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負重前行的印刷廠》節目的播出,反應非常強烈,引發了一係列深遠的影響和連鎖反應。
節目再次重播,更是創下了紀實類節目的收視率之最。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一次小小的波動,都可能成為改變曆史進程的起點。
觀眾們非常認可這種紀實的模式,紛紛通過打電話、寫信對電視台提出了表揚,對這樣的節目表示了認可,對印刷廠表示了欽佩。
印刷廠的新書一時也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不少人猜測著,打探著,等待著。
有的猜可能是哪位大家的作品,有的猜可能是新銳作家的力作,一時眾說紛紜、猜測不已。
同為體製內,也不能太絕情,節目組最後還是給省工行核查組和經偵支隊留了一定的麵子,並沒有在欄目裏直接點名。
但即使這樣,也讓兩個單位非常的難受。省工行的車輛分不清楚,警車卻看的清清楚楚。
很多群眾也對此也表示的憤慨,用不同方式,表達了不滿,紛紛詢問警察是去幫助,還是去增負。
市局領導非常生氣,把經偵支隊的領導叫到辦公室,罵了一個狗血噴頭,直說過於莽撞和衝動。
經偵支隊的領導也不敢辯解,內心把王福利罵了好幾遍。嘴上向領導承認錯誤,表示會專程上門去給印刷廠表達歉意,並第一時間解開印刷廠的對公賬戶。
省工行核查組這裏,李大軍也是感覺非常棘手,進退兩難。好在他們車輛標識不夠明顯,沒有被認出。
畢竟是合作單位,印刷廠的職工得到了指示,具體情況不要外傳。
省行的領導此時也沒有看到紀錄片,自然也沒有給他們施加壓力。此刻他們相對還是比較平穩的,並沒有受到波及和影響。
但李大軍知道,這樣的安寧是不正常的,就像待在風暴的中心,早晚要接受風雨的洗禮。
楊騰飛作為節目裏唯一一個,實名被正麵宣揚的人物。第一時間,接到了假期取消、速歸上班的通知。
關秀麗也接到了組長的最新指示,停止查賬,匯總結果,一起到會議室開會。
李大軍臉色鐵青,對著自己的部下,他也不再掩飾,直接就開始了批評。
從業務不精到作風不實,從執行命令不堅決到做事過於衝動,發泄了好一會兒。
開會的眾人,都知道領導不高興了,也不頂撞,也不放聲,乖乖地聽著。
有的是左耳進,右耳出。有的幹脆開啟封閉模式,兩耳都不進。
關秀麗也沒興趣聽李大軍發火,本來就不是她的分管領導。此時她正在想楊家父子,她有種感覺,這兩人現在鴻運當頭,必將喜事連連。
一則報道將情況直接全部推翻,楊騰飛一舉從被調查對象成為了先進分子。
她是很信這個運氣的。
突然李大軍發話了,讓大家都談談,下一步怎麽辦?
一時會議又冷了場。
關秀麗突然發言了,講了一個思路。
“我們督查工作,也並不一定僅僅就是挖掘問題,發現成績也是可以的。通過核查貸款登記,我們發現楊騰飛同誌非常敬業,也非常專業。”
“經他手審批發放的貸款,基本都是為有潛力、有想法、有作為的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而且按期還款率非常高。”
“這次印刷廠如果真能折騰出花火來,不僅是楊騰飛,就連我們工行都會有很積極的正麵評價。”
老同學既然幹出了成績,又有運氣加身,她不介意再推一下。
客觀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能夠緩解核查組目前的困境。但要接受這個轉變,也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魅力。
但很明顯,這時李大軍還不太具備這些覺悟。他還有退路,還想再具體看看,書能賣的如何。
沒有責任問題,不代表業績出色。倘若這從頭到尾就是印刷廠的一場鬧劇,楊騰飛也難咎其辭。
書和別的不一樣,不好看是沒有買的,單純自吹自誇沒有用。
同一時刻,金老家裏也開著一個小會。
會議依舊是三人參加,金老養成了習慣,每次會議都要進行記錄,會後他要認真反複觀看。
這個光榮的任務,自然還是交給他最愛的孫子,金德寶。
會議也是金老要求召開的。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金老沒想到,一檔節目能引發這麽大的轟動。他既有些好奇,也有些惶恐。
他原本對楊曉帆提出的,想給印刷廠安排一個采訪,有些不以為然。
那能有什麽作用呢?還不如直接給有關領導打個招呼,那樣既好使又方便。
此刻,他有些謙虛地問楊曉帆:“曉帆,這些都在你的意料之中嗎?”
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說在,和不在都不合適。
楊曉帆耍了一個滑頭,他說:“金爺爺,這個結果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這都得益於您打的招呼。”
老年人最在乎的就是存在感和價值感,楊曉帆可以給他整的滿滿的。
金老之所以這麽重視。因為這幾乎是第一次,宣傳輿論指導政府行政部門糾正工作。
“為什麽會引發這麽大的轟動呢,你考慮過嗎?”
楊曉帆對這個問題思考過,也做了準備,他直接回答:
“因為我們的宣傳,代表的是組織的意圖和想法。而群眾對於組織的信賴和歸屬,是非常強烈的。”
“這也得益於您這一代打天下的奠定的好基礎。”
一個馬屁繼續送上,但也確實帶有楊曉帆的由衷敬意。
金老沒有理睬這兩記彩虹屁,而是暗暗思考楊曉帆的講話。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但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麽?
楊曉帆也知道讓金老接受這些,其實還是很難的。
現在的人看來,電視還是比較悠閑的享受類節目,並沒有什麽威力可言。
想想後世的“焦點訪談”、“市民問政”,那效果是杠杠的。
楊曉帆直接轉移了話題:“金爺爺,明天的活動,您能參加嗎?”
《負重前行的印刷廠》節目的播出,反應非常強烈,引發了一係列深遠的影響和連鎖反應。
節目再次重播,更是創下了紀實類節目的收視率之最。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一次小小的波動,都可能成為改變曆史進程的起點。
觀眾們非常認可這種紀實的模式,紛紛通過打電話、寫信對電視台提出了表揚,對這樣的節目表示了認可,對印刷廠表示了欽佩。
印刷廠的新書一時也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不少人猜測著,打探著,等待著。
有的猜可能是哪位大家的作品,有的猜可能是新銳作家的力作,一時眾說紛紜、猜測不已。
同為體製內,也不能太絕情,節目組最後還是給省工行核查組和經偵支隊留了一定的麵子,並沒有在欄目裏直接點名。
但即使這樣,也讓兩個單位非常的難受。省工行的車輛分不清楚,警車卻看的清清楚楚。
很多群眾也對此也表示的憤慨,用不同方式,表達了不滿,紛紛詢問警察是去幫助,還是去增負。
市局領導非常生氣,把經偵支隊的領導叫到辦公室,罵了一個狗血噴頭,直說過於莽撞和衝動。
經偵支隊的領導也不敢辯解,內心把王福利罵了好幾遍。嘴上向領導承認錯誤,表示會專程上門去給印刷廠表達歉意,並第一時間解開印刷廠的對公賬戶。
省工行核查組這裏,李大軍也是感覺非常棘手,進退兩難。好在他們車輛標識不夠明顯,沒有被認出。
畢竟是合作單位,印刷廠的職工得到了指示,具體情況不要外傳。
省行的領導此時也沒有看到紀錄片,自然也沒有給他們施加壓力。此刻他們相對還是比較平穩的,並沒有受到波及和影響。
但李大軍知道,這樣的安寧是不正常的,就像待在風暴的中心,早晚要接受風雨的洗禮。
楊騰飛作為節目裏唯一一個,實名被正麵宣揚的人物。第一時間,接到了假期取消、速歸上班的通知。
關秀麗也接到了組長的最新指示,停止查賬,匯總結果,一起到會議室開會。
李大軍臉色鐵青,對著自己的部下,他也不再掩飾,直接就開始了批評。
從業務不精到作風不實,從執行命令不堅決到做事過於衝動,發泄了好一會兒。
開會的眾人,都知道領導不高興了,也不頂撞,也不放聲,乖乖地聽著。
有的是左耳進,右耳出。有的幹脆開啟封閉模式,兩耳都不進。
關秀麗也沒興趣聽李大軍發火,本來就不是她的分管領導。此時她正在想楊家父子,她有種感覺,這兩人現在鴻運當頭,必將喜事連連。
一則報道將情況直接全部推翻,楊騰飛一舉從被調查對象成為了先進分子。
她是很信這個運氣的。
突然李大軍發話了,讓大家都談談,下一步怎麽辦?
一時會議又冷了場。
關秀麗突然發言了,講了一個思路。
“我們督查工作,也並不一定僅僅就是挖掘問題,發現成績也是可以的。通過核查貸款登記,我們發現楊騰飛同誌非常敬業,也非常專業。”
“經他手審批發放的貸款,基本都是為有潛力、有想法、有作為的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而且按期還款率非常高。”
“這次印刷廠如果真能折騰出花火來,不僅是楊騰飛,就連我們工行都會有很積極的正麵評價。”
老同學既然幹出了成績,又有運氣加身,她不介意再推一下。
客觀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路,能夠緩解核查組目前的困境。但要接受這個轉變,也需要一定的勇氣和魅力。
但很明顯,這時李大軍還不太具備這些覺悟。他還有退路,還想再具體看看,書能賣的如何。
沒有責任問題,不代表業績出色。倘若這從頭到尾就是印刷廠的一場鬧劇,楊騰飛也難咎其辭。
書和別的不一樣,不好看是沒有買的,單純自吹自誇沒有用。
同一時刻,金老家裏也開著一個小會。
會議依舊是三人參加,金老養成了習慣,每次會議都要進行記錄,會後他要認真反複觀看。
這個光榮的任務,自然還是交給他最愛的孫子,金德寶。
會議也是金老要求召開的。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金老沒想到,一檔節目能引發這麽大的轟動。他既有些好奇,也有些惶恐。
他原本對楊曉帆提出的,想給印刷廠安排一個采訪,有些不以為然。
那能有什麽作用呢?還不如直接給有關領導打個招呼,那樣既好使又方便。
此刻,他有些謙虛地問楊曉帆:“曉帆,這些都在你的意料之中嗎?”
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說在,和不在都不合適。
楊曉帆耍了一個滑頭,他說:“金爺爺,這個結果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這都得益於您打的招呼。”
老年人最在乎的就是存在感和價值感,楊曉帆可以給他整的滿滿的。
金老之所以這麽重視。因為這幾乎是第一次,宣傳輿論指導政府行政部門糾正工作。
“為什麽會引發這麽大的轟動呢,你考慮過嗎?”
楊曉帆對這個問題思考過,也做了準備,他直接回答:
“因為我們的宣傳,代表的是組織的意圖和想法。而群眾對於組織的信賴和歸屬,是非常強烈的。”
“這也得益於您這一代打天下的奠定的好基礎。”
一個馬屁繼續送上,但也確實帶有楊曉帆的由衷敬意。
金老沒有理睬這兩記彩虹屁,而是暗暗思考楊曉帆的講話。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但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麽?
楊曉帆也知道讓金老接受這些,其實還是很難的。
現在的人看來,電視還是比較悠閑的享受類節目,並沒有什麽威力可言。
想想後世的“焦點訪談”、“市民問政”,那效果是杠杠的。
楊曉帆直接轉移了話題:“金爺爺,明天的活動,您能參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