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中旬,總統的特別顧問克拉克·克利福德向總統送上一份長達35頁的競選連任方案。他指出,杜魯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大多數人認識所及。他使農場主得到不少好處,他把約翰·劉易斯挫敗了,他熱烈支持猶太人復國,猶太人是擁護他的。他任命了一些黑人軍官,黑人也擁護他。他把三軍改組,統一指揮,又否決了一些反勞工法案。至於大規模建築民房的計劃,那是國會山上那些共和黨反動派塔夫脫、惠利、米利金、布裏奇斯、喬·馬丁和查利·哈勒克等人拒絕討論的。一項社會保險法案的基本部分,即對老年人進行醫藥照顧,也是他們反對掉的。克利福德認為總統應在不利條件下,在第80屆國會反對派占優勢的情況下進行競選。
杜魯門建議艾森豪競選這件事,回憶錄裏沒有提及。他給人的印象是,他從沒考慮過靠邊站。事實上,直至1948年3月1日,他還是猶疑未決。那天他在基韋斯特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還說,他自己由於“對外事務和其他情況,忙得夠嗆,還沒空去考慮總統競選問題”。接下去一周,產聯表態堅決反對亨利·華萊士出任第三黨的候選人。看來這事使他認為有可能獲勝。3月9日,他把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霍華德·麥格拉思請來,對他說:“好吧,霍華德,如你認為可以,那咱們就幹吧。”麥格拉思給他弄得有點糊塗(他原來沒有要總統競選,他隻不過是要他做出是否競選的決定而已)。但是他在外麵大廳,卻勇敢地對白宮的新聞記者宣布說:“總統授權於我說,如果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提名他當候選人,他將接受提名進行競選。”於是,杜魯門就開始了競選。
大多數民主黨領袖們立刻要求他退出競選。紐約市布朗克斯區的民主黨頭子、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愛德·弗林,不肯在紐約和總統在同一講台上露麵,總統的一個魁梧的助手實際上把他從車裏硬拉了出來。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奧林·詹森當眾怠慢杜魯門。阿肯色州的富布賴特提議他辭職,幹脆馬上讓一位共和黨接替他,以便國民恢復信心。由於杜魯門政府要取消種族隔離而產生隔閡,一個由斯特羅姆·瑟蒙德為首的南方六州長代表團,準備退出民主黨,另外支持一名來自南部的候選人。這樣,這次總統競選就成了四黨競選,其中兩個是從民主黨分裂出去的。在紐約曼哈頓區,民主黨主席麥克格拉思原定邀請黨內大亨們開會,請他們捐款支持競選,現在宣布取消,因為隻有三個人肯予出席。有一次,他在洛杉磯的群眾集會中提到杜魯門的名字,噓聲竟使他講不下去,提出責難的人原來是由詹姆斯·羅斯福及其他一些新政熱情擁護者領頭的。他們是誌同道合的一幫。在倒杜魯門派的人中,還有詹姆斯的兄弟埃利奧特、利昂·亨德森、佛羅裏達州的克勞德·佩珀、切斯特·鮑爾斯、沃爾特·魯瑟、威爾遜·懷亞特和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年輕市長休伯特·漢弗萊。伊利諾州的民主黨頭子傑克·阿維也宣布他不再支持杜魯門,而美國人爭取民主行動組織則提出一個《時代》周刊稱之為“別出心裁的意見”。這的確是驚人的。為什麽以前沒想到呢?原來他們想硬拉艾森豪將軍作為民主黨候選人。
1948年這個民主黨人支持艾森豪競選總統的運動,富有喜劇味道。他們並不知道他已經兩次拒絕總統的類似建議,也不了解艾克自認是個保守的共和黨人(這點連杜魯門也不知道)。於是,期望艾克作為他們黨的領袖人的,除了上述那些倒杜魯門派的人以外,又加上澤西市的弗蘭克·黑格、康乃狄克州的約翰·貝利、肯塔基州的哈皮·錢德勒、喬治亞州的理察·拉塞爾、芝加哥市長愛德華·凱利以及阿拉巴馬州的參議員利斯特·希爾和約翰·斯帕克曼。而最滑稽的事——也是一件難以原諒的無禮行為——就是華盛頓州的民主黨領袖休·米切爾給白宮一封電報,請總統擔任動員艾森豪當民主黨候選人的行動委員會的主席。
這個“無艾克毋寧死”的競選運動非常受人歡迎。隻要這位將軍還有可能改變態度,很明顯,杜魯門就不可能得到提名。但是,到了全國代表大會前夕,艾森豪直截了當表示拒絕考慮。他宣布:“在任何情況、任何條件或任何前提下,我都拒絕接受提名。”民主黨的黨員群眾這才放棄了這個想法。代表們也情緒一片消沉,他們確信11月大選會失敗。為了盡可能減少損失,他們請先在費城的大會堂召開代表大會的共和黨把他們用過的旗幟裝飾就地留下,以便再用。顯貴的人物總是助人為樂的,共和黨人慨然答允了。民主黨對此表示的感激之情,簡直令人可憐。他們已在考慮盡力節約,為1952年度的總統搶先作好準備。也許到那時候,艾森豪會同意出麵領導他們吧。
※※※
與此同時,杜魯門的班子則忙於修飾杜魯門的“肖像”,這是克利福德所用的詞兒(那時“形象”這個詞還未通用)。總統是不屑向群眾展開宣傳的,他認為這是“玩弄騙術”。但他愛好鬥爭,一想起要對共和黨控製下的國會展開進攻,他的鬥誌就來了。在他的宏大戰略中,第一個戰術行動,就是每星期一向國會提出一份受人歡迎而估計塔夫脫和他的同夥們又肯定會擱置不議的議案。杜魯門一個接一個的提出開建聖勞倫斯河航道、擴大民權、聯邦政府興建民房、援華【指國民黨政府。——譯者】、延長戰時管製條例、建築公路和擴大互惠貿易法等一係列法案——這一切最終都成為11月大選時引起爭論的問題。
</br>
杜魯門建議艾森豪競選這件事,回憶錄裏沒有提及。他給人的印象是,他從沒考慮過靠邊站。事實上,直至1948年3月1日,他還是猶疑未決。那天他在基韋斯特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還說,他自己由於“對外事務和其他情況,忙得夠嗆,還沒空去考慮總統競選問題”。接下去一周,產聯表態堅決反對亨利·華萊士出任第三黨的候選人。看來這事使他認為有可能獲勝。3月9日,他把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霍華德·麥格拉思請來,對他說:“好吧,霍華德,如你認為可以,那咱們就幹吧。”麥格拉思給他弄得有點糊塗(他原來沒有要總統競選,他隻不過是要他做出是否競選的決定而已)。但是他在外麵大廳,卻勇敢地對白宮的新聞記者宣布說:“總統授權於我說,如果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提名他當候選人,他將接受提名進行競選。”於是,杜魯門就開始了競選。
大多數民主黨領袖們立刻要求他退出競選。紐約市布朗克斯區的民主黨頭子、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愛德·弗林,不肯在紐約和總統在同一講台上露麵,總統的一個魁梧的助手實際上把他從車裏硬拉了出來。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奧林·詹森當眾怠慢杜魯門。阿肯色州的富布賴特提議他辭職,幹脆馬上讓一位共和黨接替他,以便國民恢復信心。由於杜魯門政府要取消種族隔離而產生隔閡,一個由斯特羅姆·瑟蒙德為首的南方六州長代表團,準備退出民主黨,另外支持一名來自南部的候選人。這樣,這次總統競選就成了四黨競選,其中兩個是從民主黨分裂出去的。在紐約曼哈頓區,民主黨主席麥克格拉思原定邀請黨內大亨們開會,請他們捐款支持競選,現在宣布取消,因為隻有三個人肯予出席。有一次,他在洛杉磯的群眾集會中提到杜魯門的名字,噓聲竟使他講不下去,提出責難的人原來是由詹姆斯·羅斯福及其他一些新政熱情擁護者領頭的。他們是誌同道合的一幫。在倒杜魯門派的人中,還有詹姆斯的兄弟埃利奧特、利昂·亨德森、佛羅裏達州的克勞德·佩珀、切斯特·鮑爾斯、沃爾特·魯瑟、威爾遜·懷亞特和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年輕市長休伯特·漢弗萊。伊利諾州的民主黨頭子傑克·阿維也宣布他不再支持杜魯門,而美國人爭取民主行動組織則提出一個《時代》周刊稱之為“別出心裁的意見”。這的確是驚人的。為什麽以前沒想到呢?原來他們想硬拉艾森豪將軍作為民主黨候選人。
1948年這個民主黨人支持艾森豪競選總統的運動,富有喜劇味道。他們並不知道他已經兩次拒絕總統的類似建議,也不了解艾克自認是個保守的共和黨人(這點連杜魯門也不知道)。於是,期望艾克作為他們黨的領袖人的,除了上述那些倒杜魯門派的人以外,又加上澤西市的弗蘭克·黑格、康乃狄克州的約翰·貝利、肯塔基州的哈皮·錢德勒、喬治亞州的理察·拉塞爾、芝加哥市長愛德華·凱利以及阿拉巴馬州的參議員利斯特·希爾和約翰·斯帕克曼。而最滑稽的事——也是一件難以原諒的無禮行為——就是華盛頓州的民主黨領袖休·米切爾給白宮一封電報,請總統擔任動員艾森豪當民主黨候選人的行動委員會的主席。
這個“無艾克毋寧死”的競選運動非常受人歡迎。隻要這位將軍還有可能改變態度,很明顯,杜魯門就不可能得到提名。但是,到了全國代表大會前夕,艾森豪直截了當表示拒絕考慮。他宣布:“在任何情況、任何條件或任何前提下,我都拒絕接受提名。”民主黨的黨員群眾這才放棄了這個想法。代表們也情緒一片消沉,他們確信11月大選會失敗。為了盡可能減少損失,他們請先在費城的大會堂召開代表大會的共和黨把他們用過的旗幟裝飾就地留下,以便再用。顯貴的人物總是助人為樂的,共和黨人慨然答允了。民主黨對此表示的感激之情,簡直令人可憐。他們已在考慮盡力節約,為1952年度的總統搶先作好準備。也許到那時候,艾森豪會同意出麵領導他們吧。
※※※
與此同時,杜魯門的班子則忙於修飾杜魯門的“肖像”,這是克利福德所用的詞兒(那時“形象”這個詞還未通用)。總統是不屑向群眾展開宣傳的,他認為這是“玩弄騙術”。但他愛好鬥爭,一想起要對共和黨控製下的國會展開進攻,他的鬥誌就來了。在他的宏大戰略中,第一個戰術行動,就是每星期一向國會提出一份受人歡迎而估計塔夫脫和他的同夥們又肯定會擱置不議的議案。杜魯門一個接一個的提出開建聖勞倫斯河航道、擴大民權、聯邦政府興建民房、援華【指國民黨政府。——譯者】、延長戰時管製條例、建築公路和擴大互惠貿易法等一係列法案——這一切最終都成為11月大選時引起爭論的問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