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滯留在長安的文人名士甚多,倘若大齊政權能妥善任用,這些人定然會成為大齊的棟樑。然而,農民軍一味殺戮,這些人不免惶惶不安,都想法設法地化妝逃出了長安城。這其中便有後來成名的韋莊和杜荀鶴、謝瞳等人。杜荀鶴(杜牧庶子)和韋莊前麵都已經提過,謝瞳在這裏多提兩句。謝瞳好不容易逃出長安後,又被朱溫手下的農民軍抓住,朱溫聽說他是讀書人,倒以禮相待。謝瞳從此跟隨朱溫,成為其手下著名的謀士。
毫無疑問,黃巢占領長安期間,長安被徹底地破壞了,被破壞的不僅僅是城市,還有這座城市所體現的政治秩序。當黃巢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襲卷長安城的時候,他為得到他理想中的城市而高興,但他不知道他改變的將是長久以來維繫的社會秩序。尊嚴與放縱交織、怡然與惶恐背離。之後,這座城市再也沒有恢復過來。作為京師而言,長安自此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長安血戰
黃巢建立大齊政權後,與之前一度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威風形象判若兩人,既沒有出台什麽改革措施,以穩定人心,也沒有及時出兵,乘勝追擊望風而逃的唐僖宗,也沒有消滅關中附近的禁軍,以致給了唐朝廷以難得的喘息機會。
而黃巢本人當了皇帝後,開始了花天酒地的享樂生活,一頭紮進了後宮的溫柔鄉中,為爭相獻寵的宮女和宦官所包圍,與宮門外的世界完全隔絕。上行下效。農民軍將領們在得到高官厚祿後,也沉湎於紙醉金迷的生活,不思進取。尤其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黃巢也很快學會了唐朝皇帝的那一套,開始派宦官去當監軍。這是相當令農民軍將領寒心的一項新舉措。這些農民軍將領在外駐防,辛苦地拱衛長安,非但不能享受京城花天酒地的生活,還要遭到曾經稱兄道弟、親密相依的大齊皇帝的猜忌,背後始終跟著雙監視的眼睛,這是怎樣的感受,又是怎樣的難受!從某種程度上說,後來不少農民軍將領投降唐朝廷,多多少少跟宦官監軍有關。
不過,黃巢進長安後立即傳檄諸道,在農民軍聲勢的威懾下,唐藩鎮中有十分之三、四都投降大齊政權。黃巢一時更加誌得意滿。他沒有意識到,這些藩鎮不過是各懷私心,不願意替唐朝廷出頭,暫時持觀望態度,降跟叛一樣,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這些藩鎮實力雄厚,對農民軍的潛在威脅卻絲毫沒有減少。首先發難的是已經投降黃巢的河中留後王重榮。
王重榮三兄弟皆入軍籍,父親是禁軍將領。幹符年間,王重榮任河中都虞候。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正值黃巢跨過長江,進兵中原之際,唐朝廷忙得焦頭爛額,疲於應付。王重榮趁機煽動軍士作亂,四亂搶劫,河中坊市被搶奪一空。並率軍包圍了節度使府,要求河中節度使李都交出大印。唐朝廷對此無能為力,隻好順乎“民意”,任王重榮為河中留後,將河中節度使李都召回京師。自此,王重榮完全控製了河中兵權。黃巢率軍攻克潼關後,王重榮主動派人向黃巢請降,於是被黃巢任命為河中節度使。
黃巢雖然攻進了長安,但農民軍所控製的地盤隻限於長安四周。黃巢進長安後,糧草供應農民軍最緊迫的問題。農民軍四處流動作戰,還不能控製漕運,河中(今山西永濟)的地位在這個時候就凸顯出來。為了調發兵糧,黃巢不斷派遣使者到河中督促糧運,使者前後竟然有數百人之多。河中吏民不堪忍受,苦不堪言。王重榮忍無可忍,對部眾說:“起初我屈節事賊,是想緩解軍府的急患,如今黃巢來調財不已,又要徵調士兵,我們早晚要死於他手,不如發兵抗拒黃巢。”“眾皆以為然”。於是將黃巢派來的使者全部處死,重新歸附唐朝。此時,距離王重榮主動投降黃巢不過十四天。
王重榮料到黃巢必然來大舉來攻,一麵積極備戰,一麵主動與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聯絡,要求連兵抗齊。
王處存祖上數代均為神策軍軍官。他父親一麵當官,一麵經商,這是當時神策軍官流行的做法。但王父卻善於經營,很快成為長安巨富。王處存成年後也能繼家聲,當上了節度使,成為家族中官職最高者。王處存聽說長安失守後,痛哭了好幾天。這其中自然有心痛王家在長安的巨額財富的因素在裏麵。之後,王處存決定與農民軍不共戴天,所以,他在出師對抗黃巢的行動中特別積極,與其他藩鎮要麽投降黃巢、要麽坐山觀望的態度截然不同。當時僖宗還在逃難當中,王處存不等收到詔令,就主動派軍隊入援,調遣軍隊二千人走小道趕到興元,以護衛僖宗的車駕。
黃巢聽到王重榮殺掉己方使者的消息後,勃然大怒,派弟弟黃思鄴從華州發兵,得力部將朱溫從同州發兵,兩軍會合後,一齊進攻河中。然而,王重榮早有防備,出兵拒戰,大破黃思鄴和朱溫軍。剛好此時大齊的吏部尚書兼水陸轉運使張言押運四十多船糧食兵仗,停在風陵渡,也被王重榮趁勢截獲。張言無法向黃巢交差,隻好隻身駕小舟下遊逃去。
之後,長安農民軍的軍需供應就更加困難了。黃巢的得力謀士費傳古出了個主意,讓黃巢派朱溫開闢一條山南交通線。朱溫率數千精兵,奔馳千裏,一舉拿下鄧州。有了鄧州作屏障,商、洛至蘭田關的運路便暢通了。如果再給朱溫增兵,或者由朱溫自行發展,逐步打通襄、荊大道,形勢可能會再生變化,但此時黃巢還無此遠慮,朱溫本人也未必有此雄心。
</br>
毫無疑問,黃巢占領長安期間,長安被徹底地破壞了,被破壞的不僅僅是城市,還有這座城市所體現的政治秩序。當黃巢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襲卷長安城的時候,他為得到他理想中的城市而高興,但他不知道他改變的將是長久以來維繫的社會秩序。尊嚴與放縱交織、怡然與惶恐背離。之後,這座城市再也沒有恢復過來。作為京師而言,長安自此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長安血戰
黃巢建立大齊政權後,與之前一度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威風形象判若兩人,既沒有出台什麽改革措施,以穩定人心,也沒有及時出兵,乘勝追擊望風而逃的唐僖宗,也沒有消滅關中附近的禁軍,以致給了唐朝廷以難得的喘息機會。
而黃巢本人當了皇帝後,開始了花天酒地的享樂生活,一頭紮進了後宮的溫柔鄉中,為爭相獻寵的宮女和宦官所包圍,與宮門外的世界完全隔絕。上行下效。農民軍將領們在得到高官厚祿後,也沉湎於紙醉金迷的生活,不思進取。尤其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黃巢也很快學會了唐朝皇帝的那一套,開始派宦官去當監軍。這是相當令農民軍將領寒心的一項新舉措。這些農民軍將領在外駐防,辛苦地拱衛長安,非但不能享受京城花天酒地的生活,還要遭到曾經稱兄道弟、親密相依的大齊皇帝的猜忌,背後始終跟著雙監視的眼睛,這是怎樣的感受,又是怎樣的難受!從某種程度上說,後來不少農民軍將領投降唐朝廷,多多少少跟宦官監軍有關。
不過,黃巢進長安後立即傳檄諸道,在農民軍聲勢的威懾下,唐藩鎮中有十分之三、四都投降大齊政權。黃巢一時更加誌得意滿。他沒有意識到,這些藩鎮不過是各懷私心,不願意替唐朝廷出頭,暫時持觀望態度,降跟叛一樣,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這些藩鎮實力雄厚,對農民軍的潛在威脅卻絲毫沒有減少。首先發難的是已經投降黃巢的河中留後王重榮。
王重榮三兄弟皆入軍籍,父親是禁軍將領。幹符年間,王重榮任河中都虞候。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正值黃巢跨過長江,進兵中原之際,唐朝廷忙得焦頭爛額,疲於應付。王重榮趁機煽動軍士作亂,四亂搶劫,河中坊市被搶奪一空。並率軍包圍了節度使府,要求河中節度使李都交出大印。唐朝廷對此無能為力,隻好順乎“民意”,任王重榮為河中留後,將河中節度使李都召回京師。自此,王重榮完全控製了河中兵權。黃巢率軍攻克潼關後,王重榮主動派人向黃巢請降,於是被黃巢任命為河中節度使。
黃巢雖然攻進了長安,但農民軍所控製的地盤隻限於長安四周。黃巢進長安後,糧草供應農民軍最緊迫的問題。農民軍四處流動作戰,還不能控製漕運,河中(今山西永濟)的地位在這個時候就凸顯出來。為了調發兵糧,黃巢不斷派遣使者到河中督促糧運,使者前後竟然有數百人之多。河中吏民不堪忍受,苦不堪言。王重榮忍無可忍,對部眾說:“起初我屈節事賊,是想緩解軍府的急患,如今黃巢來調財不已,又要徵調士兵,我們早晚要死於他手,不如發兵抗拒黃巢。”“眾皆以為然”。於是將黃巢派來的使者全部處死,重新歸附唐朝。此時,距離王重榮主動投降黃巢不過十四天。
王重榮料到黃巢必然來大舉來攻,一麵積極備戰,一麵主動與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聯絡,要求連兵抗齊。
王處存祖上數代均為神策軍軍官。他父親一麵當官,一麵經商,這是當時神策軍官流行的做法。但王父卻善於經營,很快成為長安巨富。王處存成年後也能繼家聲,當上了節度使,成為家族中官職最高者。王處存聽說長安失守後,痛哭了好幾天。這其中自然有心痛王家在長安的巨額財富的因素在裏麵。之後,王處存決定與農民軍不共戴天,所以,他在出師對抗黃巢的行動中特別積極,與其他藩鎮要麽投降黃巢、要麽坐山觀望的態度截然不同。當時僖宗還在逃難當中,王處存不等收到詔令,就主動派軍隊入援,調遣軍隊二千人走小道趕到興元,以護衛僖宗的車駕。
黃巢聽到王重榮殺掉己方使者的消息後,勃然大怒,派弟弟黃思鄴從華州發兵,得力部將朱溫從同州發兵,兩軍會合後,一齊進攻河中。然而,王重榮早有防備,出兵拒戰,大破黃思鄴和朱溫軍。剛好此時大齊的吏部尚書兼水陸轉運使張言押運四十多船糧食兵仗,停在風陵渡,也被王重榮趁勢截獲。張言無法向黃巢交差,隻好隻身駕小舟下遊逃去。
之後,長安農民軍的軍需供應就更加困難了。黃巢的得力謀士費傳古出了個主意,讓黃巢派朱溫開闢一條山南交通線。朱溫率數千精兵,奔馳千裏,一舉拿下鄧州。有了鄧州作屏障,商、洛至蘭田關的運路便暢通了。如果再給朱溫增兵,或者由朱溫自行發展,逐步打通襄、荊大道,形勢可能會再生變化,但此時黃巢還無此遠慮,朱溫本人也未必有此雄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