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年代確是有的,這些人就是這個年代的人。在歐洲戰場的步兵到了1943年的冬天就已成為久經考驗的戰士,連亞力山大大帝和拿破崙也會認為是熟練的步兵。這些步兵不像他們那樣耀武揚威(或者說,沒有像人們說他們的那樣耀武揚威。打過仗的人對這些名將的傳說,都不大相信),如果他們有軍銜的話,在前線上也不會戴上肩章,因為前線的德國兵(大家稱為克勞特)是專以狙擊軍官為樂的。作戰期間美國兵不刮鬍子,不理髮,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想當花童【flower children,嬉皮士的別稱。——譯者】,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剃刀、刮臉膏、鏡子、熱水,也沒有時間。


    在義大利經歷了兩個星期的傾盆暴雨,臥伏在滿是泥漿的散兵坑內,躲避著敵人的炸彈、坦克、手榴彈、槍彈、火焰噴射器、餌雷、烈性炸藥和磷光彈等等,人人看上去就活像一個流浪漢。他的行為舉止就常常不怎麽文明了。他會在同伴們眾目睽睽之下拉屎,也有很多人對他這樣做很感興趣,在那裏品評一番。他講話下流,對未上過前線的人特別無禮(說他們是“後方梯隊的雜種”)。這些兵的衣服又濕又黴,一撕即破,有時則臭氣逼人。但最重要的是,他精神厭倦。有些人要很多年才從厭倦的狀態中恢復過來,有些則始終恢復不了。


    一切過去以後,將軍們相互授了勛、道了喜——這麽說聽起來有點挖苦,但大兵們是會這樣說的,你要是不知道他們這種看穿一切的態度達到什麽程度,你是無法理解他們的。這時,有一個軍需總隊的文職雇員進行了一次歷史性的調查研究,發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個普通美國士兵每天要背84.3磅。這使他成了戰爭史上負重最多的步兵。這個數字會使有些人嚇了一跳,包括將軍們在內。將軍們不知道,這是不可原諒的。但當過大兵的,對此卻一點不會感到驚奇,他知道他自己等於當了馱獸。進入前線時,他穿上或者帶上他的軍服、盂型鋼盔和盔墊、m-1步槍、匕首、水壺、掘壕工具(鏟鎬兩用的工具)、刺刀、急救包、子彈腰帶,其中每個袋都裝著步槍彈盤,兩條載著備用彈藥的跨肩直帶,係在腰帶上的手榴彈,背包帶上掛著背包,背包裏麵有雨披、百靈風雨引火條、飯盒、香菸、風雨打火機、用箋、家信、各種軍用幹糧——c類、k類或獲得陸海軍生產優秀獎旗的海因茨公司出品的罐頭火腿旦。此外,他還要分擔他那個戰鬥單位的大型武器裝備,例如白朗寧自動機槍,或機槍腳架,白朗寧輕機槍或重機槍或其三腳架,或者是60或80毫米迫擊炮或其炮座。


    這些是非帶不可的。本來,他還該帶防毒麵具,但他在離開北非前,就已經把它扔掉。他背上的重量不能再多了。陸軍部隻想他能更多背一些。這並不是因為有虐待狂,而是認為他需要的東西還不止這些。晚上他該有條毯子,還該有半個頂篷,這樣他和另一個士兵的湊在一起,晚上就不怕雨淋了。事實上他最需要的倒是多幾雙襪子。沒有襪子替換,汙泥沾腳,久而久之,就會變為戰壕足病。腳痛難忍,無法走路,隻得爬到營部救急站,醫生將鞋子割開,雙腳已經腫到橄欖球那麽大了。有時就隻得截肢。凍傷的有時也有這種情況。戰爭後期,對一些特別照顧的師團發給了“長統皮靴”,可以保持幹燥。但是沒有什麽東西可以代替襪子保暖。


    這些滿身泥塊,樣子古怪的戰士最擔心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德國大炮。有一次,美國兵周刊《揚基》引用一個下士的話說:“這些大炮不饒人啊!有人說:聽見炮彈呼嘯你不必再彎下身來,因為已經太晚了。但不管怎樣說,我們還是彎下身子。迫擊炮彈中標幾乎是無聲的,但無聲也嚇人。因為我們得知道炮彈究竟落在那裏。”在納粹的大炮中,最可怕的是克虜伯88型。有時,這種大炮幾乎好像是會拐彎似的。當時,美國大兵認為沒有東西比這種“寄來郵件”(德軍炮彈)再厲害的了。但是對麵山頭那些戴著鐵十字獎章的傢夥,不一定會這樣看。到了1944年,美國的“寄出郵件”,就有雷達導向火箭,無線電引信炮彈和一種噴火筒噴出來的燃燒劑。這種燃燒劑是由哈佛大學化學家們和美孚石油公司技師們共同研製出來的。它把皂粉和汽油泡製在一起,稱為凝固汽油。


    羅斯福有一次表示很可惜,沒有人為這次大戰起個恰如其分的名字,這流露了他的真實思想。他本人是想名之為“暴君之戰”。他又認為這次大戰沒有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蒂佩拉利》和《在那邊》這樣動人心弦的歌曲,也是非常可惜。這可把底牌露出來了,原來三軍統帥們和五星將軍們所想的,就是這種思想。要是美軍大兵聽見的話,可能會起鬧反對。在他們看來,給世界大戰編個號就夠了。如果說,既然把他們稱為gis有失他們人格,以數字為戰爭編號會使他們的榮譽有所減色,但是他們還是接受了。這樣很公道嘛!沃爾特·詹森曾指出:盡管艾森豪所寫的書名為《遠征歐陸》,歐洲戰場的戰爭卻沒有遠征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引起的幻滅使後來任何口號、遊行都失去了號召力。“經濟蕭條,創痕猶在,那些在困難期間感到前途茫茫的人,在憂慮之餘,又來了這一場戰爭,更加覺得前途渺渺。青年人追求榮譽的心理已為擊敗敵人的決心所代替。這個事業的正義性無可懷疑,但是,全國人民是繃著臉孔去進行戰鬥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光榮與夢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威廉·曼徹斯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威廉·曼徹斯特並收藏光榮與夢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