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黃宗羲,顧炎武,張采,張溥分別道出緣由,總體支持科舉改革。


    朱由校聞之大喜,麵色溫和,唇角含笑,黃宗羲,顧炎武身為天子近臣,對新事物,新思想,當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有人說科舉的要義既非選才亦非化育天下,而是牢籠治世,讓世間聰明人進到八股的牢籠中,鑽研章句,逐字推敲,白首窮經,防止他們異想天開。


    穩住讀書人,即使坊間依然有人造反,亦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麽氣候。


    須知,若文人書生為布衣,身無束縛似脫韁野馬為所欲為,想怎麽想就怎麽想,想怎麽做就怎麽做,乃朝廷不穩定因素。


    反之,文人書生進入仕途,為官職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如同給他們套上枷鎖,則稱為穩定天下的助力。


    嗬嗬...


    此話朱由校並不認同,大明不亡於流寇之手,清朝讓流寇滅掉半壁江。


    所謂牢籠治世,無非是天子對文人的不信任。


    呼...


    朱由校深呼口氣說:“諸卿所言,字字珠璣,八股取士成為朝廷取士的最大阻力,朕要徹底廢八股,不拘一格吸納人才。


    或許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隻要前進的方向正確,朕要一條道走到黑。今日召集諸卿前來,除商討科舉外還讓諸卿幫朕撰寫篇文章。”


    黃宗羲,顧炎武,張溥,張采,拱手作揖。


    朱由校負手而立,開始緩慢口述,黃宗羲親自執筆,不多時,改良版的華夏少年說橫空出世。


    他做不到通篇背誦原版,卻熟悉膾炙人口的歌詞。


    縱使不及原版氣勢恢宏,卻勝在詞義簡單,朗朗上口。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將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敢問天地試鋒芒,披荊斬棘誰能擋,世人笑我我自強,不負年少。”


    黃宗羲,顧炎武,張采,張溥望著撰寫好的文章,齊刷刷望向朱由校,眼神中全是震驚,欣然之色。


    文章雖短,卻熱血激昂,道出少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麵貌,熱血追夢的赤子之心,更鼓勵少年進取和擔當。


    此文一出,必是勸世的金玉良言。


    黃宗羲,顧炎武連連稱讚,亦從隻言片語中瞧出端倪,皇帝這是鼓勵學子解放思想,向儒家開刀。


    顧炎武作揖說:“陛下英明,臣自愧不如。”


    黃宗羲神色歡喜說:“陛下,這般鼓勵青年學子,必然受到天下學子追捧。”


    朱由校麵孔古井無波:“儒家文化非所有文化,反對儒家不等於反對美德,儒家誕生前美德就不存在嗎,周文王不是仁不義之輩嗎?少年,青年,身為大明的未來,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而非固步自封,不思進取。”


    果然,皇帝刀鋒指向儒家。


    顧炎武沒有反駁亦沒有表態支持,僅道出內心擔憂:“陛下,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曆朝曆代諸法都被規範在仁德範圍之內,更出現天地君親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製約。


    然而,倫理約束不具備律法的強製性,於是又生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三綱。若徹底廢掉儒家,朝廷以什麽統治?”


    張溥微微頷首附和:“昔年,漢宣帝稱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故而施行外儒內法,陛下執意剝離儒學,臣愚鈍,除聯想到形成類似秦國的獨尊法家外,實在想不出其他良策。”


    黃宗羲望了眼張溥說:“獨尊法家亦未嚐不可,秦二世而亡,然百代皆行秦政法,曆朝曆代經驗證明製度比人可靠,若朝廷獨尊法家,又想避免秦之禍,則需足夠的文吏維護製度。”


    製度比人可靠。


    朱由校沒想到黃宗羲有此高見,更是深以為然,此間,他的確產生獨尊法家,,以富國強兵的念頭。


    須知,相較於儒家的保守,法家更強調與時俱進。


    他希望持續完善法製,強化法製觀念,讓官吏和百姓在法令規定的範圍內做事,形成有法可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當然,王朝時代依法治國和後世的依法治國仍有差距,君王是最大的變數。


    黃宗羲,顧炎武見朱由校不語,即猜出對方興許有意獨尊法家。


    黃宗羲直言進諫:“陛下,欲西漢以來外儒內法的觀念,將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另外,秦國獨尊法家,為曆朝曆代所詬病。


    臣建議,獨尊法家,需徐徐圖之,首先補充完善各種律法,諸事做到有法可依,盡量減少苛刻刑罰,否則,反噬會奇大。”


    顧炎武亦出聲說:“陛下,臣人微言輕,始終認為獨尊法家過於冒險,即使執行需緩慢推進,爭取十數年內慢慢改變固有的觀念和思想。同時,陛下需想方設法提高自身威望,將更便於施行各種策略。”


    張溥頷首附和說:“陛下,獨尊獨尊符合大潮流,今後科舉取士中提高律令地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獨尊法家的風潮會以極快速度推廣。”


    朱由校耐心聆聽黃宗羲三人建議,麵色平和的說:“諸卿建議不錯,獨尊法家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緩慢進行,徐徐圖謀,今日之事,出我口入你耳,不可外泄。”


    聞言,顧炎武,黃宗羲,張采,張溥,越發確定皇帝心思,齊刷刷作揖領命,轉身迅速離去。


    此時,京城。


    錢龍錫出宮帶出皇帝的話,允許學子自由討論,爭辯。


    頃刻,孔胤植,周道登等直覺的仿佛重拳打在棉花上,明明是鼓動學子向皇帝發難,結果皇帝允許學子內部討論。


    起初,很多人以為皇帝服軟,然而,很快有人發現並非所有學子支持固步自封八股取士,更非所有學子支持經義,四書五經。


    頓時,學子之間爭的麵紅耳赤。


    可惜,擁護經義,四書五經的學子占據大多數。任由爭論持續擴大,矛頭還會指向皇帝。


    然而,京城流出各類童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孔家。


    世世修降表,代代衍聖公。


    鐵骨錚錚衍聖公,世修降表勸人忠。


    頃刻間,將孔府推上風口浪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佰夫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佰夫長並收藏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