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相處,是需要時間和適應的。


    但有的人之間,天生契合感和默契度就很高。


    徐向陽善教學,會管理,楊曉帆能執行,重落實。


    嚴寬相濟,教愛結合,班主任和班長,配合的天衣無縫,珠聯璧合,無懈可擊。


    這真是徐向陽帶過最舒心的班,也是綜合成績最好的班。


    所有班幹部都認真負責,積極主動。


    學生還經常自發組織難題探討、錯題剖析、要點總結。學生上講台,人人是老師。


    班裏非常團結,學習氣氛空前濃厚。班裏同學之間幾乎沒有矛盾,更不要說違紀、違規問題。


    參加學校大小活動,也非常積極,取得了很多優異成績。


    徐向陽一直認為,這都是得益於楊曉帆的用心努力。


    這個中考狀元沒有絲毫的架子和脾氣,用他的真性情和真用心,溫暖著帶動身邊每一個人。


    楊曉帆堅持服務為本,和諧至上,謙虛熱情,真誠大方,帶領班幹部,順利度過了高二文理分班的調整。


    他還充分發揮所有同學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慢慢營造“班即是家”、“管亦是愛”的氛圍,讓每名同學都有歸屬感和責任感。


    徐向陽和楊曉帆師生感情,也越來越好。


    徐向陽也深深感到了狀元的天賦,智商的優越,學習上一點就透,複雜的知識一學就懂。不管多麽難的題,一眼就能看出考點、陷阱,以及解題思路。


    但要說,讓他不滿的事情,也有。


    感覺楊曉帆對成績也不是特在意,真的是學有餘力,在學習上並沒有全力以赴,集中精力。


    業餘時間開展了大量的愛好,體育、棋牌、趣味遊戲,等等。


    但這也是楊曉帆,受到學生歡迎和愛戴的一個重要原因。


    徐向陽對楊曉帆的生活,以及個人成長,更是特別關心。特別知道楊曉帆的父親工作繁忙之後,徐向陽就對楊曉帆傾注了更多的關心和關懷,生活上熱情關心,衣食住行,皆有關注。


    有一段時間,楊曉帆和杜麗雲、林月清走的比較近,他還擔心別是早戀了,老父親的糾結心態,難以形容。


    但比較搞笑的是,高一的時候,有一次徐向陽從教室食堂打了幾個硬菜,叫楊曉帆到他的宿舍吃飯改善生活。


    楊曉帆吃完後,直接說:“班頭兒,食堂的飯不好吃,下次我給你做。”


    這一做,就是好多頓,好幾年。


    或許學生給老師服務,孩子給長輩做飯,本身就是應該的。


    歲數大的人,不但經常懷舊,而且更容易被感動。


    傲嬌的徐向陽,麵對著微笑的楊曉帆,都沒有太多脾氣。如果再碰上關懷備至,更是愉悅的不得了,開心的情緒立即溢於言表,表現於色。


    批評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舍不得的呢。


    徐向陽連忙問道:“我聽你爸說,你身體沒啥事了,就想讓你過來,聊聊誌願的事情。”


    “你怎麽又做上飯了,累不累,快坐下。”


    楊曉帆圍裙都沒有脫,聽話地坐在桌前,笑著說:“班頭兒,我沒啥事,早就好了。我不做飯,你是想咱倆一起吃方便麵?”


    徐向陽原來還真是這個打算呢,不僅高三學生,就連高三的老師,基本也是放假狀態了。


    他也不願意去食堂吃飯,就想著中午回宿舍,泡袋方便麵對付一下。


    徐向陽嗔怒道:“方便麵有什麽不好,你也沒少吃。”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楊曉帆做的方便麵,和他泡的方便麵,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味道更是差太多了。


    接著又說:“來了也不提前打招呼,萬一我去了食堂吃飯怎麽辦?”


    楊曉帆看著敬愛的徐老師,頭發兩鬢已經發白了不少,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深,但一雙眼睛仍然是炯炯有神。


    心裏不禁感歎道,這真是一位可敬可愛的老師,把畢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把感情都給了所帶學生。


    至於徐向陽講的這些,楊曉帆心裏一笑,對於這位老師的這兩天的活動,他猜都能猜的出。


    一個非常負責任、愛學生的班主任,在高考之後,其實是更忙的。


    多方聯係學生,了解預估分數,在有針對性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時,還結合孩子的基本情況,考慮錄取學校及專業。


    另外,還要聯係熟悉的高校招生幹部,了解招生計劃,推薦相應學生。


    在這種情況下,徐老師忙的不行,肯定不會去教師食堂了,倒不是嫌吃飯浪費時間,主要是沒時間沒精力,去應付那些對高考成績感興趣的老師和學生了。


    但是他不能直接說,連忙說道:“班頭兒,咱們是心有靈犀了,我就是想到你可能不去餐廳吃飯,直接回來呢。”


    “快洗手吃飯吧,嚐嚐我的手藝,看有沒有進步?”


    高考前總是很忙碌的,楊曉帆來這裏次數就少了。後來又辦理了走讀,徐向陽也確實很久,沒吃到楊大廚親手做的菜了。


    徐向陽很快放下包,洗了手,坐在桌前,並招呼楊曉帆一起坐下,開始吃飯。


    徐向陽這樣的老派知識分子,對於吃什麽,雖然不是很在乎,但吃飯的規矩挺嚴的。


    食不言,飯不語,是最基本的。


    沒有聊天交流,即使兩人都是細嚼慢咽,也很快就解決完了午飯。


    隨著徐向陽放下筷子,三個菜已經基本見底了,楊曉帆也放下了碗。


    “曉帆,你這做飯水平確實提高了不少,火候比以前掌握的更好了。曆經大考,終顯成熟。”


    徐向陽,菜滿飯足之後,毫不吝嗇表示了肯定和讚揚。


    楊曉帆麻利地收拾完碗筷。


    徐向陽已經沏了一杯綠茶、倒了一杯白水,放在餐桌上,招呼楊曉帆坐下。


    宿舍裏並沒有沙發茶幾,餐桌也是一桌多用。


    即使冷靜、老練如徐向陽,而且從楊父嘴裏,已經知道了大概成績,還是有些緊張地到:“曉帆,聽你爸說,你估了670多分,具體是多少?”


    楊曉帆沒有遲疑,這不僅僅是他的分數,也凝聚著所有老師的汗水,特別麵前這位似師似父的長輩。


    “班頭兒,我考的還行,咱不能辜負你的期望,五科總分估了677分。”楊曉帆肯定不能說真實成績啊,調皮地選了一個吉利的一鍵雙連。


    徐向陽先是如釋重負,然後又興高采烈,說道:“太好了,這個分數真的很高了,今年的題總體比去年難不少。”


    “學校教務處,綜合各畢業教研組的意見之後,判斷今年各分數線會比去年低至少10分以上。”


    這也是柳水中學的強項,不但擁有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還有分析能力很強的專門小組,能夠大致估出重點線、本科線、專科線。


    三個最重要的提檔線,對於學生填報誌願,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意義。


    “而且你這個分數,裸分就能拿到地區狀元,算上20分加分,應該能進省前三名。”


    徐向陽心裏的驚喜,遠沒有表麵上那麽平靜,他是十分相信楊曉帆的估分能力的,這個分數隻低不高。


    他的壓力其實一直有的,如果地區中考狀元在他手下,經過三年,最終不是地區高考狀元。


    他也會意難平的,更何況楊曉帆那麽出色,如因發燒參考,或別的原因,發揮不好,就太可惜了。


    他終於做好了這個教育的接力棒,確保了狀元沒有名落別家。


    雖然已經很了解楊曉帆長久以來的想法了,徐向陽還是問出了最想問的問題:


    “曉帆,你還是想報華清大學計算機專業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飛翔的翅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飛翔的翅膀並收藏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