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寧緩緩寫下“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一行字,來作為經義文章的標題。


    然而就在他寫完“下”字的時候,一股磅礴的才氣力量迸發而出,仿佛要直衝九霄而上。


    就在此時,另外一股奇異的力量從天而降,將這股標題產生的才氣給壓製下去,看起來跟普通的文章沒有什麽兩樣。


    杜寧知道這是聖廟力量的效果,為了防止才氣太強大而影響到其他學子的考試,所以才會將文章的才氣壓住。


    “這七個字居然可以有如此雄厚的才氣!”


    杜寧心裏一喜,這可真不愧是華夏千年總結出來的名言。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像是尋常百姓的言論,更像是以一個君主的角度來看待“民為貴”的這個論點。


    為什麽是“民為貴”?因為“得民心者得天下”,難道這還不“貴”麽?


    有了一個明確的破題思路,即可胸有成竹,下筆有神。


    “學生以為,民者,乃眾人也,以食為天,自炎黃治世而起,柴米油鹽,如是複也……”


    “是故窮則饑,饑則亂,亂則變,變則社稷危,社稷危則君主易位也……”


    杜寧采用文言文的形式答題,因為用白話文來做文章的話,兩張試卷根本就不夠寫。


    文言文的精妙之處,就是在與字簡句短,以最精妙的文字,來概述文章的中心思想。


    而且也很節省墨水。


    杜寧舉例說明,簡單概述了一下民、社稷、君三者之間的關係。


    民即是百姓,如果你讓百姓餓著肚子,沒有飯吃,就會發生民變,各地就會揭竿而起,社稷動亂,改朝換代。


    反過來,你讓百姓吃得飽,穿得好,百姓就會擁戴你,國泰民安,江山社稷穩定,君主名揚四海。


    如此,便是“民為貴”之義。


    “社稷者,山河是也,得民以春耕秋收,養育天下萬物,故而次之……”


    百姓要吃飯,就得去發展農業,去耕耘田地和創建家園。


    因此,社稷次與民。


    最後就是“君為輕”。


    這一句要是說不好,就有可能是在抨擊當今皇帝,即便前麵的內容寫得再好,也會使整篇文章落入下乘。


    杜寧原地思考片刻,不慌不忙地寫道:“民之大,千千萬,社稷之廣,養育千千萬,君乃千千萬之一,是故民為貴,君為輕,”


    民眾有千千萬,江山養活了千千萬,即便是君王,也是這千千萬之一,相比之下,君王便是最微不足道的。


    沒了一個君王,就會在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中誕生出另外一個君王。


    如果千千萬萬的百姓都沒了,也就不會有國家,不會有社稷,更不會有君王。


    這篇經義文章不僅符合“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標題,同時還點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與“民為貴”呼應。


    文章成後,隻聽“喀嚓”一聲,整張桌子斷裂開來。


    杜寧驚呆了,自己可是什麽都沒做,怎麽好端端的桌子就壞了?這質量也太差了吧?


    低頭一看,居然連地麵都凹進去了。


    文章傳天下,一紙重千斤。


    除了原作者以外,最起碼也得是儒道進士才能夠拿得起來。


    如果不是其中的才氣被聖廟力量壓著,恐怕會把杜寧的考棚給拆了。


    “怎麽回事?發生什麽事了?”


    監考快步走來,被剛才的動靜所驚動。


    看到地上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文章砸進地麵後,頓時臉色大變,指著杜寧說不出話來。


    杜寧將文章放在一起疊好,然後自顧自地離開了考房,仿佛將監考當成了空氣一般。


    監考嚐試著拾起文章,卻感覺到了一股重如千斤的力量,臉色無比慎重,也不敢說話,急忙將此事匯報給縣文院。


    文章傳天下,而且還出現在玉林縣裏,這實在是破天荒。


    “居然這麽快就交卷了,也不再檢查檢查。”


    “此人多半敷衍了事,不足掛齒。”


    有人看到杜寧從其前麵經過,發出來很是驚訝的議論,但很快就安靜下來了。


    此時才到下午,杜寧是第一個走出考場的人。


    文院之內,有寒衣社與傑英社的學子在此等候。


    “杜公子交卷了。”


    李昌銘走來說道:“怎麽樣?考得如何?”


    “還好,還好。”杜寧笑著回答。


    另外一邊的嚴路卻譏笑說道:“我從來沒見過科舉縣試的期間,有人能夠在下午的時候交卷,距離科舉結束的時間足足提早了兩個小時,看來杜公子也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麽厲害。”


    寒衣社學子皆臉色一變,嚴路這句話倒是點醒了大家,杜寧交卷的速度確實比一般的學子要快很多。


    難道杜寧有漏題未答?


    即便沒有漏題,那就是杜寧答題太快太焦急,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失誤。


    想到這裏,寒衣社學子都有些緊張了。


    李昌銘說道:“可能是對杜公子而言,許多題目都比較簡單,答得自然也就快了。”


    “我看未必,答得快不一定就答得準。”


    嚴路笑道:“況且經義才是縣試的重中之重,若是稍有出錯就會名落孫山,杜公子還是太年輕了,想要在經義方麵勝過我們權貴子弟,還是太困難了。”


    寒衣社無人反駁,因為嚴路這番話比較中肯,也很在理。


    就在此時,又有另外一個讀書人走出了考場。


    不是別人,正是嚴軍。


    “不愧是昔年神童,居然也這麽快就交卷了。”


    嚴路上前詢問道:“賢弟辛苦,不知你考得如何,有幾分把握爭得案首?”


    嚴軍微微昂首,得意洋洋道:“今年的考題對我而言非常簡單,經義也沒有難倒我,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案首非我莫屬。”


    “哈哈……吾弟有大學士之資!”


    嚴路非常的高興,笑得合不攏嘴,看向杜寧的眼神充滿了譏諷,甚至非常的不屑和輕蔑。


    傑英社學子也都昂首挺胸,認為這一次,他們可以扳回一局了。


    “我們家嚴軍有大學士之資,又經常在府文院讀書學習,無論杜公子多麽有文才,也斷然不可能在經義方麵勝過嚴軍,杜公子,這一次你輸了!”嚴路得意道。


    杜寧說道:“在明日公布金榜之前,誰輸誰贏尚不可知,我勸足下還是不要把話說得太滿,以免自打嘴臉。”


    “哈哈……”


    嚴路與嚴軍聞言,放聲大笑起來。


    嚴軍說道:“今日的經義考題乃是《孟子》中的文章,我專攻《孟子》之道,我不信我的專長會不及你這個寒門學子。”


    寒衣社學子皆臉色大變。


    杜寧也是麵露驚訝之色,問道:“倘若明日我輸了,我能否設宴向二位認錯,以免去磕頭之罰?”


    “放肆!”


    嚴軍毫不猶豫地說道:“你當初逼得我堂兄向你磕頭,如今卻隻想道歉了事?天底下哪有這般便宜的事情?我現在就告訴你,明天的頭你磕定了,你若是敢耍賴皮的話,我敢保證你走不出玉林縣!”


    杜寧聞言,冷漠的掃了一眼嚴軍。


    “很好,希望你能夠記住今天說得話。”杜寧說道。


    “杜公子放心,明天你朝我們磕頭的時候,我們一定不會取笑你的。”嚴路笑道。


    “最多看不起你。”嚴軍補充道。


    “哈哈……”


    傑英社學子發出笑聲。


    李昌銘說道:“哼!倘若明天文院揭榜,是杜公子名列第一的話,那你們今天在這裏說的話,將會成為整個玉林縣的笑柄。”


    “說得好像杜寧能夠爭到案首似的,我告訴你!玉林縣的頭名案首非我莫屬,誰也搶不走,我說的!”


    嚴軍的聲音大了起來,他實在是太自信了,因為在儒家經典之中,《孟子》就是他的專長。


    他相信以他對《孟子》的了解,寫出來的經義文章一定可以勝過杜寧。


    “你說的不算。”


    杜寧懟道:“誰的經義最好,考官說了算。”


    嚴路輕蔑道:“縣文院主考官何全,乃是家父摯友,你就死了那條心吧!”


    寒衣社眾人臉色狂變起來,如果嚴路說的是真的,那麽隻要主考官審核杜寧經義的時候,隻要雞蛋裏頭挑骨頭,找出一點不足之處,也有篩選掉杜寧經義的可能,這種手段屬於陽謀。


    “是嗎?那太好了。”


    杜寧譏笑道:“嚴鬆整我的時候,他的烏紗帽被國學宮給摘了,我倒是想看看文院的主考官敢不敢整我,主考官若是不公不正,我就敢在文院麵前請聖裁,到時候你們誰也逃不了幹係。”


    若是有學子在科舉的時候蒙受不白之冤,可以發起請聖裁,由半聖進行裁決,通過的人將會徹查文院,牽連的官員一個也逃不了。


    但萬一過不了請聖裁,不僅文名盡毀,也會受到國學宮嚴厲的懲罰。


    “可笑!無知!就你也想請聖裁?你算個什麽東西啊!”


    嚴路又是生氣,又是覺得好笑,認為杜寧不自量力。


    “李兄,我們走,喝酒去。”


    杜寧一揮手,與寒衣社眾學子離開文院。


    “莫非杜寧真的有把握在經義方麵勝我?荒唐!絕不可能!”嚴軍心裏想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道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下詩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下詩書並收藏儒道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