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白溶溶都被試點方案搞得昏頭脹腦。
幾乎每家場館都希望擠進試點的圈子,以便能夠把本單位的三產規模擴張起來,麵對這種赤裸裸的利益之爭,白溶溶幾乎束手無措。
省博不僅是省內文博係統的老大,背後還有文化局長呂斌的支持,進入試點名單應該沒有問題,所以佟主任親自跟白溶溶通過電話之後,就提交了具體的改革方案。作為一名博物館領域的專家,佟主任是憑借實力說話。
剩下的幾家規模較小的文化館、博物館,為了爭取試點名額就有點不擇手段了。
省美術館自視是藝術正宗場館,理當進入第一批試點,便派了一位副館長到文博處跟白溶溶泡蘑菇。館長自己則走上層路線,直接向局長呂斌做工作,然後又通過省美術家協會、省文聯等單位的負責人,直接向省委書記林富民喊話。
林富民一向以為自己也是個文化人,所以對文化領域的工作非常重視。在康海明通過省長辦公會批複了文化局的改革報告之後,又特地找文化局長呂斌談過一次話,對這次改革試點提出了三點要求:力度要大,步子要穩,行動要迅速,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之後,迅速向全係統推廣。
呂斌把林富民的指示原封不動帶回局裏,傳達給負責落實改革工作的處室,並且還加上了他自己意見,那就是:全麵考量,綜合平衡,這樣才能保證穩紮穩打。
這些領導指示聽起來都有道理,執行起來卻又讓人無所適從。
力度要大,多大才叫大?是不是允許跨行業經營?有些單位提出了辦培訓學校、甚至開班駕校,涉及到跨部門的資格審批,能不能獲得政策支持?
步子要穩,如果加大了力度改革,怎麽才能叫做步子要穩?省博上報的方案提出要試行博物館管理理事會製度,接受社會資金捐助。尹達甫說這是西方國家普遍采取的這一種博物館管理方式,多渠道解決資金來源問題,讓博物館逐漸擺脫對財政的全麵一來。如果允許省博進行理事會製度改革,又缺少文件指引,完全沒有法律依據,會不會觸到紅線?是不是要向國家文化部做進一步的請示?
白溶溶不僅要直接麵對這些錯綜複雜的現實問題、政策問題、理論問題,也不能回避更令她頭疼的關係問題。
改革批複是康海明批的,林富民卻又公開做出指示,這就讓下麵的人莫衷一是,究竟是走省長和夫人的路線,還是走書記和局長的路線?是要積極通過層層上報走程序,還是拋開程序走關係?一些自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三線場館跟著吵了一陣,主動靠邊觀望,免得一不留神攪到了漩渦裏去。站錯隊的風險,永遠都比改革的風險大,何必要搶這一時的風頭?
最後爭得最凶的就剩下美術館、工藝美術館、自然博物館、工業技術博物館、紡織博物館、農業博物館、工人文化館展覽部、還有正在籌建中的科學技術館。這幾家二線文博館,隻有工藝美術館的情況稍好,它的商品部每年都有不錯的盈利,其他幾家實力都差不多,幾乎都是靠財政撥款維持,人員流失嚴重,設施陳舊、老化、年久失修問題嚴重。自然博物館和工業技術博物館因為規模偏小,一直麵臨生死問題,這一次如果能爭取到改革試點,對他們來說或許就是爭取到了一次生存的機會,否則的話,等死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麵對僧多粥少的情況,尹達甫幾次建議白溶溶向領導建議擴大試點範圍,白溶溶雖然覺得這不失為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還是很謹慎地向回家向康海明進行谘詢。
誰知道,康海明對擴大試點的意見立刻就給予了否決,還當麵批評她不動腦子。改革就是一場革命,怎麽能搞平均主義呢?讓那些早就該被優勝劣汰的單位打著改革試點的旗號繼續苟延殘喘,改革最後就會變成大波轟、走過場,還是不能解決文博領域的發展後勁問題。
文博係統的攤子大,規模小,發展後勁不足,這才是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不能瓶子罐子都留著。
白溶溶雖然也覺得康海明說得有道理,可是,一談起工作,他那種霸道的態度就不管不顧,一點也不給人留麵子,白溶溶這些日子積攢的熱情被他掃蕩殆盡,賭氣說不再管這件事,讓康海明自己去跟呂斌局長解釋。
第二天,康海明把呂斌局長叫去訓斥了一頓,當麵批評他不該把這麽重大的改革行動主要交給一個工作經驗和魄力都不足的同誌——也就是他的老婆白溶溶,這種做法完全是不負責任的投機行為。同時,康海明對文化局的改革又提出了新要求,該的要關,該合的要合,該賣的賣,該支持的要加大力度支持,不要因循保守,處處保全,改革不是小腳女人走路,一步三搖,要像黑旋風李逵劫法場,驚天動地。
康海明還直接點名工業技術博物館和紡織博物館,這兩家館能不能合並?紡織部都撤銷了,還保留一個紡織博物館幹什麽?如果這兩家場館能合並,其他的場館還有沒有能合並的?
康海明指著呂斌的鼻子教訓:“你這個文化局長的腦袋隻想著搞點三產維持局麵,骨子裏根本就沒想真改革,再這樣下去,你要是改革的絆腳石,就要把你搬開。”
呂斌本來是想通過讓白溶溶負責落實改革試點工作向康海明買個好,結果反而挨了一頓嚴厲的批評,心裏當然有些窩火,但是,又不能明著跟康海明對抗,隻好帶著一肚子的火回到局裏。
呂斌想過再向林富民做請示,但那樣就等於公開挑撥省長和書記間的對立,以後連康海明的麵都不好見了,日子也不見得就能好過。
可是,如果真按照康海明提出來的意見,對現有的場館進行優化組合,該撤並的撤並,該轉型的轉型,那就會直接牽涉到下麵人的利益,也會牽涉到文化局的利益。局長總是希望自己下麵的隊伍越多約好,攤子越大越好,隊伍越多,攤子越大,他手裏的權力含金量就高,也就更有實力。文化局在省政府序列裏本來就屬於三流單位,再把下麵的建製單位砍掉幾個,那麽你文化局長的勢力範圍就更小了,以後在省裏就更沒份量了。
思前想後,呂斌想不出招來拆解書記和省長同時下的兩種指導棋,悶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什麽人也不見,誰的電話都不接,看看能不能憋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a href="http:///"></a>
憋了兩個多小時,除了一屋子的煙味什麽都沒憋出來,呂斌決定還是讓辦公室通知開會。麵對錯綜複雜的領導關係,還有盤根錯節的利益格局,集體決定或許就是一道最好的防波堤,也是最好的防火牆,也是最好的隔離帶,也是最好的遮羞布,反正當主要領導不想直接承擔領導責任的時候,集體決策總是一條最後的可選項。
參加會議的有呂斌、三位副局長、黨組成員、黨組秘書長、局辦公室主任、文博處主持工作的副處長丁守義以及其他涉及改革問題的業務處室負責人,白溶溶最為文博處改革試點方案經辦人也列席會議,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
呂斌先做鋪墊性的發言,講了當前的嚴峻形勢:“同誌們,現在全國上下、各行各業,都在大刀闊斧地推動改革開放,把改革工作推向深入。我們文化局在這個改革浪潮中也不能落後,提出了關於文化局下屬事業單位進行三產改革試點的報告,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的改革要求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大力的支持,林書記和康省長都專門做了指示、批示,要求我們加快推進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為全省其他領域事業單位的改革摸索經驗,樹立標杆。”
講到這裏,他環視了一下表情各異的一張張麵具,加重語氣說:“可是,我們改革的進度、力度、深度,與省領導的要求差距還很大。今天,康省長又對我們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批評我們推進改革的決心不堅決,改革措施的出台拖泥帶水,改革方案遲遲不能敲定。同誌們,時不我待啊。改革的設想是我們自己提出來的,為什麽卡在了落實的環節呢?”
呂斌的目光貌似不經意地從白溶溶的臉上掠過,然後接著說:“當然,這個責任主要是我來負,領導批評,甚至罵娘,都由我來扛。但是,工作還要大家來做。所以,今天我們就召開一個黨組會和局長辦公會的聯席會議,方方麵麵的主要負責同誌、中層領導幹部基本都到了。我醜話說在前麵,領導的批評我扛了,但是今天那不出一個方案來,誰都別想離開會場,上廁所也不行,所以,盡量多想辦法,少喝水。”
這一段開場說得大家麵麵相覷,一個個全都神情凝重,卻又緊閉雙唇,一時間,會場上鴉雀無聲。
見大家都不開口,呂斌有點惱火,直接點名讓丁守義發言:“老丁啊,局裏把改革試點的主要工作交給你們文博處,你說說,文博的方案什麽時候能定下來?”
丁守義一隻手肘撐著桌子,用手捏著幹瘦的腦門,慢吞吞地說:“文博係統涉及的單位比較多,情況很複雜。現在的問題是,僧多粥少,讓誰開展試點對改革大局最有力,我們下麵的同誌也很難把握,我看,還是大家一齊討論一下,爭取有一個更全麵的方案。”
多年的曆練,誰沒有幾腳踢皮球的功夫?即使麵對頂頭上次,照樣可以你來我往,跟你先盤幾個回合。”
呂斌不想跟他玩推手,直截了當地追問:“如果要對文博場館進行優化組合,你有什麽意見?”
丁守義抬頭看看呂斌,仍舊慢吞吞地說:“如果進行優化組合當然可以更好地統籌文博資源,但是,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特別是要進行調查研究,這裏牽涉到一個資源的分配問題,還有複雜的人事安排問題,比單純進行三產改革還要複雜很多。”
呂斌有些不耐煩。不得不把問題挑得更明白:“你是主管文博工作的,對下麵的情況應該很了解。把工業博物館和紡織博物館合並能不能行?美術館跟工藝美術館合並能不能行?現在搞單純的三產改革不解決小而雜、小而散的問題,而是要通過改革發揮優勢,收縮戰線,該裁的要裁,該撤的腰撤。”他一抬手指著桌邊所有人:“都不要抱有幻想,以為能躲這一陣風。你們不主動搞優化組合,明年的預算就也會直接卡脖子,現在的問題就是,要麽主動改革,壯士斷腕,要麽自取滅亡。”
會場上又是一片沉寂,連呂斌也懶得再開口。
白副局長輕輕喉嚨開始發言:“形勢很嚴峻,改革的任務又很重,我看各位同誌都不要再觀望。我完全同意呂局長的意見,被動不如主動,晚改不如早改,我看可以考慮把工業博物館和紡織博物館合並,至於美術館和工藝美術館能不能合並,可以立刻組織調研。另外,我們文化局牽涉的領域比較廣,是不是還要明確幾條原則?比如鼓勵基層單位自由戀愛,自主優化,自主組成,這樣更能調動基層的積極性。”
呂斌一拍桌子:“白局長的意見很好,鼓勵基層自由戀愛,自由戀愛的由局裏撥給一定的資金作為結婚安家費。不搞自由戀愛的,我們就拉郎配,拉郎配什麽鼓勵都不給,直接裁。”
會上上凝重的氣氛舒緩了許多,有些人開始嘰嘰喳喳議論起來。
辦公室主任王霞舉了一下手,也開口說道:“偶提一個建議,偶們文化局每個業務處所管的領域不同,文博和戲曲就不同,戲曲與群眾文化又不同,所以,改革進度不能搞一刀切,不要搞一把尺子量到底,最好是一事一議,成熟一個實施一個,不要等著方案都完善了才一齊推進,這樣可以提高很多的效率。”
呂斌連連點頭:“很好,一事一議,成熟一個落實一個,先成熟先落實的,局裏也要獎勵。”
旁邊財務處長苦笑道:“局長,你都要給獎勵,那我隻能開空頭支票,我可是沒辦法搞那麽錢來。”
呂斌的心情好了一點,對財務處長說:“你就知道算小賬,等改革的局麵打開了,你就等著當肥財神爺吧。”
他又問丁守義:“省博的方案不是已經報上來了嗎?今天就順便議議。”
丁守義看看白溶溶,說:“省博的方案請白老師先介紹一下吧。”
【作者***】:改革真有那麽難嗎?還是假裝很難的樣子?(未完待續)
幾乎每家場館都希望擠進試點的圈子,以便能夠把本單位的三產規模擴張起來,麵對這種赤裸裸的利益之爭,白溶溶幾乎束手無措。
省博不僅是省內文博係統的老大,背後還有文化局長呂斌的支持,進入試點名單應該沒有問題,所以佟主任親自跟白溶溶通過電話之後,就提交了具體的改革方案。作為一名博物館領域的專家,佟主任是憑借實力說話。
剩下的幾家規模較小的文化館、博物館,為了爭取試點名額就有點不擇手段了。
省美術館自視是藝術正宗場館,理當進入第一批試點,便派了一位副館長到文博處跟白溶溶泡蘑菇。館長自己則走上層路線,直接向局長呂斌做工作,然後又通過省美術家協會、省文聯等單位的負責人,直接向省委書記林富民喊話。
林富民一向以為自己也是個文化人,所以對文化領域的工作非常重視。在康海明通過省長辦公會批複了文化局的改革報告之後,又特地找文化局長呂斌談過一次話,對這次改革試點提出了三點要求:力度要大,步子要穩,行動要迅速,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之後,迅速向全係統推廣。
呂斌把林富民的指示原封不動帶回局裏,傳達給負責落實改革工作的處室,並且還加上了他自己意見,那就是:全麵考量,綜合平衡,這樣才能保證穩紮穩打。
這些領導指示聽起來都有道理,執行起來卻又讓人無所適從。
力度要大,多大才叫大?是不是允許跨行業經營?有些單位提出了辦培訓學校、甚至開班駕校,涉及到跨部門的資格審批,能不能獲得政策支持?
步子要穩,如果加大了力度改革,怎麽才能叫做步子要穩?省博上報的方案提出要試行博物館管理理事會製度,接受社會資金捐助。尹達甫說這是西方國家普遍采取的這一種博物館管理方式,多渠道解決資金來源問題,讓博物館逐漸擺脫對財政的全麵一來。如果允許省博進行理事會製度改革,又缺少文件指引,完全沒有法律依據,會不會觸到紅線?是不是要向國家文化部做進一步的請示?
白溶溶不僅要直接麵對這些錯綜複雜的現實問題、政策問題、理論問題,也不能回避更令她頭疼的關係問題。
改革批複是康海明批的,林富民卻又公開做出指示,這就讓下麵的人莫衷一是,究竟是走省長和夫人的路線,還是走書記和局長的路線?是要積極通過層層上報走程序,還是拋開程序走關係?一些自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三線場館跟著吵了一陣,主動靠邊觀望,免得一不留神攪到了漩渦裏去。站錯隊的風險,永遠都比改革的風險大,何必要搶這一時的風頭?
最後爭得最凶的就剩下美術館、工藝美術館、自然博物館、工業技術博物館、紡織博物館、農業博物館、工人文化館展覽部、還有正在籌建中的科學技術館。這幾家二線文博館,隻有工藝美術館的情況稍好,它的商品部每年都有不錯的盈利,其他幾家實力都差不多,幾乎都是靠財政撥款維持,人員流失嚴重,設施陳舊、老化、年久失修問題嚴重。自然博物館和工業技術博物館因為規模偏小,一直麵臨生死問題,這一次如果能爭取到改革試點,對他們來說或許就是爭取到了一次生存的機會,否則的話,等死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麵對僧多粥少的情況,尹達甫幾次建議白溶溶向領導建議擴大試點範圍,白溶溶雖然覺得這不失為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還是很謹慎地向回家向康海明進行谘詢。
誰知道,康海明對擴大試點的意見立刻就給予了否決,還當麵批評她不動腦子。改革就是一場革命,怎麽能搞平均主義呢?讓那些早就該被優勝劣汰的單位打著改革試點的旗號繼續苟延殘喘,改革最後就會變成大波轟、走過場,還是不能解決文博領域的發展後勁問題。
文博係統的攤子大,規模小,發展後勁不足,這才是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不能瓶子罐子都留著。
白溶溶雖然也覺得康海明說得有道理,可是,一談起工作,他那種霸道的態度就不管不顧,一點也不給人留麵子,白溶溶這些日子積攢的熱情被他掃蕩殆盡,賭氣說不再管這件事,讓康海明自己去跟呂斌局長解釋。
第二天,康海明把呂斌局長叫去訓斥了一頓,當麵批評他不該把這麽重大的改革行動主要交給一個工作經驗和魄力都不足的同誌——也就是他的老婆白溶溶,這種做法完全是不負責任的投機行為。同時,康海明對文化局的改革又提出了新要求,該的要關,該合的要合,該賣的賣,該支持的要加大力度支持,不要因循保守,處處保全,改革不是小腳女人走路,一步三搖,要像黑旋風李逵劫法場,驚天動地。
康海明還直接點名工業技術博物館和紡織博物館,這兩家館能不能合並?紡織部都撤銷了,還保留一個紡織博物館幹什麽?如果這兩家場館能合並,其他的場館還有沒有能合並的?
康海明指著呂斌的鼻子教訓:“你這個文化局長的腦袋隻想著搞點三產維持局麵,骨子裏根本就沒想真改革,再這樣下去,你要是改革的絆腳石,就要把你搬開。”
呂斌本來是想通過讓白溶溶負責落實改革試點工作向康海明買個好,結果反而挨了一頓嚴厲的批評,心裏當然有些窩火,但是,又不能明著跟康海明對抗,隻好帶著一肚子的火回到局裏。
呂斌想過再向林富民做請示,但那樣就等於公開挑撥省長和書記間的對立,以後連康海明的麵都不好見了,日子也不見得就能好過。
可是,如果真按照康海明提出來的意見,對現有的場館進行優化組合,該撤並的撤並,該轉型的轉型,那就會直接牽涉到下麵人的利益,也會牽涉到文化局的利益。局長總是希望自己下麵的隊伍越多約好,攤子越大越好,隊伍越多,攤子越大,他手裏的權力含金量就高,也就更有實力。文化局在省政府序列裏本來就屬於三流單位,再把下麵的建製單位砍掉幾個,那麽你文化局長的勢力範圍就更小了,以後在省裏就更沒份量了。
思前想後,呂斌想不出招來拆解書記和省長同時下的兩種指導棋,悶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什麽人也不見,誰的電話都不接,看看能不能憋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a href="http:///"></a>
憋了兩個多小時,除了一屋子的煙味什麽都沒憋出來,呂斌決定還是讓辦公室通知開會。麵對錯綜複雜的領導關係,還有盤根錯節的利益格局,集體決定或許就是一道最好的防波堤,也是最好的防火牆,也是最好的隔離帶,也是最好的遮羞布,反正當主要領導不想直接承擔領導責任的時候,集體決策總是一條最後的可選項。
參加會議的有呂斌、三位副局長、黨組成員、黨組秘書長、局辦公室主任、文博處主持工作的副處長丁守義以及其他涉及改革問題的業務處室負責人,白溶溶最為文博處改革試點方案經辦人也列席會議,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
呂斌先做鋪墊性的發言,講了當前的嚴峻形勢:“同誌們,現在全國上下、各行各業,都在大刀闊斧地推動改革開放,把改革工作推向深入。我們文化局在這個改革浪潮中也不能落後,提出了關於文化局下屬事業單位進行三產改革試點的報告,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的改革要求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大力的支持,林書記和康省長都專門做了指示、批示,要求我們加快推進文化事業單位的改革,為全省其他領域事業單位的改革摸索經驗,樹立標杆。”
講到這裏,他環視了一下表情各異的一張張麵具,加重語氣說:“可是,我們改革的進度、力度、深度,與省領導的要求差距還很大。今天,康省長又對我們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批評我們推進改革的決心不堅決,改革措施的出台拖泥帶水,改革方案遲遲不能敲定。同誌們,時不我待啊。改革的設想是我們自己提出來的,為什麽卡在了落實的環節呢?”
呂斌的目光貌似不經意地從白溶溶的臉上掠過,然後接著說:“當然,這個責任主要是我來負,領導批評,甚至罵娘,都由我來扛。但是,工作還要大家來做。所以,今天我們就召開一個黨組會和局長辦公會的聯席會議,方方麵麵的主要負責同誌、中層領導幹部基本都到了。我醜話說在前麵,領導的批評我扛了,但是今天那不出一個方案來,誰都別想離開會場,上廁所也不行,所以,盡量多想辦法,少喝水。”
這一段開場說得大家麵麵相覷,一個個全都神情凝重,卻又緊閉雙唇,一時間,會場上鴉雀無聲。
見大家都不開口,呂斌有點惱火,直接點名讓丁守義發言:“老丁啊,局裏把改革試點的主要工作交給你們文博處,你說說,文博的方案什麽時候能定下來?”
丁守義一隻手肘撐著桌子,用手捏著幹瘦的腦門,慢吞吞地說:“文博係統涉及的單位比較多,情況很複雜。現在的問題是,僧多粥少,讓誰開展試點對改革大局最有力,我們下麵的同誌也很難把握,我看,還是大家一齊討論一下,爭取有一個更全麵的方案。”
多年的曆練,誰沒有幾腳踢皮球的功夫?即使麵對頂頭上次,照樣可以你來我往,跟你先盤幾個回合。”
呂斌不想跟他玩推手,直截了當地追問:“如果要對文博場館進行優化組合,你有什麽意見?”
丁守義抬頭看看呂斌,仍舊慢吞吞地說:“如果進行優化組合當然可以更好地統籌文博資源,但是,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特別是要進行調查研究,這裏牽涉到一個資源的分配問題,還有複雜的人事安排問題,比單純進行三產改革還要複雜很多。”
呂斌有些不耐煩。不得不把問題挑得更明白:“你是主管文博工作的,對下麵的情況應該很了解。把工業博物館和紡織博物館合並能不能行?美術館跟工藝美術館合並能不能行?現在搞單純的三產改革不解決小而雜、小而散的問題,而是要通過改革發揮優勢,收縮戰線,該裁的要裁,該撤的腰撤。”他一抬手指著桌邊所有人:“都不要抱有幻想,以為能躲這一陣風。你們不主動搞優化組合,明年的預算就也會直接卡脖子,現在的問題就是,要麽主動改革,壯士斷腕,要麽自取滅亡。”
會場上又是一片沉寂,連呂斌也懶得再開口。
白副局長輕輕喉嚨開始發言:“形勢很嚴峻,改革的任務又很重,我看各位同誌都不要再觀望。我完全同意呂局長的意見,被動不如主動,晚改不如早改,我看可以考慮把工業博物館和紡織博物館合並,至於美術館和工藝美術館能不能合並,可以立刻組織調研。另外,我們文化局牽涉的領域比較廣,是不是還要明確幾條原則?比如鼓勵基層單位自由戀愛,自主優化,自主組成,這樣更能調動基層的積極性。”
呂斌一拍桌子:“白局長的意見很好,鼓勵基層自由戀愛,自由戀愛的由局裏撥給一定的資金作為結婚安家費。不搞自由戀愛的,我們就拉郎配,拉郎配什麽鼓勵都不給,直接裁。”
會上上凝重的氣氛舒緩了許多,有些人開始嘰嘰喳喳議論起來。
辦公室主任王霞舉了一下手,也開口說道:“偶提一個建議,偶們文化局每個業務處所管的領域不同,文博和戲曲就不同,戲曲與群眾文化又不同,所以,改革進度不能搞一刀切,不要搞一把尺子量到底,最好是一事一議,成熟一個實施一個,不要等著方案都完善了才一齊推進,這樣可以提高很多的效率。”
呂斌連連點頭:“很好,一事一議,成熟一個落實一個,先成熟先落實的,局裏也要獎勵。”
旁邊財務處長苦笑道:“局長,你都要給獎勵,那我隻能開空頭支票,我可是沒辦法搞那麽錢來。”
呂斌的心情好了一點,對財務處長說:“你就知道算小賬,等改革的局麵打開了,你就等著當肥財神爺吧。”
他又問丁守義:“省博的方案不是已經報上來了嗎?今天就順便議議。”
丁守義看看白溶溶,說:“省博的方案請白老師先介紹一下吧。”
【作者***】:改革真有那麽難嗎?還是假裝很難的樣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