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陽是不忘初心的,更不會忘記自己的委屈和意難平。
他不僅僅針對優秀生,對所有學生都是一樣。
三年來,徐向陽主任,利用自習、班會、總結等很多時機,都不斷加大了對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引導。
每個學期組織觀看“愛國影片”,積極開展“我為華夏崛起而努力”主題演講,“國慶節”組織隆重的慶祝儀式。
一個教物理的高中班主任,想方設法利用一切機會,將“愛黨愛國愛人民”,貫穿到高中學生的方方麵麵。
但這三年,他也一直在關注著。
華清畢業生的出國率還是一直高居不下,特別是科技專業,比如楊曉帆一直向往的“計算機科學技術”。除了個別留校及被國家有關單位錄用外,幾乎全部出國了。
其實,他也從來沒有反對過學生出國。
走出國門,開闊眼界,學習科學,是很好的,但最好還能學成歸國,報效國家,建功立業。
對於楊曉帆,他是很有信心的,這個孩子責任感和使命感都是非常強的,絕不是貪圖享受之人,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楊曉帆也沒有猶豫,對著恩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班頭兒,我不太想報計算機這類專業性太強的專業了。”
徐向陽自顧自地說:“華清大學的計算機確實挺強的,而且你一直喜歡,也可以的。什麽,你說你不想報計算機了?”
徐向陽剛剛反應過來,楊曉帆的問答是否定,十分驚訝。
他有些嚴肅,馬上問了一句:“來,說說你的想法。”
在所有老師的眼裏,專業都是十分重要的,這是以後立身就業的根基和關鍵。
楊曉帆早就想好了說辭,他知道老楊要求的隻是華清大學,專業無所謂。
但是徐老師這裏,必須要有一個正當的理由。另外,他也想聽聽老師的意見。
“班頭兒,是這樣的。高考前,在複習時事政治的時候,我就發現最近幾年,國家對於發展科技非常重視,部署了很多重點工作,科技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發展力。”
“近來,我又看了很多報紙,國家先後立項了很多重大項目,真是有種時不我待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想這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華清大學五年製的學期,時間不算短,單純用在計算機這樣專業性極強的專業上,我總感覺是有點可惜的。”
“我正打算和您商量,看能不能和華清招生老師谘詢一下,看有沒有哪個專業,本科就可以參加一些項目研究的。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可以實實在在做一些工作。”
楊曉帆沒有避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多年的工作經曆,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藏著掖著,不如大大方方地講出。堂堂正正的陽謀,永遠是最好的。
徐向陽有點納悶,但是又很理解,也很釋然。
三年的相處,他對這個得意門生也非常滿意。不僅有很深的鑽研能力,也有很強的實際動手能力,是真的想做一些事情的。
徐向陽笑了,說道:“曉帆,你的想法,我是理解的,大學生活可是很美好的,以後工作的時間還長,你這樣,會不會有些著急了,以後會感到遺憾啊。”
楊曉帆也理解徐老師的想法,畢竟自己才17歲,在所有人眼裏,還是個青春少年。
更何況,所有的高中生,能扛過地獄式的學習折磨,一個很重要的動力,就是大學的美好浪漫生活。
楊曉帆笑了:“班頭兒,你是了解我的,高中也玩的挺好。高考過後,突然想做點兒事了。”
“聽您這意思,好像您是了解一些情況的。”
徐向陽一點都不詫異楊曉帆的敏銳,他的這個得意高徒,智商情商,堪稱雙絕。
有的人真的是生來就具備這種洞察能力的。
在學習上,徐向陽沒有為楊曉帆操太多的心,但是在專業選擇上,默默地做了很多工作。
他和華清大學招生機構,一直保持著較好的關係。還特意為了楊曉帆喜歡的計算機專業,做了一些功課,甚至他都了解了計算機專業今年有四加二的本碩培養計劃。
當然,這也反應了當年國家對於高技術人才的渴望,希望頂尖高校,能夠縮短對特殊人才的培養周期。
剛剛考完後,他第一個聯係的還是華清大學的招生辦熟人。習慣性的寒暄之後,他還沒問啥,對麵講了一個消息,讓他心動,但是又有一些糾結。
今天正好楊曉帆提到這些,他也有感觸,就直接說道:“最近國家的動作確實很多,在科技方麵,我們還是比較薄弱的,需要跨越式發展。”
“國家有關部門,最近聯合高校,推出了一個大的項目培養計劃,設立896專業,吸取優秀人才進入。”
“國家設立的8個重大項目研究,從1996年開始,在幾所頂級工科院校,每年依托高考,錄取人才,專業是本碩博連讀,時間6-8年。
“要結合高考成績,進行全國範圍內,進行提前單獨招生,由學校直接推薦,不影響後續錄取,重點對個人情況、家庭情況,進行審查,有點類似保密單位招生,”
“學習期間,根據個人學習情況及擅長領域,就可以參與相關項目建設,畢業後直接進入該項目工作,成為國家科研人員。編製、級別及相關待遇,由國家按照相關人才引進規定落實。”
“學習期間,學習費用全免,住宿費用全免,每月發放一定生活補貼,個人夥食自理。
“一旦申請專業,而且被錄取,個人不能無故轉專業及退學,畢業不能自己選擇就業,更不能個人申請出國。”
徐向陽一口氣說完了,他個人覺得這個專業還是非常好的,而且也比較適合楊曉帆。當然錄取難度也很大,各種限製也比較多。
他怕生性好動、熱情開朗的楊曉帆,接受不了束縛,所以也沒想著多勸,就是通報一下情況。
他一直以為楊曉帆,還是心心念念地想去計算機專業。
楊曉帆聽著,多少有點恍惚。“896計劃”他是知道的。他上一世負責的項目,也是其中之一的分支,具體由保密單位負責實施的。
但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在地方大學也設置了這個專業。
他當時和其它的項目,都有深入交流,以及協同攻關,也認識很多人,裏麵確實有不少華清、哈工大等頂級高校的畢業生。
但畢竟是他碩士畢業後才參與的,當時這個專業應該已經停止招生了,他以為那些人和他一樣,也是畢業後進入的。
那幾個項目裏,有幾個和他相關的,他都有過研究,也比較感興趣。如果這世他能夠加入,一定能大幅提高推進速度和質量。
楊曉帆沒有猶豫,而且比較莊重嚴肅,直接說道:“徐老師,我願意報考華清大學的896專業。”
吃過午飯的楊父楊騰飛正在辦公室,整理繁雜的各項貸款報批資料,突然打了幾個噴嚏。
他不僅僅針對優秀生,對所有學生都是一樣。
三年來,徐向陽主任,利用自習、班會、總結等很多時機,都不斷加大了對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引導。
每個學期組織觀看“愛國影片”,積極開展“我為華夏崛起而努力”主題演講,“國慶節”組織隆重的慶祝儀式。
一個教物理的高中班主任,想方設法利用一切機會,將“愛黨愛國愛人民”,貫穿到高中學生的方方麵麵。
但這三年,他也一直在關注著。
華清畢業生的出國率還是一直高居不下,特別是科技專業,比如楊曉帆一直向往的“計算機科學技術”。除了個別留校及被國家有關單位錄用外,幾乎全部出國了。
其實,他也從來沒有反對過學生出國。
走出國門,開闊眼界,學習科學,是很好的,但最好還能學成歸國,報效國家,建功立業。
對於楊曉帆,他是很有信心的,這個孩子責任感和使命感都是非常強的,絕不是貪圖享受之人,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楊曉帆也沒有猶豫,對著恩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班頭兒,我不太想報計算機這類專業性太強的專業了。”
徐向陽自顧自地說:“華清大學的計算機確實挺強的,而且你一直喜歡,也可以的。什麽,你說你不想報計算機了?”
徐向陽剛剛反應過來,楊曉帆的問答是否定,十分驚訝。
他有些嚴肅,馬上問了一句:“來,說說你的想法。”
在所有老師的眼裏,專業都是十分重要的,這是以後立身就業的根基和關鍵。
楊曉帆早就想好了說辭,他知道老楊要求的隻是華清大學,專業無所謂。
但是徐老師這裏,必須要有一個正當的理由。另外,他也想聽聽老師的意見。
“班頭兒,是這樣的。高考前,在複習時事政治的時候,我就發現最近幾年,國家對於發展科技非常重視,部署了很多重點工作,科技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發展力。”
“近來,我又看了很多報紙,國家先後立項了很多重大項目,真是有種時不我待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想這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華清大學五年製的學期,時間不算短,單純用在計算機這樣專業性極強的專業上,我總感覺是有點可惜的。”
“我正打算和您商量,看能不能和華清招生老師谘詢一下,看有沒有哪個專業,本科就可以參加一些項目研究的。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可以實實在在做一些工作。”
楊曉帆沒有避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多年的工作經曆,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藏著掖著,不如大大方方地講出。堂堂正正的陽謀,永遠是最好的。
徐向陽有點納悶,但是又很理解,也很釋然。
三年的相處,他對這個得意門生也非常滿意。不僅有很深的鑽研能力,也有很強的實際動手能力,是真的想做一些事情的。
徐向陽笑了,說道:“曉帆,你的想法,我是理解的,大學生活可是很美好的,以後工作的時間還長,你這樣,會不會有些著急了,以後會感到遺憾啊。”
楊曉帆也理解徐老師的想法,畢竟自己才17歲,在所有人眼裏,還是個青春少年。
更何況,所有的高中生,能扛過地獄式的學習折磨,一個很重要的動力,就是大學的美好浪漫生活。
楊曉帆笑了:“班頭兒,你是了解我的,高中也玩的挺好。高考過後,突然想做點兒事了。”
“聽您這意思,好像您是了解一些情況的。”
徐向陽一點都不詫異楊曉帆的敏銳,他的這個得意高徒,智商情商,堪稱雙絕。
有的人真的是生來就具備這種洞察能力的。
在學習上,徐向陽沒有為楊曉帆操太多的心,但是在專業選擇上,默默地做了很多工作。
他和華清大學招生機構,一直保持著較好的關係。還特意為了楊曉帆喜歡的計算機專業,做了一些功課,甚至他都了解了計算機專業今年有四加二的本碩培養計劃。
當然,這也反應了當年國家對於高技術人才的渴望,希望頂尖高校,能夠縮短對特殊人才的培養周期。
剛剛考完後,他第一個聯係的還是華清大學的招生辦熟人。習慣性的寒暄之後,他還沒問啥,對麵講了一個消息,讓他心動,但是又有一些糾結。
今天正好楊曉帆提到這些,他也有感觸,就直接說道:“最近國家的動作確實很多,在科技方麵,我們還是比較薄弱的,需要跨越式發展。”
“國家有關部門,最近聯合高校,推出了一個大的項目培養計劃,設立896專業,吸取優秀人才進入。”
“國家設立的8個重大項目研究,從1996年開始,在幾所頂級工科院校,每年依托高考,錄取人才,專業是本碩博連讀,時間6-8年。
“要結合高考成績,進行全國範圍內,進行提前單獨招生,由學校直接推薦,不影響後續錄取,重點對個人情況、家庭情況,進行審查,有點類似保密單位招生,”
“學習期間,根據個人學習情況及擅長領域,就可以參與相關項目建設,畢業後直接進入該項目工作,成為國家科研人員。編製、級別及相關待遇,由國家按照相關人才引進規定落實。”
“學習期間,學習費用全免,住宿費用全免,每月發放一定生活補貼,個人夥食自理。
“一旦申請專業,而且被錄取,個人不能無故轉專業及退學,畢業不能自己選擇就業,更不能個人申請出國。”
徐向陽一口氣說完了,他個人覺得這個專業還是非常好的,而且也比較適合楊曉帆。當然錄取難度也很大,各種限製也比較多。
他怕生性好動、熱情開朗的楊曉帆,接受不了束縛,所以也沒想著多勸,就是通報一下情況。
他一直以為楊曉帆,還是心心念念地想去計算機專業。
楊曉帆聽著,多少有點恍惚。“896計劃”他是知道的。他上一世負責的項目,也是其中之一的分支,具體由保密單位負責實施的。
但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在地方大學也設置了這個專業。
他當時和其它的項目,都有深入交流,以及協同攻關,也認識很多人,裏麵確實有不少華清、哈工大等頂級高校的畢業生。
但畢竟是他碩士畢業後才參與的,當時這個專業應該已經停止招生了,他以為那些人和他一樣,也是畢業後進入的。
那幾個項目裏,有幾個和他相關的,他都有過研究,也比較感興趣。如果這世他能夠加入,一定能大幅提高推進速度和質量。
楊曉帆沒有猶豫,而且比較莊重嚴肅,直接說道:“徐老師,我願意報考華清大學的896專業。”
吃過午飯的楊父楊騰飛正在辦公室,整理繁雜的各項貸款報批資料,突然打了幾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