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春燕的婚禮舉行完之後,男女雙方的家人,又在南唐好好的玩了兩天,待到國慶假期結束的時候,唐偉東又安排飛機,將他們送回了國。
當然,這期間他們所有的開銷和花費,也都是由唐老板“埋單”的!
伊莉娜在這邊跟“準公婆”見了一麵,參加完何春燕的婚禮之後,就提前趕回了勃泥(沙巴州),隻留下了娜塔莎帶著唐天煌,多陪著“準公婆”多待了兩天,讓這對祖孫增加了一下感情。
因為十月六日,也就是農曆的九月初九,南唐這邊要在“鎮國神山”,也就是位於汶淶國的基納巴盧山,又稱中國寡婦山,舉行封禪大典。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南唐把在人家國境內的一座山,定為了自己的標誌,舉行封禪、祭祀活動,還要跑去人家的家裏舉辦。
但誰讓南唐的“拳頭硬”呢,他們就這麽幹了,汶淶那小胳膊小腿,可惹不起南唐這個南洋小霸王,所以他們非但沒敢拒絕,反而還要跟著一起參與其中呢。
而且,這座“鎮國神山”的得名,就是因為汶淶王室的祖宗而來的,南唐祭祀這座“鎮國神山”,也相當於是在祭祀他們的祖宗,因此,他們一起參加一下,倒也說的過去。
除了南唐和汶淶之外,做為現如今勃泥女王的伊莉娜,也是要代表勃泥參加這次這次封禪、祭祀大典的,她提前回去,就是準備這件事的。
古代的勃泥國,可是包括現在的勃泥(沙巴州)、汶淶,以及南唐和大馬的各一部分。
這樣一來,位於汶淶境內的這座“鎮國神山”,中國寡婦山,就相當於是南唐、勃泥和汶淶,共同的“神山”。
——雖然這個定義是南唐強加給他們的,但這個世界從來都是以實力來說話的,因此,汶淶也隻能認下了南唐對這座山的“設定”。
南唐叫其“鎮國神山”,哪怕其就是路邊的一塊兒石頭,那其以後也就得是“鎮國神山”,南唐就是如此的霸氣側漏!
何況,南唐還有理有據,有大明皇帝禦口親封的史料記載呢!
至於勃泥,他們名義上雖然依舊是屬於大馬的國土,但實際的控製權卻在南唐的手中,就連勃泥的女王,都是南唐這邊“委任”的,他們自然是亦步亦趨,南唐說啥他們幹啥了!
相關的祭祀活動,全部都是照搬的、種花家古代的那一套東西。
為了“表現”的專業一些,南唐官方還出麵,邀請了兔子家和禿子家,一大批相關專業的文史學家,共同來參與製定祭祀的步驟和儀式。
尤其是,瀛洲方麵為此還提供了大量的,關於古代祭祀相關的文獻資料,這讓南唐方麵,最大限度的複刻了一些,古代的“大禮儀”程序。
這裏要著重說一下,此時種花家最全的一些,關於曆史和大型祭祀活動的記錄,更多的是保存在瀛洲。
這也是瀛洲總是號稱,自己才是種花文化的最正宗的傳承者的原因之一!
這倒不是他們對於種花文化傳承的好,而是由於特殊的曆史原因,所造成的一個結果。
當年袁項城逼清帝遜位之後,但依舊保留了其某些特殊的待遇,比如,可以繼續居住在皇宮之中,等以後找個機會再搬去頤和園居住,繼續讓他們享受財政供養等。
之後,國府又把奉天皇宮,和承德避暑山莊等地的,屬於原本屬於清室的、文物之類的東西,全部搬到了京城的皇宮之中。
末代皇帝居住在京城皇宮的這段時間裏,他利用賞賜、故臣借觀、拍賣點押、竊取盜賣等等的各種手段,致使1200多件書畫精品、古籍善本,以及不可計數的、大量的珍寶流出皇宮,給國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種文物“流失”的行為,一直到他被“馮奉先”強行趕出皇宮才算是告一段落,但之前造成的損失,已然無法彌補回來了。
三一年,抗戰爆發,國府決定將故宮中的文物南遷,三二年,倭軍進逼熱河、抵近京城,匆忙之下,博物院奉命“擇菁華文物裝箱”,南運避難。
三三年,情勢告急,從二月份第一批文物南下抵滬,三個月中,博物院共搶運送兩萬餘箱\/包文物南下。
之後的兩三年中,按照文物價值的高低,一直在進行搶運。
但是,還沒等搶運完畢,小倭就侵占了京城,就小倭那個本性,肯定不可能放過這麽大一塊兒肥肉啊,他們也對博物院中剩餘的文物,進行了劫掠。
同年,淞滬會戰爆發,相關文物再次從滬市被轉移到了“健康”,以後繼續不停的西撤,最終將文物全部撤運至了川貴兩地。
抗戰勝利後,西遷文物先於山城集中,然後曆經兩年,一部大分被送到了“建康”的中央博物院,一小部分被送回了京城博物院。
結果,剛送抵京城博物院的那些文物,還沒等“開封”呢,趕走了外敵,兄弟又開始鬩牆。
形勢不利之下,國府再次下令,再次將兩處博物院,以及從倭國追索回來的部分文物,進行“遷移”至瀛洲。
就是這一次,被轉移走的,全是精品中的精品,都是高價值的文物。
——當時我方曾安排人阻止,但未能成功!
第一批起運的文物包括,館藏善本圖書、曆史文獻資料,曆史語言研究所所收集的考古文物,涉外條約、檔案、圖書、文物、資料等。
第二批起運的,包含曆史研究院、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等館藏的,全部圖書、地圖,古籍善本等文物。
原本是打算轉運五批、將高價值的文物、文獻全部弄走的,隻是因為我軍進展的太快,大大超乎國府的預料,最終隻運走了三批。
即便是這樣,毫不客氣的說,經曆過國府的連續“轉移”、和經過小倭的搜刮,最後留在國內的高價值文物,也隻剩下了一些“邊角料”。
最精華的那些,尤其是具有曆史參考價值的文字記錄,都被禿子給“搬”走了。
因此,在研究相關曆史文獻資料的時候,瀛洲方麵手裏掌握的東西,才是最貼近史實的,這也是他們說,傳承在他們手裏的原因之一!
至於後來的、也就是唐偉東此時供職的博物院,裏麵的文物,都是當時沒有來得及轉運完的、剩下的那些文物。
以及後來從各地博物館和民間,又收集、積攢起來的一些文物。這些文物的價值有,但卻遠不如被運走的那些高!
當然,這期間他們所有的開銷和花費,也都是由唐老板“埋單”的!
伊莉娜在這邊跟“準公婆”見了一麵,參加完何春燕的婚禮之後,就提前趕回了勃泥(沙巴州),隻留下了娜塔莎帶著唐天煌,多陪著“準公婆”多待了兩天,讓這對祖孫增加了一下感情。
因為十月六日,也就是農曆的九月初九,南唐這邊要在“鎮國神山”,也就是位於汶淶國的基納巴盧山,又稱中國寡婦山,舉行封禪大典。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南唐把在人家國境內的一座山,定為了自己的標誌,舉行封禪、祭祀活動,還要跑去人家的家裏舉辦。
但誰讓南唐的“拳頭硬”呢,他們就這麽幹了,汶淶那小胳膊小腿,可惹不起南唐這個南洋小霸王,所以他們非但沒敢拒絕,反而還要跟著一起參與其中呢。
而且,這座“鎮國神山”的得名,就是因為汶淶王室的祖宗而來的,南唐祭祀這座“鎮國神山”,也相當於是在祭祀他們的祖宗,因此,他們一起參加一下,倒也說的過去。
除了南唐和汶淶之外,做為現如今勃泥女王的伊莉娜,也是要代表勃泥參加這次這次封禪、祭祀大典的,她提前回去,就是準備這件事的。
古代的勃泥國,可是包括現在的勃泥(沙巴州)、汶淶,以及南唐和大馬的各一部分。
這樣一來,位於汶淶境內的這座“鎮國神山”,中國寡婦山,就相當於是南唐、勃泥和汶淶,共同的“神山”。
——雖然這個定義是南唐強加給他們的,但這個世界從來都是以實力來說話的,因此,汶淶也隻能認下了南唐對這座山的“設定”。
南唐叫其“鎮國神山”,哪怕其就是路邊的一塊兒石頭,那其以後也就得是“鎮國神山”,南唐就是如此的霸氣側漏!
何況,南唐還有理有據,有大明皇帝禦口親封的史料記載呢!
至於勃泥,他們名義上雖然依舊是屬於大馬的國土,但實際的控製權卻在南唐的手中,就連勃泥的女王,都是南唐這邊“委任”的,他們自然是亦步亦趨,南唐說啥他們幹啥了!
相關的祭祀活動,全部都是照搬的、種花家古代的那一套東西。
為了“表現”的專業一些,南唐官方還出麵,邀請了兔子家和禿子家,一大批相關專業的文史學家,共同來參與製定祭祀的步驟和儀式。
尤其是,瀛洲方麵為此還提供了大量的,關於古代祭祀相關的文獻資料,這讓南唐方麵,最大限度的複刻了一些,古代的“大禮儀”程序。
這裏要著重說一下,此時種花家最全的一些,關於曆史和大型祭祀活動的記錄,更多的是保存在瀛洲。
這也是瀛洲總是號稱,自己才是種花文化的最正宗的傳承者的原因之一!
這倒不是他們對於種花文化傳承的好,而是由於特殊的曆史原因,所造成的一個結果。
當年袁項城逼清帝遜位之後,但依舊保留了其某些特殊的待遇,比如,可以繼續居住在皇宮之中,等以後找個機會再搬去頤和園居住,繼續讓他們享受財政供養等。
之後,國府又把奉天皇宮,和承德避暑山莊等地的,屬於原本屬於清室的、文物之類的東西,全部搬到了京城的皇宮之中。
末代皇帝居住在京城皇宮的這段時間裏,他利用賞賜、故臣借觀、拍賣點押、竊取盜賣等等的各種手段,致使1200多件書畫精品、古籍善本,以及不可計數的、大量的珍寶流出皇宮,給國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種文物“流失”的行為,一直到他被“馮奉先”強行趕出皇宮才算是告一段落,但之前造成的損失,已然無法彌補回來了。
三一年,抗戰爆發,國府決定將故宮中的文物南遷,三二年,倭軍進逼熱河、抵近京城,匆忙之下,博物院奉命“擇菁華文物裝箱”,南運避難。
三三年,情勢告急,從二月份第一批文物南下抵滬,三個月中,博物院共搶運送兩萬餘箱\/包文物南下。
之後的兩三年中,按照文物價值的高低,一直在進行搶運。
但是,還沒等搶運完畢,小倭就侵占了京城,就小倭那個本性,肯定不可能放過這麽大一塊兒肥肉啊,他們也對博物院中剩餘的文物,進行了劫掠。
同年,淞滬會戰爆發,相關文物再次從滬市被轉移到了“健康”,以後繼續不停的西撤,最終將文物全部撤運至了川貴兩地。
抗戰勝利後,西遷文物先於山城集中,然後曆經兩年,一部大分被送到了“建康”的中央博物院,一小部分被送回了京城博物院。
結果,剛送抵京城博物院的那些文物,還沒等“開封”呢,趕走了外敵,兄弟又開始鬩牆。
形勢不利之下,國府再次下令,再次將兩處博物院,以及從倭國追索回來的部分文物,進行“遷移”至瀛洲。
就是這一次,被轉移走的,全是精品中的精品,都是高價值的文物。
——當時我方曾安排人阻止,但未能成功!
第一批起運的文物包括,館藏善本圖書、曆史文獻資料,曆史語言研究所所收集的考古文物,涉外條約、檔案、圖書、文物、資料等。
第二批起運的,包含曆史研究院、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等館藏的,全部圖書、地圖,古籍善本等文物。
原本是打算轉運五批、將高價值的文物、文獻全部弄走的,隻是因為我軍進展的太快,大大超乎國府的預料,最終隻運走了三批。
即便是這樣,毫不客氣的說,經曆過國府的連續“轉移”、和經過小倭的搜刮,最後留在國內的高價值文物,也隻剩下了一些“邊角料”。
最精華的那些,尤其是具有曆史參考價值的文字記錄,都被禿子給“搬”走了。
因此,在研究相關曆史文獻資料的時候,瀛洲方麵手裏掌握的東西,才是最貼近史實的,這也是他們說,傳承在他們手裏的原因之一!
至於後來的、也就是唐偉東此時供職的博物院,裏麵的文物,都是當時沒有來得及轉運完的、剩下的那些文物。
以及後來從各地博物館和民間,又收集、積攢起來的一些文物。這些文物的價值有,但卻遠不如被運走的那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