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蘭北部的農民和南部農民一樣,在農村小店內擺龍門陣時,對社會的發展和它的意義,或者毋寧說沒有意義,在那裏嘟嘴抱怨。紐約在艾德懷德建築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場。究竟為誰方便?加利福尼亞州在帕洛馬山裝製成世界最大的望遠鏡,為了看一眼月亮嗎?誰都知道這種事情是不會有什麽結果的。社會新風尚盛行,使人們暈頭轉向。歐洲的炮聲剛剛停下來,德國人就在向美國輸出塌鼻子的“大眾”牌小型汽車了,每輛一千二百八十元。美國婦女現在愛閱讀《鑑賞》雜誌。她們開始使用“潮汐”牌的皂粉,這是1948年第一次上市的去汙劑。但是許多鄉村小酒鋪的許多墨守成規的人倒贊成不惜一切代價把一個名叫伊登·阿貝茲的青年去掉。他是最早的嬉皮士——你也可以稱之為嬉皮士的前身——他是在1948年開始顯露頭角的。他是個長發齊肩、鬍子滿麵、靦腆害羞、文質彬彬的素食主義者。他用一首名為《大自然的孩子》的歌概括他的人生觀。納特·金·科爾【流行音樂家。——譯者】把它編成為這年的流行歌曲:
『從前有個男孩,
他與眾不同,神情恍惚……
他的眼光有點羞怯和悲哀。
但他很聰明……他對我說:
“你知道世間最美妙的事
就是愛人和被人愛。”』
1948年艾倫·金斯伯格【五十年代疲塌派詩人。——譯者】因在哥倫比亞大學宿舍的窗上塗寫反猶太人的下流標語;被大學當局開除。不可一世的全國足球聯合會突然和全美足球聯合會合併,使體育界人士大為驚異。弗蘭基·西納特拉咽喉患病,大量出血,少女們於是轉向佩裏·科莫和弗蘭基·萊恩這兩個歌唱家。斯坦·肯頓一曲成名,勝過伍迪·赫爾曼,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爵士樂隊領班,可是,有些音樂評論家已經懷疑是否確有所謂即興音樂,就和他們懷疑是否有所謂搖曳音樂青年一代一樣。瑪麗·麥卡錫【美現代女作家。——譯者】參觀了格林威治村後,狠狠地抨擊了一下“那些穿著雙排鈕衣服的衣著整齊的中年爵士樂師,在酒酣耳熱之餘,為那些也穿著雙排鈕衣服的衣著整齊的中年的爵士音樂迷狂吹亂奏”。
回顧二十世紀前半葉,布魯斯·布利文【布魯斯·布利文(1889-?)當時是史丹福大學講師。——譯者】認為“美國的道德風氣,過去過分樂觀,而現在則瀕於絕望”。他發現“在本世紀的頭四十年”出現“一種趨勢,人們開始脫離教會所衛護的那些信仰”。但布利文看錯了地方了。上帝也好,象他那樣的神也好,已經一躍跳出祭壇的欄杆,走到江湖上去了。1949年,人們在洛杉磯市一個名叫威廉·富蘭克林·格雷厄姆撐起的大帳篷附近看到了他。此公年方三十,是北卡羅來納州一個福音派信徒。信徒們叫他“比利”【威廉的暱稱。——譯者】。比利·格雷厄姆把三十多萬加利福尼亞州人引到他那個設在帳篷裏的教壇,使他們其中六千人改了宗,其中包括一個低音歌手、一個牧牛騎士、一個投機倒把分子和一個職業運動員。
1946年7月4日,菲律賓宣告獨立。英國亦已撤出印度和緬甸。1949年荷蘭人亦不得不承認印度尼西亞獨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種政治體製的殖民主義、正在走向消亡。美國是持贊成態度的。從美國立國的過程來看,它不可能不採取這種態度。但是,那些因循守舊的老一代的美國人,因為又少了一個習慣了的老標記,還是感到不安。布萊爾賓館和克裏姆林宮之間緊張關係,已經夠使人不安的了。但除此而外有關外事的其他報導,也是令人困惑不解,忐忑不安。關幹納粹罪行的大量報導已使人聽膩了。但在本國附近,又有波多黎各一個秘密組織的狂熱分子,企圖在布萊爾賓館暗殺總統。盡管哈裏·杜魯門為了力求對情況深入了解不斷外出,拋頭露麵,這個陰謀還是失敗了。後來,人們也放下心來。有了無可匹敵的特工機構保護,沒有人能殺害總統的。
這些消息大多數美國人是從收音機裏收到的。聽說過電視的人雖然多,但看過電視的人還是較少。但有些流行廣播節目如《鮑斯少校的業餘廣播》和《電台市政會議》已經轉為電視節目了。肯定地說電視需要這些節目。它的小小的七英寸螢光屏已由十二英寸甚至十四英寸屏幕所替代,圖像中的所謂“下雪現像”也少了,但觀眾所看到的節目,沒有多少是值得看的。首先是那些摔角運動員,特別是那位五光十色的喬治,他還沒在台上出現,他的僕人就先上場。——一個矮小的男人,穿著一套燕尾服,用銀盤放著一條有“gg”兩宇的毛巾,一條跪下做祈禱時用的毯子,還有各種各樣的噴發香水的噴射器,使他的主人不致受對手汗臭的侵襲。開始時總是故意拖長一些時間,使人猜測喬治那晚要穿什麽衣服。(“諸位,他今晚要穿黃綠兩色!不,是鮮紅色!”)這位五光十色的喬治有八十八套緞子服裝,又特別喜歡穿貂皮下體護身。漢尼巴爾·孔斯在1949年為《體育》雜誌報導這個喬治上場時的情況說:
『一條橙紅色的絲圍巾在他頸前鬆鬆打成領結。他的一簇金黃色的捲髮,看上去好象剛在美容院化了四個小時似的。他神態十足地進入會場,輕蔑地朝僕人們笑笑,慢條斯理地把他的喬治式髮夾拿下來——都是鍍金的閃閃發亮的小髮夾——把它們擲給人群。跟著他就搖動他的頭髮,象一條煞有介事的捲毛狗。』
</br>
『從前有個男孩,
他與眾不同,神情恍惚……
他的眼光有點羞怯和悲哀。
但他很聰明……他對我說:
“你知道世間最美妙的事
就是愛人和被人愛。”』
1948年艾倫·金斯伯格【五十年代疲塌派詩人。——譯者】因在哥倫比亞大學宿舍的窗上塗寫反猶太人的下流標語;被大學當局開除。不可一世的全國足球聯合會突然和全美足球聯合會合併,使體育界人士大為驚異。弗蘭基·西納特拉咽喉患病,大量出血,少女們於是轉向佩裏·科莫和弗蘭基·萊恩這兩個歌唱家。斯坦·肯頓一曲成名,勝過伍迪·赫爾曼,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爵士樂隊領班,可是,有些音樂評論家已經懷疑是否確有所謂即興音樂,就和他們懷疑是否有所謂搖曳音樂青年一代一樣。瑪麗·麥卡錫【美現代女作家。——譯者】參觀了格林威治村後,狠狠地抨擊了一下“那些穿著雙排鈕衣服的衣著整齊的中年爵士樂師,在酒酣耳熱之餘,為那些也穿著雙排鈕衣服的衣著整齊的中年的爵士音樂迷狂吹亂奏”。
回顧二十世紀前半葉,布魯斯·布利文【布魯斯·布利文(1889-?)當時是史丹福大學講師。——譯者】認為“美國的道德風氣,過去過分樂觀,而現在則瀕於絕望”。他發現“在本世紀的頭四十年”出現“一種趨勢,人們開始脫離教會所衛護的那些信仰”。但布利文看錯了地方了。上帝也好,象他那樣的神也好,已經一躍跳出祭壇的欄杆,走到江湖上去了。1949年,人們在洛杉磯市一個名叫威廉·富蘭克林·格雷厄姆撐起的大帳篷附近看到了他。此公年方三十,是北卡羅來納州一個福音派信徒。信徒們叫他“比利”【威廉的暱稱。——譯者】。比利·格雷厄姆把三十多萬加利福尼亞州人引到他那個設在帳篷裏的教壇,使他們其中六千人改了宗,其中包括一個低音歌手、一個牧牛騎士、一個投機倒把分子和一個職業運動員。
1946年7月4日,菲律賓宣告獨立。英國亦已撤出印度和緬甸。1949年荷蘭人亦不得不承認印度尼西亞獨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一種政治體製的殖民主義、正在走向消亡。美國是持贊成態度的。從美國立國的過程來看,它不可能不採取這種態度。但是,那些因循守舊的老一代的美國人,因為又少了一個習慣了的老標記,還是感到不安。布萊爾賓館和克裏姆林宮之間緊張關係,已經夠使人不安的了。但除此而外有關外事的其他報導,也是令人困惑不解,忐忑不安。關幹納粹罪行的大量報導已使人聽膩了。但在本國附近,又有波多黎各一個秘密組織的狂熱分子,企圖在布萊爾賓館暗殺總統。盡管哈裏·杜魯門為了力求對情況深入了解不斷外出,拋頭露麵,這個陰謀還是失敗了。後來,人們也放下心來。有了無可匹敵的特工機構保護,沒有人能殺害總統的。
這些消息大多數美國人是從收音機裏收到的。聽說過電視的人雖然多,但看過電視的人還是較少。但有些流行廣播節目如《鮑斯少校的業餘廣播》和《電台市政會議》已經轉為電視節目了。肯定地說電視需要這些節目。它的小小的七英寸螢光屏已由十二英寸甚至十四英寸屏幕所替代,圖像中的所謂“下雪現像”也少了,但觀眾所看到的節目,沒有多少是值得看的。首先是那些摔角運動員,特別是那位五光十色的喬治,他還沒在台上出現,他的僕人就先上場。——一個矮小的男人,穿著一套燕尾服,用銀盤放著一條有“gg”兩宇的毛巾,一條跪下做祈禱時用的毯子,還有各種各樣的噴發香水的噴射器,使他的主人不致受對手汗臭的侵襲。開始時總是故意拖長一些時間,使人猜測喬治那晚要穿什麽衣服。(“諸位,他今晚要穿黃綠兩色!不,是鮮紅色!”)這位五光十色的喬治有八十八套緞子服裝,又特別喜歡穿貂皮下體護身。漢尼巴爾·孔斯在1949年為《體育》雜誌報導這個喬治上場時的情況說:
『一條橙紅色的絲圍巾在他頸前鬆鬆打成領結。他的一簇金黃色的捲髮,看上去好象剛在美容院化了四個小時似的。他神態十足地進入會場,輕蔑地朝僕人們笑笑,慢條斯理地把他的喬治式髮夾拿下來——都是鍍金的閃閃發亮的小髮夾——把它們擲給人群。跟著他就搖動他的頭髮,象一條煞有介事的捲毛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