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畢竟師出無名,資源的匱乏也使其一時離不開國際社會,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日本當然不會與這些列強撕破麵皮。於是精明的日本人便開始在外交、貿易上做一些細小的讓步,以取悅美英。果然,嚐到甜頭的這些列強態度發生了變化,國聯譴責日本的調子始終高不起來。


    1932年10月2日,國聯調查團經過近1年的實地調查後,在南京、東京、日內瓦同時向世界公布了調查報告書。此前,國聯在中國代表的一再敦促下,組成了國聯調查團,由英國爵士李頓為團長,包括美國將軍麥考易、法國將軍克勞德、德國博士希尼、義大利伯爵馬柯迪等人。這一調查團在中國曾受到蔣介石及幾乎整個國民黨軍政要員的歡迎和款待,它曾給蔣帶去過希望之光。


    蔣介石越看報告書,臉色越是難看,閱畢,氣得他抓起報告書大罵道:“這是主持公道?娘希匹!一年來,我國軍人含憤忍痛,一再退讓,打則任打,殺則任殺,如此大度之表現,還不足昭示人心於天下?良心喪盡,公理喪盡!”


    他覺得滿腹委屈,一腔憤恨。一年來,他頂著國內外狂風暴雨般的壓力,一切依靠國聯,一切聽從國聯,致使他丟土失地,軍隊威名掃地,國家不像國家,到頭來卻換來這紙既指明日本為侵略者,又要維持中國現狀的各打五十大板的報告書,他有種被耍弄、被出賣的感覺。


    他早該有所醒悟。“九·一八”事變後不久,他的外籍顧問和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的一些有識之土曾多次提醒過他,國聯僅僅是個連決議也無法強製實行的鬆散聯盟,要靠它來最終解決中日爭端,使日本遵守決議根本不可能。更何況日本歷來言而無信,對中國野心勃勃,即使國聯決議譴責,令日本撤兵,也未必會有什麽結果。逼急了,日本退出國聯,任你譴責、抗議,也隻有徒自負氣,於事無補。果然不幸而言中,日後事態的發展正是如此。


    1933年2月6日,國聯19國委員會通過決議,不承認日本用刺刀扶殖起來的偽滿洲國。日本政府於20日舉行緊急內閣會議,表示在中國東北決不退縮,並決議“如國際聯盟大會採取19國委員會報告書,日本即退出國聯”。


    2月24日,國聯大會以42票對1票,通過報告書,譴責日本為侵略者。日本政府隨即向世界宣布,日本從此退出國聯。蔣介石眼看著日本在中國爭得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戰略態勢後,甩手退出了國聯,真是有苦說不出,企圖不戰而使日本退兵的夢幻徹底破滅了。他成了國聯的犧牲品,中國也沒能逃脫厄運。


    1年多裏,日本確確實實耍了國聯,更耍了蔣介石。國聯和英美幹涉初期,日本人投其所好,在外交、貿易上拋出誘餌,並順應英美期望日蘇開戰的心理,大造反共反蘇輿論,大軍北上中蘇邊境。西方輿論立時喧囂沸騰,興奮不已。當時一位美國政論家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諸列強的心態:“全世界都緊張地注視著遠東事變,大家都焦急地期待著(日本)與蘇聯的衝突得以爆發。”11月13日,美聯社駐巴黎記者更露骨地宣稱:“全世界都應該感激日本在遠東進行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鬥爭。”這時他們的眼中哪裏還有中國?!


    但詭潔的日本人豈會那麽聽話。他們向中蘇邊境虛晃一槍,拿下黑龍江,在英美等國眼巴巴地盼著他繼續北上進攻蘇聯時,卻突然南下占領錦州,攻克山海關,威逼華北。這時西方列強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日本人的眼光盯住的是中國。


    日本人的這一招可坑苦了蔣介石。他的決策不但使他在國際上大丟臉麵,也使他失去了中國民心。當然受害最大的還是中國,中國人民。曾任他私人顧問的澳大利亞人端納日後說:“中國方麵因對條約與國際法的信念,與對國聯勢力及美國等信譽之依賴過深,卒為最大的犧牲。”


    這以後的一年,蔣介石開始重新審視國聯和日本,開始慢慢走出了他的夢幻。美英等國也從這次外交慘敗中吸取了教訓。為了維護他們的在華利益。他們也開始逐步打破過去的所謂中立,以政治、經濟對日本施加壓力。他們對中國作用開始有所醒悟,意識到要真正解決中日戰爭,究竟要靠誰。從這一天起,中國對日本有限度的抵抗開始得到各國輿論一定的支持,蔣介石手中的美鈔也多了起來。


    蔣介石畏畏縮縮地向前邁出了一步,開始了一邊抵抗,一邊談判的策略。這一步雖然有些深重緩慢,徘徊曲折,但畢竟還是前進了一步。3年後,一向以自強不息而驕傲的蔣在日記中寫道:“國聯正各自擴張軍備,而一麵竟言和平,當此之時,我人對於外交,斷不易作依賴任何一國之幻想,務必力圖自存自立。”ヒ桓鐾純嗟拇煺郟一個沉重的代價所換來的寥寥數言。


    17. “二·二六”,軍刀舔血向戰爭


    1936年2月26日淩晨,一片銀色的東京還在鵝毛大雪中靜靜地睡著,整座城市一片寧靜。


    淩晨5時,東京市麻布區第1師團駐地,第1聯隊、第3聯隊的1400餘名官兵,在安藤、河野2名大尉及8名中尉的指揮下,分成數路,殺氣騰騰地撲向沉睡的市區。


    震驚日本和全世界的東京“二·二六”兵變,在一些日軍少壯軍官的長期醞釀下,終於爆發了。可此刻,大禍臨頭的日本軍政大員對即將到來的災難卻渾然不知,毫無戒備。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殤-國民黨正麵戰場抗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洪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洪濤並收藏國殤-國民黨正麵戰場抗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