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自由聯盟又活躍起來,參加反對改組最高法院。他們那邊陣容很強,有美國商會,有全國製造商協會,有美國革命女兒會,還有由右翼報紙發行人弗蘭克·甘尼特領頭的所謂“憲政委員會”。所有這些,都是意想得到的。可是,社會上也掀起了一股自發的抗議浪潮,這其中有美國退伍軍人團的分團,基瓦尼俱樂部會員,也有些婦女團體。尤其出人意料的是參議院中的獨立自由派——博拉、海勒姆·詹森、伯頓·惠勒——竟也堅決支持法院一方。羅斯福這回不客氣了;他發表爐邊談話,說最高法院越權否決選民們已經同意的改革方案。在五月花飯店舉行的民主黨百元份餐籌款宴會上,他呼籲黨員效忠,支持通過s.1932號法案。惠勒參議員起而反擊說,“自由派事業的勝利,決不能靠玩弄騙局,往投票箱塞假選票,也不能靠在法院裏添人,把持院務。”參議員愛德華·r.伯克最是不留情,他在紐約的一個群眾大會上宣布,美國的憲政有“瀕於死亡”的危險。


    自最高法院成立以來,法官們這時破題兒第一遭要破門而出了。首席法官休斯對朋友開玩笑說,“要是什麽黨要我主持代表大會,我也能主持。”可是他表麵輕鬆,暗地裏卻憋著一肚子氣。後來總統提出意見,說最高法院法宮年紀太老,人又太少,積案累累,無法清理,休斯就下定決心出麵反駁。據惠勒參議員回憶,他應休斯電話邀請,去拜訪休斯。一進門,休斯就嚴肅地說,“孩子生下來了”,隨即把一封信交給他。惠勒一看,正是自己所盼望的。信裏說,法院辦案並無延誤,法官們誰也沒有負擔過重,而且即使總統所說屬實,多派幾個法官也隻有延誤工作,不會加快。非但如此,法官們還是團結一致的;布蘭代斯和範德萬特兩位都贊成這封信。惠勒告辭時,休斯說:“這件事我希望你廣為宣傳。”惠勒照辦了。第二天,他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宣讀了那信,據他後來追述,“當時會議室裏鴉雀無聲,連掉下一根別針也聽得見。”


    最高法院的改革,就此半途而廢。而有趣的是,那些老頑固的法官居然表現出一些前所未有的自由思想。3月29日,最高法院撤消了禁止規定女工童工最低工資的原判(新政派馬上把這天叫做“白色的星期一”),跟著又確認《華格納法》有效,而使政府感到極其寬慰的,是宣布社會保險法也有效。後來範德萬特法官宣布退休,s.1392號法案也就失去意義。接著總統委任雨果·布菜克補範德萬特的缺,新政派在最高法院已占了明顯的多數。可是法案涉及到羅斯福的個人威信,所以他拒絕撤回原案,反而加緊利用他的人事控製大權,威逼著民主黨參議院領袖喬·魯賓遜非幹不可。結果很慘:7月14日,魯賓遜心勝病突發,手裏還拿著一本《國會會議記錄》就一命嗚呼。


    那些平時聽話的民主黨人,這會兒也起來造反。羅期福挑選了肯塔基州參議員艾爾本·巴克利來接替魯賓遜的遺缺,他僅以三十八對三十七票一票的多數擊敗對手密西西比州參議員帕特·哈裏森。副總統加納也策劃反對s.1392號法案,他在乘火車送殯時公然對總統說,“你失敗了,你的票數不夠。”加納的話說得對,不過這麽一造反,就意味著他再也不當羅斯福的競選夥伴了。司法委員會舉行了秘密會議,後來上報參議院反對這法案。接著參議院召開全體會議,以七十對二十票否決此案,而且一時性起,又一次通過已被總統否決了的農村貸款法。羅斯福執政五年來,在立法方麵這是頭一回在參議院遭受重大挫折。接著就亂了套,他的多數別的重要法案,如規定工資工時案、改組行政機構案、內容廣泛的農業計劃,創建某些小的地區性水利管理局的法案等,本屆國會已無望通過。民主黨人競然違抗總統之命,這在1936年是不可想像的,現在竟已隻得忍受卻不足為奇了。


    改組最高法院的法案通不過,長遠後果如何,確實難以估計。不過總統眼前的目標算是達到了。對於有關州際貿易的憲法條文,已經在解釋上極大地放寬;“九個老頭子”年事確實已高,不久相續去世或退休,羅斯福也就另外指派了首席法官和他的八位同僚。但是他所付的代價是極高的,這一點當時新任的青年眾議員林登·詹森也能作出正確的估計。詹森認為,由於羅斯福一時失算,南部的民主黨人竟然跟共和黨人攜手合作起來,以後歷任民主黨總統,包括詹森自己,都為此大吃其苦頭。


    1937年2月4日,就在羅斯福向國會提出改組最高法院法案的前一天,他打長途電話到底特律市給約翰·劉易斯。他也像千千萬萬的中產階級美國人一樣,一聽到通用汽車公司的工人靜坐罷工,弄得生產癱瘓,公司每天損失達一百萬元,惱火極了。二十世紀曆任美國總統,包括羅斯福,都是贊成集體談判的,但是占據廠房,侵犯產權,誰也不曾認可。羅斯福還告訴劉易斯,美國已開始走向繁榮,這是政府引以自豪的,工人一罷工,繁榮就難保。1934年3月,在勞聯正想把汽車工人組織起來的時候,羅斯福就提出過這一點,勞聯乖乖地取消,原定要舉行的罷工,使得七萬五幹名會員因此憤而退出勞聯或者幹脆把會員證撕掉。現在基層會員又要罷工了。總統據說是對他們深抱同情,可是罷工不是時候。劉易斯一百個同意,他本來就覺得汽車工人不聽勸告,舉行罷工,丟了他的臉。產聯把煤礦工會搞起來之後,就把人力財力全都投入鋼鐵工會的組織工作,沒打算在別的工業部門再跟僱主們較量,所以劉易斯不惜搖唇鼓舌,勸說汽車工人們暫時維持生產運轉。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光榮與夢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威廉·曼徹斯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威廉·曼徹斯特並收藏光榮與夢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