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酸辣土豆絲還挺不錯,淡淡的酸味加上淡淡的辣味,很開胃啊!”
“土豆絲大小均勻,先泡水,去除澱粉防止粘連,炒的時候手速和火候也都挺不錯,既不至於火候太過,導致土豆絲變得綿軟,也不至於沒怎麽熟透。
看來她這次考過沒什麽問題。”
“人家這師傅不藏私啊,我記得當初我拜師學藝的時候,土豆絲總是切的不太勻稱,炒的也不好,但師傅就是不跟我說清楚了,讓我自己悟。後來過了大概三年左右,他才告訴我,土豆絲要放水裏泡一泡,洗一洗,然後再炒。”
“有沒有可能是你太笨了呢?你師傅以為你能自己悟到,結果你悟不到。
隻能無奈直接告訴你了……”
嚐完炒四份土豆絲,並且分別打了個分數之後,監考的廚子就又跑到一邊嘀咕閑聊了起來,廚藝考試,屬實沒有什麽作弊的可能,自然沒必要死盯著。
緊接著就是另外兩道菜陸續燒好。
考核老師繼續挨個品嚐起來。
三個男廚子做的都是本地風味,再加上他們老師還是同門師兄弟,就連整體鹹淡的區別都不大,所以對考核老師而言是真的毫無驚喜可言,嚐完後神色不變的點點頭,表示通過也就過去了。
到了高芸那邊,不但吃的多。
話都多了起來。
“不錯不錯,這是粵東那邊的燉雞方法吧,你是從哪學的?學的還行。”
“燉魚裏放茄子,很有想法。”
“確實,以前沒見過,我都不知道哪邊有這菜,但嚐起來味道還不錯。”
“是哪淘了本菜譜自學的嗎?”
高芸雖然覺得他們有點煩,但畢竟還在考試呢,所以隻能耐住性子,一一回應,好回答的就實話實說,不好回答的便委婉迂回答,打太極誰還不會啊!
緊接著就是考核通過,直接辦證。
不得不說現在效率就是高,隻要是在本地能辦的東西,都能很快搞定,但是一旦涉及到外地,那就比較麻煩了。
光來回一趟就得浪費不少時間。
好在中級廚師證,本地職業技能中心便能直接授予,不需要麻煩,拿到證書後,白洪他們沒好意思繼續留著,也沒好意思跟高芸說話,轉身就走。高芸本來也想離開,但李象拉住了她說道:
“哎,這小姑娘你稍微留一下。
以你的水準,在大多數食堂裏麵做個二廚已經綽綽有餘了,對此你有沒有什麽想法,我代表紡織廠廠辦食堂邀請你去我們紡織廠那試試,有意向嗎?”
他們這沒有鋼鐵廠之類重工業。
紡織廠是他們這妥妥的支柱產業。
雖說食堂裏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但李象真心覺得,把這麽一個會不少其他菜係的廚子放走,實在是太可惜了,他還是想試試,而且二廚又不是主廚,增加這麽個崗位,還是有那麽點希望的。
不過他也不敢拍著胸脯保證,隻能說先帶高芸去試一試,如果能得到後勤主任的認可,後勤主任那邊覺得可以。
他們食堂那才能多一個坑。
多一個正好放高芸的坑
“那個,你能不能說明白點,到底什麽意思?去試一試的意思是麵試?”
高芸其實並不清楚這個時候究竟該怎麽獲得工作,因為很多信息是他上網查資料查到的,本身並未親自實踐過。
其實隻能將李象的話理解為。
對方邀請自己過去麵試。
而李象雖然不知道麵試,但中文就是這麽有趣,麵試兩個字顧名思義,便能大概明白是個什麽意思,所以他稍微猶豫了一會之後,還是點頭並解釋道:
“嗯,差不多是這麽個意思吧,但我不能保證你肯定能進我們廠辦食堂。
先前你不是說會做不少川菜嗎?
我們廠的後勤主任,就是專門負責食堂以及采買等一係列後勤工作的張主任,他個人很喜歡吃川菜,但我們這沒有川菜廚子,隻勉強會點家常的川菜。
剛剛問你的時候,你不是說你對川菜很精通嗎?至少會三四十個川菜,就連川菜當中最頂級的開水白菜都會做。
我沒記錯,那是國宴菜吧。”
“沒記錯,是國宴菜,流程特別的複雜,而且成本也特別的高昂,我沒有完整的做過,隻做過盡量縮減成本的簡單版本,麵試不會讓我做這道菜吧!”
開水白菜在未來世界,美食界博主當中還是相當聞名的,絕大多數比較出名的美食界博主基本都做過這道菜,高芸平常學做菜,其實就是在跟著這些博主做,所以對這道菜當然也相當了解。
甚至於還親自嚐試做過。
最後她其實也沒覺得多好吃,鮮是鮮可,那鮮其實還不如他幾勺味精倒下去來的更鮮呢,可能他就是個粗人吧。
有句俗話怎麽說來著
山豬吃不來細糠。
此時高芸聽李象提及這道菜,還以為他在告訴自己,明天麵試的題目呢。
“不是不是,我就是想說你對川菜怪精通的,連這麽複雜且金貴的川菜都知道怎麽做,甚至於還做過,那麽想來做點其他川菜應該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所以如果你想進我們廠辦食堂,最好就在川菜上下些功夫,我明天可以幫忙把張主任請到食堂,然後你做幾道川菜給他嚐。如果你能打動他的味蕾,讓他覺得很滿意,非你不可,必須要把你留下來的話,你就能留在我們食堂了。
以張主任的權力而言,給你在食堂安排個二廚的工作,一點問題沒有。”
李象雖然是二食堂主廚,但就以他的地位以及人脈而言,最多給高芸安排個打雜的活,想要直接當二廚基本沒希望,或者說有希望也得慢慢熬資曆,熬個五六年差不多才能有機會讓她當上。
在了解高芸現在日常寫稿子收入就很不錯的情況下,李象是真心不覺得對方會願意跟著他,去食堂做個打雜的。
因此隻能以張主任作為突破口。
從他那給高芸弄個好點的工作。
而且能不能成,還得看高芸自己能不能打動張主任,他最多提供個機會。
這一點,他如今說的也很清楚。
“明白,那您是有什麽想法?”
高芸點頭表示明了的同時,順帶著又客氣問道,因為她覺得自己跟李象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更沒有任何利益往來和關係牽扯。雖然對方不是直接給她一個工作,而是給她一個工作的機會,那也應該很難得,不大可能無緣無故,就單純是為了幫助陌生人,就這麽幹吧。
大概率應該是想從他這獲得什麽。
但高芸又不好說的太直白。
這才問他究竟有什麽想法。
而李象也聽明白了高芸的意思,稍微猶豫遲疑了半分鍾,才不好意思道:
“我也沒什麽惡意,就是覺得你會的各種菜係挺多,而且傳承的菜譜之類應該也不少,想學習學習,當然了,如果你沒能成功入職的話,那就算了,但如果你成功進了我們食堂,當上二廚。
能不能教我點不同菜係的菜肴。
也不用太多,一樣有兩三樣就可以了,我沒想偷師,主要想見識見識。”
如今這個年代,很多手藝依舊還是秉承傳統,比如說傳男不傳女,又比如說做師傅的留一手等等。別說如今這個年代了,就算是幾十年後,很多美食的秘方也是概不外傳的,比如不同的鹵味有著不同的秘方,外人再怎麽模仿也很難完美模仿,能有七成像就算不錯了。
未來信息流通速度快,同時也確實有些把自家傳承不當回事的樂意對外分享,導致有一部分真傳廉價的是一塌糊塗,隨便網上一搜,就能搜到一大堆。
但現在明顯不是未來,現在兩個不同縣的廚子之間交流起來都困難,更別說全天下的廚子交流了,可能一些一線大城市,各種派係的廚子都有,彼此能經常見識到,甚至於互相交流交流。但像他們這種偏遠地方的廚子,是真的就會做點本地菜,以及少數幾道外地菜。
有的甚至都不知道有八大菜係。
哪能知道太多菜肴的做法。
自己創新可沒那麽好創,食堂當中也沒那麽多東西,供他們去實驗創新。
後世很多流傳較廣的菜肴。
大多都是八十年代後創新出來的。
比如說酸菜魚,這道菜就是八十年代創造出來的,有說是起源於漁船,有說是起源於某某專門賣酸菜的副食店。
還有說是起源於知青下鄉。
知青們創造出來的。
但反正是八十年代往後的事了。
至於什麽小龍蝦,或牛蛙之類,那發明創造的時間就更晚了,特別是那些用油比較奢侈的菜,發明時間都很晚。
六七十年代的人沒那麽奢侈。
即便是八十年代的酸菜魚,最開始也沒有做完之後還要往上麵淋那麽多油的操作,有的甚至於就沒那一道流程。
是越往後,用的油才越多。
當然了,這些都意味著現在菜肴秘方挺珍貴的,即便有人把自己的菜寫成菜譜貢獻出來,刊印發行,那裏麵也缺少些關鍵步驟,或者說缺少關鍵秘方。
沒有人點撥一下。
或者說點明重點,很難完美複刻。
這就跟武功秘籍是一個道理,很多武功秘籍不是說你拿到秘籍看一下就能學會了的,沒有師傅教,能不能學會先不說,走火入魔的概率反倒大大增長。
菜譜雖然沒有那麽離譜,但想光憑菜譜就完美複刻,無疑有點癡心妄想。
還是得有個師傅在邊上點撥才行。
正因如此李相才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他確實在覬覦高芸各大菜係的手藝。
高芸能大體上學會。
那不是視頻教導也是教導嘛!
“當然可以,沒問題的!”高芸這聲幹脆果斷的回答,讓李象一時間都有些懷疑,自己剛剛是不是說錯了話,說的不是想學菜譜,說的是想要嚐一嚐?
不然怎麽會這麽容易應下。
所以半分鍾後,他又重複了一下自己先前的詢問,高芸依舊是肯定回答。
因為他的要求在高芸看來,是真的無所謂,畢竟她學那些菜肴也沒花什麽成本,無非就是自己買了些原材料,根據博主的教學多試幾次罷了,最多投了幾個幣,以及順帶著點讚收藏下罷了。
沒花成本分享起來自然毫不心疼。
要是她每道菜都是花了幾萬十幾萬購買回來的,保證不會這麽容易答應。
而隨著高芸這邊果斷同意,以李象確定自己沒有說錯話,他很快便跟高雲分享起張主任的更多情況,比如說他口味大概怎麽樣?平常愛吃哪些菜,對哪些菜情有獨鍾?家裏麵是個什麽情況?
總之就是,將他所了解到的張主任的相關信息,全部都打包告訴了高芸。
臨走還特地叮囑高芸做好準備。
有什麽秘方可以自己帶著,因為他們廚房裏的調料之類不一定周全,特別是做川菜的材料,畢竟他們做大鍋菜一般是不做川菜的,也沒什麽川菜好做。
然後才在職業鑒定中心門口分開。
高芸心情很不錯的,立刻回家前往未來世界采購各種調料品,包括但不限於一些容易被人稱之為科技與狠活的東西,比如說帶有木瓜酶的嫩肉粉啥的。
而李象則是回廠辦食堂後就開始積極聯絡張主任,表示自己找到了個會做川菜的廚子,手藝那是相當哇塞。讓他明天中午一定要賞光來食堂嚐一嚐,如果覺得不錯,以後廠裏招待來自其他廠的人,也能多點菜品選擇,不至於老是那麽些菜,搞得大家積極性都不高了。
張主任一聽就知道李象是啥意思。
特地表示自己絕不會徇私,如果手藝上不了台麵的話,不可能留下來,李象則直接表示沒問題,並且禮都沒送。
然後張主任就知道李象不是想塞自家人進食堂,可能是真的在推薦廚子。
若是廚藝不夠又真想讓人進食堂。
怎麽可能不送禮嘛!
至此,這件事就算是定了下來,然後晚些食堂那邊不大忙的時候,李象還特地派自己徒弟去了高芸家一趟,沒見到高芸,但見到了高芸的弟弟高天養。
相關叮囑當然就隻能告訴高天養。
讓高天養記得別忘了。
又將近半個小時後,高芸這才從自己臥室出來,準備再去一趟本地的供銷社,買一些能在六十年代買到的東西。
畢竟六十年代的很多東西。
品質還是要稍微好些的。
“姐,剛剛有個人過來找你,說是代他師傅給你傳句話,讓你一定要提前準備好,明天做菜要用到的材料,如果有些材料買不到的話,可以去紡織廠廠辦食堂那邊找他,他會幫你想辦法。”
高天養還是很靠譜的。
傳的話基本可以說是毫無紕漏。
“那就是說,這件事算是徹底敲定了,隻要廚藝過關,二廚位置便穩了。
謝謝了,天養,你在家裏看門。
我還要再出去一趟!”
明了點頭後,高芸又交代了一句便立刻匆匆出門了。相比較於回頭花錢買工作,以及等待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可能到來的擴招,然後上門應聘,現在這個機會無疑相當難得,所以自然得十二分努力,為明天的烹飪做好充足準備。
於是接下來,高芸跑了不少地方。
等王大妞晚上過來的時候,更是叮囑她回去就幫忙買隻小公雞,然後明天早上讓大寶上學帶過來,早上不要急著去學校,先來她家一趟,把雞帶給她。
緊接著便是繼續回自己臥室,進入未來世界,找跑腿購買一些購物平台上不大好買的東西,比如隻有香料市場才較周全的香料,或者說品質好的香料。
野生黑魚,精品酸菜請跑腿的買。
所因為一般市場上售賣的大多數都是養殖的黑魚,野生的相當稀少,而野生的在口感方麵肯定是要略勝一籌的。
既然要做,那就得弄得完美些。
畢竟又不是買不到,要是實在買不到隻能算了,但隻要稍微多花點錢就能買到,高雲當然還是願意花這筆錢的。
等要準備的東西,除了請王大妞買的那隻雞,剩下全部都到手後,高芸這才放心睡覺,一直睡到六一年早上六點鬧鍾響了,這才起床洗漱,處理食材。
早飯就不做了,讓高天養自己做。
之後又過了一會兒,高明寶拎著一隻雞匆匆趕來,高芸待會前往紡織廠食堂麵試需要用到的材料,才算是全部準備周全,而接下來主要就是處理這些。
“土豆絲大小均勻,先泡水,去除澱粉防止粘連,炒的時候手速和火候也都挺不錯,既不至於火候太過,導致土豆絲變得綿軟,也不至於沒怎麽熟透。
看來她這次考過沒什麽問題。”
“人家這師傅不藏私啊,我記得當初我拜師學藝的時候,土豆絲總是切的不太勻稱,炒的也不好,但師傅就是不跟我說清楚了,讓我自己悟。後來過了大概三年左右,他才告訴我,土豆絲要放水裏泡一泡,洗一洗,然後再炒。”
“有沒有可能是你太笨了呢?你師傅以為你能自己悟到,結果你悟不到。
隻能無奈直接告訴你了……”
嚐完炒四份土豆絲,並且分別打了個分數之後,監考的廚子就又跑到一邊嘀咕閑聊了起來,廚藝考試,屬實沒有什麽作弊的可能,自然沒必要死盯著。
緊接著就是另外兩道菜陸續燒好。
考核老師繼續挨個品嚐起來。
三個男廚子做的都是本地風味,再加上他們老師還是同門師兄弟,就連整體鹹淡的區別都不大,所以對考核老師而言是真的毫無驚喜可言,嚐完後神色不變的點點頭,表示通過也就過去了。
到了高芸那邊,不但吃的多。
話都多了起來。
“不錯不錯,這是粵東那邊的燉雞方法吧,你是從哪學的?學的還行。”
“燉魚裏放茄子,很有想法。”
“確實,以前沒見過,我都不知道哪邊有這菜,但嚐起來味道還不錯。”
“是哪淘了本菜譜自學的嗎?”
高芸雖然覺得他們有點煩,但畢竟還在考試呢,所以隻能耐住性子,一一回應,好回答的就實話實說,不好回答的便委婉迂回答,打太極誰還不會啊!
緊接著就是考核通過,直接辦證。
不得不說現在效率就是高,隻要是在本地能辦的東西,都能很快搞定,但是一旦涉及到外地,那就比較麻煩了。
光來回一趟就得浪費不少時間。
好在中級廚師證,本地職業技能中心便能直接授予,不需要麻煩,拿到證書後,白洪他們沒好意思繼續留著,也沒好意思跟高芸說話,轉身就走。高芸本來也想離開,但李象拉住了她說道:
“哎,這小姑娘你稍微留一下。
以你的水準,在大多數食堂裏麵做個二廚已經綽綽有餘了,對此你有沒有什麽想法,我代表紡織廠廠辦食堂邀請你去我們紡織廠那試試,有意向嗎?”
他們這沒有鋼鐵廠之類重工業。
紡織廠是他們這妥妥的支柱產業。
雖說食堂裏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但李象真心覺得,把這麽一個會不少其他菜係的廚子放走,實在是太可惜了,他還是想試試,而且二廚又不是主廚,增加這麽個崗位,還是有那麽點希望的。
不過他也不敢拍著胸脯保證,隻能說先帶高芸去試一試,如果能得到後勤主任的認可,後勤主任那邊覺得可以。
他們食堂那才能多一個坑。
多一個正好放高芸的坑
“那個,你能不能說明白點,到底什麽意思?去試一試的意思是麵試?”
高芸其實並不清楚這個時候究竟該怎麽獲得工作,因為很多信息是他上網查資料查到的,本身並未親自實踐過。
其實隻能將李象的話理解為。
對方邀請自己過去麵試。
而李象雖然不知道麵試,但中文就是這麽有趣,麵試兩個字顧名思義,便能大概明白是個什麽意思,所以他稍微猶豫了一會之後,還是點頭並解釋道:
“嗯,差不多是這麽個意思吧,但我不能保證你肯定能進我們廠辦食堂。
先前你不是說會做不少川菜嗎?
我們廠的後勤主任,就是專門負責食堂以及采買等一係列後勤工作的張主任,他個人很喜歡吃川菜,但我們這沒有川菜廚子,隻勉強會點家常的川菜。
剛剛問你的時候,你不是說你對川菜很精通嗎?至少會三四十個川菜,就連川菜當中最頂級的開水白菜都會做。
我沒記錯,那是國宴菜吧。”
“沒記錯,是國宴菜,流程特別的複雜,而且成本也特別的高昂,我沒有完整的做過,隻做過盡量縮減成本的簡單版本,麵試不會讓我做這道菜吧!”
開水白菜在未來世界,美食界博主當中還是相當聞名的,絕大多數比較出名的美食界博主基本都做過這道菜,高芸平常學做菜,其實就是在跟著這些博主做,所以對這道菜當然也相當了解。
甚至於還親自嚐試做過。
最後她其實也沒覺得多好吃,鮮是鮮可,那鮮其實還不如他幾勺味精倒下去來的更鮮呢,可能他就是個粗人吧。
有句俗話怎麽說來著
山豬吃不來細糠。
此時高芸聽李象提及這道菜,還以為他在告訴自己,明天麵試的題目呢。
“不是不是,我就是想說你對川菜怪精通的,連這麽複雜且金貴的川菜都知道怎麽做,甚至於還做過,那麽想來做點其他川菜應該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所以如果你想進我們廠辦食堂,最好就在川菜上下些功夫,我明天可以幫忙把張主任請到食堂,然後你做幾道川菜給他嚐。如果你能打動他的味蕾,讓他覺得很滿意,非你不可,必須要把你留下來的話,你就能留在我們食堂了。
以張主任的權力而言,給你在食堂安排個二廚的工作,一點問題沒有。”
李象雖然是二食堂主廚,但就以他的地位以及人脈而言,最多給高芸安排個打雜的活,想要直接當二廚基本沒希望,或者說有希望也得慢慢熬資曆,熬個五六年差不多才能有機會讓她當上。
在了解高芸現在日常寫稿子收入就很不錯的情況下,李象是真心不覺得對方會願意跟著他,去食堂做個打雜的。
因此隻能以張主任作為突破口。
從他那給高芸弄個好點的工作。
而且能不能成,還得看高芸自己能不能打動張主任,他最多提供個機會。
這一點,他如今說的也很清楚。
“明白,那您是有什麽想法?”
高芸點頭表示明了的同時,順帶著又客氣問道,因為她覺得自己跟李象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更沒有任何利益往來和關係牽扯。雖然對方不是直接給她一個工作,而是給她一個工作的機會,那也應該很難得,不大可能無緣無故,就單純是為了幫助陌生人,就這麽幹吧。
大概率應該是想從他這獲得什麽。
但高芸又不好說的太直白。
這才問他究竟有什麽想法。
而李象也聽明白了高芸的意思,稍微猶豫遲疑了半分鍾,才不好意思道:
“我也沒什麽惡意,就是覺得你會的各種菜係挺多,而且傳承的菜譜之類應該也不少,想學習學習,當然了,如果你沒能成功入職的話,那就算了,但如果你成功進了我們食堂,當上二廚。
能不能教我點不同菜係的菜肴。
也不用太多,一樣有兩三樣就可以了,我沒想偷師,主要想見識見識。”
如今這個年代,很多手藝依舊還是秉承傳統,比如說傳男不傳女,又比如說做師傅的留一手等等。別說如今這個年代了,就算是幾十年後,很多美食的秘方也是概不外傳的,比如不同的鹵味有著不同的秘方,外人再怎麽模仿也很難完美模仿,能有七成像就算不錯了。
未來信息流通速度快,同時也確實有些把自家傳承不當回事的樂意對外分享,導致有一部分真傳廉價的是一塌糊塗,隨便網上一搜,就能搜到一大堆。
但現在明顯不是未來,現在兩個不同縣的廚子之間交流起來都困難,更別說全天下的廚子交流了,可能一些一線大城市,各種派係的廚子都有,彼此能經常見識到,甚至於互相交流交流。但像他們這種偏遠地方的廚子,是真的就會做點本地菜,以及少數幾道外地菜。
有的甚至都不知道有八大菜係。
哪能知道太多菜肴的做法。
自己創新可沒那麽好創,食堂當中也沒那麽多東西,供他們去實驗創新。
後世很多流傳較廣的菜肴。
大多都是八十年代後創新出來的。
比如說酸菜魚,這道菜就是八十年代創造出來的,有說是起源於漁船,有說是起源於某某專門賣酸菜的副食店。
還有說是起源於知青下鄉。
知青們創造出來的。
但反正是八十年代往後的事了。
至於什麽小龍蝦,或牛蛙之類,那發明創造的時間就更晚了,特別是那些用油比較奢侈的菜,發明時間都很晚。
六七十年代的人沒那麽奢侈。
即便是八十年代的酸菜魚,最開始也沒有做完之後還要往上麵淋那麽多油的操作,有的甚至於就沒那一道流程。
是越往後,用的油才越多。
當然了,這些都意味著現在菜肴秘方挺珍貴的,即便有人把自己的菜寫成菜譜貢獻出來,刊印發行,那裏麵也缺少些關鍵步驟,或者說缺少關鍵秘方。
沒有人點撥一下。
或者說點明重點,很難完美複刻。
這就跟武功秘籍是一個道理,很多武功秘籍不是說你拿到秘籍看一下就能學會了的,沒有師傅教,能不能學會先不說,走火入魔的概率反倒大大增長。
菜譜雖然沒有那麽離譜,但想光憑菜譜就完美複刻,無疑有點癡心妄想。
還是得有個師傅在邊上點撥才行。
正因如此李相才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他確實在覬覦高芸各大菜係的手藝。
高芸能大體上學會。
那不是視頻教導也是教導嘛!
“當然可以,沒問題的!”高芸這聲幹脆果斷的回答,讓李象一時間都有些懷疑,自己剛剛是不是說錯了話,說的不是想學菜譜,說的是想要嚐一嚐?
不然怎麽會這麽容易應下。
所以半分鍾後,他又重複了一下自己先前的詢問,高芸依舊是肯定回答。
因為他的要求在高芸看來,是真的無所謂,畢竟她學那些菜肴也沒花什麽成本,無非就是自己買了些原材料,根據博主的教學多試幾次罷了,最多投了幾個幣,以及順帶著點讚收藏下罷了。
沒花成本分享起來自然毫不心疼。
要是她每道菜都是花了幾萬十幾萬購買回來的,保證不會這麽容易答應。
而隨著高芸這邊果斷同意,以李象確定自己沒有說錯話,他很快便跟高雲分享起張主任的更多情況,比如說他口味大概怎麽樣?平常愛吃哪些菜,對哪些菜情有獨鍾?家裏麵是個什麽情況?
總之就是,將他所了解到的張主任的相關信息,全部都打包告訴了高芸。
臨走還特地叮囑高芸做好準備。
有什麽秘方可以自己帶著,因為他們廚房裏的調料之類不一定周全,特別是做川菜的材料,畢竟他們做大鍋菜一般是不做川菜的,也沒什麽川菜好做。
然後才在職業鑒定中心門口分開。
高芸心情很不錯的,立刻回家前往未來世界采購各種調料品,包括但不限於一些容易被人稱之為科技與狠活的東西,比如說帶有木瓜酶的嫩肉粉啥的。
而李象則是回廠辦食堂後就開始積極聯絡張主任,表示自己找到了個會做川菜的廚子,手藝那是相當哇塞。讓他明天中午一定要賞光來食堂嚐一嚐,如果覺得不錯,以後廠裏招待來自其他廠的人,也能多點菜品選擇,不至於老是那麽些菜,搞得大家積極性都不高了。
張主任一聽就知道李象是啥意思。
特地表示自己絕不會徇私,如果手藝上不了台麵的話,不可能留下來,李象則直接表示沒問題,並且禮都沒送。
然後張主任就知道李象不是想塞自家人進食堂,可能是真的在推薦廚子。
若是廚藝不夠又真想讓人進食堂。
怎麽可能不送禮嘛!
至此,這件事就算是定了下來,然後晚些食堂那邊不大忙的時候,李象還特地派自己徒弟去了高芸家一趟,沒見到高芸,但見到了高芸的弟弟高天養。
相關叮囑當然就隻能告訴高天養。
讓高天養記得別忘了。
又將近半個小時後,高芸這才從自己臥室出來,準備再去一趟本地的供銷社,買一些能在六十年代買到的東西。
畢竟六十年代的很多東西。
品質還是要稍微好些的。
“姐,剛剛有個人過來找你,說是代他師傅給你傳句話,讓你一定要提前準備好,明天做菜要用到的材料,如果有些材料買不到的話,可以去紡織廠廠辦食堂那邊找他,他會幫你想辦法。”
高天養還是很靠譜的。
傳的話基本可以說是毫無紕漏。
“那就是說,這件事算是徹底敲定了,隻要廚藝過關,二廚位置便穩了。
謝謝了,天養,你在家裏看門。
我還要再出去一趟!”
明了點頭後,高芸又交代了一句便立刻匆匆出門了。相比較於回頭花錢買工作,以及等待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可能到來的擴招,然後上門應聘,現在這個機會無疑相當難得,所以自然得十二分努力,為明天的烹飪做好充足準備。
於是接下來,高芸跑了不少地方。
等王大妞晚上過來的時候,更是叮囑她回去就幫忙買隻小公雞,然後明天早上讓大寶上學帶過來,早上不要急著去學校,先來她家一趟,把雞帶給她。
緊接著便是繼續回自己臥室,進入未來世界,找跑腿購買一些購物平台上不大好買的東西,比如隻有香料市場才較周全的香料,或者說品質好的香料。
野生黑魚,精品酸菜請跑腿的買。
所因為一般市場上售賣的大多數都是養殖的黑魚,野生的相當稀少,而野生的在口感方麵肯定是要略勝一籌的。
既然要做,那就得弄得完美些。
畢竟又不是買不到,要是實在買不到隻能算了,但隻要稍微多花點錢就能買到,高雲當然還是願意花這筆錢的。
等要準備的東西,除了請王大妞買的那隻雞,剩下全部都到手後,高芸這才放心睡覺,一直睡到六一年早上六點鬧鍾響了,這才起床洗漱,處理食材。
早飯就不做了,讓高天養自己做。
之後又過了一會兒,高明寶拎著一隻雞匆匆趕來,高芸待會前往紡織廠食堂麵試需要用到的材料,才算是全部準備周全,而接下來主要就是處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