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郎主道:“阿妙、四郎與你,隻能選一個。蕭遙新登基,正是要立威的時候,此事斷無商榷的餘地。”說到蕭遙登基,他的目光閃了閃。
如今博陵崔氏所在的城市,已經有新官坐鎮,新官將城中一概事務管理得整整有條,根本不需要崔家,也就沒有了崔家拿捏的餘地,再加上新官和博陵崔氏素無交情,對待博陵崔氏與普通人家無疑,讓他和崔家都體會和看到了崔家沒落的未來。
這讓他和家族痛苦,痛苦之餘想到那個一統天下的女郎是他們家的血脈,隻是他們家錯待了她,驅逐了她,彼此再無修複的可能,永遠不能借她的勢,便在痛苦之上多了無盡的悔恨。
崔妙和崔大夫人作為當事人,便不知不覺成了他們埋怨的對象。
崔大夫人和崔妙絕望,互相擁抱著,沒有說話。
一夜無眠,次日天色亮起來,陽光灑滿大地,添加了幾許溫暖。
可是這樣的陽光對崔大夫人和崔妙來說,卻無限冰冷。
母女倆食不下咽,對坐著,靜默無言,慢慢地等待即將到來的命運。
過了不知多久,崔妙看向崔大夫人:“阿娘,你可曾後悔?”
崔大夫人一怔,旋即心如刀割,淚如雨下:“我不後悔待你好,若隻能留下一人,我會留你。”她說著,一把抱住崔妙,“不過,我後悔將她趕走了,若不趕走她,斷沒有今日的為難。可是她那性子,我處不來,要趕走她又有什麽錯?”
崔妙沒料到此時此刻崔大夫人對她還是一片深情厚誼,不由得失聲痛哭起來。
因為她已經後悔了,她覺得當初自己該走的。
母女倆抱在一起痛哭了不知多久,門外忽然響起急促雜亂的腳步聲。
崔大夫人和崔妙知道這是來催崔妙出去的人,因此都不理會,隻緊緊地抱在一起抽泣。
崔郎主快步進來,見崔大夫人和崔妙都在,臉色一下子變了,厲聲道:“你們怎地在此?”
崔大夫人抬頭看向他,慘然而笑,語氣帶著埋怨:“你用不著凶,我這就送阿妙出去,絕不會讓你崔家遭受滅頂之災。”
崔郎主臉上的肌肉急促抽搐起來:“崔家是否遭受滅頂之災我不知道,四郎卻是要遭受滅頂之災了。”說完,拂袖而去。
崔大夫人臉色大變,一下子鬆開崔妙站起來:“你這是何意?”
跟在崔郎主身後的崔三郎道:“女帝先前派來的北上大軍從城外路過,隻停留片刻便一路北上了。我們以為你們主動出去了,可你和阿妙在家,顯然便是四郎主動去了。”
“不——”崔大夫人的身體一個踉蹌,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她顧不得摔倒的狼狽,馬上顫抖著身體爬起來:“不,四郎不能去——”
崔妙見狀,忙上前扶起崔大夫人。
崔大夫人臉色灰白,嘴唇不住地顫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隻能用顫抖的手指指向外麵。
崔妙知道,她這是要追出去,因此忙叫來丫鬟一起,扶著崔大夫人跟上了崔郎主。
他們追到崔家大門口,見崔郎主正在跟一個騎馬回來的下人說話,臉色極其難看,都知道不好,忙湊過去。
崔郎主見她們上來,便回頭看向她們:“的確是四郎主動去了。”說完沒有理會兩人,轉身回去。
崔大夫人一把拉住他:“郎君,絕不能讓四郎跟去啊。郎君,我們想法子,想法子帶四郎回來,一定要帶四郎回來。”
崔郎主看向她:“總有人要去的。”
崔大夫人的身體抖得更厲害,淚如雨下:“我們一起去,我們一起去,我跟她道歉。她是我生下來的,她還沒報答我的生恩,她得報答我。不然天下人都得指著她的鼻子罵她,她坐不穩帝位的。”
崔郎主沉下臉:“你難道還要拉著我們博陵崔氏陪葬麽?就為了崔妙一個人?”
崔大夫人聽了這話,抖得更厲害了,她不住地搖頭:“不是為了阿妙,我隻是想救四郎。郎君,一定要救四郎啊。”
崔妙聽到崔郎主的話,如墜冰窟,自己仿佛不是自己了。
從前崔郎主疼愛她,待她很好,可是此刻,他儼然將她當做了始作俑者,並且帶上了怨恨的情緒,她想哭,卻哭不出來,隻得跪在崔郎主跟前:“阿爹,是我的錯,你送我去罷,拿我去將四哥換回來。”
崔郎主看向崔妙,神色十分複雜。
崔大夫人卻仿佛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她流著淚,沉聲道:“我們一起去,我就不信,她當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要殺自己的母親和胞兄。不管我對對不住她,她是我生的,便欠了我生恩,她得報答我。”
她一邊說,一邊推崔郎主往回走,“走罷,回去命人收拾衣物,我們即可去長安。”
崔郎主被她推著走,忍無可忍大叫道:“你鬧夠了麽?蕭遙是什麽人?她手握六十萬大軍,擊敗眾多英雄梟雄,最終登基的女帝,你以為她是什麽仁善之人麽?你這般鬧,是要我們崔家去死麽?”
崔大夫人已經不再哭了,臉上的神色變得無比冷靜:“她要惱,我便將我的命賠她,我倒要看看她敢不敢要!”
崔郎主看向她:“你瘋了。”
這時二太爺的聲音響了起來:“既已走到了這一步,不如進京一試。昔鄭莊公曾雲‘不到黃泉不相見’,可最後,不也與武薑和好如初麽?”
因二太爺出馬,又拿鄭莊公和其母武薑說事,崔郎主一行,最終還是決定入長安。
經過商議,最終由崔郎主和崔大夫人帶著崔二老爺、崔妙以及崔家的幾個兒郎一道前往長安。
臨別前,二太爺叫來崔郎主和崔二老爺:“女帝看不慣世家,顯然是要削弱世家的,從主政博陵的官吏不再倚重我們世家,對我們世家和普通人無二也可看出這一點。可我們博陵崔氏一族傳承千年,絕不能就此衰落。”
他說到這裏,銳利的目光看向兩人,“所以此去,爾等要盡量與女帝和解。不過,萬不能一見麵便要挾於她,須得先禮後兵,陳述和好的種種好處,若女帝執意不聽,再由老大媳婦鬧將起來。”
崔郎主擔心地問:“女帝不是委曲求存之輩,隻怕我們不僅勸不住她,還會激怒她導致滅族。”
二太爺道:“你們終究是她的生身之母,她不敢半點舊情都不念的。”又細細叮囑一番,更偏重對二老爺述說,這才催促眾人趕緊出發。
崔家一行人一路往西北而行,直奔長安之際,半月之期很快過去。
蕭遙身穿龍袍,在萬民的見證下,登基為帝。
登基大典十分隆重,整個長安城成了歡樂的海洋,飽經戰爭之苦的老百姓們見蕭遙入主長安之後秋毫無犯,還將長安治理得整整有條,大家雖然沒到大魚大肉,也不像當初那般吃不上飯,因此都十分擁護蕭遙。
蕭遙祭天之後,在老百姓的歡呼聲中返回宮中。
林楠、鄭繡以及王三郎等雖然身居高位,但在典禮中一直嚴陣以待,見登基大典結束,這才鬆了口氣,忙指揮手下一起護送蕭遙回宮。
朱雀大街上的老百姓們十分激動,一邊揮手歡呼一邊高呼女皇萬歲。
蕭遙坐於車鸞中,不住地衝老百姓們頷首。
正在這時,驚變突起。
前方擁擠的老百姓互相推搡中,忽然衝破了防線。
幾個婦人抱著孩童被身後推搡著,衝進了朱雀大街中央。
“啊……”
“哇……”
婦人的驚叫聲以及孩童的哭聲瞬間響起。
蕭遙前方開道的儀仗以及高頭大馬連忙停下,但由於是急停的,人和馬都沒忍住向前衝出幾步。
這麽一來,被推出來的婦人和孩童便隻能眼睜睜看著人和馬踏下來,壓根不知道躲閃。
開道的人和馬知道今日是登基大典,不宜見血,因此一邊往前衝一邊控製著身體和駿馬不要踐踏了人。
又有婦人的丈夫以及孩童的父母等生怕家裏人被駿馬踐踏,驚叫著衝進來,一時之間,這處亂成了一團。
莊磊雙目眯起來,馬上命人上前:“去瞧瞧是怎麽回事,不得耽誤皇上回宮。”
林楠看了一眼前方,第一時間對身邊的禦林軍道:“保護皇上——”
然而話音剛落,便見兩旁突然衝出一些帶刀的兒郎,凶神惡煞地衝向蕭遙。
禦林軍見狀,馬上高喝著“保護皇上”,便迎了上去。
雙方人馬瞬間打成了一段,刀光劍影伴隨著道旁老百姓們的尖叫聲,顯得格外驚險。
蕭遙看了一眼林楠,伸出手握住了劍柄。
就在這時,兩旁忽然傳來“嗖嗖嗖”的破空聲。
在蕭遙身旁保護蕭遙的玉薑見狀,臉色大變:“有弓箭,保護皇上,保護皇上——”她一邊叫,一邊揮劍去擋箭。
可是左右兩側的利箭如同下大雨一般,密密麻麻射過來,單用長劍根本無法抵擋得住。
路旁範家三郎目光灼灼地看著利箭衝向蕭遙,高聲大叫起來:“女帝無道,天道不容,殺之——”
其他一直逃亡的世家子也激動地看著被利箭籠罩著的蕭遙,大聲應和。
他們等這一刻,等了很久了,仿佛等了一輩子那麽漫長。
當日,範二郎率領聯軍受死之際,他們離得不遠,隻能眼睜睜看著,根本不敢上前救援。
當時他們就發誓,一定要保存實力,抓住時機,殺掉蕭遙,為他們的家族報仇,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現在,他們終於要做到了。
在世家子們激動的目光中,蕭遙忽然雙手一抬,將座旁的金色毯子掀起來,擋住了如同急雨一般的利箭。
噗噗噗——
利箭紛紛擊在毯子上,最後落在地上,並不曾傷害蕭遙分毫。
眾世家子見狀,變了臉色,紛紛高聲叫道:“放箭,放箭——”
哪知他們才剛叫喊出聲,便瞧見蕭遙長身玉立,腳下用力一蹬,便手持長劍向他們殺了過來。
明媚的陽光撒在蕭遙身上金黃色的龍袍上,龍袍瞬間泛起璀璨的光芒,陽光與金光一起,將蕭遙映襯得如同天人一般。
當她殺到範三郎跟前時,那凜冽的殺意與壓迫感,讓範三郎幾乎無法呼吸。
範三郎極力想後退,但是看著蕭遙,不知怎麽,竟無法控製自己的身體,最終,他是眼睜睜看著蕭遙的利劍從自己的脖子輕輕抹過,隨後隻覺得一陣劇痛,之後便失去了意識。
其他世家子見狀,馬上便要衝入亂糟糟的人群中伺機逃走,可是他們還沒衝進人群中,便被林楠和玉薑領著人揪了出來。
一場刺殺很快落下了帷幕,準備多日的世家子刺殺,終於宣告失敗。
世家子們被扣押起來,他們不斷掙紮,一邊掙紮一邊高聲叫喊,說蕭遙是女子,不配為帝,若擁護她為帝,一定會觸怒上天降下災禍。
鄭繡馬上高聲斥道:“一派胡言!”又看向四周嚇呆了沒有跑或是跑不動的老百姓,道,“上天於黃河淤泥中降下旨意,昭告天下,皇上乃真龍天子,此事想必大家都清楚罷?”
林楠也高聲道:“皇上乃女郎,若非上天的旨意,如何能擊敗那許多英雄登基為帝?正因為是上天的旨意,皇上才能一統天下,登基為帝!還有方才,那許多箭,如同雨一般,若非上蒼的庇護,我們皇上安能毫發無損?”
兩人說得有理有據,黃河淤泥中挖出石碑已經傳遍了天下,蕭遙剛才在箭雨中毫發無損更是老百姓們親眼所見,因此許多老百姓都下意識點頭,看向蕭遙的目光,下意識帶上了敬佩。
也不知是哪個帶頭的,忽然人人高呼“皇上萬歲”,隨後許多老百姓都跪下,衝蕭遙磕頭。
眾世家子見狀,都臉色灰白,心如死灰——他們已經窮圖匕現,可依然無法阻止蕭遙登基為帝,不僅如此,他們的背水一戰反而讓蕭遙將皇位坐得更穩。
第二日,蕭家和何家終於趕到了長安。
他們還沒來得及因為抵達長安而高興,便聽到了蕭遙於登基大典當日遇刺龍顏大怒,不僅下令處死行刺她的刺客,還追責刺客家族的消息。
何家人當場就變了臉色,再次旁敲側擊蕭家和蕭遙的關係。
蕭家也憂心忡忡,但是卻不露端倪,搪塞了何家之後,便關上門說話。
蕭大夫人道:“阿遙不僅記仇,還會遷怒於人,她還會不會不肯原諒我等?”她當初對蕭遙做了什麽,即便瘋狂自我辯解,也知道是很不妥的。
/32/32923/26887126.html
如今博陵崔氏所在的城市,已經有新官坐鎮,新官將城中一概事務管理得整整有條,根本不需要崔家,也就沒有了崔家拿捏的餘地,再加上新官和博陵崔氏素無交情,對待博陵崔氏與普通人家無疑,讓他和崔家都體會和看到了崔家沒落的未來。
這讓他和家族痛苦,痛苦之餘想到那個一統天下的女郎是他們家的血脈,隻是他們家錯待了她,驅逐了她,彼此再無修複的可能,永遠不能借她的勢,便在痛苦之上多了無盡的悔恨。
崔妙和崔大夫人作為當事人,便不知不覺成了他們埋怨的對象。
崔大夫人和崔妙絕望,互相擁抱著,沒有說話。
一夜無眠,次日天色亮起來,陽光灑滿大地,添加了幾許溫暖。
可是這樣的陽光對崔大夫人和崔妙來說,卻無限冰冷。
母女倆食不下咽,對坐著,靜默無言,慢慢地等待即將到來的命運。
過了不知多久,崔妙看向崔大夫人:“阿娘,你可曾後悔?”
崔大夫人一怔,旋即心如刀割,淚如雨下:“我不後悔待你好,若隻能留下一人,我會留你。”她說著,一把抱住崔妙,“不過,我後悔將她趕走了,若不趕走她,斷沒有今日的為難。可是她那性子,我處不來,要趕走她又有什麽錯?”
崔妙沒料到此時此刻崔大夫人對她還是一片深情厚誼,不由得失聲痛哭起來。
因為她已經後悔了,她覺得當初自己該走的。
母女倆抱在一起痛哭了不知多久,門外忽然響起急促雜亂的腳步聲。
崔大夫人和崔妙知道這是來催崔妙出去的人,因此都不理會,隻緊緊地抱在一起抽泣。
崔郎主快步進來,見崔大夫人和崔妙都在,臉色一下子變了,厲聲道:“你們怎地在此?”
崔大夫人抬頭看向他,慘然而笑,語氣帶著埋怨:“你用不著凶,我這就送阿妙出去,絕不會讓你崔家遭受滅頂之災。”
崔郎主臉上的肌肉急促抽搐起來:“崔家是否遭受滅頂之災我不知道,四郎卻是要遭受滅頂之災了。”說完,拂袖而去。
崔大夫人臉色大變,一下子鬆開崔妙站起來:“你這是何意?”
跟在崔郎主身後的崔三郎道:“女帝先前派來的北上大軍從城外路過,隻停留片刻便一路北上了。我們以為你們主動出去了,可你和阿妙在家,顯然便是四郎主動去了。”
“不——”崔大夫人的身體一個踉蹌,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她顧不得摔倒的狼狽,馬上顫抖著身體爬起來:“不,四郎不能去——”
崔妙見狀,忙上前扶起崔大夫人。
崔大夫人臉色灰白,嘴唇不住地顫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隻能用顫抖的手指指向外麵。
崔妙知道,她這是要追出去,因此忙叫來丫鬟一起,扶著崔大夫人跟上了崔郎主。
他們追到崔家大門口,見崔郎主正在跟一個騎馬回來的下人說話,臉色極其難看,都知道不好,忙湊過去。
崔郎主見她們上來,便回頭看向她們:“的確是四郎主動去了。”說完沒有理會兩人,轉身回去。
崔大夫人一把拉住他:“郎君,絕不能讓四郎跟去啊。郎君,我們想法子,想法子帶四郎回來,一定要帶四郎回來。”
崔郎主看向她:“總有人要去的。”
崔大夫人的身體抖得更厲害,淚如雨下:“我們一起去,我們一起去,我跟她道歉。她是我生下來的,她還沒報答我的生恩,她得報答我。不然天下人都得指著她的鼻子罵她,她坐不穩帝位的。”
崔郎主沉下臉:“你難道還要拉著我們博陵崔氏陪葬麽?就為了崔妙一個人?”
崔大夫人聽了這話,抖得更厲害了,她不住地搖頭:“不是為了阿妙,我隻是想救四郎。郎君,一定要救四郎啊。”
崔妙聽到崔郎主的話,如墜冰窟,自己仿佛不是自己了。
從前崔郎主疼愛她,待她很好,可是此刻,他儼然將她當做了始作俑者,並且帶上了怨恨的情緒,她想哭,卻哭不出來,隻得跪在崔郎主跟前:“阿爹,是我的錯,你送我去罷,拿我去將四哥換回來。”
崔郎主看向崔妙,神色十分複雜。
崔大夫人卻仿佛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她流著淚,沉聲道:“我們一起去,我就不信,她當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要殺自己的母親和胞兄。不管我對對不住她,她是我生的,便欠了我生恩,她得報答我。”
她一邊說,一邊推崔郎主往回走,“走罷,回去命人收拾衣物,我們即可去長安。”
崔郎主被她推著走,忍無可忍大叫道:“你鬧夠了麽?蕭遙是什麽人?她手握六十萬大軍,擊敗眾多英雄梟雄,最終登基的女帝,你以為她是什麽仁善之人麽?你這般鬧,是要我們崔家去死麽?”
崔大夫人已經不再哭了,臉上的神色變得無比冷靜:“她要惱,我便將我的命賠她,我倒要看看她敢不敢要!”
崔郎主看向她:“你瘋了。”
這時二太爺的聲音響了起來:“既已走到了這一步,不如進京一試。昔鄭莊公曾雲‘不到黃泉不相見’,可最後,不也與武薑和好如初麽?”
因二太爺出馬,又拿鄭莊公和其母武薑說事,崔郎主一行,最終還是決定入長安。
經過商議,最終由崔郎主和崔大夫人帶著崔二老爺、崔妙以及崔家的幾個兒郎一道前往長安。
臨別前,二太爺叫來崔郎主和崔二老爺:“女帝看不慣世家,顯然是要削弱世家的,從主政博陵的官吏不再倚重我們世家,對我們世家和普通人無二也可看出這一點。可我們博陵崔氏一族傳承千年,絕不能就此衰落。”
他說到這裏,銳利的目光看向兩人,“所以此去,爾等要盡量與女帝和解。不過,萬不能一見麵便要挾於她,須得先禮後兵,陳述和好的種種好處,若女帝執意不聽,再由老大媳婦鬧將起來。”
崔郎主擔心地問:“女帝不是委曲求存之輩,隻怕我們不僅勸不住她,還會激怒她導致滅族。”
二太爺道:“你們終究是她的生身之母,她不敢半點舊情都不念的。”又細細叮囑一番,更偏重對二老爺述說,這才催促眾人趕緊出發。
崔家一行人一路往西北而行,直奔長安之際,半月之期很快過去。
蕭遙身穿龍袍,在萬民的見證下,登基為帝。
登基大典十分隆重,整個長安城成了歡樂的海洋,飽經戰爭之苦的老百姓們見蕭遙入主長安之後秋毫無犯,還將長安治理得整整有條,大家雖然沒到大魚大肉,也不像當初那般吃不上飯,因此都十分擁護蕭遙。
蕭遙祭天之後,在老百姓的歡呼聲中返回宮中。
林楠、鄭繡以及王三郎等雖然身居高位,但在典禮中一直嚴陣以待,見登基大典結束,這才鬆了口氣,忙指揮手下一起護送蕭遙回宮。
朱雀大街上的老百姓們十分激動,一邊揮手歡呼一邊高呼女皇萬歲。
蕭遙坐於車鸞中,不住地衝老百姓們頷首。
正在這時,驚變突起。
前方擁擠的老百姓互相推搡中,忽然衝破了防線。
幾個婦人抱著孩童被身後推搡著,衝進了朱雀大街中央。
“啊……”
“哇……”
婦人的驚叫聲以及孩童的哭聲瞬間響起。
蕭遙前方開道的儀仗以及高頭大馬連忙停下,但由於是急停的,人和馬都沒忍住向前衝出幾步。
這麽一來,被推出來的婦人和孩童便隻能眼睜睜看著人和馬踏下來,壓根不知道躲閃。
開道的人和馬知道今日是登基大典,不宜見血,因此一邊往前衝一邊控製著身體和駿馬不要踐踏了人。
又有婦人的丈夫以及孩童的父母等生怕家裏人被駿馬踐踏,驚叫著衝進來,一時之間,這處亂成了一團。
莊磊雙目眯起來,馬上命人上前:“去瞧瞧是怎麽回事,不得耽誤皇上回宮。”
林楠看了一眼前方,第一時間對身邊的禦林軍道:“保護皇上——”
然而話音剛落,便見兩旁突然衝出一些帶刀的兒郎,凶神惡煞地衝向蕭遙。
禦林軍見狀,馬上高喝著“保護皇上”,便迎了上去。
雙方人馬瞬間打成了一段,刀光劍影伴隨著道旁老百姓們的尖叫聲,顯得格外驚險。
蕭遙看了一眼林楠,伸出手握住了劍柄。
就在這時,兩旁忽然傳來“嗖嗖嗖”的破空聲。
在蕭遙身旁保護蕭遙的玉薑見狀,臉色大變:“有弓箭,保護皇上,保護皇上——”她一邊叫,一邊揮劍去擋箭。
可是左右兩側的利箭如同下大雨一般,密密麻麻射過來,單用長劍根本無法抵擋得住。
路旁範家三郎目光灼灼地看著利箭衝向蕭遙,高聲大叫起來:“女帝無道,天道不容,殺之——”
其他一直逃亡的世家子也激動地看著被利箭籠罩著的蕭遙,大聲應和。
他們等這一刻,等了很久了,仿佛等了一輩子那麽漫長。
當日,範二郎率領聯軍受死之際,他們離得不遠,隻能眼睜睜看著,根本不敢上前救援。
當時他們就發誓,一定要保存實力,抓住時機,殺掉蕭遙,為他們的家族報仇,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現在,他們終於要做到了。
在世家子們激動的目光中,蕭遙忽然雙手一抬,將座旁的金色毯子掀起來,擋住了如同急雨一般的利箭。
噗噗噗——
利箭紛紛擊在毯子上,最後落在地上,並不曾傷害蕭遙分毫。
眾世家子見狀,變了臉色,紛紛高聲叫道:“放箭,放箭——”
哪知他們才剛叫喊出聲,便瞧見蕭遙長身玉立,腳下用力一蹬,便手持長劍向他們殺了過來。
明媚的陽光撒在蕭遙身上金黃色的龍袍上,龍袍瞬間泛起璀璨的光芒,陽光與金光一起,將蕭遙映襯得如同天人一般。
當她殺到範三郎跟前時,那凜冽的殺意與壓迫感,讓範三郎幾乎無法呼吸。
範三郎極力想後退,但是看著蕭遙,不知怎麽,竟無法控製自己的身體,最終,他是眼睜睜看著蕭遙的利劍從自己的脖子輕輕抹過,隨後隻覺得一陣劇痛,之後便失去了意識。
其他世家子見狀,馬上便要衝入亂糟糟的人群中伺機逃走,可是他們還沒衝進人群中,便被林楠和玉薑領著人揪了出來。
一場刺殺很快落下了帷幕,準備多日的世家子刺殺,終於宣告失敗。
世家子們被扣押起來,他們不斷掙紮,一邊掙紮一邊高聲叫喊,說蕭遙是女子,不配為帝,若擁護她為帝,一定會觸怒上天降下災禍。
鄭繡馬上高聲斥道:“一派胡言!”又看向四周嚇呆了沒有跑或是跑不動的老百姓,道,“上天於黃河淤泥中降下旨意,昭告天下,皇上乃真龍天子,此事想必大家都清楚罷?”
林楠也高聲道:“皇上乃女郎,若非上天的旨意,如何能擊敗那許多英雄登基為帝?正因為是上天的旨意,皇上才能一統天下,登基為帝!還有方才,那許多箭,如同雨一般,若非上蒼的庇護,我們皇上安能毫發無損?”
兩人說得有理有據,黃河淤泥中挖出石碑已經傳遍了天下,蕭遙剛才在箭雨中毫發無損更是老百姓們親眼所見,因此許多老百姓都下意識點頭,看向蕭遙的目光,下意識帶上了敬佩。
也不知是哪個帶頭的,忽然人人高呼“皇上萬歲”,隨後許多老百姓都跪下,衝蕭遙磕頭。
眾世家子見狀,都臉色灰白,心如死灰——他們已經窮圖匕現,可依然無法阻止蕭遙登基為帝,不僅如此,他們的背水一戰反而讓蕭遙將皇位坐得更穩。
第二日,蕭家和何家終於趕到了長安。
他們還沒來得及因為抵達長安而高興,便聽到了蕭遙於登基大典當日遇刺龍顏大怒,不僅下令處死行刺她的刺客,還追責刺客家族的消息。
何家人當場就變了臉色,再次旁敲側擊蕭家和蕭遙的關係。
蕭家也憂心忡忡,但是卻不露端倪,搪塞了何家之後,便關上門說話。
蕭大夫人道:“阿遙不僅記仇,還會遷怒於人,她還會不會不肯原諒我等?”她當初對蕭遙做了什麽,即便瘋狂自我辯解,也知道是很不妥的。
/32/32923/2688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