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欽上任幾天後,便向華北各部隊頒下戰鬥命令:


    命傅作義將軍率所部第7軍團防守獨石口,傅作義可設軍團部於張家口;


    命已與敵在熱河交過手的王以哲第7軍先防守古北口,待中央軍徐庭瑤第17軍到達後再換下整補;


    命宋哲元率29軍防守喜峰口,將日軍頂在長城防線的突出部外;


    冷口方麵的防務由商震率第32軍擔任。


    此外,由長城撤下來整補的東北軍也得到命令:整補完畢調北寧線天津以東及冷口以東布防。駐節察省多倫的孫殿英41軍須堅守多倫以東地區,威脅敵後,使日軍不能不顧及身後。


    長城,2000年前秦始皇抵禦外敵人侵的古老工事,想不到又成了2000年後中國抗擊外敵人侵的唯一工事,中國人,該為中國數千年悠久而輝煌的歷史而驕傲,但也不能不為今日武備的廢馳而痛心。秦皇時代,畢竟沒有飛機大炮,但今天,中國軍隊必須麵對這些。


    3月9日,喜峰口要隘首先告急。


    當時,防守喜峰口的是萬福麟東北軍第53軍,該軍雖有5師另1旅的龐大編製,但自熱河之戰兵敗淩源、平泉後,士氣低落、無心再戰。29軍王治邦旅下午說好當晚29軍便可接防喜峰口,請萬福麟部再維持半日,待旅前衛抵達。但就在王治邦的111旅接近喜峰口時,日軍服部、鈴木兩旅團的前衛隊開始進攻喜峰口。萬福麟軍扼守喜峰口天險的1個旅竟在日軍一陣炮擊後望風而逃,丟了喜峰口高地。


    29軍援兵眼睜睜地看著喜峰口落入日軍之手,又是氣憤又是焦急。王旅氣憤不過,當即令最先趕到的師特務營投入戰鬥,奪回喜峰口。


    喜峰口,是長城諸口隘僅次於古北口的第二大險關。關口高地,對口內、口外都是居高臨下。萬福麟部輕易失關,給接防的29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特務營雖為全師主力,但麵對日軍猛烈的炮火和關口高地上潑來的雨點般的槍彈,打礙十分艱苦。黃昏時分,營長王寶良率部爭奪高地時中彈身亡,全營攻勢受挫。恰在此時,增援的王長海團到達,迅即投入戰鬥。山上山下,一片混戰,王團雖無力奪回喜峰口,但至少壓住日軍,使其不敢出擊。


    3月1日,趙登禹、王治邦、佟澤光3個旅的主力一夜奔跑,按時趕到了前線,迎頭擊退了向下衝擊的敵軍。一整天,喜峰口前線槍炮隆隆、硝煙瀰漫。幾座小高地上,雙方反覆爭奪,誰都不肯退縮一步,但誰也無力打垮對方。


    11日,雙方衝上殺下,又是一天激戰,戰況仍然膠著。日軍兵力有限,幾次反擊都被擊退;29軍向山上仰攻,攜槍不易。營、連長一聲令下,士兵們身背大刀片,腰別手榴彈向上硬攻,無奈火力不足仍無法突破敵防線。


    當晚,29軍改變策略,決定以王治邦旅正麵抗擊,而以趙登禹旅2個團、佟澤光旅2個團出潘家口、董家口,繞襲敵左、右側背。兩日來嚐到裝備劣勢苦頭的29軍在付出較大的傷亡代價後,終於想到了這麽個以長擊短的大膽辦法。


    夜半,兩支連日苦戰的疲憊之師出發了。幾天來,長城內外連降大雪,雪到地上結成冰。趙、佟旅官兵雖然疲勞,但雪夜行軍,奔襲敵後,士氣十分高漲。拂曉前,趙登禹旅按計劃到達敵特種兵宿營區;佟澤光旅亦快馬疾進插向敵右側後。


    突襲前,旅長趙登禹把第一線突擊任務交給了董升堂團。董升堂是趙登禹手下的一員虎將,膀大腰圓,有一身好武功。夜襲日軍,大刀、武功將是隱蔽行動的好辦法,趙登禹關鍵時刻又想到了董團。董升堂欣然受命,背插兩柄鬼頭刀,率全團撲向三家子、小喜峰口;與此同時,王長海團也悄悄地乘夜暗摸向狼洞子及白台子敵炮兵陣地。白天,鬼子的炮打得邪乎,晚上大炮不能上刺刀,王團絕不會放過這些厲害的鐵傢夥。


    雪夜,天冷得厲害。苦戰數日的敵軍人困馬乏,正擁被熟睡。


    尤其小喜峰方向的三家子、前仗子日軍騎兵駐地,滿街是馬,敵軍在屋裏酣睡。整條街竟是死一般沉寂。日本人作夢也想不到白天硬頂著飛機、大炮壓力的中國軍會在雪夜採取偷襲戰術,因而毫無戒備。許多日軍被砍下腦袋或腹部被大刀刺穿時還在夢中。


    29軍夜襲戰極其成功。


    喜峰口內外高地日軍不但被斬殺眾多,坦克、大炮也大多落入中國軍手中。一場幹脆利落的夜襲戰!


    29軍奪回喜峰口,痛殲日軍,擊斃聯隊長植田大佐,並在日後的防禦戰中,挫敗日軍無數次進攻,將日軍拒在口外。


    同時,羅文峪方麵也發生激戰,29軍另一部在冰天雪地中與日軍大戰數十天,擊潰了進攻之敵,使日軍難越雷池一步。


    日軍長城前線指揮官板本中將見29軍正麵無隙可乘,隻能轉兵冷口、古北口等其它方向。


    喜峰口、羅文峪戰役大獲全勝,斃敵甚眾,一時引來各方強烈的反應。


    北平、上海各大報紙爭相報導喜峰口大捷,把29軍的大刀吹得神乎其神。似乎抵禦巳軍現代化裝備的,該是這種古老的兵器。接踵而來的各界慰勞團體也幾乎毫無選擇地往29軍跑,反而冷落了幾天後在長城沿線戰鬥更激烈的數個其他中國軍,其中包括徐庭瑤的中央軍第17軍。


    當時,全國各界人士隻能從報紙、電台上了解到前線戰況,而新聞記者隻認打勝仗的中國軍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殤-國民黨正麵戰場抗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洪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洪濤並收藏國殤-國民黨正麵戰場抗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