧不成書。
宋應星想沒想過要找王體乾報仇?當然想過。可是那一場火,他逃命還來不及,哪有工夫去跟蹤王體乾?
當他今天再到琉璃廠時,發現原來家木齋的地方早就支起一家書攤了,再想找王體乾,也就是跟他說叫王乾的那個人,簡直是難上加難。
一個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要想翻身,靠什麽?或者說,此刻一無所有的宋應星要想翻身,靠什麽?隻有春闈一條路。
如果春闈中第,先拋開成立研究院的事不談,至少生活條件能提高吧?至少有權勢了吧?
有了權勢,再想找王體乾,恐怕就不會那麽難了。
可是,為什麽當宛兒問宋應星住在哪的時候,宋應星要把這些事說給宛兒和張老樵?
難道他不知道,頭一次見麵,交淺言深,是江湖大忌嗎?
既然這宋應星一心想春闈得中,通過此途說動崇禎帝,為他成立一家研究院,宛兒也不好說什麽了。
宛兒不好說什麽,並不是因為她放棄了勸說宋應星的想法,而是她心裏清楚得很,這第六次春闈,宋應星的結果會跟前五次一樣,那就是落榜。
如果宋應星,明知道自己會落榜,還去參加春闈,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那麽隻能有一個解釋,就是宋應星並不知道,自己這第六次春闈會同前五次一樣落榜。
由此可判斷,宋應星並未破境。
張老樵像個吃瓜群眾一樣,繼續嗑著瓜子,幸災樂禍地看著張宛兒。張老樵不光嗑著瓜子,還捧起了一杯茶,輕輕吹著茶杯裏漂浮的茶葉,滋溜滋溜地吸著。
張宛兒看到張老樵如此作態,在宋應星麵前又不好發作,隻能白他一眼,繼續對宋應星說道:
“長庚先生,您這書裏,有好多設計發明,依宛兒所見,都很新奇,不知道您是怎麽想出來的?”
宋應星道:“不瞞宛兒姑娘,我自小就對這機關設計感興趣,所以也談不上是什麽奇思妙想,都是平時所思所想罷了。”
“你這麽說,就是天生的嘍?”張老樵吐了一口瓜子皮說道,“腐儒,你當我們是傻子嗎?你這裏邊的亂七八糟,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的。就拿我老頭子說吧,也算是聰明絕頂,但就算這麽聰明,不過也就是武功造詣比常人高了一點而已,像如此天馬行空的設計,我可想不出來。”
“樵老,人的天分各不相同。”宛兒打了一個圓場,然後說道:“長庚先生,不知您現在住在何處?我好也有機會時時聆聽先生的教誨。”
宋應星自從家木齋被王體乾一把火燒了之後,就一直躲在琉璃廠附近的一家小客棧裏。
今日,他偷偷出門,看到原來家木齋的位置支起了一家書攤,覺得風聲應該過去了,所以才出現在豆汁店喝豆汁,遇到了張宛兒和張老樵。
王體乾讓宋應星做假《連山》,還提出了那麽多條件,最後還試探地問宋應星,到底好奇不好奇。
從那時起,宋應星就感覺到,這書做成之後,自己恐怕會遭暗算。不過,至於是否自己真的會遭暗算,他也不能確定,有可能也沒有可能,但是對這做假書之事,他卻是真好奇。與其擔心一件有可能也沒有可能發生的事,不如先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況且,在好奇心麵前,錢不錢的不重要,正好借此機會他可以試試自己新研究的化學製偽法好不好用。
人不能幹什麽事都為了錢。為了錢去做事,可以達到一時的喧囂,但一定不會獲得永遠的尊重。
曹雪芹如果為了錢,他一定不會披肝瀝膽、青燈明月地去寫《紅樓夢》幾十年。如果曹雪芹為了更好的生活,以他的文筆,寫出幾本標題黨、幾句話組成書名的書,簡直就是灑灑水。
但我相信,曹雪芹內心是鄙視這樣的。因為他有大胸襟和大抱負,夏蟲不可語冰,燕雀安知鴻鵠之誌?
這就像是,在曆史上,大家一直在討論,到底是漢武帝偉大,還是司馬遷偉大?逞一時之快的人,一定會認為漢武帝偉大。追求千古的人,定然推崇司馬遷。
好大喜功的漢武帝,雖然有著豐功偉績,但是他心裏清楚得很,晚年下的《輪台詔》,就是明證。而司馬遷,一部《史記》流傳千年,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自古,不以成敗論英雄。
如果以成敗論,嶽飛、陸秀夫、文天祥……,不該被人敬仰。
宋應星是科學家,科學家之所以能成為科學家,就是因為他們腦子裏想的,和常人不一樣。
不過,有備無患還是好的。
宋應星在王體乾取書那晚,其實並未出現,在火光中,正襟危坐的人也不是宋應星,而是他給自己找的一個替身。
科學家嘛,《天工開物》的作者嘛,弄一個矽膠人,還是不在話下的。不用覺得不可能,在宋應星這,一切皆有可能。
至於說話的聲音,則是提前植入在裏邊的語音程序。矽膠人脖頸出的鮮血,是宋應星提前在矽膠人身上注入的雞血。
嗯,為了注入雞血,宋應星那兩天是沒少吃雞。
雖然不能明確判斷自己會不會遭到暗算,但是有準備準沒錯。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越怕什麽,就越來什麽。
墨菲定律。
盡管人們可能具備卓越的問題解決能力,但危機的發生仍無法完全避免,越過分在意的事情,就會越容易失去。
宋應星就算想到過自己會遭暗算,但沒想到,這個自稱王乾的人,居然這麽狠,不光殺人不眨眼,還一把火燒了家木齋。
要不是在房梁上的宋應星跑得快,就算死的是自己替身,他也早就被燒死了。
家木齋一場火,把宋應星燒得除了身上那點散碎銀兩之外,是一點也沒剩。他能在琉璃廠找個小客棧委屈自己,就不錯了,還談什麽這那那這。
豆汁,雖然京城的達官貴人也有喜歡喝的,但他們從來不會去店裏邊喝豆汁,因為怕掉了身份,想喝豆汁了,都是讓仆人把豆汁買到宅子裏。
豆汁,說了歸齊,那都是京城窮人喝的玩意。宋應星身上要是有錢,怎麽會淪落到去豆汁店喝豆汁?
要說巧,也是正好張老樵要嚐嚐豆汁,這才讓張宛兒遇到了宋應星。
無巧不成書。
宋應星想沒想過要找王體乾報仇?當然想過。可是那一場火,他逃命還來不及,哪有工夫去跟蹤王體乾?
當他今天再到琉璃廠時,發現原來家木齋的地方早就支起一家書攤了,再想找王體乾,也就是跟他說叫王乾的那個人,簡直是難上加難。
一個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要想翻身,靠什麽?或者說,此刻一無所有的宋應星要想翻身,靠什麽?隻有春闈一條路。
如果春闈中第,先拋開成立研究院的事不談,至少生活條件能提高吧?至少有權勢了吧?
有了權勢,再想找王體乾,恐怕就不會那麽難了。
可是,為什麽當宛兒問宋應星住在哪的時候,宋應星要把這些事說給宛兒和張老樵?
難道他不知道,頭一次見麵,交淺言深,是江湖大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