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數眾多。但卻為城裏少數的貴族和祭司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勞作。


    奴隸,ppentacob,處在社會最低層。蘭達nda)主教認為,奴隸製


    是瑪雅後古典時期才產生的一種現象。但其他許多學者根據石碑、壁畫等資料,認為不能排


    除從古典時期就有奴隸的解釋。至少,戰俘充作人祭以外經常淪為奴隸。從有直接資料的新


    王國時期來看,奴隸來源有五:天生奴隸;竊賊淪為奴隸;戰俘;孤兒;人販子販來的人口。


    雖然天生為奴者為數不多,但也確實存在。不過,法律規定可以為奴隸贖身。偷盜者要為被


    偷者終身做奴隸,或者一直等到有能力償還所偷財物為止。戰爭中被俘的敵方貴族,立即被


    推去做人祭犧牲,其他戰俘則淪為俘獲他們的武士的奴隸。孤兒是經常用於做人祭的,所以


    有時專門向人販子購買,甚至強行綁架。


    在戰爭、人祭、苦役、買賣人口被視為正常的文化中,在人們有很多理由草菅人命或濫


    用人力的情況下,奴隸的命運可想而知。


    我們知道,猴群中也有等級劃分、座次排定。地位較低的猴於著想覬覦高位,很快


    會受到教訓。不過,人們對猴群深入觀察後發現,地位高的猴子有時會象徵性地讓地位較低


    的猴於爬背。這可能是猴子們維持和平的一種猴文化。瑪雅貴族是否也會象徵性地給平民百


    姓一點作威作福的虛假滿足,我們已無從知曉。不過,在奴役同類、殘殺同類的情況下仍然


    保持社會整體的延續,卻也實在隻能是人的文化。


    長工女婿不浪漫


    瑪雅人的婚姻可並不像它在其他方麵那樣神奇浪漫。說不浪漫多麽掃興,那中美洲叢林


    熱帶的氣息原本就青春熱烈,可以好好地想像。


    說不浪漫是因為瑪雅人看重父母之命、媒妁之約,也因為瑪雅人婚後平平淡淡,沒有擁


    抱接吻之類外露的情感表達,瑪雅男女的愛情是以盡力履行各自在家庭中的職責來體現的。


    一夫一妻製似乎比較良好地運轉,但休妻離婚也較頻繁,婦女在這事上也有一定的主動權。


    男女的婚姻通常在他們童年就談妥了,隻等到了適當的年齡便舉行正式的儀典。男孩的


    父親為兒子尋找媳婦,他的標準無非是門當戶對,同村同等級;也有些禁忌,同姓不可通婚,


    另外妻之姊妹、兄弟寡妻、孀居後母等也在禁止之列。議婚嫁若無媒人中介,那就是件可恥


    的事了,這顯然不利於兩情相知、男歡女悅。


    最不浪漫的是婚前女婿要在未來的丈人家當6到7年的“長工”,白白地為女家勞動,


    以“賺”回老婆的“贖身費”。這還不算,假如嶽父不滿意,可將女婿趕走,到頭來落得一


    場空。假如女婿不能圓滿地服完7年“苦役”,被趕了出來,不僅眼看到手的“工錢”(老婆)


    另許他人,而且本人也成了“醜聞”的主角。


    這當中究竟是什麽樣的機製在運作呢?可惜有關瑪雅文化這方麵的資料實在語焉不詳。


    然而好在“聖經·創世紀》(和合本)中有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可作比照。


    第29章記述雅各來到拉班家,以拉班小女兒拉結為“工價”,服事拉班7年;這個7


    年與瑪雅人的服役期恰好相同,或許巧合,或許有著相當古遠的文化人類學原因。


    雅各因為深愛著美貌俊秀的拉結,以致“就看這7年如同幾天”。等到7年屆滿,“雅各


    對拉班說:‘日期已經滿了,求你把我的妻子給我,我好與她同房。’拉班就擺設筵席,請齊


    了那地方的眾人。到晚上,拉班將女兒利亞(大女兒利亞的眼睛沒有神氣)送來給雅各,雅


    各就與她同房。……到了早晨,雅各一看是利亞,就對拉班說:‘你向我作的是什麽事呢?


    我服事你,不是為拉結嗎?你為什麽欺哄我呢?’拉班說:‘大女兒還沒有給人,先把小女


    兒給人,在我們這地方沒有這規矩。你再服事我七年,我就把那個也給你。”雅各就如此行,……


    於是又服事了拉班7年。


    在後來的日子裏,雅各的兩位妻子給他生了好幾個兒子,雅各繼續為丈人牧羊。最


    後,當雅各攜婦將雛,帶著應得的羊群離去時,拉班及拉班的兒子們興師動眾、氣勢洶洶地


    追上來。追了7天才追上雅各,由於神夜裏託夢給拉班,告誡他不要對雅各“說好說歹”,


    這才避免了衝突。雅各斥責拉班:“……我這20年在你家裏,為你的兩個女兒服事你14


    年,為你的羊群服事你6年,你又10次改了我的工價。若不是我父親以撒所敬畏的神……


    與我同在,你如今必定打發我空手而去。神看見我的苦情和我的勞碌,就在昨夜責備你。”


    於是拉班隻得和解,說:“來吧……!你我二人可以立約,作你我中間的證據。”雅各就拿一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瑪雅的智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大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大雄並收藏瑪雅的智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