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望。
這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一種排斥那個令人討厭與懼怕的“死亡”事實的思路,沉醉在永
生不死的意境裏,或把死亡當成一件不那麽可怕的事情。瑪雅人就是精心構築了這一觀念。
把事實揭穿挑明的現代“死亡教育“,為的是讓幼童直麵死亡,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其
效果尚存在很大爭議);把事實包裹起來的瑪雅“死亡觀念”,為的也是消除人們必不可免的
天然恐懼。殊途同歸。盡管按現代觀念評判,高下分明,但是,人類的文化行為並不那麽容
易評說。
瑪雅人把死亡看作人生的避風港,可以再度揚帆啟航。或者說,他們並不以為死亡即是
一個人的終點,死亡是中轉站,是走完這段旅程再搭乘另一趟班車的過程。
於是,他們為中轉的人生過客提供許多“服務”。他們悉心包裹屍體,給死者嘴裏塞滿
玉米,以免死者在等候下趟班車時挨餓。有時還往死者嘴中填塞玉石,玉石是瑪雅人珍貴的
物品,差不多可以說“很值錢”,以免死者受窮,買不起車票。
墓穴裏還要放上偶像,保佑死者一路平安。至於死者的身分證件也很重要,一定要齊全。
好比說,生前是位工匠,那麽應當放上石斧以證明其職業和技能;生前是位祭司,就放上書
籍圖譜;生前是法師,就放些魔石;生前是獵人、漁夫,就放弓矢鉤叉……因為死者在來世
還需要他那些裝備。
瑪雅上層人物的死後安排相當精心。通常是先火化,然後將屍灰收藏在甕中入葬,葬所
可能是各種規模的廟字。以前人們把瑪雅地區的金字塔當作單純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後來
考古學家發現了它們中有些至少還有別的用處。這個發現有點偶然,本世紀初,法國人阿爾
貝·呂茲考察帕楞克古城一座金字塔。他在塔頂神廟裏發現地上的大石板有些異樣,板上幾
個圓孔似乎顯示板下麵掩蓋著什麽。於是他就領人撬開了這塊大石板,果然下麵是一條被泥
石堵塞的通道。他和六位助手花費三年辛苦,才挖通這條長20米、有56級台階的地下甬
道。甬道盡頭是一堵石牆,牆下有些玉珠耳飾和項鍊。拆除石牆後,又找到一條甬道,甬道
盡頭還是石牆。左側有個石甕,內中有6具年輕人的屍骨。呂茲判斷他們隻是殉葬者,真正
的大人物還在後麵等待重見天日。
經細緻探察,發現牆上有塊三角形大石塊,極可能是一道門。撬開石塊,出現一間大墓
室。墓頂上有塊6噸重的大石板,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4個汽車千斤頂才慢慢把它移
開。墓穴高7米、寬4米、進深9米。室內四壁盡是人像浮雕,似乎共同拱衛著室中央的巨
型石槨。棺槨的蓋板竟然重達40噸,板上也刻有人像和圖案。經專家研究石板上的象形文
字,推斷它製作時間是公元7世紀。墓主人隨葬品包括金玉冠冕、耳環、項鍊、手鐲和小偶
像。最為奇妙的是他的臉部罩著青玉麵具,由200餘枚玉片拚成,眼窩處是室石鑲嵌。對
這個麵具,本書將在第六章《有頭有臉的青玉》這一節中詳述。
然而,我們隻要再介紹幾種對死者的處置方法,就會明白如此隆重的葬禮規模及最後一
層青玉麵具的真正含義了。死者被如此安全保藏起來,為的是永生不滅,為的是不死的靈魂
可以在不腐不敗永遠溫潤的玉石包裹中寄存。
有時,死者的屍灰被放在空心的雕像中,雕像當然盡可能與死者本人肖像。雕像後腦殼
留有一個開口,這是填放屍灰的通道,用死者相同部位的頭皮來覆蓋。瑪雅潘城的庫庫姆家
族是統治者,他們通常把死者用火處理一下,燒到骨肉分離。頭後部鋸下,隻留下前部,即
臉部的骨架,然後用鬆脂捏塑出臉肉來,這個塑像和真人一樣,與前述木雕像性質相同,都
作為家族偶像供奉起來,逢節受享,使人敬畏。
這個說法雖然來自早年西班牙殖民者的記述,但是確有其事。考古發掘部分地證實了這
一點,有一個骷髏頭顱被削,眼窩用木頭塞著,臉部被藝術處理了,是重新造出的死者麵相。
保存真容以供瞻仰,這是後人對先人的追懷,也是永生不死願望的體現。
瑪雅人煞費苦心的做法,聽起來頗為粗野,但他們的死亡觀念卻是富於情感的。
1莫利:《古代瑪雅》(the ancient maya),美國加利福尼亞斯但弗大學出
版社1947年版,第32頁。
第二章 種玉米的蜜蜂
忙碌的閑暇
偉大的文明不一定完全來自於閑暇,但閑暇無疑是文明的重要條件之一。
據說人曾經有一日一餐、一日二餐的文化進化階段。動物餓了就出去覓食,有的單獨出
擊,有的集體行動。吃飽喝足,最多要考慮考慮食物貯存問題。進餐的次數能省則省。人類
在形成群居、合作、分工的生存模式之後,大大提高了覓食的成功率。及至發展出畜牧業與
</br>
這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一種排斥那個令人討厭與懼怕的“死亡”事實的思路,沉醉在永
生不死的意境裏,或把死亡當成一件不那麽可怕的事情。瑪雅人就是精心構築了這一觀念。
把事實揭穿挑明的現代“死亡教育“,為的是讓幼童直麵死亡,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其
效果尚存在很大爭議);把事實包裹起來的瑪雅“死亡觀念”,為的也是消除人們必不可免的
天然恐懼。殊途同歸。盡管按現代觀念評判,高下分明,但是,人類的文化行為並不那麽容
易評說。
瑪雅人把死亡看作人生的避風港,可以再度揚帆啟航。或者說,他們並不以為死亡即是
一個人的終點,死亡是中轉站,是走完這段旅程再搭乘另一趟班車的過程。
於是,他們為中轉的人生過客提供許多“服務”。他們悉心包裹屍體,給死者嘴裏塞滿
玉米,以免死者在等候下趟班車時挨餓。有時還往死者嘴中填塞玉石,玉石是瑪雅人珍貴的
物品,差不多可以說“很值錢”,以免死者受窮,買不起車票。
墓穴裏還要放上偶像,保佑死者一路平安。至於死者的身分證件也很重要,一定要齊全。
好比說,生前是位工匠,那麽應當放上石斧以證明其職業和技能;生前是位祭司,就放上書
籍圖譜;生前是法師,就放些魔石;生前是獵人、漁夫,就放弓矢鉤叉……因為死者在來世
還需要他那些裝備。
瑪雅上層人物的死後安排相當精心。通常是先火化,然後將屍灰收藏在甕中入葬,葬所
可能是各種規模的廟字。以前人們把瑪雅地區的金字塔當作單純進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後來
考古學家發現了它們中有些至少還有別的用處。這個發現有點偶然,本世紀初,法國人阿爾
貝·呂茲考察帕楞克古城一座金字塔。他在塔頂神廟裏發現地上的大石板有些異樣,板上幾
個圓孔似乎顯示板下麵掩蓋著什麽。於是他就領人撬開了這塊大石板,果然下麵是一條被泥
石堵塞的通道。他和六位助手花費三年辛苦,才挖通這條長20米、有56級台階的地下甬
道。甬道盡頭是一堵石牆,牆下有些玉珠耳飾和項鍊。拆除石牆後,又找到一條甬道,甬道
盡頭還是石牆。左側有個石甕,內中有6具年輕人的屍骨。呂茲判斷他們隻是殉葬者,真正
的大人物還在後麵等待重見天日。
經細緻探察,發現牆上有塊三角形大石塊,極可能是一道門。撬開石塊,出現一間大墓
室。墓頂上有塊6噸重的大石板,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4個汽車千斤頂才慢慢把它移
開。墓穴高7米、寬4米、進深9米。室內四壁盡是人像浮雕,似乎共同拱衛著室中央的巨
型石槨。棺槨的蓋板竟然重達40噸,板上也刻有人像和圖案。經專家研究石板上的象形文
字,推斷它製作時間是公元7世紀。墓主人隨葬品包括金玉冠冕、耳環、項鍊、手鐲和小偶
像。最為奇妙的是他的臉部罩著青玉麵具,由200餘枚玉片拚成,眼窩處是室石鑲嵌。對
這個麵具,本書將在第六章《有頭有臉的青玉》這一節中詳述。
然而,我們隻要再介紹幾種對死者的處置方法,就會明白如此隆重的葬禮規模及最後一
層青玉麵具的真正含義了。死者被如此安全保藏起來,為的是永生不滅,為的是不死的靈魂
可以在不腐不敗永遠溫潤的玉石包裹中寄存。
有時,死者的屍灰被放在空心的雕像中,雕像當然盡可能與死者本人肖像。雕像後腦殼
留有一個開口,這是填放屍灰的通道,用死者相同部位的頭皮來覆蓋。瑪雅潘城的庫庫姆家
族是統治者,他們通常把死者用火處理一下,燒到骨肉分離。頭後部鋸下,隻留下前部,即
臉部的骨架,然後用鬆脂捏塑出臉肉來,這個塑像和真人一樣,與前述木雕像性質相同,都
作為家族偶像供奉起來,逢節受享,使人敬畏。
這個說法雖然來自早年西班牙殖民者的記述,但是確有其事。考古發掘部分地證實了這
一點,有一個骷髏頭顱被削,眼窩用木頭塞著,臉部被藝術處理了,是重新造出的死者麵相。
保存真容以供瞻仰,這是後人對先人的追懷,也是永生不死願望的體現。
瑪雅人煞費苦心的做法,聽起來頗為粗野,但他們的死亡觀念卻是富於情感的。
1莫利:《古代瑪雅》(the ancient maya),美國加利福尼亞斯但弗大學出
版社1947年版,第32頁。
第二章 種玉米的蜜蜂
忙碌的閑暇
偉大的文明不一定完全來自於閑暇,但閑暇無疑是文明的重要條件之一。
據說人曾經有一日一餐、一日二餐的文化進化階段。動物餓了就出去覓食,有的單獨出
擊,有的集體行動。吃飽喝足,最多要考慮考慮食物貯存問題。進餐的次數能省則省。人類
在形成群居、合作、分工的生存模式之後,大大提高了覓食的成功率。及至發展出畜牧業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