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人》周刊上登過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礦工瞪大了眼睛對另一個礦工說:“我的天哪,過來的不是羅斯福夫人嗎?”
埃莉諾不在家時,露西就去探望羅斯福。
在華盛頓,埃莉諾每周定期在白宮二樓條約廳舉行一次女記者招待會。她的專欄文章《我的一天》在135家報紙上同時發表。她為《婦女家庭良友》雜誌每期寫一頁長的問答欄的專稿。她在廣播界的地位,僅次於羅斯福本人。“甜心”牌香皂、“席夢思”牌彈簧床墊、“約翰斯·曼維爾”牌建築材料、“塞爾比”牌皮鞋和“龐德”牌冷霜的廠商出錢請她每周作兩次廣告,報酬全部捐贈美國友誼服務委員會。某次,她在同一時間在白宮舉行兩個招待會,兩處有門相通,她這邊跑跑,那邊待待,來回招呼客人。
羅斯福同露西相會,一般是在喬治城和阿林頓市郊外路上。有一次,總統的專車本來是從華盛頓開到海德公園村去的,但是為了到露西的莊園和她見麵,奇_-_書*-*網-qisuu特地繞道到新澤西州阿拉默奇地方一個很少使用的鐵路支線去。
這時埃莉諾心裏已經明白,她同羅斯福之間非但不可能什麽深情,就連比較密切的關係也談不上。
“平靜的背後無不隱藏著壓抑的痛苦。”這是埃莉諾最喜歡引用的一句話。
在欽佩她的人眼中,她是慈母,賢妻,政界人物,女政治家,新聞記者,同時又是第一夫人,幾位一體,而且往往同時一身數任。比起羅斯福來,她更能打破常規,更同情下層的人,在政治立場上總是更左一些。她曾在海德公園村同邱吉爾辯論:維護戰後世界的和平最好的辦法是什麽。邱吉爾說是英美聯盟,埃莉諾說是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滿埃莉諾的人(以韋斯特布魯克·佩格勒為首)說她“愛管閑事”、“空談改革”、“無病呻吟”。有些漫畫家竭力醜化她。有些捉弄她的笑話十分無情,例如:“盡管隔一道籬笆,埃莉諾也能咬到蘋果。”駐英大使約瑟夫·甘迺迪抱怨說,埃莉諾老是麻煩他,“她經常來信,要我邀請一位叫什麽蘇西·格洛茨小姐的難民來使館喝茶。”
一天,埃莉諾問羅斯福,她自己那麽心直口快,是否成了他的包袱(這時她正仗義執言,說美國人民應有參加共產黨的權利)。羅斯福笑著回答說:“太太,我們是自由國家嘛!”
羅斯福在喬治亞州溫泉逝世的噩耗傳來之時,埃莉諾正在華盛頓參加一個婦女界活躍分子的集會。
回白宮後,她聽說羅斯福彌留之際露西一直在他身邊。她哭了一會兒,然後像往常一樣,又安靜下來了。
父母、婆婆、丈夫都刺傷了她的心,於是她便來關心全人類。她繼續寫專欄稿,先後出版了15本書,改革了民主黨的塔馬尼俱樂部,並在杜魯門和艾森豪兩屆總統任內擔任美國派駐聯合國的代表。她年復一年被美國婦女界選為最受敬仰的婦女,而且據蓋洛普【專搞民意測驗的。——譯者】報導,在全世界各地,她都是最得人心的婦女。
74歲那年,埃莉諾寫道:“我們必須光復我們作為世界領袖的形象。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利用一切知識來為全人類服務。隻要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什麽都不怕了。”
四年以後,她逝世了。艾德萊·史蒂文森致悼詞說:“她的光輝給全世界帶來了溫暖。”聯合國大會為她肅立默哀。她跟羅斯福一道安葬在海德公園村的園地裏。羅斯福之後的三任總統,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都參加了葬禮,低頭默哀。合葬墓前立著一塊碑,上麵刻著她自己選定的碑文:“我們惟一引為恐懼的,隻是恐懼本身。”
露西沒有來。14年前,她在紐約一家醫院裏去世了。
第三章 萬般激盪
1934年5月,美國報攤上首次出現一種漫畫雜誌,叫做《滑稽名畫》。可是讀者中卻沒有聯邦調查局局長j.埃德加·胡佛。這位全國頭號警察本來十分愛看滑稽連環畫的人,尤其愛著《大偵探迪克·特雷西》和《特工x-9號》,但是那年春天他沒有工夫看這些。他手頭有好多事情要辦:準備把司法部遷住賓夕法尼亞大道的新建大廈;奉總統之命,監視法西斯組織;研究國會剛通過的防止犯罪行為的新法案;把已裁撤的禁酒局的偵緝人員收編入聯邦調查局。凡是能夠羅致到的人才,這位局長都要。他告訴公眾,“美國的犯罪分子目前十分猖獗”,而公眾也隻能表示同意。人們本來指望,酒禁撤消之後,美國國民性格中好用暴力的汙點可以隨之消除,但事與願違,原來的私酒販子轉而搶劫起銀行來了。由於銀行家的聲譽本已掃地,劫匪在大眾心目中反而成為羅賓漢一流的人物。約翰·迪林傑是聯邦調查局所謂“頭號公敵”,可是印第安納波利斯市有一個人卻對他十分欽佩。他寫道:“迪林傑不搶窮人,專搶那些靠搶窮人發財的人。我擁護迪林傑。”
迪林傑犯案累累,十次殺人,四次搶銀行,三次越獄,最後同梅爾文·珀維斯所率領的聯邦調查局的一批神槍手對打失敗,才算完事。由此得出的教訓本應人人都懂,但是在美國歷史上公眾對暴行最肯容忍的卻是三十年代,這是三十五年以後一個全國性委員會在經歷了一個很難說是平靜的時代以後才發現的。迪林傑死矣,可是比活著危害性更大。他成了民間傳說中的英雄,一些從來沒有見過手槍的人也隨便談論什麽“杆子”啊,“左蛇”啊,“一槍倒”啊,“風聲緊”啊等等。農民的經驗證明,採取直接行動是有效的。現在各種各樣的人都主張採取直接行動了,連加利福尼亞州州長也誇獎一群對黑人濫用私刑的暴徒,說是幹了“一件好事”。切斯特·古爾德是連環漫畫《迪克·特雷西》的作者,因此大概也是符合j.埃德加·胡佛心意的人,可是他也說:“強盜越來越猖獗了,因為一送法院就宣告無罪。我這樣想過:為什麽沒有人見了強盜就開槍,免得送法院呢?”不過,要是可以這樣的話,如果有什麽大人物觸犯了你,不是也可以拔槍打他嗎?羅斯福夫人收到的恐嚇信就多得驚人,她聽從特工人員的勸告,手提袋裏不帶著一枝“左輪槍”,就不出白宮大門。
</br>
埃莉諾不在家時,露西就去探望羅斯福。
在華盛頓,埃莉諾每周定期在白宮二樓條約廳舉行一次女記者招待會。她的專欄文章《我的一天》在135家報紙上同時發表。她為《婦女家庭良友》雜誌每期寫一頁長的問答欄的專稿。她在廣播界的地位,僅次於羅斯福本人。“甜心”牌香皂、“席夢思”牌彈簧床墊、“約翰斯·曼維爾”牌建築材料、“塞爾比”牌皮鞋和“龐德”牌冷霜的廠商出錢請她每周作兩次廣告,報酬全部捐贈美國友誼服務委員會。某次,她在同一時間在白宮舉行兩個招待會,兩處有門相通,她這邊跑跑,那邊待待,來回招呼客人。
羅斯福同露西相會,一般是在喬治城和阿林頓市郊外路上。有一次,總統的專車本來是從華盛頓開到海德公園村去的,但是為了到露西的莊園和她見麵,奇_-_書*-*網-qisuu特地繞道到新澤西州阿拉默奇地方一個很少使用的鐵路支線去。
這時埃莉諾心裏已經明白,她同羅斯福之間非但不可能什麽深情,就連比較密切的關係也談不上。
“平靜的背後無不隱藏著壓抑的痛苦。”這是埃莉諾最喜歡引用的一句話。
在欽佩她的人眼中,她是慈母,賢妻,政界人物,女政治家,新聞記者,同時又是第一夫人,幾位一體,而且往往同時一身數任。比起羅斯福來,她更能打破常規,更同情下層的人,在政治立場上總是更左一些。她曾在海德公園村同邱吉爾辯論:維護戰後世界的和平最好的辦法是什麽。邱吉爾說是英美聯盟,埃莉諾說是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滿埃莉諾的人(以韋斯特布魯克·佩格勒為首)說她“愛管閑事”、“空談改革”、“無病呻吟”。有些漫畫家竭力醜化她。有些捉弄她的笑話十分無情,例如:“盡管隔一道籬笆,埃莉諾也能咬到蘋果。”駐英大使約瑟夫·甘迺迪抱怨說,埃莉諾老是麻煩他,“她經常來信,要我邀請一位叫什麽蘇西·格洛茨小姐的難民來使館喝茶。”
一天,埃莉諾問羅斯福,她自己那麽心直口快,是否成了他的包袱(這時她正仗義執言,說美國人民應有參加共產黨的權利)。羅斯福笑著回答說:“太太,我們是自由國家嘛!”
羅斯福在喬治亞州溫泉逝世的噩耗傳來之時,埃莉諾正在華盛頓參加一個婦女界活躍分子的集會。
回白宮後,她聽說羅斯福彌留之際露西一直在他身邊。她哭了一會兒,然後像往常一樣,又安靜下來了。
父母、婆婆、丈夫都刺傷了她的心,於是她便來關心全人類。她繼續寫專欄稿,先後出版了15本書,改革了民主黨的塔馬尼俱樂部,並在杜魯門和艾森豪兩屆總統任內擔任美國派駐聯合國的代表。她年復一年被美國婦女界選為最受敬仰的婦女,而且據蓋洛普【專搞民意測驗的。——譯者】報導,在全世界各地,她都是最得人心的婦女。
74歲那年,埃莉諾寫道:“我們必須光復我們作為世界領袖的形象。我們必須共同努力,利用一切知識來為全人類服務。隻要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什麽都不怕了。”
四年以後,她逝世了。艾德萊·史蒂文森致悼詞說:“她的光輝給全世界帶來了溫暖。”聯合國大會為她肅立默哀。她跟羅斯福一道安葬在海德公園村的園地裏。羅斯福之後的三任總統,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都參加了葬禮,低頭默哀。合葬墓前立著一塊碑,上麵刻著她自己選定的碑文:“我們惟一引為恐懼的,隻是恐懼本身。”
露西沒有來。14年前,她在紐約一家醫院裏去世了。
第三章 萬般激盪
1934年5月,美國報攤上首次出現一種漫畫雜誌,叫做《滑稽名畫》。可是讀者中卻沒有聯邦調查局局長j.埃德加·胡佛。這位全國頭號警察本來十分愛看滑稽連環畫的人,尤其愛著《大偵探迪克·特雷西》和《特工x-9號》,但是那年春天他沒有工夫看這些。他手頭有好多事情要辦:準備把司法部遷住賓夕法尼亞大道的新建大廈;奉總統之命,監視法西斯組織;研究國會剛通過的防止犯罪行為的新法案;把已裁撤的禁酒局的偵緝人員收編入聯邦調查局。凡是能夠羅致到的人才,這位局長都要。他告訴公眾,“美國的犯罪分子目前十分猖獗”,而公眾也隻能表示同意。人們本來指望,酒禁撤消之後,美國國民性格中好用暴力的汙點可以隨之消除,但事與願違,原來的私酒販子轉而搶劫起銀行來了。由於銀行家的聲譽本已掃地,劫匪在大眾心目中反而成為羅賓漢一流的人物。約翰·迪林傑是聯邦調查局所謂“頭號公敵”,可是印第安納波利斯市有一個人卻對他十分欽佩。他寫道:“迪林傑不搶窮人,專搶那些靠搶窮人發財的人。我擁護迪林傑。”
迪林傑犯案累累,十次殺人,四次搶銀行,三次越獄,最後同梅爾文·珀維斯所率領的聯邦調查局的一批神槍手對打失敗,才算完事。由此得出的教訓本應人人都懂,但是在美國歷史上公眾對暴行最肯容忍的卻是三十年代,這是三十五年以後一個全國性委員會在經歷了一個很難說是平靜的時代以後才發現的。迪林傑死矣,可是比活著危害性更大。他成了民間傳說中的英雄,一些從來沒有見過手槍的人也隨便談論什麽“杆子”啊,“左蛇”啊,“一槍倒”啊,“風聲緊”啊等等。農民的經驗證明,採取直接行動是有效的。現在各種各樣的人都主張採取直接行動了,連加利福尼亞州州長也誇獎一群對黑人濫用私刑的暴徒,說是幹了“一件好事”。切斯特·古爾德是連環漫畫《迪克·特雷西》的作者,因此大概也是符合j.埃德加·胡佛心意的人,可是他也說:“強盜越來越猖獗了,因為一送法院就宣告無罪。我這樣想過:為什麽沒有人見了強盜就開槍,免得送法院呢?”不過,要是可以這樣的話,如果有什麽大人物觸犯了你,不是也可以拔槍打他嗎?羅斯福夫人收到的恐嚇信就多得驚人,她聽從特工人員的勸告,手提袋裏不帶著一枝“左輪槍”,就不出白宮大門。
</br>