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站著的沈採薇都忍不住(⊙o⊙):這敬茶敬得一波三折,她的運氣是得有多“好”?


    李景行打量了一下她地神色,悄悄探出手,握住沈採薇的手,在她的手心小心的撓了撓。


    沈採薇終於還是忍不住回過頭,瞪了他一眼。


    ☆、152天崩(下)


    皇後薨了可算是件真正的大事。


    李家上下自是多問了幾句,聽說是昨夜裏去的,隻皇帝一個在邊上。


    因為先前太醫說的話,原以為還有幾日,夜深了也就隻有皇帝留在床邊守著。不知怎的,半睡半醒的時候忽而醒轉,手一探就覺著邊上的皇後已經沒氣了。為了這個,太醫院裏的太醫被皇帝抓著,一連砍了好些個,若不是榮親王在前頭跪著攔著,怕是全都要逃不掉了。


    李老大人和沈承宇都是官身,因著這事都要換上素服行奉慰禮;李老夫人和嚴氏這樣有誥命的自然也隻能換上麻布蓋頭、麻布衫、麻布長裙、麻布鞋,前去行臨行禮。


    遇上這樣的事,沈採薇的三日回門自然就給免了。為了安一安沈採薇的心,天生勞碌命的嚴氏隻得來和她說幾句話:“你爹爹說了,這會兒亂得很又碰上國喪,婚嫁皆停,這事能免就免了吧。”


    沈採薇本也不願去看渣爹的臉色,點了點頭,反倒問起了旁的事:“太太的麵色不好,可是病還未好?”


    嚴氏怔了怔,那塗了粉都掩不住憔悴神色的麵上顯出一絲苦笑來,有氣無力的道:“還不是為了你四妹妹。”她垂了眼遮住眼中的各色情緒,隻是淡淡道,“你出嫁那日,鄒家和裴家的公子正好撞在一起,吵了起來。一轉頭,裴三太太那邊就和我翻了臉。”


    裴三太太平素還算得意,這會兒見著兒子吃了這麽一個虧,連著自己都丟了臉。她哪裏肯就這麽咽下,雖是顧忌著裴氏的麵子不好當場發作,可事後還是把事情全記到了嚴氏頭上。如此一來,沈采蘋和裴八的婚事是徹底成不了了。


    沈採薇聞言也不由的蹙了蹙眉——碰上個渣爹,沈采蘋這婚事到真算得上坎坷了。她隻得跟著安慰道:“上回去古安寺,主持大師還贊四娘有靈性呢,這姻緣之事,說不得就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句,福氣在後麵呢。”


    嚴氏拿了塊素色的帕子,輕輕的按了按眼角把眼淚擦了,蹙眉垂眸道:“隻盼著是這樣吧。我隻四娘一個女兒,她若是有甚不好,我還不如抱了她,娘倆個一起去了幹脆。”


    世間慈母之心,大概便是如此。


    沈採薇在旁聽了,不由默然——無論前世今生,這都與她無緣。


    不過,這會兒最難受的卻不是嚴氏而是皇帝。皇後這一去,他就和主心骨沒了一般,綴了朝,和長平公主一起守在靈堂裏,再不肯動。好在,到了這個時候他卻也沒心情在起其他的心思,幹脆利落的把前麵請立太子的摺子揀出來批了,好叫蕭遠名正言順的主持大事,躬行子禮。


    皇後是三月裏薨的,四月下葬,皇帝親送,回途就病倒了。


    新太子便在榻前端湯餵藥,事必躬親。因著前頭太醫院被砍了一半,剩下的雖是叫太子收了心,但見著皇帝這昏迷不醒的樣子也支支吾吾的說不全這病的緣由,隻是拿了好藥將養著。


    好不容易等到皇帝醒了,稍稍緩了口氣就令人把長平公主和先太子妃鄭寶儀叫到跟前來。


    長平公主瘦了許多,眼下烏青,雙頰蒼白,她穿著素服的模樣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去。皇帝看著便覺心酸,忍不住伸手握住女兒的手,然後又拉了太子的手握住一起,殷殷和太子道:“這是你的妹妹,到底血脈相連,再親不過。你莫要輕待了她才是。”


    蕭遠垂了眼瞼,鄭重應道:“自當如此,父皇隻管放心。”


    皇帝看著愛女,百般的不放心卻也隻能接著囑咐道:“你是兄長,莫要將她以前那些任性放到心上,好好給她找個好人家,好好照顧她一輩子。”


    蕭遠跪在榻前,微微頷首:“兒臣發誓,會照顧好長平的,若違此誓,天地不容。”


    長平聽著聽著,終於哭了出來,趴在榻前道:“父皇,兒臣要為母後守孝,此生不嫁。”


    皇帝險些咳出血來:“糊塗,哪裏有不嫁人的!你有孝心,父皇母後自然都是知道的,何至於此?你若不嫁,父皇都不好去見你母後。”他說罷又轉了頭去看鄭寶儀,嘆了口氣,“你姑姑總是覺得耽誤了你,等朕去後,你便出宮再尋個人家吧。你還小,日後的日子還長......”


    鄭寶儀並不應,隻是伏地長拜,眼中含淚。


    皇帝左右瞧了瞧邊上的幾個人,深深吸了口氣,終於抬眼去看跟前跪著的蕭遠:“我給你選的鄭家姑娘,你若不喜歡,便罷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時候,皇帝再硬的心也軟了——到底是自己的兒子。當年為著守住自己和皇後的誓言,他隻能狠下心把孩子丟到汝陽王府,到了頭,承繼江山、榻前送他的竟是這個孩子。


    蕭遠隻是垂頭:“父皇指婚,兒臣歡喜至極,怎會不喜歡。”他還真不在意娶誰。他也曾期盼過娶一個心意相通的姑娘,可從未遇見過;後來沈採薇勸他多了解一下自己的未婚妻,他便令人去尋了許多關於那位鄭姑娘的事情,越了解便越覺無趣。


    那位鄭姑娘,幼失父母,寄人籬下,確實是穩重端方,知禮溫順。可是,這樣的人,既不是蕭遠所期盼的也不符合天下人對於國母的期盼。她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家小姐,隻因為姓了個鄭,因緣際會得了這樣的機緣。不過是時也運也。


    皇帝聞言深深的看了蕭遠一眼,終於又嘆了口氣,吃力的擺擺手:“叫她們下去吧,把大臣和汝陽王叫進來。”


    蕭遠起身給皇帝拿了兩個靠墊,扶著坐起又讓宮人扶著鄭寶儀和長平公主出去,之後才親自把幾個閣臣和汝陽王叫了進來。


    皇帝已是乏力,來回看著這些素日裏得用的臣子和自己親近的弟弟,勉強道:“太子年幼,日後之事,還有勞諸公了。”


    “臣惶恐。”諸大臣和汝陽王皆是跪了下來。


    皇帝卻隻是看著他們,緩緩道:“太子性情穩重,才幹卓越,肖似先帝,有明君之才,朕亦覺不如。還望諸公能為賢臣,輔佐明君,興我大越。”


    幾個閣老皆是和皇帝做了多年君臣,此時聽到這話,不由顯出幾分哀色,以首扣地。汝陽王更是紅了眼睛。


    在皇帝殷切的目光下,幾個閣臣皆是行以大禮,鄭重其事的應道:“誓不辱命。”


    皇帝轉了目光去看胞弟汝陽王,眼中似掠過一絲輕輕的笑:“皇弟,太子就交給你了......”語聲未盡,氣力已失。


    殿中有哭聲響起,哪怕是跪在榻前的蕭遠都漸漸紅了眼。


    皇帝這一輩子都不管事,臨到頭來卻也算是安排妥當。蕭遠初初臨朝,到底根基不深,邊上有個與他父子一場的汝陽王幫看著,總也是好的。


    皇帝死了,這一回,才是真正的山陵崩,天崩。


    蕭遠心中憋了口氣,伏在地上,不知怎的忽然哭了出來。那種感情實在太過陌生奇怪,到了最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是做戲還是真情流露。


    他是新君,這般痛苦,自有朝臣在旁勸慰。幾位閣老輪番去勸,隻是道:“殿下、殿下莫要如此。還請節哀,先去養心殿,先帝身後之事還需由您主持。”


    蕭遠哭得眼前一黑,隻能由人攙扶著起了身往養心殿去。他們方才出門,早就侯在外頭的長平公主和鄭寶儀便哭著又奔到龍榻前了。


    蕭遠雖未繼位卻還是欽定的新君,朝臣待他甚是恭敬。等到了養心殿,新上任的首輔溫閣老躬身禮了禮,首先開口道:“山陵既崩,為今之計當先定廟號。”


    蕭遠沉默片刻,便道:“不知首輔有何提議?”


    溫閣老想了想,首先開口道:“先帝溫文慈愛,節儉克己,仁善修明,不如定為‘仁宗’。”


    蕭遠並無異議,點點頭:“就如首輔所議。”


    接下來則是諡號,這個就比較麻煩了,蕭遠略作思索,幹脆繼續求教道:“不知諸位有何想法。”


    見著這位新君如此謙遜,幾位方才還未先帝感懷的大臣倒是漸漸找到了感覺,安下了心。一旁默然無語的汝陽王忽而接口道:“容儀恭美曰昭;昭德有勞曰昭;聖聞周達曰昭。臣以為,當諡為‘昭’。”


    蕭遠沉吟片刻,並沒有立刻應下。


    餘閣老見狀便大著膽子接著提議道:“正所謂‘治而無眚曰平;執事有製曰平;布綱治紀曰平’,不如為平?”


    蕭遠聞言微微頷首:“甚好,便為仁宗平皇帝。”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人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十一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十一月並收藏美人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