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頭暈在在街上晃著,長歌又看見了“雲來客棧”,好奇地看一會,隻覺得建郢那“雲來客棧”比鳳城那“雲來客棧”氣派不知多少倍,原來大家都喜歡這“雲來”兩個字呀,長歌用四百兩黃金,四百兩白銀砸鳳城“雲來客棧”的掌櫃,手裏所剩的銀子就不多了,沒敢貿然就踏了進去,找著個門麵沒那麽開闊但看上去還算幹淨的客棧,比起鳳城的“雲來客棧”自然也掉了不少檔次,但收費卻比鳳城高多了,一個中等房就收一兩銀子,長歌咬咬牙,住了那個中等的,結果吃飯、洗澡還都需另付銀子,長歌心裏邊叫上當,不過也沒精神再另尋佳處了,隻得將就住一晚再說。
休息一夜的長歌,精神稍好,長歌一時想不到如何找長欣,便到離舍懷懷舊。
離舍除了更破更舊,和自己帶傅合離開時根本就沒有區別,房間裏沒有人再來過的痕跡,被褥裏居然翻出了一窩幼鼠,把長歌嚇了一大跳,見到這種情景,長歌的眼淚差點又掉了下來。
從離捨出來,長歌沿著離舍向安月舍走去,安月舍當年到底比離舍多花些功夫,房屋從外麵看起來比離舍好多了,從裂開的門向裏望去,居然也綠葉扶疏的,十分誘人,大門上有把鏽劑斑斑的鐵鎖橫在那裏,長歌伸手推了一下,那鎖居然掉了下來,原來早就被人弄斷了,長歌有點吃驚,她並不知道大昭國已經無力再管理照顧這些質子府了,所以這些質子府也形同虛設,成了小偷光顧、鼠蟻橫行的地方,裏麵的東西早被偷光了,連小偷也懶得光顧了,因為它名屬於朝廷,無家可歸的人倒不敢貿然到裏麵來遮風避雨,傅成霄喜歡暴政,不到迫不得已,人們還是不喜歡冒險的。
長歌隻是傷感,並不知道這代表著曾經輝煌一時的大昭國已經開始走向衰敗了。
走進去,長歌才發現裏麵到處都扔著破爛,安月舍比離舍富足,所以賊還有東西可竊,桌椅凳子被搬得一空,長歌信步走到了“勸墨堂”,甚至見著王學究對自己怒其不爭的表情,還有江宛月與申初初手拉手的走過,然後再折到後麵自己抓蟲子的地方,那棵樹下,長歌恍然見到如三月春風的蘇南,衣袂蹁躚象畫中的美男子一般,再仔細一看,卻隻有一棵老樹隨著風擺動,長歌嘆了口氣。
走到蘇梨白的繡樓,長歌想著那時候四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擠在窗前看蘇南的情景,如今都物是人非了,大家各奔了前程,除了江宛月,自己當初就不如大家,現今被傅離休了,怕更不如大家了。
長歌正嘆著氣,忽聽有人道:“這…不是秦長歌嗎?”
長歌聽聞回過頭一看居然是多年不見的王學究,有點驚異過度一時不會回話了,隻是眼前這王學究和以前的略有點不同,哪不同,長歌有些講不出來,但卻有些發福的跡象,王學究又問:“難不成老夫認錯了?”
長歌忙道:“先生沒有認錯,正是長歌!”
王學究感慨一番才道:“幾位小郡主都還好吧?”
長歌點點頭道:“都還好!”
王學究也點點頭,長歌便問:“先生不是回了家鄉嗎,怎麽又到這裏來了?”
王學究嘆了口氣道:“家裏遭了蟲災,就想著到皇城來尋個生計。”
長歌才知道王學究並不是安月國的人,而是土生土長的大昭國人,因為當年在安月舍執過教,帶著一家老小到皇城,準備找安月國的三世子給個生計,在王老學究的觀念中:三世子為人和善,怎麽也會給個生計。
王老學究沒想到帶著一家老小到了建郢,居然撲了空,那安月舍早就人去樓空了,長歌知道蘇南眼下在昌平,隻是猶豫一下終於沒有告訴王老學究。
長歌一向不被王學究看好,王學究也看出長歌混得不怎麽樣,便對長歌道:“老夫住在夫子廟,在那裏代人寫書信,你若有什麽不便可以到夫子廟找代寫書信的老王。”
長歌點點頭,老學究便步履蹣跚地走了,可能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會找不到蘇南,那個落拓的背影讓長歌看了非常不忍,不過長歌自己都如過江的泥菩薩,實在也無法幫那老學究一把,隻能嘆口氣,隻是真沒想到王老學究如此落拓,反有發福的跡象,真是…
到離舍、安月舍感傷完,回到客棧已經是傍晚了,長歌坐在房裏必須想兩件事,一是如何尋找長欣;一是如何維持生計到找到長欣。
長歌坐到榻上苦笑起來,難道自己到這建郢就是為了找個維持生計的差事的,除了找長欣,長歌真不知道活著的還有什麽意義,長歌忽想到宋小山沒府邸,但宋小山的鋪子到處都是,那自己可以打聽宋小山有那些鋪子,然後再通過這些鋪子找宋小山不就好了,想到法子,長歌才安心地睡了。
想到了法子,維持生計的事就變得不重要了,一大早,長歌起來就開始找宋小山的鋪子,結果發現宋小山的鋪子全是那種大的、闊的,比如宋氏的瓷器極富盛名,長歌看著那高大的門檻就有點發怵,好一會鼓起勇氣邁步進去,一打聽宋小山住哪裏,裏麵的人就不鹹不淡地請她坐,然後再沒任何人搭理她,長歌起先以為是鋪子大擺譜,於是絲行、米店一路問過去,才弄明白,就是宋小山最有名的瓷器鋪裏的掌櫃,都沒見宋小山本人,既然沒見過自然也不知道自己的大老闆住在哪裏,長歌徹底無語了,不知道世上除了夜無邊還有那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
長歌找不到長欣就失去了目標,在建郢這種銷金窟,手裏的銀子就算節約也一日少過一日,長歌不得不到夫子廟找王學究,偏生王學究沒在,長歌一打聽才知道王學究都是逢五、逢十的廟會才到夫子廟代人書信的,好在第二日就逢五。
第二日一早,長歌就來到夫子廟,果然看到王學究的攤子,長歌鬆了口氣,母親沒了,長欣長不著,她身邊熟悉的人越發少了,她真怕這成了命格,逢五、逢十的日子也找不著王學究,所以一見著王學究格外親切,沒想到王學究一聽長歌要學他代寫書信,腦袋就搖成個潑浪鼓道:“你是金枝玉葉的郡主,代人寫書信如何使得。”
長歌覺得這搖著頭晃著腦,對自己不如在“安月舍”親切的王老學才是當年在安月舍訓她的那個老學究,卻不如當年那樣怕他,有些好奇的問:“如果不代人寫書信,我真不知道明天吃什麽了?”
王學究嘆了口氣,做夢也沒想到隔了數年,自己和最看不上的學生,都淪落到街頭代人寫書信,所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話真的值得人懷疑。
長歌見王學究不停地嘆氣有些急了道:“先生,你倒發個話呀,莫不是怕我搶了你的生意?”
老學究忙擺擺手道:“哪裏,哪裏?”
於是長歌第二日一早退了那客房,在離夫子廟比較近的北街的一條小巷子裏花三錢銀子租了個小屋子,買了些日常的東西,總算安定下來。
然後學王學究到夫子廟支了張矮案子,那案子是王老學究送的,“代人書信”四個字是長歌自己寫的。
</br>
休息一夜的長歌,精神稍好,長歌一時想不到如何找長欣,便到離舍懷懷舊。
離舍除了更破更舊,和自己帶傅合離開時根本就沒有區別,房間裏沒有人再來過的痕跡,被褥裏居然翻出了一窩幼鼠,把長歌嚇了一大跳,見到這種情景,長歌的眼淚差點又掉了下來。
從離捨出來,長歌沿著離舍向安月舍走去,安月舍當年到底比離舍多花些功夫,房屋從外麵看起來比離舍好多了,從裂開的門向裏望去,居然也綠葉扶疏的,十分誘人,大門上有把鏽劑斑斑的鐵鎖橫在那裏,長歌伸手推了一下,那鎖居然掉了下來,原來早就被人弄斷了,長歌有點吃驚,她並不知道大昭國已經無力再管理照顧這些質子府了,所以這些質子府也形同虛設,成了小偷光顧、鼠蟻橫行的地方,裏麵的東西早被偷光了,連小偷也懶得光顧了,因為它名屬於朝廷,無家可歸的人倒不敢貿然到裏麵來遮風避雨,傅成霄喜歡暴政,不到迫不得已,人們還是不喜歡冒險的。
長歌隻是傷感,並不知道這代表著曾經輝煌一時的大昭國已經開始走向衰敗了。
走進去,長歌才發現裏麵到處都扔著破爛,安月舍比離舍富足,所以賊還有東西可竊,桌椅凳子被搬得一空,長歌信步走到了“勸墨堂”,甚至見著王學究對自己怒其不爭的表情,還有江宛月與申初初手拉手的走過,然後再折到後麵自己抓蟲子的地方,那棵樹下,長歌恍然見到如三月春風的蘇南,衣袂蹁躚象畫中的美男子一般,再仔細一看,卻隻有一棵老樹隨著風擺動,長歌嘆了口氣。
走到蘇梨白的繡樓,長歌想著那時候四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擠在窗前看蘇南的情景,如今都物是人非了,大家各奔了前程,除了江宛月,自己當初就不如大家,現今被傅離休了,怕更不如大家了。
長歌正嘆著氣,忽聽有人道:“這…不是秦長歌嗎?”
長歌聽聞回過頭一看居然是多年不見的王學究,有點驚異過度一時不會回話了,隻是眼前這王學究和以前的略有點不同,哪不同,長歌有些講不出來,但卻有些發福的跡象,王學究又問:“難不成老夫認錯了?”
長歌忙道:“先生沒有認錯,正是長歌!”
王學究感慨一番才道:“幾位小郡主都還好吧?”
長歌點點頭道:“都還好!”
王學究也點點頭,長歌便問:“先生不是回了家鄉嗎,怎麽又到這裏來了?”
王學究嘆了口氣道:“家裏遭了蟲災,就想著到皇城來尋個生計。”
長歌才知道王學究並不是安月國的人,而是土生土長的大昭國人,因為當年在安月舍執過教,帶著一家老小到皇城,準備找安月國的三世子給個生計,在王老學究的觀念中:三世子為人和善,怎麽也會給個生計。
王老學究沒想到帶著一家老小到了建郢,居然撲了空,那安月舍早就人去樓空了,長歌知道蘇南眼下在昌平,隻是猶豫一下終於沒有告訴王老學究。
長歌一向不被王學究看好,王學究也看出長歌混得不怎麽樣,便對長歌道:“老夫住在夫子廟,在那裏代人寫書信,你若有什麽不便可以到夫子廟找代寫書信的老王。”
長歌點點頭,老學究便步履蹣跚地走了,可能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會找不到蘇南,那個落拓的背影讓長歌看了非常不忍,不過長歌自己都如過江的泥菩薩,實在也無法幫那老學究一把,隻能嘆口氣,隻是真沒想到王老學究如此落拓,反有發福的跡象,真是…
到離舍、安月舍感傷完,回到客棧已經是傍晚了,長歌坐在房裏必須想兩件事,一是如何尋找長欣;一是如何維持生計到找到長欣。
長歌坐到榻上苦笑起來,難道自己到這建郢就是為了找個維持生計的差事的,除了找長欣,長歌真不知道活著的還有什麽意義,長歌忽想到宋小山沒府邸,但宋小山的鋪子到處都是,那自己可以打聽宋小山有那些鋪子,然後再通過這些鋪子找宋小山不就好了,想到法子,長歌才安心地睡了。
想到了法子,維持生計的事就變得不重要了,一大早,長歌起來就開始找宋小山的鋪子,結果發現宋小山的鋪子全是那種大的、闊的,比如宋氏的瓷器極富盛名,長歌看著那高大的門檻就有點發怵,好一會鼓起勇氣邁步進去,一打聽宋小山住哪裏,裏麵的人就不鹹不淡地請她坐,然後再沒任何人搭理她,長歌起先以為是鋪子大擺譜,於是絲行、米店一路問過去,才弄明白,就是宋小山最有名的瓷器鋪裏的掌櫃,都沒見宋小山本人,既然沒見過自然也不知道自己的大老闆住在哪裏,長歌徹底無語了,不知道世上除了夜無邊還有那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
長歌找不到長欣就失去了目標,在建郢這種銷金窟,手裏的銀子就算節約也一日少過一日,長歌不得不到夫子廟找王學究,偏生王學究沒在,長歌一打聽才知道王學究都是逢五、逢十的廟會才到夫子廟代人書信的,好在第二日就逢五。
第二日一早,長歌就來到夫子廟,果然看到王學究的攤子,長歌鬆了口氣,母親沒了,長欣長不著,她身邊熟悉的人越發少了,她真怕這成了命格,逢五、逢十的日子也找不著王學究,所以一見著王學究格外親切,沒想到王學究一聽長歌要學他代寫書信,腦袋就搖成個潑浪鼓道:“你是金枝玉葉的郡主,代人寫書信如何使得。”
長歌覺得這搖著頭晃著腦,對自己不如在“安月舍”親切的王老學才是當年在安月舍訓她的那個老學究,卻不如當年那樣怕他,有些好奇的問:“如果不代人寫書信,我真不知道明天吃什麽了?”
王學究嘆了口氣,做夢也沒想到隔了數年,自己和最看不上的學生,都淪落到街頭代人寫書信,所以“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話真的值得人懷疑。
長歌見王學究不停地嘆氣有些急了道:“先生,你倒發個話呀,莫不是怕我搶了你的生意?”
老學究忙擺擺手道:“哪裏,哪裏?”
於是長歌第二日一早退了那客房,在離夫子廟比較近的北街的一條小巷子裏花三錢銀子租了個小屋子,買了些日常的東西,總算安定下來。
然後學王學究到夫子廟支了張矮案子,那案子是王老學究送的,“代人書信”四個字是長歌自己寫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