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候選人弗蘭克·梅裏亞姆公開表示贊成“湯森計劃”,這是1934年1月1日在長灘市提出的,主張凡是六十歲以上的人,政府每人每月給生活費二百元。這樣一來,馬上有一隊隊白髮蒼蒼的加利福尼亞人上街遊行,支持共和黨。他們高唱:


    『湯森的隊伍向前方,


    雄糾糾好比上戰場,


    湯森的大旗,


    在前頭飄揚。』


    辛克萊的口號是“消滅加利福尼亞的貧窮”,簡稱e p i c,可是反對派利用這個簡稱把它的意思歪曲為“加利福尼亞的空許願”。《時代》周刊說,洛杉磯市三家大報“幹脆隻字不提‘消滅貧窮’和提出這個口號的人的新聞。”米高梅電影公司硬要職工們參加反辛克萊運動,有些明星雖然反抗(其中有賈克奈和琪恩·哈羅),但是大多數人不僅跟著走,而且乖乖地讓別人利用自己的演技來偽造新聞紀錄片。邁耶是該州共和覺主席,他僱請洛德和托馬斯廣告公司幫忙,讓米高梅公司攝影棚供這家廣告公司使用。他們雇用大批臨時演負扮成流氓和野雞的模樣,一窩蜂地從鐵路貨車跳下來,米高梅的攝影師一邊把鏡頭拍下,講解員一邊說,觀眾現在看到的,是大批俄克佬蜂擁而來的實況。有一個老年女演員打扮成一個慈祥的老奶奶,聲稱絕不能投辛克菜的票,因為他主張男女亂交。同時又有一些老年男演員戴著假鬍子,打著舞台腔,大叫要支持辛充萊,(“他那一套在俄國搞得很好,為什麽在這裏不能搞?”)。10月間羅斯福還認為辛克萊會得勝,但是米高梅的攻勢無法招架。選舉結果,共和黨人以二十五萬票優勢,贏得了加利福尼亞,辛克萊競選失敗,隻好回到打字機旁另寫一本新書,名為《我競選州長怎樣被擊敗》。【當時在加利福尼亞對這場競選運動感到興趣而加以觀察的人中有傑裏·沃勒斯,他當時支持辛克萊,後來被選進國會;還有惠蒂爾學院1934畢業生理察·m.尼克森,他後來奪去了沃勒斯在國會的席位。】


    ※※※


    並非所有左派都被擊敗了。在華盛傾州,激進派集結在幾乎完全相同的旗幟之下(“消滅華盛頓州的貧窮”),選出了一位參議員和州議會的半數議員,還選出了年青的沃倫·馬格納森為金縣檢察官。拉福萊特兄弟倆在威斯康星州也旗開得勝,分別當選為參議員和州長;威斯康星州在眾議院有十個議席,他們的支持者還占了七席。身材魁偉的弗洛伊德·b.奧爾森坐在明尼蘇達州議會大樓裏,向記者們不客氣地說,“一點沒錯,我是個激進派。你們不妨說,我激進得要命!”此外還有那個作風奇特,無人可以比擬的菲奧雷洛·拉瓜迪亞現在也當上紐約市長了。


    拉瓜迪亞說,“紐約的生活往往是一天接著一天,沉悶單調,而其實是可以做到生氣勃勃,興奮刺激,奇遇無窮的。”在這位身高隻有五英尺二英寸,性好花樣百出的市長的領導下,紐約的生活便變成了輕歌劇中的奇遇了。他頭戴黑色寬邊呢帽,大聲發號施令,嗓音刺耳難聽,辦事幹脆利落,勁頭賽過海盜。他宣誓就職之後才一分鍾,就下令逮捕著名惡棍“幸運兒”盧西亞諾。他利用本市的建設局、消防隊、衛生局的力量來支持罷工的侍役。有一次,洗衣店老闆們請市長在工資過低引起的糾紛中保持中立,拉瓜迪亞不動聲色,拿起電話就命令自來水廠停止向所有洗衣店供水,以示市政當局對雙方不偏不倚。(於是老闆們馬上解決了糾紛。)他統治曼哈頓區,好象個蘇格蘭鄉紳,警察抓人,他親目領隊;他事前不通知一聲,就突如其來主持處理即決案件的夜間刑庭;電台播音,他給兒童朗讀連環畫故事:消防隊救火,他頭戴大號鋼盔,站在飛馳的救火車後身。拉瓜迪亞的戰歌是《誰怕大惡狼?》他好做驚人的事,甚至荒唐可笑的事,因此有時掩蓋了他提倡社會主義的實質,但是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他的主張和取得的成效。


    當選的激進派跟新政派攜手合作,可是死抱住“理論”的左派卻保持了距離。《新共和》周刊把馬克思主義和羅斯福所做的試驗對比一下,斷然說“中間道路走不通”。當特格韋爾很得意地說政府厭惡“盲目的理論”時,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報紙那位篤信馬克思主義的編輯詹姆斯·韋克斯勒卻寫道,新政派需要的正是理論!熱烈贊同韋克斯勒的意見的有i.f.斯通和馬克斯·勒納。赫伯特·馬庫斯提出“寬容要看對象”這個口號來鼓動新左派之前三十多年,林肯·史蒂芬斯就早已說過,“關於自由,不要有糊塗觀念。……我們自己要有自由,可是不能讓希特勒和墨索裏尼有自由。”《新群眾》雜誌的語言更富於馬庫斯的色彩:“對於法西斯主義者、濫用私刑者和一切利用民主權利來騙取群眾支持反動派的人,我們不能給予民主權利。”


    湯姆·沃爾夫那時才三歲,他後來為《紐約雜誌》寫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談“激進派時髦”。沃爾夫寫這篇東西指的是倫納德·伯恩斯坦和黑豹黨,但是這個風氣在三十年代中期也很盛行。蘇聯特務赫蒂·馬辛在國務院的社會名流中有不少熱心的門徒,其中有一個竟站在林肯紀念碑石階上用俄語向她高唱《國際歌》,使她又驚又喜。正如巴德·舒爾伯格後來在他的小說《大夢初醒》裏邊所說,二十年代以後,知識分子連麵型都改變了。f.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式“油頭扮麵、穿著箭牌襯衫的公子哥兒,眉請目秀,麵型好象第二流肖像畫那樣對稱,鼻樑筆直,下巴當中有一道溝,深色頭髮整整齊齊地在當中分開,向後梳上去,塗上凡士林或者司丹康髮蠟,把它弄得服服帖帖”,可是現在已由另一種樣子代替了:骨骼粗大,頭髮篷鬆,象個斯拉夫人,這是無產階級的形象。弗雷德裏克·劉易斯·艾倫寫道,如果你在某些雞尾酒會上留神聽人家說話,“你會聽到一個在極其優裕的環境中受到高貴教養的文藝評論家竟把自己說成是個無產者,堅決無比地站在人民大眾一邊。”在紐約市八十兒號街北頭那些幽靜雅致住宅區的宴會上,凡是最近訪問過東十二號街三十五號共產黨總部的人,準會成為所有藝術家最注意的目標。如果他有了幾分醉意,放聲唱起豪情滿懷的歌來,總會有不少同誌的聲音跟他一起唱: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光榮與夢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威廉·曼徹斯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威廉·曼徹斯特並收藏光榮與夢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