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這個理由,張大人上次已經用過了,難道張大人連陛下都敢誆騙嗎?”
李邦華終究是沒忍住,質問張世康道。
崇禎皇帝聞言皺了下眉頭,他大抵上對這個李邦華是不怎麽喜歡的,認為李邦華太過執拗,總與他的驚世良才張世康過不去。
他正打算說李邦華兩句,沒想到張世康先開口道:
“哦?竟有此事嗎?可能上次我騎的不是這匹馬吧。
不過李大人怎能憑空無人清白?
我的馬的腳真的崴了,不信的話李大人可以去查,咱可是從京郊腿過來的,你看我這一鞋土。”
張世康也不生氣,隻是嘻嘻哈哈的證明給李邦華看自己的鞋子。
李邦華懶得理睬,他覺得張世康就是個混不吝的紈絝,臉皮賊厚,恬不知恥。
“陛下,臣可真沒說謊,從京城到西山大營的那條官道年久失修,路都快被草吃沒了。
有好幾個地方不知哪個沒屁眼的缺德玩意兒,在路上掘了好幾個坑,害我每次都栽跟頭。
範尚書,這官道可該修修了。”
說著,張世康便笑著對工部尚書範景文道。
範景文比李邦華就活絡多了,聞言微微笑著道:
“張大人說的是,隻要陛下肯撥銀子,本官明日便著人去修。”
崇禎皇帝聽了,便看了一眼張世康,意思是如果覺得真的有必要,他便撥銀子。
“範大人呐,你可真是個不粘鍋,罷了罷了,著人把那些坑補上就是了。
好不容易弄來那點銀子,可經不住這麽花。”
張世康埋汰範景文道。
在場的幾個大臣裏,李邦華最固執,範景文最圓滑,這倆人的性格幾乎相反,張世康很好奇這倆人如何成為知交。
不過固執歸固執,圓滑歸圓滑,可經過一輪大清洗之後,在場的人不論性格如何,都是能辦實事的。
張世康當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生氣,實際上他有時候為了調節氣氛,還會故意氣李邦華,每次他都能成功,把李邦華氣的不發一言。
這陣子他可謂是花錢如流水,抄晉商老底得來的兩千萬兩銀子,崇禎皇帝除卻留下五百萬兩充入國庫外,剩下的將調用權都交給了張世康。
朝廷花銀子的地方很多,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而但崇禎皇帝堅定的認為,張世康這小子最知道哪裏是刀刃。
一千四百多萬兩銀子,京營軍餉、糧餉、包括擴軍四萬的安家費、軍服、軍械,以及新組建火器營遂發式火銃的訂單費用,共計劃撥出去一百二十萬兩。
盧象升重組天雄軍劃撥走六十萬兩,而大頭的軍械、火器仍由張世康與工部對接,就又是幾十萬兩。
孫傳庭部劃撥走二十多萬兩,用於軍餉糧草購置。
除此之外,大明九邊各鎮軍餉加上最近半年的欠餉,共計兩百八十多萬兩。
不過這筆銀子張世康還未下放,他仍舊覺得自己有必要去巡視一遍九邊,否則這些銀子究竟花在了誰身上,始終讓張世康心裏不安生。
江北三鎮黃得功等部,補發欠餉九十多萬兩。
曹變蛟部軍餉糧餉四萬多兩,於半個月前去往重慶,給秦良玉帶去一百萬兩,用於擴充白杆軍。
僅僅是這半個多月的預算,就足足有六百萬兩。
這還沒算朝臣、勳戚、宗室的欠俸,最近已經有不少官員、宗室上書請求補發了。
但張世康都沒同意,他反倒將勳戚的欠俸給補發了一部分。
原因也很簡單,這群鳥官又不缺錢,給他們補發,然後讓他們叫喚的更厲害反對新政嗎?
至於宗室就更離譜了,爵位高的親王、郡王擁有不少田產,富的流油,根本不用發。
而爵位低的宗室可能真的很窮,可是這群人實在是太多了,足有二十多萬人,張世康不舍得。
若算上出售那七八百車奢侈品藝術品,雖然還剩下不少銀子,可那些銀子看似很多,但對於目前的大明來說,還真是不經花。
原因也很簡單,大明爛了幾十年,需要花銀子的地方太太太多了。
比如十分有必要的驛站係統,各地災情賑災,各地主要官道修繕等等,每一項倘若細算,都需要幾十上百萬兩銀子。
但這還不是最緊要的,大明目前最緊要的是糧食問題。
銀子這玩意兒,其實大明一直都是不缺的,隻不過被某些人藏到地窖裏罷了。
但糧食這玩意兒,那是真缺。
北方連年大旱,幾個產糧大省不僅自顧不暇,還需要漕運糧食來救濟。
這些年各地都因為流寇被攪亂的成一鍋粥,到處都需要糧食,否則楊嗣昌也不會因為缺乏糧食就地征糧了,他又不傻。
張世康曾經看過不少明末小說,總看到那些男主角個個頭頂主角光環,仿佛隻要搞到錢就什麽都有了。
是,錢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但在大明這個相對封閉的國家,糧食還真就不好解決。
北方是遊牧,一個個窮的蕩氣回腸,時不時還想來關內打打秋風,找他們肯定沒戲。
西邊氣候幹燥多沙漠,不是產糧區,南邊的舊港等地也非主要產糧區,而且沿途多山地,運輸損耗過大。
張世康目前能想到的唯有通過海貿,也就是大明海賊王鄭芝龍,倘若這廝能配合,想來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但這時的糧價可不是後世的白菜價,作為所有人賴以生存的絕對戰略物資,大明自打萬曆年之後,糧價就一直在上升。
到了如今各種天災人禍之下,北方糧價已經逼近四兩,就是南方也有三兩多。
海外的價格未知,但通過海船運輸,扣除成本想來也不會低。
張世康大致算了下,就算按照目前江南的糧食售價三兩五錢一石來算。
光是買一百萬石米,就需要三百五十萬兩白銀。
這也是為什麽張世康手裏攥著大把的白銀,卻不敢大手筆花的主要原因。
但即便如此,張世康也並未下令在國內征集糧食,他當然可以這麽做,隻是這麽做,老百姓遭不住。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但相比於半年多前,總歸是好了不少。
“世康,此番召你來參與廷議,主要還是稅製改革之事。
各地物價都在飛漲,北方的糧價已然暴漲到了四兩六錢,並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各地百姓因此怨聲載道,朕擔憂,若長此以往,恐引起民變。”
……
李邦華終究是沒忍住,質問張世康道。
崇禎皇帝聞言皺了下眉頭,他大抵上對這個李邦華是不怎麽喜歡的,認為李邦華太過執拗,總與他的驚世良才張世康過不去。
他正打算說李邦華兩句,沒想到張世康先開口道:
“哦?竟有此事嗎?可能上次我騎的不是這匹馬吧。
不過李大人怎能憑空無人清白?
我的馬的腳真的崴了,不信的話李大人可以去查,咱可是從京郊腿過來的,你看我這一鞋土。”
張世康也不生氣,隻是嘻嘻哈哈的證明給李邦華看自己的鞋子。
李邦華懶得理睬,他覺得張世康就是個混不吝的紈絝,臉皮賊厚,恬不知恥。
“陛下,臣可真沒說謊,從京城到西山大營的那條官道年久失修,路都快被草吃沒了。
有好幾個地方不知哪個沒屁眼的缺德玩意兒,在路上掘了好幾個坑,害我每次都栽跟頭。
範尚書,這官道可該修修了。”
說著,張世康便笑著對工部尚書範景文道。
範景文比李邦華就活絡多了,聞言微微笑著道:
“張大人說的是,隻要陛下肯撥銀子,本官明日便著人去修。”
崇禎皇帝聽了,便看了一眼張世康,意思是如果覺得真的有必要,他便撥銀子。
“範大人呐,你可真是個不粘鍋,罷了罷了,著人把那些坑補上就是了。
好不容易弄來那點銀子,可經不住這麽花。”
張世康埋汰範景文道。
在場的幾個大臣裏,李邦華最固執,範景文最圓滑,這倆人的性格幾乎相反,張世康很好奇這倆人如何成為知交。
不過固執歸固執,圓滑歸圓滑,可經過一輪大清洗之後,在場的人不論性格如何,都是能辦實事的。
張世康當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生氣,實際上他有時候為了調節氣氛,還會故意氣李邦華,每次他都能成功,把李邦華氣的不發一言。
這陣子他可謂是花錢如流水,抄晉商老底得來的兩千萬兩銀子,崇禎皇帝除卻留下五百萬兩充入國庫外,剩下的將調用權都交給了張世康。
朝廷花銀子的地方很多,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而但崇禎皇帝堅定的認為,張世康這小子最知道哪裏是刀刃。
一千四百多萬兩銀子,京營軍餉、糧餉、包括擴軍四萬的安家費、軍服、軍械,以及新組建火器營遂發式火銃的訂單費用,共計劃撥出去一百二十萬兩。
盧象升重組天雄軍劃撥走六十萬兩,而大頭的軍械、火器仍由張世康與工部對接,就又是幾十萬兩。
孫傳庭部劃撥走二十多萬兩,用於軍餉糧草購置。
除此之外,大明九邊各鎮軍餉加上最近半年的欠餉,共計兩百八十多萬兩。
不過這筆銀子張世康還未下放,他仍舊覺得自己有必要去巡視一遍九邊,否則這些銀子究竟花在了誰身上,始終讓張世康心裏不安生。
江北三鎮黃得功等部,補發欠餉九十多萬兩。
曹變蛟部軍餉糧餉四萬多兩,於半個月前去往重慶,給秦良玉帶去一百萬兩,用於擴充白杆軍。
僅僅是這半個多月的預算,就足足有六百萬兩。
這還沒算朝臣、勳戚、宗室的欠俸,最近已經有不少官員、宗室上書請求補發了。
但張世康都沒同意,他反倒將勳戚的欠俸給補發了一部分。
原因也很簡單,這群鳥官又不缺錢,給他們補發,然後讓他們叫喚的更厲害反對新政嗎?
至於宗室就更離譜了,爵位高的親王、郡王擁有不少田產,富的流油,根本不用發。
而爵位低的宗室可能真的很窮,可是這群人實在是太多了,足有二十多萬人,張世康不舍得。
若算上出售那七八百車奢侈品藝術品,雖然還剩下不少銀子,可那些銀子看似很多,但對於目前的大明來說,還真是不經花。
原因也很簡單,大明爛了幾十年,需要花銀子的地方太太太多了。
比如十分有必要的驛站係統,各地災情賑災,各地主要官道修繕等等,每一項倘若細算,都需要幾十上百萬兩銀子。
但這還不是最緊要的,大明目前最緊要的是糧食問題。
銀子這玩意兒,其實大明一直都是不缺的,隻不過被某些人藏到地窖裏罷了。
但糧食這玩意兒,那是真缺。
北方連年大旱,幾個產糧大省不僅自顧不暇,還需要漕運糧食來救濟。
這些年各地都因為流寇被攪亂的成一鍋粥,到處都需要糧食,否則楊嗣昌也不會因為缺乏糧食就地征糧了,他又不傻。
張世康曾經看過不少明末小說,總看到那些男主角個個頭頂主角光環,仿佛隻要搞到錢就什麽都有了。
是,錢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但在大明這個相對封閉的國家,糧食還真就不好解決。
北方是遊牧,一個個窮的蕩氣回腸,時不時還想來關內打打秋風,找他們肯定沒戲。
西邊氣候幹燥多沙漠,不是產糧區,南邊的舊港等地也非主要產糧區,而且沿途多山地,運輸損耗過大。
張世康目前能想到的唯有通過海貿,也就是大明海賊王鄭芝龍,倘若這廝能配合,想來可以解決不少問題。
但這時的糧價可不是後世的白菜價,作為所有人賴以生存的絕對戰略物資,大明自打萬曆年之後,糧價就一直在上升。
到了如今各種天災人禍之下,北方糧價已經逼近四兩,就是南方也有三兩多。
海外的價格未知,但通過海船運輸,扣除成本想來也不會低。
張世康大致算了下,就算按照目前江南的糧食售價三兩五錢一石來算。
光是買一百萬石米,就需要三百五十萬兩白銀。
這也是為什麽張世康手裏攥著大把的白銀,卻不敢大手筆花的主要原因。
但即便如此,張世康也並未下令在國內征集糧食,他當然可以這麽做,隻是這麽做,老百姓遭不住。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但相比於半年多前,總歸是好了不少。
“世康,此番召你來參與廷議,主要還是稅製改革之事。
各地物價都在飛漲,北方的糧價已然暴漲到了四兩六錢,並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各地百姓因此怨聲載道,朕擔憂,若長此以往,恐引起民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